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艺精品 构筑“精神高地”

2021-02-08 08:46杨芝
宁波通讯 2021年24期
关键词:宁波市精品宁波

文/本刊记者 杨芝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近年来,宁波的文艺精品创作根扎四明大地,耕耘时代沃土,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硕果压枝的金秋,在宁波文化发展的壮美画卷中,描绘出浓墨重彩的文艺篇章。

(图/汤越)2021年6月26日,宁波市500名琵琶习练者在中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奏响红色经典乐章,以别开生面的传统艺术推广活动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左图/宁波市直机关工委供图)2021年3月9日,由市委宣传部、市直机关工委联合组织的红色题材话剧——《张人亚》党课版在市行政会议中心上演。

(右图/宁波市委宣传部供图)2019年8月19日,由宁波市演艺集团、宁波交响乐团共同创排的民族歌剧《呦呦鹿鸣》获全国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图为《呦呦鹿鸣》剧照。

以精品创作为引领,推动文艺事业迈上新台阶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追梦之旅,到建设经济强市、美丽宁波的生动实践,从书写抗战壮举、讴歌英雄人物的宏伟篇章,到记录身边的感动、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暖心之举,近年来,宁波文艺事业始终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以精品创作为引领,创作生产了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取得了瞩目成绩。

3000万例到0例疟疾的背后,宁波籍科学家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屠呦呦对事业执着的追求、对梦想的坚守激励着无数人,民族歌剧《呦呦鹿鸣》讲述的就是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故事。“从初稿到定稿,这部剧历经17稿,大大小小的修改不计其数,为的就是以精品佳作的形式更好地彰显屠呦呦和当时那一代青年志士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宁波市演艺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这部剧由宁波市演艺集团和宁波交响乐团联合制作呈现,通过屠呦呦及家人的内心独白演唱,表达了她对事业、对爱人、对父亲、对病人,特别是对祖国的情感,生动呈现了中国科学家为梦想和真理百折不挠、不懈追求的时代精神。该剧于2019年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以文艺培根铸魂,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薪火相传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职责。宁波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也是新时代红色精神实践地。宁波的红色戏剧,正是从这片底蕴和诗意兼备的红色热土中汲取养分,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隽永的魅力,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宁波人。其中,全国首部讲述“党章守护人”张人亚事迹的话剧《张人亚》,以最朴素的语言和情感,简单却让人容易产生共鸣的故事情节,讲述了一位优秀共产党员的革命英雄事迹,点燃了每一名党员心中爱党、忠诚、敬业、奉献的初心。

话剧《张人亚》的导演、宁波市话剧团艺术总监李伯男表示:“宁波市话剧团排练《张人亚》可谓精雕细琢,从初稿到定稿磨了大半年时间,历经数稿。青年演员们在不断排练、打磨过程中,也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党史教育,革命精神也将更好地引领我们创作出更多的文艺精品,去讴歌我们伟大的党,去歌颂我们身处的美好时代。”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满腔热忱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为创作文艺精品奠定了扎实根基,也启迪和鼓舞着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新时代用优秀作品记录时代风云、抒写宁波故事。

(图/宁波市文联供图)宁波市基层文艺社团美术、书法、摄影、民间工艺优秀作品展。

反映宁海县探索规范农村小微权力的电影《春天的马拉松》、报告文学《权力清单:三十六条》,反映奉化区滕头村实现乡村振兴的全景式长篇报告文学《中国有个滕头村》,反映甬城民营书店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变迁史的长篇小说《左岸之光》,反映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俞复玲事迹的报告文学《小巷总理》,反映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的九旬夫妇病床前牵手故事的音乐剧《牵手》……宁波市紧扣时代脉搏,塑造了一大批既见性格风骨,又见家国情怀、彰显时代精神的艺术形象,打造了一大批艺术精品。

奋进如歌,春华秋实。截至目前,宁波已连续7届共21部作品入选全国“五个一工程”奖,90部作品入选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近400件优秀作品获全国各类常设性文艺奖项。在2019年浙江省第十四届“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宁波共有电影《春天的马拉松》、歌剧《呦呦鹿鸣》等13部作品入选,获奖数量在全省各地市中名列第一。

顶层设计“立柱架梁”,为文艺创作提供坚强保障

文艺精品创作能力是衡量一个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宁波文艺精品迭出的背后有哪些“独家秘诀”?在培养文艺人才方面,宁波有哪些妙招、绝招?在打造文艺精品高地方面,宁波又有哪些独特魅力?

宁波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宁波市文艺精品创作已经形成一套完善的工作机制,走出了一条具有宁波特色的文艺发展之路。

近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艺精品创作,加强统一领导,着力顶层设计。市、区县(市)两级均出台了扶持文艺创作、文艺人才和文化产业的专门政策,相继推出《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宁波市文艺人才培养扶持办法》《宁波市文化精品工程扶持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意见,为文艺精品创作搭起“四梁八柱”。设立文化精品工程专项资金、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对文艺精品创作从策划、立项到创作、推广的全过程予以扶持和奖励。比如,歌剧《呦呦鹿鸣》从创排到巡演,每个重要环节和重要节点,都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此外,宁波市建立完善资金管理、选题论证、立项扶持、创作生产、宣传推介、绩效考核、表彰激励等一系列打造文艺精品高地的工作机制。建立重点创作项目库,分类分段扶持推进文化精品工程重点项目创作。定期组织专题调研和选题策划会,研究阶段性创作选题和重大题材创作项目,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主题,集中开展专题文艺调研,制定《宁波市五年文艺精品创作题材规划(2017—2021)》。不断完善评奖机制,定期开展宁波市“五个一工程”奖评选,设立宁波文艺奖、储吉旺文学奖、网络文学双年奖等,催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品。

文艺队伍不断壮大,为文艺高地注入蓬勃动力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离不开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辛勤努力。近年来,宁波市积极探索文艺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加强人才培养扶持的力度和精准度,相继出台《宁波市文艺人才培育扶持办法》《宁波市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工程实施意见》等专项政策,加强领军文艺人才培养扶持,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育体系。

2017年,陈振濂、叶辛、俞峰、吴玉霞等12位国内文化艺术领域顶尖人才相继在宁波设立大师工作室。他们在宁波或举办讲座,或开办大师班,或进行专场演出,不遗余力地为宁波培养、推介文艺人才,促进宁波文艺创作水平整体提升。

2010年,为培养一批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宁波文艺家工作室应运而生。首批入选的5名文艺家都是宁波文艺界的佼佼者:褚佩荣是宁波市著名诗人,2007年凭借诗集《看见》获得中国文学最高奖之一的鲁迅文学奖;何业琦被誉为“江南虎王”,其作品曾4次入选全国美展;其他几位入选文艺家都在各自领域取得突出成就。他们树立了宁波文艺家工作室的标杆,也奠定了宁波文艺家工作室的品牌价值。

此外,宁波市还大力实施优秀中青年文艺人才培养、老艺术家关怀和文艺家协会发展三大工程,让各领域的文化专业人才进行精品创作有资金保障、有平台展示。

只有扎根群众,才能不断夯实文艺土壤。从2016年开始,宁波市深入实施“一人一艺”全民艺术普及工程,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艺术修养。以镇乡(街道)文联建设为抓手的“十万文艺甬军”锻造计划,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一批基层文艺骨干脱颖而出,文艺精品的创作有了力量源泉。

浓郁的文艺创作氛围赋予港城宁波独特气质,更滋养了百姓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宁波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优秀文艺作品能够大大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宁波能够在文艺创作上精品迭出,是偶然中的必然。接下来,宁波市将持续打造更多的文艺精品,进一步繁荣宁波的文艺事业,让文化的清香浸润百姓生活。■

猜你喜欢
宁波市精品宁波
一图看懂2020年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精品画廊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宁波市中城小学
喜相迎
釉光青精品欣赏
宁波市采取“三学”“三访”“三个结合”开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