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虹聿
据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印度妇女和儿童发展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21日,印度有超过332万名儿童营养不良,其中有超过177万名儿童严重营养不良。在马哈拉施特拉邦、比哈尔邦和古吉拉特邦,儿童营养不良的情况最为严重。在印度此次统计的8190万名儿童中,营养不良的儿童所占的比例为4.04%。从去年11月到今年10月,印度严重营养不良的儿童数量增长了91%,即从92.76万名增加到目前的177.69万名。
印度妇女和儿童发展部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了印度赤贫群体的健康不良和营养危机。那么,印度儿童糟糕的营养状况仅仅是因为疫情吗?
BBC驻印度古吉拉特邦记者加迪卡,就儿童营养不良问题走访了当地的一些居民。他得出的结论是:印度妇女和儿童的营养不良问题是结合在一起的。
37岁的达荷德地区妇女巴莉亚怀孕7个月了。从3个月前开始,她在距家乡约100公里的工地上干活。巴莉亚一天中的主餐是午餐,包括玉米粉面包、肉类,再配一些蔬菜。这听上去尚可,但要知道,她是没有早餐吃的。到了晚上,巴莉亚常因疲惫而无法做一顿像样的晚餐,加上经济拮据(她每天的工资只有300卢比,约合4美元),她没钱外出就餐,只能吃一点小扁豆了事。作为孕妇,她没有任何营养品,也没钱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巴莉亚在接受加迪卡采访时表示,她在怀孕3个月,即今年6月时,在达荷德地区的妇女儿童保育中心注册了个人信息。古吉拉特邦政府承诺,给予每名怀孕的妇女6000卢比(约合82美元)的生育补贴,分3期存入她的银行账户。虽然这笔钱并不多,但可以让她买些好一点的食物,改善自己和胎儿的营养状况。一个月后,当巴莉亚再次来到妇女儿童保育中心,询问什么时候可以领取第一份补贴时,却发现那里已经关闭了。
原来,严峻的新冠肺炎防疫形势,中断了印度一些地方政府的补贴计划。古吉拉特邦出台临时法令,将原本用于改善妇女儿童营养状况的资金,调拨用于防控疫情,以及提高公众的防疫意识。因此,像达荷德那样的偏远地区,妇女儿童保育中心都被关闭,补贴也暂缓发放。
BBC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客观上大幅加剧了印度妇女和儿童的营养不良,但这仍然无法解释,在疫情暴发前的几年,印度妇女和儿童的营养状况一直在恶化。印度《全国家庭健康调查》显示,2020年初与5年前相比,印度多个邦的儿童营养不良程度有所加深。
仍以达荷德地区为例。与2015年初相比,2020年初该地区5岁以下儿童的发育迟缓率从44%上升到55%;体重严重不达标的儿童比例从7.8%增加到13.4%。
印度儿童营养不良情况日趋严重
印度妇女和儿童的营养不良问题之所以不能割裂开来,是因为大多数印度贫困妇女都患有贫血,很多营养不良的母亲生下了营养不良的婴儿。
有印度社会学家认为,居民迁移是导致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有许多像巴莉亚那样的妇女从农村迁移到附近的城市,以谋求更好的生活。但是,这也意味着她们遭到城市发展计划的“排斥”,因为妇幼补贴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很难互通。简单地说,即便达荷德地区的妇女儿童保育中心没有因疫情关闭,巴莉亚的注册信息也会被排在后面,很难如期领取补贴,因为有限的资金要优先保证当地的妇女和儿童改善营养状况。
据《印度斯坦时报》报道,“排斥”是印度妇女和儿童营养不良情况加剧的主要原因。妇女居住地迁移造成了地理上的“排斥”,官僚主义则造成了社会和经济方面的“排斥”。
莫迪政府颁布实施的以生物识别身份认证为基础的福利分配法案,被称为《阿德哈法案》,它专门规定对妇女提供生育补贴和营养福利。印度现行的社会福利计划以《阿德哈法案》为基础。但是,很多人指责“这不是一项为穷人服务的法案”。社会工作者坎特女士表示:“很多时候《阿德哈法案》是失效的。例如,当一名孕妇的父亲不同意她改为夫姓,两家僵持不下,这名孕妇就无法通过银行账户领取政府发放的补贴。”
还有贫困妇女抱怨说,要将自己的身份证与银行账户关联,或者更新身份信息(例如她们就业后,其个人身份信息需要更新),她们必须多次前往政府机构所在地,不仅路途遥远,花费大,而且往往无功而返。在历经烦琐的程序办好相关手续后,她们能够领到的补贴却少得可怜。
现在正怀着第5个孩子的妇女纳亚克表示,自2020年初以来,她往当地的妇女儿童保育中心跑了5趟,但没有领到哪怕一卢比的生育补贴。
纳亚克说:“我已经申请加入了政府的补贴计划。但从我生第一个孩子到现在,总共只领到了1500卢比(约合20美元)。”她担心自己未出生的孩子日后的生存问题——在她之前生的4个孩子中,有两个因营养不良夭折,活下来的儿子和女儿都发育不良。
古吉拉特邦卫生与家庭福利部官员尼拉姆·帕特尔博士表示:“我们将努力确保政府在邦内推出的所有福利计划都得到有效实施。”他承认,该邦在改善妇女儿童营养不良方面做得很差。但他补充说,“仅靠政府难以在短期內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坎特女士认为,政府行政不力是问题的根源所在。“尽管政府制定了计划,但缺少具体的落实措施。这使得身处困境的妇女和儿童无法通过这些计划获益。”
据印度报业托拉斯报道,印度总理莫迪近日放出“豪言壮语”——到2070年,印度将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很多印度人担忧,这将导致印度贫困人口的生存状况恶化。
在推动城市化进程,谋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大量的能源供给。国际能源署(IEA)2021年2月公布的预测数据显示,到2040年,印度的GDP将增至8.6万亿美元,能源消耗预计将翻番。这样的能源缺口,必然要由传统能源来填补。印度煤炭储量尚可,而石油、天然气匮乏。煤炭发电成为印度目前最主要的电力来源,约占其总发电量的70%。随着今年10月国际煤炭价格上涨,印度的煤炭进口量减少,面临着一定程度的能源危机。如果不能改善能源结构,那么印度就无法在减少碳排放的情况下保证稳定的能源供应。这将导致经济发展减缓,农业和工业生产受到制约,最终的结果之一就是贫困人口生活资源进一步减少,妇女和儿童的营养状况进一步恶化。
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将实现零碳排放的目标时间定在2050年;很多发展中国家把这一目标时间定在2060年。印度以2070年为目标,招致一些西方国家的批评。
对此,《印度斯坦时报》表示,印度能制造火箭、导弹,似乎已经是一个强国。但从国民的营养指数来看,它仍是一个弱国,需要有适合自身国情的经济发展计划。尤其是印度的工业化还远远没有完成。这并不是说印度一定要走“先污染,后环保”的老路,而是要有区分轻重缓急的安排。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解决民众的吃饭问题是最重要的。一些国家对印度的减排目标比大多数国家晚了20年表示失望,但有大量贫困人口的印度愿意为阻止全球变暖作出努力,这已经是值得称赞的了。
一笔资金是用来发展、建设,用来解决居民就业和温饱,还是用来发展环保事业?这是个难题。一些发达国家现在仍没有解决这个难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从西方国家获得财政援助的希望似乎越来越渺茫。西方国家已经违背了“2020年前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支持贫困国家气候转型”的承诺。那些指责印度难以达标的西方国家,似乎还没有真正弄清楚印度所面临的问题。
编辑:姚志刚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