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菡
(重庆理工大学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重庆 400054)
“模拟电子技术”是电子、通信、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后续高频、传感器等课程的前导课程,具有理论性强、较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1],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枯燥,普遍反映该门课程入门难、学习难。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有实验环节,但是由于采取的是模块化实验设备或实验箱,电路及元件往往是给定的,功能单一,学生不能够自由改变参数[2],只能对其进行观察测量,有时因为操作错误,导致元器件损坏,所以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
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引入BOPPPS模式,对实验教学活动进行重新设计,明确教学目标,科学规划教学实施过程,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在进行实验前,采用Multisim,EveryCircuit软件进行辅助教学,设计实验电路,提高效率。
BOPPPS 模式包含6个教学环节,即引入(Bridgein)、目标(Outcome)、前测(Pre-tes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ion)、后测(Post-test)和总结(Summary)[3]。设计BOPPPS有效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雨课堂、超星学习通、智慧树等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
放大电路是电子电路中应用最广泛的电路之一,能够将一个微弱的交流小信号通过一个装置得到一个波形不失真但幅度却大很多的交流大信号。在介绍了放大电路的理论知识后,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放大电路,采用BOPPPS 模式设计了一个实验—声控彩灯实验,引入了话筒和发光二极管,增加了实验的趣味性,也使得放大的效果显而易见。教学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放大电路实验教学设计
(1)用放大电路的实例,如话筒,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音频小信号放大。
(2)制定教学目标,针对不同学生制定基础、中级和高级预习目标,涉及知识、能力、情感3方面,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
(3)在课前发布作业,由学生自行完成对驻极体话筒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学习。
(4)课堂上使用Multisim,EveryCircuit软件进行仿真,熟悉电路工作原理,并适当调整参数,观察效果,然后分小组,完成电路的搭建和调试,如图2所示。
图2 仿真软件仿真效果
虽然实验的器件并不多,但是通过课堂教学之后,学生反映自己对放大电路有了一个形象的了解,不再只是一个幅度放大了的波形。部分同学还想到了对电路进行改进,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实物如图3所示。
图3 声光放大电路
(1)后测。完成了实验之后,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一道选择题,查看学生的完成情况。通过测试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
(2)总结。完成实验后,学生按照实验要求完成实验报告,并在最后进行自我总结,分享学习心得,可以看出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还是感兴趣的,也用到了前面所学的知识。教师也在本节课的教案之后进行教学反思[4]。
实践教学证明,通过引入BOPPPS模式,课堂变得更活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较之前有所提高,更愿意去思考设计一些新的电路。BOPPPS模式的引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