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冰雪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地区冰雪艺术的发展需要由当地传统民间美术来支撑,传统民间美术又隐藏在东北民俗图案元素之中。在本文中探索了东北民俗图案的精神及内涵,解构和重组民族民俗图案,并以冰雪景观为载体,研究民俗图案在新的文化表现形式下的创新应用。
【关键词】传统民间美术;东北民俗图案元素;冰雪景观文化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21-173-03
【本文著录格式】刘翘楚.传统民间美术形式之冰雪景观文化[J].中国民族博览,2021,11(21):173-175.
课题名称:以冰雪艺术为载体的东北民俗图案元素的应用(项目编号:2021HSKG0019)。
民间美术最早源于原始社会,它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同时建立在实用的审美意识之上,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就是民俗图案。民俗图案多采用借喻、隐喻等表现手法,具有东方文化特有的含蓄美,同时展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哲学理念。东北民俗图案的产生根源于人们对文化的传承,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过东北特殊的地域条件、历史条件等岁月的打磨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东北地域民俗特色的图案文化。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心理、行为及语言。通过对东北民俗图案要素的整理与创新,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促进当代艺术家创作出更具东北地域特色的冰雪艺术作品,传承地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绽放属于东北地域民俗特色的独特魅力。
一、东北民俗文化概况及东北民俗图案艺术表现形式
(一)东北民俗文化概况
对文化而言,它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精神和物质。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等是其物质层面的主要体现;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動等是精神层面的主要体现。东北民俗图案的产生源于人们对文化的传承,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历经东北特殊的地域条件、历史条件等岁月的打磨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东北地域民俗特色的图案文化。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心理、行为及语言,规范着人们的日常行为。钟敬文觉得:“民俗,即民间风俗,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人类社会的群体需求促成了民俗的诞生,它传承了历史文化、民族特征,服务于民众。世界各地的民俗文化各具特色,在当前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已经出现了融合性、多样化的艺术特色。对东北民俗文化而言,它是热烈、浓厚,并富有内涵意味的,它是东北人民丰富生活的印记,体现了东北人民对生命的敬仰。东北民俗图案来源于东北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种类繁多,是东北地区人们历史文化发展的积累和沉淀。因为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又严寒,住在这里的人们在空间装饰上追求色彩浓烈、新鲜、夸张,让强烈的视觉冲击来缓解冬日的严寒。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东北剪纸、年画、大花布等[1]。
(二)东北民俗图案的构成要素
1.剪纸图案
东北民俗图案构成中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剪纸图案。东北民间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在东北文化历史上熠熠生辉。它不仅体现了东北地区自然环境的绚烂多彩,同时还体现出了民族文化特性。剪纸内容包罗万象,主要包括了劳动场景、生活场景、鸟兽、巫术图腾等,它是当地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同时也体现出了当地的人文气息,是人们人文精神的寄托。剪纸手法整体来看富有抽象性,它通过对影像形态的刻画,反映人们的生活气息,主要表现形式是创作生活化和造型轮廓化。剪纸艺术包含了时间和空间的连续性,同时又营造出了极富意象的空间。
2.染织图案
染织图案主要应用于塑造陈设和服装方面,将民间传说、宗教艺术、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染织到上面,成为文化继承的载体,将东北地区独有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点显露无遗。这些染织图案是东北地区历史文化的积淀,也是对东北历史的文化传承。
3.日常生活元素
日常生活元素也是主要构成要素,东北人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使用的土炕、炕桌、花布的靠包、手推车、干玉米、土墙、雪橇等都是民俗图案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其中最受欢迎、流传最广的是东北大花布。东北大花布色彩鲜艳、造型独特,极具地方色彩,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按表现题材分为植物类、动物类。较常见的是植物类,比如牡丹图案等;动物类常见的有龙、凤、鱼等。
二、东北民俗图案视觉元素提炼
对民俗文化来说,它具有很强的地理特征,可以通过图案、色彩等元素保持在冰雪景观文化中,这样可以为冰雪景观文化提供更加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创意思维[2]。
(一)图案元素提炼
对冰雪景观文化来说,它需要通过图案元素来表达自己的理念,因此需要包括剪纸、大花布等图案纹样在其中,此外还包括各种的立体装饰纹样,因此在设计时可以采用多种手法,将各种创意理念蕴含其中,让冰雪景观文化的表达更加富有地方特色。东北民俗图案源远流长,有许多吉祥如意的含义蕴含其中,它的表现形式不拘一格,带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将其融入冰雪景观文化中,可以更好地展现东北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
(二)图案的解构和重组
对东北民俗图案来说,它色彩绚丽、造型夸张、元素丰富,要经过极好地提炼和发掘,才能应用于冰雪景观设计上。所以,需要在设计时将传统图案打散,对其进行符号、纹样等的分解,然后重新组合,让设计思维不拘泥于常态,赋予新创作出的图案以崭新的内涵。只要采用合理的解构、重组概念,就能孕育出崭新的元素符号,冰雪景观设计中,融合了东北民俗文化的图案、意向和情感在一处的新作品,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还包含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将东北民俗风情用东北元素符号的形式融入到冰雪景观设计中,极富趣味性,同时还具有极强的延展性。
三、东北冰雪景观文化阐述
(一)冰雪景观文化内涵
冰雪景观文化指的是人们在充满冰雪的自然环境中创作出来的用以记录生活、文化场景的冰雪符号方式。冰雪环境是其存在的必要条件,人们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创造出含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情境。冰雪景观文化牵涉范围广,包罗万象,覆盖了人们生活的全部内容,涵盖了人们日常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当地特色的一些冰雪民俗和据此提炼出的冰雪艺术等。冰雪景观文化包括多种多样的形态,冰雪精神、物质和制度等因素就是其中重要的几种。所谓的冰雪精神指的就是宗教、信仰、艺术、文学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对冰雪景观文化来说,它极富当地的地域特色和风土人情,指的是以冰雪为主题展开的一系列文学、艺术、体育、运动、旅游等各种休闲娱乐活动。制度方面而言,它包括了各种的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及与文化行为模式有关的规范制度等内容,人们的思维定势是它产生的主要依据,这些内容都是在人们的长期生产和生活中所形成的。民俗和风情是该方面的主要内容。物质方面来说,包括了人们的服饰、饮食、器物、建筑等各种因素[3]。
(二)东北冰雪景观文化特点
1.民族性
冰雪景观文化综合反映了一个地区的价值观、信仰、制度等,东北冰雪景观中的冰雪文化可以通过常见的雪雕、冰雕等冰雪艺术表现出来。东北地区独有的自然资源、风貌,当地人们的拼搏、奋进、创造精神等都对冰雪景观的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东北地区独有的冰雪景观文化是在这个区域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东北地区的冰雪景观是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建设而成的,它的每一处都散发着当地独有的人文气息和民俗风貌,并且这种风貌异于其他所有的地方,它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甚至是全世界范围内的冰雪文化优秀代表。
2.创新性
冰雪文化相较于其他的文化形式来说,显得非常不一样。它一直以来都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中外众多人们的注意,当前东北著名的冰雪项目有冰灯、雪雕和滑雪运动等。此外,在东北人们的共同努力下,又创造和开发了众多具有民俗特色的体验项目。在这些种类繁多的文化项目引导下,东北的冰雪景观文化层次会越来越高,同时景观文化形式也会越来越多。
3.综合性
东北地区的冰雪景观文化是经过岁月历史长河积累和沉淀的人类文化宝库,冰雪景观文化一直都在持续发展,并逐渐被大众熟知、认可。东北冰雪文化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在它的发展历程中能够充分将东北冰雪文化意识形态的发展过程体现出来,比如:它的形成、发展和成长。东北大的时代背景是东北冰雪文化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它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它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印记,它为东北冰雪景观文化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东北民俗图案和冰雪文化的融合
(一)东北民俗图案和冰雪文化的天然联系
东北地区具有独特的民族特点和地理位置,因此它的文化艺术形式丰富多彩,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同时也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俗图案。东北地区的民俗图案色彩艳丽、形式多样,比如:剪纸、年画等。民俗图案的起源要追溯到原始社会,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因此它的形成始终是以实用审美意识为基础的。我国东北地区地域广阔,多种文化交错分布,因此分布着众多的民间美术形式,尤其是民俗图案。東北民俗图案的产生根源于人们对文化的传承,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过东北特殊的地域条件、历史条件等岁月的打磨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东北地域民俗特色的图案文化。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心理、行为及语言。冰雪景观设计中,融合了东北民俗文化的图案、意向和情感在一处的新作品,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还包含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将东北民俗风情用东北元素符号的形式融入到冰雪景观设计中,极富趣味性,同时还具有极强的延展性。当传统撞上时尚,当满族传统文化元素符号撞上现代元素,这些碰撞的相互融合、借鉴带给大众的感受是整体又统一的。
(二)东北民俗图案和冰雪景观文化融合的意义
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冰雪资源,同时也承载了丰富的冰雪文化资源,它承载了我国冰雪文化的历史脉络。要紧紧抓住东北地区的这一独特的优势,积极发展冰雪景观文化,用白雪换白银。在冰雪景观文化中充分应用中国民间图案样式,能有效提高景观自身实用效果,还能有效提高景观自身的艺术性和文化性。东北冰雪景观文化选择以民俗图案为切入点可以得到更好的创新和发展。东北民俗图案具有绚丽的色彩、夸张的造型,符合我国人们的大众审美观,能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将冰雪景观文化的内涵充分发挥出来。比如:民俗图案中常见的石榴、葡萄、桃子等寓意为多子多福。将这些图案应用于冰雪景观中,可以更好地丰富景观主题,同时还扩展了冰雪景观的文化内涵,在大众中的接受度和影响力会得到极大提升[4]。
五、积极构建基于东北民俗图案特色的冰雪景观文化
(一)以民俗图案为载体,构建地域冰雪景观文化
东北地区地域辽阔,有汉族、朝鲜族、满族等多个民族居住于此,因此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早已经和冰雪融为一体,应不断挖掘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民俗图案来更好地展现东北地区的冰雪风情。用民俗图案吸引大众的眼球,勾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让他们能自觉自愿加入到特色冰雪活动中,比如:参观冰雕展、雪雕展、品尝冰雪特色美食等。还可以开设一些冰雪运动项目或冰雪娱乐项目,对外开放民俗博物馆、为民众提供冰雪特色风情民宿等。将民宿图案的印记牢牢嵌入到冰雪景观文化中去,以民俗图案为载体,开发全新的冰雪文化新模式,展示东北地域特色,让东北发展成为旅游集聚地,让民俗图案成为东北冰雪文化发展的名片,充分打造出富有民族特色的冰雪文化名片。
(二)以东北民俗图案创意产业为桥梁,提升冰雪景观文化体验
当前,东北冰雪景观文化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发展速度并不快,面临着诸多问题。冰雪景观文化在聚集人气方面还有所欠缺,同时也没有将东北的地域文化特色很好地融入进去,因此打造出的冰雪文化产业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文化气息。将冰雪元素和文化产品结合起来,积极学习一些成功的典型案例,通过民俗图案这个桥梁,将冰雪景观文化的体验感提升上去,以此来优化冰雪景观文化的体验度。加强对民俗图案的宣传,让冰雪景观文化得到更好地丰富。用民俗图案来实现文化价值,让冰雪景观文化的底蕴得到丰富,通过民俗图案让更多的人了解东北,认识东北,爱上东北,打造东北特色的冰雪景观文化。
(三)探索民俗图案文化创意产业模式,推动冰雪景观文化传播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冰雪景观文化亟需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网络发展之路。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推进民俗图案和冰雪文化产业的融合,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结构,积极开拓,让冰雪景观文化得到发展。可以通过网上直播等方式对民俗图案进行讲解,让民俗图案的影响力扩大,积极宣传冰雪景观文化,通过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新媒体进行冰雪景观文化介绍,挖掘其中的冰雪文化内涵,介绍富含民俗图案特色的冰雪文化形式,让人们对冰雪文化产生浓厚兴趣,让冰雪文化能真正走进大众视野,融入大众生活[5]。
(四)以民俗图案为媒介促进红色文化融入,促进冰雪景观红色文化传播
红色文化蕴含着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建设经验的历史积淀,饱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以民俗图案为媒介,在冰雪景观文化中融入红色文化,是民族自强的旗帜,是文化自信的举措,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山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东北地区冰雪资源丰富,同时也拥有众多的红色文化资源,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是东北地区红色文化宣传的依托。以民俗图案为媒介,将以抗联文化为代表的红色精神与冰雪景观文化相结合,可以让民众更好地接受红色精神洗礼,继承革命先烈传统,振兴中华。价值追寻和精神引导是红色冰雪景观文化的精神内核,是社会主义精神文化消费的重要体现,红色文化代表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追求,通过以民俗图案为媒介的红色冰雪文化宣传,可以让人们获得更好的价值感、幸福感。
六、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和整理东北民俗图案要素及冰雪文化相关知识,提出了进行民俗文化传承的意义。艺术家创作出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冰雪艺术作品,不仅是对地域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的重要标志,民族文化需要绽放出属于本地域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国梁.中国冰雪文化的类别与传承[J].学术交流,2017(6):171-176.
[4]江其珊.东北民俗图案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4.
[3]唐倩.东北剪纸艺术语言在吉林土特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 长春工业大学,2017.
[4]袁永奇.基于东北民俗文化的黑龙江乡村民宿设计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5]白璐.东北民俗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调查与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2019(9):114-115.
作者简介:刘翘楚(1990-),女,河北平山,大学本科,讲师 ,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