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能评价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价值及实践运用

2021-02-12 00:51:58曾宪莉
幸福家庭 2021年20期
关键词:美术笔者幼儿

曾宪莉

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人类多元智能思想,他认为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方式是多元的。他主张评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可以从单一的评价走向多样化评价,从重视结果评价走向过程性评价;推崇更自然、更可行的双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方式;倡导多元的以评价促发展的评价观。因此,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学情,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科学合理地采用评价方式,以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驱动力,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美术活动,让幼儿大胆抒发情感,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帮助幼儿习得美术技能,从而发展幼儿的美术综合能力。笔者根据多年的幼儿教育实践经验,从多元智能评价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价值和实践运用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进一步提升幼儿美术活动的质量。

(一)重视过程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指教师对幼儿整个活动过程的评价。教师在进行幼儿过程性评价时,既要考虑全面性,还要考虑及时性和可持续性,了解和剖析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于幼儿在教学活动前、中、后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交流、指导和引领,并反馈给幼儿,以激发幼儿的学习驱动力,点燃幼儿的智慧火花,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更加积极地参与后续活动。

(二)追求发展目标

加德纳教授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特征。教师不能一味地以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判断幼儿。幼儿的发展还应包括体力的发展、心理的发展、精神的发展、教師的发展和课程的发展。因此,幼儿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以及有前瞻性、先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课程。评价的最终目标是挖掘每名幼儿的学习和运动潜能,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教育活动中体验学习,积累经验,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关注非正式评价

评价分为正式的评价和非正式的评价两种,二者各有各的价值。非正式的评价有利于教师更多地了解幼儿的生活、学习和运动情况。教师可以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情感投入度、意志持久度、目标达成度等,对幼儿进行非正式的评价。教师还可以通过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幼儿之间的互评和自评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弹性,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热情,发现每一名幼儿身上的闪光点,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深挖评价本质

部分教师对幼儿的评价集中在幼儿学习某一个知识点或在某一个活动中的完成情况,而没有根据知识点进行迁移,没有真正深入到学习的本质中进行评价。教学需要评价,评价促进教学。教师采用多元的评价可以让幼儿获取新知、习得技能,从而不断提升幼儿活动的质量。

(一)均衡全面的评价内容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掌握一些美术技能非常重要,但幼儿的活动兴趣、学习欲望、情感投入、意志力、审美观等方面的发展也不容忽视。因此,教师对于幼儿的评价内容不能仅从幼儿绘画作品的色彩、图形、完整篇幅进行考虑,应该全面、客观地衡量、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教师要全面地了解每一名幼儿,多角度、多方位地评价幼儿,善于发现幼儿的闪光点,挖掘幼儿独特的艺术天赋,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提高幼儿参与美术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幼儿快乐地学习美术。例如,在一次绘画活动中,笔者先给幼儿出了一个谜语:“耳朵长长吃蔬菜,蹦蹦跳跳真可爱”,让幼儿开动脑筋猜谜语。幼儿立马兴奋地说道:“是小兔子。”笔者笑着说:“猜对了,那你们想不想把你们脑海中的小兔子画出来呢?”幼儿点头并立马画了起来。20分钟后,笔者开始巡视幼儿的绘画情况。乐乐觉得自己画得太难看,用手挡住了自己的画。笔者摸了摸她的头,并把她的手移开,认真观察了她的画,赞赏地说道:“乐乐,你的色彩搭配得真好,这个红色眼睛一看就是小兔子啊,如果你再重新修饰一下线条,那就更逼真了。”听了笔者的话,乐乐的眼睛一下亮了起来,并开心地对笔者说:“老师,那我再重新画一遍。”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笔者意识到了教学评价的重要性,全面、科学、肯定的评价不仅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还可以帮助幼儿取长补短,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

(二)尊重差异的评价标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了解幼儿的个性心理和需求,耐心细致地观察、聆听每一位幼儿的心声,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发掘每一名幼儿的闪光点,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在美术活动中,幼儿会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创作的过程和作品。因此,教师的评价要基于幼儿的情感体验,利用多元化、针对性的评价语言,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例如,幼儿在绘画《我的家人》时,快快画了这样的图画:餐桌的椅子上坐着一只猫、一只狗和一个小男孩。看着快快的画,笔者耐心地询问他:“为什么没有爸爸妈妈呢?”快快回答道:“因为爸爸是特警,妈妈是医生,经常不在家,而小狗是爸爸养的,小猫是妈妈养的,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小狗和小猫就会陪着我,就像爸爸妈妈陪着我一样。”快快的话让笔者热泪盈眶。笔者在全班幼儿面前夸赞了快快的画很有意义,并鼓励他将这幅画带回去给爸爸妈妈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笔者意识到,教师在评价时应挖掘幼儿作品背后所蕴含的真正情感,从全面、科学的角度评价幼儿的作品,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三)多元全面的评价主体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所有的参与者都是评价者,这里的评价者包括教师、幼儿和家长等。传统的教育评价由教师进行统一评价,幼儿被评价,家长则不参与。这样的评价个人色彩浓厚,容易产生偏见,不利于幼儿获得全面、客观的评价。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评价主体也随之发生了改变,除教师评价外,幼儿和家长也会参与评价。多方的评价才能体现家园共育的效果,让幼儿获得全方位的发展。比如,笔者所在幼儿园每月都会举办一次亲子美术活动,要求幼儿、教师、家长全员参与,让家长、幼儿、教师共同进行评价。

(四)灵活变通的评价方法

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它的优缺点。因此,教师在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时,要灵活变通,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评价幼儿的作品。教师既要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将质性评价和量性评价相结合,还要将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从而实现多种评价方法的结合。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言行举止、情感流露以及幼儿的美术技能水平等进行综合性评价,确保每一位幼儿都能获得客观、科学的评价,以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美术素养。在日常绘画教学活动中,笔者会提出若干问题,鼓励幼儿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交流,让幼儿畅所欲言,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还能促使幼儿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笔者会先布置相关绘画主题的任务,要求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然后让幼儿在小组间相互传阅,最后再加以评价,帮助幼儿不断完善作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教师借助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有助于激活课堂氛围,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双重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要认真学习多元智能思想和幼儿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提升教学的水平。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要依据每一位幼儿的学情和身心发展规律,发掘每一位幼儿的闪光点,让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学习美术,为幼儿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促使幼儿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培养幼儿的美术鉴赏能力,提高幼儿的美术素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溧阳市昆仑实验幼儿园)

猜你喜欢
美术笔者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3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
性能相差达32%
微型计算机(2009年3期)2009-01-22 02:2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