戴 萍,吴晓鹏,荣凤云,许 啸,魏长宾,罗金辉※
(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海口 571101;2.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海南海口 571101;3.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东湛江 524091)
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是指超过一定价值、体积、复杂程度的仪器设备,国家层面按价值进行定义为单台原值50 万元以上设备。它不仅是支撑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其性能水平及社会化程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开始,我国对于科研设施与仪器建设的投入持续增加,高校和科研院所原值50 万元以上的大型科研仪器已超过10 万台(套)[1],重复购置、封闭使用、监管虚化、利用率总体偏低等问题逐渐显露[2]。这些“孤岛”设备不仅导致财政资金严重浪费,且设备闲置、利用率低等问题已成为科技创新的“绊脚石”[3,4],亟需破局颠覆。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要载体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在不断加强对大型仪器设备的统筹管理,多措并举将分散的大型仪器设备纳入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集约共享,逐步开展实施市场化运营。通过引入市场化助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和提升投资效益,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仪器设备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和时代发展的趋势。
加强科技平台建设,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2015 年1 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国发〔2014〕70 号),提出“建立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评价体系和奖惩办法”,制定了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引导、激励、奖惩和评价等指导意见,要求推动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共享共用[5]。各省、市、自治区也陆续出台了相关规定或细则,推动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共享工作进展。截止2020 年,中央级单位科研仪器平均有效工作机时从2014 年的500h 提高至1 450h,提高近3 倍;对外服务率也从2014年的不到10%提高至16%。
“十三五”期间,国家不断为市场化运营明确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向,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17 年8 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国发〔2017〕37 号)其中再次明确提出“探索仪器设备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机制,对于财政资金购置的仪器设备,探索引入专业服务机构进行社会化服务等多种方式”。同年9 月,科技部发布《关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国科发基〔2017〕289 号),明确规定“管理单位提供开放共享服务可按照成本补偿和非盈利原则收取费用”。2019 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广第二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的通知》(国办发〔2018〕126号),明确提出“以授权为基础、市场化方式运营为核心的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机制”,在不改变所有权前提下,授权专业服务机构对科研仪器设备进行市场化运营管理,提高科研仪器设备使用效率[6,7]。
目前,国有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市场化运营均是以“授权为基础”,使科技资源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形式上分离,以解决国有科技资源开展市场化服务的资产管理问题,主要有以下4 种方式。
(1)引入或成立企业性质的专业化服务机构。部分高校和科研单位的研发能力强,但是市场意识薄弱、仪器开放共享不充分。与“一手托资源、一手托市场”的专业化服务机构或成熟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合作,承接其研发需求并将仪器设备委托其管理和运营,不仅可以整合资源、进行对接服务,而且可以规避市场风险,达到资源与市场化服务的平衡。另一部分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已经在市场化运营的道路上驰骋多年,成立了企业性质的专业化服务机构。如北京科技大学成立“北京科大分析检验中心有限公司”,代表学校统一对外进行开放共享服务[8];北京大学孵化器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北京北达燕园微构分析测试中心有限公司”是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正式授权的科技资源社会化开放共享中介服务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在大连理工大学振动与强度测试中心的基础上成立大连理工现代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对外进行工程领域的检验检测服务。这些专业化的服务机构均通过相关资质认证,如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实验室计量认证(CMA)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CNAS),拥有独立或联合的分析检测实验室,高水平的专业技术队伍和先进适用的仪器设备。
(2)委托专业检测服务电商平台。此类电商平台不同于设备开放共享管理系统,它们通过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第三方检测机构和企业的人力资源、仪器设备、科研成果、技术方案和社会需求等社会资源,形成一条动态产业链。不仅可以提供管理和法律方面的相关服务,实现科技资源的信息互通和共享,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程,还可降低科技资源提供方的市场风险和企业用户的研发成本,为社会提供便捷高效的科研服务。国内第三方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国内部分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按运营总部分布)
将仪器设备委托给专业检测服务电商平台的模式类似于在淘宝网上开店。如牵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牵翼网)自2015 年成立以来,加盟的实验室达1 700 多家,在线大型仪器上万台(套),入网检测服务项目多达22 万项,累计交易额突破3 亿元,成为国内专业的互联网+科技创新服务电商平台。
(3)提供仪器设备的共享租用服务。共享租用服务的模式是将共享率较低、台套数较多、操作较简单的仪器集中起来成立仪器设备共享租用中心,专人管理,租给社会上需要的个人或者单位,并根据仪器设备的新旧程度、使用机时等,收取一定的费用。这种方式是仪器管理单位直接与用户对接,与目前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测试中心、开放共享平台的模式基本一致,仪器管理单位只需提供基本的管理服务,维护好仪器的状态,如果运用得当,并实现向社会开放租用,将很大程度上解决仪器设备闲置问题,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4)与企业合作建设开放实验室。直接与企业合作建设开放实验室,采用集约化、社会化、市场化运行模式,打通资源共享的通道,借助企业在市场运营方面的优势,有效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如南京林业大学与无锡开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共建开放实验室,打通资源共享的通道,有利于突破现有资源共享体制机制的障碍,提升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的有效利用率,构建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提升用人效率。同时,借助企业在市场运营方面的优势,打破科研仪器条块分割的壁垒,构建更加灵活的协调机制,有效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和效益[9]。
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市场化运营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加速资源循环利用及激发创新活力,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市场化运营”的理念也逐渐被社会所接受,各地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推广与实践。然而,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1)与“市场化运营”配套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十三五”期间,国家出台了鼓励市场化运营的原则性和指导性文件,各地区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开展工作。尽管大部分地区已结合自身情况建立共享平台,但是运行管理模式不尽相同,相配套的实施细则迟迟未发布,也未对运营过程中的产权保障、风险管控、知识产权保障、价格调整、激励约束、评价考核等方面进行规范,导致“市场化运营”在推行过程中较为谨慎,推广的速度不快,范围不广。
(2)不同地区“市场化运营”极不平衡。主要分布在科研需求大,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的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沈阳等地。各种科技资源向此类地区流动,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公司在仪器设备、服务种类和服务质量上远超经济和科技发展慢的地区,造成更大的发展不平衡。此外,由于出现大量、集中的市场化运作的民企公司,可能会导致恶性竞争情况,因此,如何管理和规范这些公司区域内和跨区域的市场行为都是迫切急需解决问题[7]。
为了规范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管理,提高开放共享水平,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于2011 年1 月成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中心(以下简称“共享中心”),下设11个分中心。共享中心以大型仪器设备为基础、以相关科研机构为依托、以现代互联网为纽带、以专业技术人员为支撑的仪器共享服务平台,按照“共享、开放、协同、有偿”的原则,统筹全院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规划和共享管理。共享中心构建了“1+11”以院共享平台为核心,各分中心为补充的共享体系;按照院科技人员比例设置了实验技术队伍,并针对实验技术队伍特点制定了职称评审办法与能力提升方案;建立了评估考核机制,对开放共享及服务成效、技术水平、人才队伍与能力建设、组织管理等方面内容进行考核,以考核促进管理,压实设备管理,责任落实到人。评估考核结果将作为实施后补助、大仪设施更新、科技项目立项、相关人员职称评审等的重要参考依据。
图1 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中心组织框架
截止2020 年底,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拥有5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共287 台(套),总价值约2.8 亿元,均实现集约化管理,全部纳入院仪器设备共享网络管理平台、海南省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公用网和科学设施与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对外开放共享,年平均有效使用机时逐年提高,设备使用率稳步提升,为海南省当地及进驻的科研院所、大学、企业、南繁育种相关单位、热区农业科研单位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支撑科技人员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在开放共享管理机制的不断创新和网络管理平台的建设与运营的过程中,共享中心的共享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同时,随着开放共享工作的持续推进,工作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开放共享的模式单一,创新性不够,服务国家和地方战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仅通过国家网络管理平台、院级网络管理平台和线下的仪器宣传手册对外发布信息,被动接受共享用户的预约,未积极主动对接科研和市场需求;(2)实验数据可靠性和时效性需要加强,某些领域的分析数据与专业的市场化服务机构存在差距;(3)大型科研仪器的技术创新和功能开发不充分,技术共享水平有待提高;(4)各共享分中心存在同质化现象,尚未充分发挥各分中心依托单位的科研特色优势,构建以科研特色为主要内容的共享分中心。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中心已运行多年,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行开放共享工作,为本地的科研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然而,由于位于海南岛,地理特殊,同时受到岛内科研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足等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型科研仪器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与内地同类科研院所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因此,亟需以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和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为契机,改变当前单一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开放共享模式,推行以授权为基础、市场化运营方式为核心的开放共享模式,提高开放共享水平。
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层面加强国家政策推行和制度建设。依据国发〔2014〕70 号文和国办发〔2018〕126 号文,制定相关的制度,规范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市场化运营的程序和关键环节,进行风险管控。并且鼓励院属各单位在满足自身科研需求的基础上,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科研仪器市场化运营的方式。建立市场化运营的保障机制,如产权保障机制、服务收费机制、效益评价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等,以维持共享工作的高效持续运行。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立足海南,属于热带地区,可以充分运用全国热带农业科技协作网,辐射中国热区。以服务热带农业科技创新为根本的出发点,在已建立的特色技术平台和公共技术平台,如热带植物代谢组学技术平台、显微观测技术平台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平台等现有科技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热区农业科学院现有的仪器设备、技术、人才、科研基地、生物资源和科研成果,以满足区域科技创新需求为目标,专注热带农业相关技术方法研发,丰富技术平台服务内容。
院属各单位的共享分中心均设立了开放共享实验室,实验室管理的规范程度直接影响实验数据的可靠性,而实验数据是科研和检测工作的核心,必须准确和客观。各单位应对开放共享实验室进行CNAS认可,或在开放共享实验室的基础上对相关的技术平台进行CMA 认证,规范实验室各方面的管理,使出具的数据具有法律效力或获国际认可,适应海南自由贸易港、国家热带农业科学中心和南繁硅谷等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院属各单位的大部分仪器为免税进口仪器设备,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免税进口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政策,使开放共享符合海关监管要求,合法合规。新形势下,设备管理单位应与主管海关充分沟通,在符合海关监管条件的前提下,按成本补偿和非盈利性原则,仪器设备运行成本包括实验试剂耗材消耗、水、电、气及人力成本等,同时结合市场调研,制定合理、规范的开放共享服务收费标准并向社会公布。共享服务收入纳入设备管理单位预算,统一管理,用于仪器设备的运行、维护维修、仪器功能开发、技术创新及人员奖励绩效等与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相关的方面。
科技创新归根到底还是人才的创新,尤其对高新技术而言,专业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型仪器设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管理人员是设备可靠运行的重要支撑,需要具备一定的学历和研究背景的专职人员进行操作、日常维护和功能及技术开发,实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院大仪共享中心及院属各单位应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相关经费支持,用于专职人员的能力提升及仪器设备功能开发与技术创新,同时继续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办法加强专职人员队伍建设,以专职技术人员能力提升,推动实验技术能力提升,进而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为热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专注热带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技术服务,同时针对市场需求,结合各技术平台仪器设备优势和技术优势,打造有应用前景的、能解决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技术方案,做出“拳头”产品。积极走出去,将成熟的技术和解决方案,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推向市场,为热区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前期的开放共享工作实践为后期市场化运营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国家发布的相关政策为市场化运营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向[10],但市场化运营工作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系统性的工作,不会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步到位。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单位所面临的问题千差万别,仍需要不断推进、发现、解决,三者同步前进。如队伍建设和市场培育等问题可能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仍需要时间的推进开展;农业科研机构应在建立、完善市场化运营的体制机制基础上,加强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充分发挥自身在农业领域的优势。
只有通过实践摸索出合适的市场化运营方式,借助市场的力量,不断提高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水平,形成强大的内生动力,才能最大程度地为农业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