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觉转译活化研究

2021-02-11 09:12徐宝娟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1年3期
关键词:活化文化遗产传统

徐宝娟

(南京艺术学院,南京 210013)

前言

非遗的视觉转译活化研究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多维度和多视角的视觉活化;第二,关于非遗现状的批判与思考,超越非遗对象本身固有的物质表达形态,探索视觉转译活化的价值;第三,非遗视觉转译活化方式可能性实验,对传统非遗保护方式进行突破。本文从现当代视觉艺术视角有序启发、有步骤实践,阐释立足于有现实意义的非遗视觉转译活化研究。

“继承发展一切优秀的传统,不是溶于在古物之中,而在于继承保全作为传统精神的创造者的理念,即创造。”创造,这便是艺术设计者与历史学家整理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之处。任何时代的设计创新都只有相对于历史传统才有意义。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传统是动态发展的,包豪斯大师格罗皮乌斯说:“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视觉转译活化是承接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未来的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对自身挑战和对其内在的连续统一进行追踪而进行的必要尝试。非遗是有生命的,观念流转、传播需求的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代视觉艺术交汇的边界也在不断变化,我们从前人和过去的历史中继承了非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中国语境中加以运用、弘扬,在延续历史的同时通过视觉创造而对其加入新的意象。

一、文化传承手段活化创新

非遗的视觉转译活化创新在于以活化来弘扬和继承传统的思维方式去探索和引导解决非遗和现代艺术融合发展的可能,打破传统技术、手工艺和现代视觉艺术之间融合的界限,逆向思考对待当下非遗传承、传播方式。借助图形形式的具象物——非遗本身存在的具象物质,通过对其构成关系的分析性解读,有选择地从中提取构成要素,并从中剥离出能够进行转译活化的视觉关系;主动寻求实验性的、探索性的、具有开创性的设计态度,对非遗的一般保存、保护、传播方式表示非全盘认可,对传统模式的固化提出挑战;遵循艺术和合理原则,在非遗传承与现实情境中对非遗进行视觉梳理与重新认识,活化思维,探索艺术精神;对凝聚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意识层面既是对非遗传承方式的郑重审视,也是对传统在现代语境下表达方式的改革。在视觉设计发展过程中,西方观念和视觉设计成果对我国影响深远,通过对中国传统非遗的研究,建立从技艺到艺术设计的角度转换,使设计观念立足于中国的文化土壤在当下尤为重要。

(一)非遗视觉转译活化的概念

非遗视觉转译活化的概念:对非遗进行视觉分析,以视觉表现手法记录非遗现象、事件,协调非遗意义与形象的关系;对非遗特征的搜寻,对非具象内容元素的提取并进行可视化加工;对非遗视觉元素的意趣模拟。内容包括:1.突破非遗数据整理留存方式局限,体现从设计角度和从历史、社会学角度对非遗保护手段的不同;2.对陈述式非遗宣扬模式提出质疑,突破传统文化价值捆绑,试图部分改善非遗在推动传承发展过程中的被动局面;3.追求对非遗进行有前瞻性的视觉化产业链开发,促进非遗经济产业链形成,增加非遗的传承价值,形成富有时代特色的表现形式,使非遗获得立体、多元、多方位的充沛发展。活化设计是主动的、多途径寻求解答非遗传承方式的过程。活化设计过程包含概念性、前卫性以及批判性的哲学思辨,表达内涵上尊重传统,手段和过程以及形式上又带有颠覆传统艺术工作方法的意味,是激进的带着思考的冒险,预测结果但不束缚结果,不断探索、尝试、挑战、争论,得到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参照,成功的参照或者错误的参照都能诠释活化的实验意义。活化对于非遗的传承弘扬十分重要,在这个过程中设计活化模型、思辨活化价值,活化的结果是阶段性的,不是终极的,因为非遗系统是庞杂的不断变化发展的,践行一些想法,也只代表了很少的一部分尝试,历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比揣测结论更有意义,促使产生非遗工作的跨学科思考。

(二)视觉转译活化设计的特质

视觉转译活化设计相对于文化遗产主流传承方式带有实验性、综合性、交叉性特质。从视觉艺术角度研究非遗,挖掘、整理具体非遗项目,对非遗状态进行相关图表分析;非遗的视觉转译活化,对视觉的刺激、视觉产生的非遗记忆,以及领域交叉带来的崭新体验往往会引发非遗新意态的生长。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设计学,可为此提供纵向理论支撑;非遗传承人、非遗舞台演出、非遗博物馆、非遗著作、非遗产品,可横向组织结合。多个研究方向发生交叉,实验性的空间构建,微电影、实验文学等,也是研究过程中可以利用的资源以及可以尝试的手段。人文的、环境的、社会的交叉因素都可以成为视觉转译活化设计关注的内容。虚拟现实、科技也丰富了故事类非遗的发展。非遗的种类与劳动、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时代新生的元素在非遗发展的同时难以避免地走入非遗,成为非遗的时代印迹。

(三)活化设计的关键词

非遗视觉转译活化设计带有实验性,实验的关键词是“创新”。实验性视觉转译活化设计是以实验思维为引导的设计,通过活化建立驱动非遗创新和资源的系统利用,其目的在于以新思维去尝试探索视觉设计与非遗交汇的边界。“实验性”视觉设计的表现特征是超越当前,具有主动寻求、探索、颠覆的态度。非遗内在的传统意识形态内涵,有其特定的概念和不可全然颠覆否定的特点,但对于非遗的传承表达方式,是容许实验和讨论的。物质水平的富足,激发了自由主义氛围,催生了感性的乐观激进概念主义设计,进而对传统文化展开丰富的想象和发挥。活化设计从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反思性的桎梏中获得解放——在被传统滋养的文化沃土中,去翻新和深化对传统的各种当代理解。对民族和意识形态的自我表征的兴趣,在视觉转译活化设计实验过程中,必须得到重视。

二、传统与活化的关联

所有艺术都源自人的心灵,源自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反应而不是视觉世界本身,因为所有的艺术都是观念性的。所有艺术都是观念性的这一叙述表明,艺术并非凭空创造,必定处于艺术发展的某一时期,之前的艺术家、艺术传统、曾有过的艺术形式,必会对艺术的当下发生影响。非遗和视觉艺术,代表着过去和现在。高度完善的技艺形式容易导致走向衰败的抛物线,因为一旦已经达到高度完善,就有一系列的规定和范样,只能够这样创造,不能够那样创造。这样,就扼杀了新的创造,也就扼杀了艺术,在一些艺术理论中认为民间艺术,是属于“技”的范畴,不是真正的艺术。当一种艺术形式达到高度完善之时,随之而来的就是走向衰落,恰如诸多在历史中曾繁盛一时的非遗形式到如今的落寞。但非遗本身并不完全是艺术,它还融合了技艺和生活方式,因此并不能套用黑格尔所说的“古今中外一切艺术的发展,都遵循着一个普遍的规律:初创—繁盛—衰败”来看待非遗。然人性又是复杂的,喜欢与厌弃有如轮回,繁盛久了逐渐被遗忘,旧的太久捡起来又觉得是新鲜的。传统是把双刃剑,我们对它的重视众所周知,在历史上的很多场合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传统被灌注了太多的使命。五四运动对“传统”的批判对后世是否有遗忘和两难?①即使科技解决了诸多衣食住行的生存问题,我们仍然要面对传统,从文化史角度看,非遗确实是类似活化石的东西,它顽强地保留着中华民族绝大多数人的古老生活形态和意识轨迹。费孝通先生说:“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根。”非遗艺术形式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随着经济波动而浮沉,视觉设计的繁荣与发展也同样符合这个规律,从这个角度说,当下的盛世是视觉设计繁盛的时代,设计是有根的艺术,植根于民族和历史,非遗是与生活方式有关的技艺,非遗文化是视觉设计的沃土。非遗视觉转译活化的核心观念,是关于传统与创新的碰撞和实验。

(一)传统是感觉应验的载体

非遗,文化载体,负载东方艺术的“感觉应验”。非遗是人民群众对生活对象情景的一种生活经验呈现,是源于对自然的认知方式。中国人先有观念后有自然,由自然而生观念。《易经》: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漫长的历史长河,道家、儒家思想广泛渗透在广大劳动人民观念中,在面对自然时,不光是本能地运用自己的“视觉经验”去反映自然,也会从“观念”出发,如此中国非遗艺术的形象就不仅仅是为了表现客观自然,非遗所涵盖的手工艺、技艺、民间艺术与中国绘画、建筑共同构成了中国情境的时空场。非遗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是普通的物质形态之理,更是生活、生产对象内在规律和中国人宇宙观的结合,与中国画的画理异曲同工,亦是中国“观念”的体现,非遗艺术中的方式、样式、技、艺、术亦是中国人“味道”“观道”观念传承的文化“符号”。

(二)活化的过程:体验、感觉、呈现

中国的艺术形式有着自身的独特品性,它重视“感觉”,借助“经验”②,因此非遗视觉转译活化研究在中国情境下需借助中国人自己特有的“感觉经验”来解决问题和呈现结果。视觉传达设计也可称为关于视觉的体验设计,任何产生好的设计,首先需要一个好的立意,非遗视觉转译活化强调“体验”在过程和结果中的影响,它起着主导作用,但实验不强调一定要实现某种功能性的成果。在最初获得活化灵感启发的设计过程中,强调抽象和印象,以及从非遗中抽离出概念来进行重新定义,是建立在对事物客观本质认知基础上的全新观念构建。首先我们关注的是:现在的人在当下时空中对非遗的体验,而“体验”和“感觉”均会受这个时空的所有因素的影响。研究非遗与“用户”“对象”之间的联系,对于非遗的体验描述、消费对非遗的诉求、社会群体对当下社会状态下存在的非遗的体验和记忆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仔细地去调查、体验、感受、记录、分析,慢慢寻找答案。提供资源的一方与享用的一方在体验上的交汇点是什么?这些点是否契合?带着这些问题,去试探,去实验解决方法。其次,体验的本质是精神交互。非遗源自生活,交互发生在生活的时空中。体验是设计的依据与灵感的源泉,体验也是检验设计合理性的方式之一。引用Martin Buber的“我-你”关系思想来解释:“我们要在流动的现实中窥视到超越时空的‘你’”。非遗在当下的时空中,有“用户”和对象,比如观看非遗表演的观众和非遗产品的消费者,是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用户”,研究用户体验影响着非遗经济链和非遗产业化的未来。非遗融合“技”和“艺”,它们被使用,被消费,与人之间产生物质和精神的触碰,最终的体验会在精神中产生交互效应并可能在一部分用户身上留下强烈记忆。体验的概念是宽泛的,视觉体验在活化设计中,需要在视觉、非遗、用户中寻找各种各样的接触点并使之发生有效联系。

三、活化形式思辨

形式其特征在于强调形式的价值和作用,形式主义较少或不关心艺术作品的内涵、意义和象征性内容,而是专注于作品的形式特征、艺术手法和风格倾向等方面③。非遗视觉转译的活化形式思辨并不存在“绝对的形式和绝对的功能”,非遗的活化并不希望走入极端形式主义,视觉转译形式的建立是有基础的,不是孤立的、绝对化的。部分非遗项目属于传统技艺,有人提出传统技艺过时、对现代社会有无功用、传统手艺的消亡、非遗保护的角度和着眼点等问题。并不能用实用主义观点看待活化,视觉转译活化偏向于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生活、形式与艺术风格、传承和坚持、艺术创作与纵深的理论开发等方面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精神财富,与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遗是“活”的,非遗必须保持“活”的形式才能让精神延续,就像火种,烙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乐观向上的精神而“薪火相传”。视觉转译的内容与外化形式体现着对非遗的传扬及设计师的社会责任。对非遗进行视觉转译活化,好比向火中添柴。非遗是活化石,更是生生不息的精神,所以非遗的视觉转译形式,要体现非遗的积极向上,核心是关于民族精神的表现与传递。

(一)无形亦有形

形,除了可视的形,还有看不见的形。戏曲非遗,看得见的舞台、道具、服饰、脸谱是形,看不见的形旋、调面、唱腔亦是形;市声非遗,声音是形;民间传说非遗,故事是形;医学技术非遗,术是形;中药炮制技艺,技是形。2008年,“金陵琴派”入选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金陵琴派”数字媒体交互作品使用代码编程,当鼠标滑过画面时,即可触发古琴某一个音阶,并在发音位置浮动出一段动态效果,若在画面中连续滑动鼠标,可生成随机连续的古琴曲,活动的画面此起彼伏,游戏性和趣味性拓展了认知古琴的宽容性,并将声音可视化。

(二)多元形式

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致可分为两类:1.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2.弘扬、传承、振兴。两类措施各有侧重又相互关联④,“保”是“兴”的前提,皆旨在不丧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质;“兴”是“保”的目的,意在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充满生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表明了它“活”的概念,“活”意味着社会、环境、人共同维系,这种维系是在“继承与创造”的过程中进行的。多元不能成为丑的借口,亦不可成为迎合市场扭曲非遗本来面貌的理由。继承已有的优秀,吸收新的艺术养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优秀品质不断得到滋养而进一步升华,使非遗的生命延续下去。活化设计强调自身的创新,实现非遗保护,非遗与视觉相互启发,交叉实验,跨学科拓展,模糊学科界别,引发多学科关注,有意削弱各设计专业壁垒,激发知识交汇,弥补技艺传承局限,多角度实验实践,激励设计师与多种艺术形式对话,在研究非遗的同时,利用活化创新与市场关联优势延续非遗生命力,并在非遗的文化沃土上催生视觉艺术形式的创新。

科技元素载体包含着非遗内在浑然不可离析的精神性、历史感和东方美学特征。非遗应像时间切片一样凝固在历史瞬间?还是激进的去剖析利用,把非遗作为艺术创作的沃土,使传统与现代互相激荡?非遗视觉转译活化话题并不设定答案,这是一场开放的讨论,非遗是基于生存关联的生产生活,并且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生理体验密切相关,并在历史演变中凝聚积淀了不息的生命美学,诸如百般滋味、民族风骨、人文意蕴等,放之视觉设计领域,都是最好的创作材料,视觉转译活化反作用于非遗,也为非遗带来新鲜养分,是对非遗积极的滋养。

结论

非遗视觉转译活化研究从意义、形式、方法等多角度分析非遗与视觉之间的关联,讨论中国传统非遗和现代视觉语言之间的碰撞,从而试图论证非遗的审美视觉感受可以运用现代手段进行转译活化,在非遗与现代视觉艺术之间打开一条通道,从传统与现代互相凝望变成相互滋养。非遗中蕴藏了中国人对事物情趣的体味。非遗的美,不是单凭客观、理智、理性去判断,而是靠直觉、感性,靠观、靠寻味感受,更可用视觉转译活化来表达非遗的大美。进一步思考非遗视觉转译活化由视觉感觉进入到精神感悟,再将感受到的愉悦与美用视觉创作手段变成外化的可视艺术,这便是非遗视觉转译活化的意义。■

注释:

①杭间.本土知识体系与传统研究[J].东南文化,2002(08):1.

② 顾平.“感觉经验”与中国艺术史研究[J].美术研究,2004(02):43-47.

③郁火星.现代西方艺术研究方法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9.

④ 王廷信.谈艺论教-王廷信评论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7:270.

猜你喜欢
活化文化遗产传统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与文化遗产相遇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如何积累小学生活化作文素材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活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