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交流给美中带来压倒性积极成果”

2021-02-09 04:19张梦旭
环球时报 2021-02-09
关键词:压倒性美中交流

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张梦旭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研究院中国研究系副主任玛德琳·罗斯(中文名饶玫),是中美建交后第一批赴华留学的美国学生之一。过去30多年,饶玫一直从事与中国相关的教育和商务交流工作。她身上浓厚的中国情结,从其能讲一口地道的普通话和上海话就可以看得出来。

1979年,饶玫正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读大四。“当我听到美中建交的消息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我要去中国留学,亲身体验中国。”饶玫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那之前美国只有极少数人去过中国,中国对她来说是一个谜一般的国家。作为专攻中国语言和历史的大学生,她很希望能够以学生或英语教师的身份到中国去。她开始尽力寻求这方面的途径,最终获得了到复旦大学中文系交流一年的机会。

饶玫说,当她抵达上海虹桥机场时,两名大学老师已经在机场等候,从见面第一刻起,她就感受到了中国人的亲切和友好。“作为美国人,我对我的中国同事和朋友来说或多或少是个谜。一开始有些人很好奇,也有些人很谨慎,但我们彼此尊重、真诚相待,结下了持续几十年的友谊。至今,我在上海仍有很多好朋友。”

大学毕业后,饶玫长期从事中国教育和商务交流相关工作,曾担任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中心美方院长。在加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前,她曾在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工作9年。“我相信,过去40多年的美中教育交流给两国和两国关系带来了压倒性积极成果。数十万美国人在中国完成了某种类型的教育计划,许多美国大学里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曾在中国度过一段时间,或在美国大学里与中国学生、学者有过直接接触。数百万中国学生在美国留学,许多中国大学里相当一部分教师和管理人员曾赴美进行短期或长期学习。”饶玫说,“当美中关系陷入困境时,这些人的看法更现实、客观,有助于保持对话的渠道并致力于解决问题。”

最近几年,中美关系中的消极气氛对两国教育交流产生了影响,在美中国学生、学者陷入一张猜疑的“网”。签证新规对来美国学习的中国学生也构成一定限制,特别是科学和工程领域。饶玫认为,削弱美中教育合作既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也不符合中国的利益。美国多所大学的负责人就国际学生和学者的重要性以及进行公开学术交流的必要性发表了看法。两国都需要受过良好教育、能够从直接经验中理解并能彼此交谈的民众,以管控两国关系中的分歧并解决问题。“从长远来看,我认为双方都将认识到教育合作的压倒性优势,并找到一条使它保持强大的途径。”

饶玫说,拜登上任以来,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包括进行移民改革,放宽签证限制,打击针对亚裔美国人的歧视和仇外心理等。“从长远来看,拜登政府已经明确表示,它将秉持开放、多元和全球化的宗旨,鼓励美国学生出国留学,欢迎更多的国际学生前来美国。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将能够感受到积极的变化,我对此感到乐观。”▲

猜你喜欢
压倒性美中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英国大选,保守党获“压倒性”胜利
从“压倒性态势”到“压倒性胜利”有多远?
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交流平台
画中有话
交流平台
本期导读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