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慧 吴文娟
岁末年初,在竞争激烈的量子科技前沿,与湖北同处中部的安徽,树立起了一座举世瞩目的里程碑——
2020年12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等合作,成功构建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即“九章”1分钟完成的任务,超级计算机需要1亿年。
基于“九章”的“高斯玻色取样”算法,未来将在图论、机器学习、量子化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而在四年前的2016年8月,又是安徽,由中科大主导研制并成功发射国际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决定国与国、区域与区域未来竞争力的“战略力量”。谁在这个赛道上跑赢了,谁就赢得了未来。
当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湖北面临一个亟需破题的现实困境:“标兵”跑得越来越远,“追兵”追得越来越近。新的格局中,湖北如何发力,让战略性新兴产业早日发挥战略作用?
2020年12月16日,武汉经开区汉南大道、官莲湖大道交叉路口,车来车往。
汉南大道一侧,施工标志划出施工区域。这是武汉经开区新增的78公里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施工现场。
2020年,武汉经开区建成基于5G全覆盖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开放测试道路总里程突破100公里,成为全国最大的5G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示范区。“聪明”车驶上了“智慧”路。
经过十多年培育,湖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势头向好——
“光芯屏端网”迈向万亿级;生物产业,8家世界500强集聚、数千家生物企业扎堆;数字经济,国内百强近四成布局武汉;航天产业羽翼渐丰,“湖北造”火箭力托“湖北造”卫星入太空,开始组建全国首个天基物联网。
“总体来讲这一规模只是起步,与庞大的全球市场和国内市场需求相比,这只是一些火苗,离燎原尚早。”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二级教授李光坦言。
更让人坐不住的是,在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区域间的角逐竞争激烈——
在2019年中国省域基础研究竞争力排行榜上,湖北仅居全国第六。前十省市中,北京、江苏、广东和上海,已多年不可撼动。2018年,湖北被浙江反超,从第五滑至第六。2019年,湖南迎头赶上。
看高新技术企业。论总量,2019年我省为7892家,与排名第一的广东(4.5万家)和排名第二的江苏(2.4万家)相去甚远,排在我省之后的河北只比我省少200家;从增长趋势看,我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速远低于湖南、江苏;从研发投入看,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活动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32个百分点,排名全国13位。
创新投入不足。2019年,我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在总量上远落后于广东、江苏、北京、浙江、上海、山东等地区,在经费投入强度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成果转化不够。2019年全省40所高校技术合同成交额较上年下降1.26%,而技术合同中流向省外的是流向省内的2.86倍。
“这反映出我省科技创新投入的系统性、结构、强度仍显不足,不能满足前沿科技领域发展的客观需要。特别是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中贯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的創新集群的培育仍然不足。”李光表示。
“十四五”关键期,湖北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迫在眉睫。
历史,往往能给出未来的方向。
40年来,几乎从零起步的深圳,已成为国际知名的创新之都。
深圳犹如“开挂”的秘诀在哪里?
踩准世界科技革命发展的重要节点,抓得早、抓得准、抓得实。“在科技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上,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战略眼光功不可没。”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一位专家表示,1995年,深圳明确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战略思想,引导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这一战略决策比国内其他城市早了10年。
回望目前发展态势较好的湖北“光芯屏端网”和生物医药产业,均得益于多年前的超前谋划。
“发展非一朝一夕之功, 机遇更是稍纵即逝。”光谷生物城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钱德平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始终坚持战略眼光和超前视野。
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专家指出,要全面布局更要重点突破,发挥湖北独有优势,找准“引爆点”。
与湖北丰富的科教资源相比,合肥只有一所“985”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安徽省主要负责人曾表示,“再怎么支持科大也不为多,再怎么倚重科大也不为过!”合肥由此走出一条由“科学—技术—创新—产业”边际效益递增的创新发展之路,量子产业、语音产业引领全国。
合肥找准了“引爆点”,湖北呢?
“科技创新一马当先。”在李光看来,随着产业竞争转向源头——基础研究,湖北迎来了重大机遇。依托丰富的科教资源,湖北在基础研究上有独特优势。
“华中数控研发出的高性能数控系统,武汉理工大学潘牧团队从0到1攻克膜电极难题等,都是湖北基础研究的成功案例。”
他认为,湖北有“两院”院士80人,数量居全国前列,这是湖北突破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笔宝贵财富。
以华中科技大学院士团队为例,近年来取得不少“零突破”成果——
段正澄院士团队原创出世界首台大型放疗设备——全身伽马刀,已走进全国100多家医院,造福近百万人。
邵新宇院士团队“汽车制造中的高质高效激光焊接、切割关键工艺及成套装备”项目打破国外40多年的垄断,在全国300多家车企成功应用。
丁汉院士团队“复杂曲面数字化制造的几何推理理论和方法”让数控机床“72变”,在航天、能源和汽车领域广泛应用??
有了院士不等于有了产业。李光表示,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前沿科技的发展,需要建立科技创新利益共同体,打造前沿科技发展的创新集群,即由现代科技、经济、社会紧密结合的社会创新网络。
提升湖北在基础研究上的竞争力,正在形成共识。湖北省发改委表示,将组织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攻克一点,带动一片。以人工智能、生物与生命健康、量子科学、区块链等未来产业为重点,瞄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产业爆发能力强的国际前沿技术,率先前瞻布局新一轮科技产业发展重点,加快原始创新突破。
壮大战略性产业,李光认为要加速构建与之匹配的创新生态、发展环境。
2020年疫情期间,家住光谷软件园的熊先生,通过小程序,在光谷华为无人售货店内下单,第二天就拿到了新购的华为MatePad。该无人售货店目前保持日均近1万元的销售额。
技术参与方武汉库柏特科技有限公司介绍,无人超市、无人配送等最新应用场景,还会继续在光谷尝试。
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教授吴传清指出,传统发展方式拼的是“单链”,新的产业竞争是综合协同竞争,没有产业链、创新链、生态链等“多链”的完整协同,战略性新兴产业难以持续发展。
发展战略产业,政府这只“手”要更有力。
“抢”字当头,布局“新窗口期”——
2020年9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门在《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推动资金、人才等各种资源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聚集。各地则纷纷“加码”:广东布局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山东提出年培育15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一定要有‘抢的意识。”钱德平表示,“你在走,别人在跑;你在跑,别人在飞。不抢不行。”
“创”字为先,开辟应用场景——
“自己的产品自己都不用,何谈支持企业、产业发展呢?”东湖高新区发改局相关人士坦言,在公平公正前提下,可以运用政府采购加分等方式,为本地创新产品提供广阔应用空间。
针对部分创新产品推广应用难,常州市通过政府首购和推广应用补助,帮助企业争取“首张订单”。南京市通过财政支持,支持创新产品首购首用。鹰潭市出台20多项政策,将物联网企业软硬件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全市智能水表、智慧路灯安装率均超90%。
“投”字加力,资金加速——
政府每投1元,引来各类社会资金6.9元。5年来,长江产业基金通过资本纽带,促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生根湖北。“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技术研发、人才储备的融资需求期限长,除了长江产业基金等直接融资渠道,还要进一步完善多元融资渠道。”李光说。
放眼全国,大力度的举措不断落地。江苏省财政厅下达2020年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6.88亿元,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41个重点项目。
“实”干兴業,形成政策合力——
“产业生态越完整,未来越有爆发力。”吴传清指出,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建立“链长制”迫在眉睫。即由各省、市主要领导挂帅,利用其综合协调优势,在更高层面上保障各个产业链的完整、稳定和发展。
目前,湖南、浙江、江西等省均已推行“链长制”。浙江的“九个一”机制可资借鉴:一个产业链发展规划、一套产业链发展支持政策、一个产业链发展空间平台、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培育、一个产业链共性技术支撑平台、一支产业链专业招商队伍、一名产业链发展指导专员、一个产业链发展分工责任机制和一个产业链年度工作计划,实现“巩固、增强、创新、提升”产业链。
“‘链长制之新,在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地方政府肩负新的治理责任,是政府经济治理权力的一种延伸。”吴传清介绍。
湖北省发改委介绍,将深化重点产业延链补链,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同时,发挥头部企业引领作用,支持头部企业开展以高端人才、先进技术、强势品牌为重点的产业并购重组。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成长潜力巨大的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等特征。
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
湖北省产业创新平台
国家级创新中心(3个):国家先进存储产业创新中心、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
截至2020年1月,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9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37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5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2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