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地方高校军民融合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2021-02-12 09:06何汇川徐程明
时代人物 2021年33期
关键词:军民国防融合

何汇川 徐程明

(1.西华大学 四川成都 610039;2.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 山东济南 250200)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坚定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并将其作为七大国家战略之一写入党章,充分强化了军民融合发展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军民融合,重在“融合”。就是要坚持“应融则融、能融尽融”“多领域融合”工作要求,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为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丰厚的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高校作为科技创新和高端人才培养的策源地,是助推军民融合战略深度发展的重要领域和交汇点,肩负着不可或缺的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军民融合背景下高校的角色定位

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积极参与军民融合,是高校践行“教育报国”使命的重要体现和有效途径。

高校是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的重要发源地。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指出“科研院所、研究型大学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基础所在”。之后国家接连出台了几个重要改革方案,进一步为广大科技工作者“解绑”。十八大以来,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一大批“973计划”“863计划”项目都由高校承接和研发[1-2]。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原始科技创新和解决“卡脖子”技术的越发重视,高校扮演者更加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国家科技创新和重大成果突破都源自于高校;高校是连接“军”“民”两端的桥梁和纽带。“军”“民”双方由于长期形成的相对独立发展的分割状态,极大影响着军民融合的进程和效果。高校在开放办学过程中与科研院所、军工单位、企事业单位、政府等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很好地畅通人才、技术、信息等资源的交流渠道。高校还通过发挥“智库”优势为军民融合发展建言献策,提供理论咨询和政策指导;高校是培养军民融合人才的主要阵地。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在国防领域,“十二五”期间,国防特色高校和拥有国防特色学科的共建高校为国防科技事业累计输送毕业生10多万人,成为国防科技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支撑[2]。同时,地方高校在国防生和士官培养方面,为军事人才队伍建设也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起,军队不再依托地方高校定向招收和培养国防生,而是改为面向地方院校毕业生直接选拔录取,进一步拓宽军民融合的人才培养之路,为更多的地方优秀人才进入军队和国防系统提供了宽阔的平台。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对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军民融合实际上是一种通过经济、科技、教育、人才等多个领域产生深度关联,从而带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同频共振、同向发展的创新发展模式。这其中,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既着眼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又为地方培养了一大批工匠型“专才”和复合型“通才”,有力助推了军民融合战略的全面实施和深度发展。

工匠型“专才”

“高精尖”技术人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军民融合战略的全面实施和深入推进,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才的持续培养。归根到底,加快培养一大批适应新时代国防安全需要的“高精尖”技术人才是关键。这些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根植于基础学科,更是要着眼于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生物、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学科。不仅要注重知识实践运用能力的锻炼,更是要注重创新精神和研发能力的培养。从而在基础学科、前沿交叉学科、战略性新兴学科、高精尖学科等领域为国家和国防培养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储备人才。

军事后备人才。地方高校一直以来都肩负着“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有着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培养后备人才的优良传统。虽然从2017年起,国家已取消国防生培养,但对地方优秀人才进入军队和国防系统的形式和渠道更加丰富和宽阔,包括军队直招军官、文职招考、士官培养等诸多路径。这要求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把“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作为人才培养的指导方针,确保其培养和输送的人才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忘我精神。

项目管理人才。军民融合涉及到顶层战略设计、机制体制创新、多领域协同发展、全要素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和环节,不仅需要“高精尖”技术人才,也需要管理人才,尤其是项目管理人才。军民融合发展的好与坏,关键就是“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和理解能力的优劣。如果说国防技术人才是把知识和技术转化为军队战斗力,那么国防管理人才就是能挖掘民间资本、懂得资本运作、善于项目管理的新型人才。

复合型“通才”

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要求地方高校不仅仅要沉下心培养解决核心竞争力问题的“专才”,还要铆足劲培养领航未来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通才”。面对此类人才培养,地方高校要着眼于顶层设计、理论创新、系统规划等领域的组织和实践任务,不仅要专注“一专”——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多能”——国防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投资运作等知识,并要懂得系统协调和管理能力——的培养。注重价值塑造与知识传递并重。

地方高校开展军民融合人才培养的优势

办学针对性强。地方所属高校是指隶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大多数靠地方财政提供资金,是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的普通高等学校,共有2500多所。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部分,从地方高校定位来看,人才培养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实用性,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各省市应根据自身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需求,结合所辖高校的属性、类别、规模、区位等差异,“分级分层分类”有针对性地开展军民融合人才培养,力争实现“培以致用”的目的。

资源要素整合利用率高。各省市结合自身发展特色和需求,对军民融合人才培养的侧重有所不一,但是各地方高校所具备的培养优势都大同小异,普遍都具备地方政府参与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更鲜明和聚焦、资源整合快、高端人才汇聚、学科门类齐全、科技成果转化快等自身特色,服务地方军工单位、军队、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等参军单位的效能转化更高。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效益大。通过地方政府搭台,地方高校作为桥梁和纽带,串联起“政产学研”等参与主体,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极大提高了政策、人才、资金、产业等资源的整合利用效率和转化率。这不仅充分激发了地方高校作为人才“供给侧”的自我改革和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动力,对于地方经济社会而言,更是产生了“裂变效应”,极大提升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协同构建地方高校军民融合人才培养体系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军民融合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坚持军队需求主导,聚焦紧缺专业、重点高校、优势学科,提高人才培养层次和质量”“要推进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军地人才双向培养交流使用”。这对地方高校如何在培养军民融合人才过程中,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和考验。

“梯队式”人才培养。地方高校是我国实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包括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独立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等主要机构。只有各尽其能,各展所长,才能充分发挥军民融合人才培养的效能。其中,“第一梯队”地方普通本科院校以及有能力开展研究生培养的独立学院应该致力于国防科技研发的硕、博士研究生以及国防管理人才培养,着力解决国家急需“高精尖”人才短缺问题;“第二梯队”高职高专院校则应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短、平、快”的优势,致力于军民两用细分领域应用技术型人才以及后备人才培养,以此满足社会“多元化、多样化”人才需求。由此,实现人才培养的靶向发力,精准施教。

“分层式”学科建设。随着世界进入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不仅对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规划发展,而且对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武器装备和新型作战力量的快速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对多学科、高层次、军民两用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变得异常迫切。在此情形下,地方高校的军民融合学科建设既要兼顾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中应用基础型学科的巩固,又要不断向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生物、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学科拓展,从而在基础学科、前沿交叉学科、战略性新兴学科、高精尖学科等领域为国家和国防培养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储备人才。

“筑巢式”师资引进。对应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地方高校在进行人才引进的过程中,要务必注重人才的实用性、创造性以及领先性。政策上,可根据引进人才的不同层次,在编制、职称、经费、住房优惠、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同时,优化知识产权分配比例,制定激励措施,创建教育基金,为引进人才提供全过程服务;方式上,可通过“全职+柔性”“领军人才+创新团队”“聘用+共享”等创新举措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使人才“引得来 留得住”,使研发“敢创新 有突破”,做深做实地方高校军民融合人才培养的智力资源储备。

“协同式”体系构建。通过地方政府搭台,地方高校作为桥梁和纽带,串联起军民融合各参与主体,加快构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体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从而实现军地人才协作培养、军民融合人才资源、设备、设施、场地的深度共享、信息沟通渠道畅通、支持资金的闭环高效利用的协同创新局面。在此过程中,地方高校也可借此实现军民融合人才培养的优质资源配置、师资队伍升级、科技创新加速、学科专业改革、就业渠道拓宽等良性发展。如图1所示。

猜你喜欢
军民国防融合
新形势下军民融合防救体系建设探索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浅谈推进网信军民一体化发展
国防小课堂
融合菜
美军在武器装备采办领域推行军民协同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启示(上)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国防小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