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绒纳绣,指尖生花

2021-02-07 15:44:40朱晓菲
走向世界 2021年51期
关键词:鞋垫手工艺手工

朱晓菲

悠悠历史、千年传承。生活在齐鲁大地,时常能感受到齐鲁传统民间文化的魅力。传统民间手工技艺生在民间,长在民间,是无数手工艺劳动者经过漫长岁月,不断摸索、实践形成的智慧结晶和文化瑰宝。

割花工藝是一种传统民间刺绣工艺,其作品承载了民间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山东地区的传统割花工艺作品“割绒鞋垫”,在色彩搭配、图案绣制、形制审美上都区别于其他地区,这也展现了割花手工艺人独特的审美趣味与创作方式。近些年来,割花工艺的发展也面临挑战,如何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割花”工艺,又名“割绣”“割绒纳绣”,是广泛流传于山东地区的传统手工技艺。割花工艺是传统民间刺绣工艺中的一朵奇葩,原属于鲁绣的一种,是极具代表性的传统民间手工艺之一。

关于割花工艺的历史,《山东省·民俗志》中曾提到,“清末至建国初,男女均穿纳底圆口布鞋,着手工缝制粗布袜,女鞋足头处有绣花或割花。”由此可知割花工艺最早出现于清朝末期,在当时手工劳作、衣着粗布的年代,主要用在女性花鞋的鞋头。割花工艺作品主要有绣花鞋头和割绒鞋垫等日常用品,但因其制作工艺流程的复杂和制作周期的冗长,其呈现最为广泛的形式便是割绒鞋垫。

割绒鞋垫的制作,虽然是齐鲁手工艺中朴实无华的一项,但在过去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却表现了一个女人手工艺精巧的程度。鲁南一带地区就有着“割双鞋垫送情郎”的说法,在当时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里,如果一个姑娘做的一手好鞋垫,就足以说明这个姑娘心灵手巧,勤俭持家,是家里家外的一把好手。另外,除了作为民间婚俗的信物,在战争年代,红嫂们一针一线,将心中的希望与平安的祝愿缝在鞋垫中鼓舞士气,可谓心思极巧。

当今,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工艺作品的制作被机器所取代,一些手工艺和匠人也退出了历史舞台。在当今机器大生产时代,人们极力追求着高速高效的生产,我们随手便可在大街小巷买到机器生产的鞋垫。但是,批量化生产所带来的千篇一律的外观越来越使大众感到无所适从,这些单调且麻木的花样让人们产生了视觉疲劳,越来越多的人重新想起了手工时代具有温情的割绒鞋垫。

割绒鞋垫因为舒适耐磨、制作精美,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当地不乏手工细腻、制作精巧者。闫秀荣,土生土长的山东人,受奶奶、母亲的影响,很早就掌握了这门手艺。

关于传统割绒鞋垫的制作,闫秀荣也有自己的心得。据她介绍:制作鞋垫的底托十分重要,第一步就是选择上好的棉布多次叠加,用熬制好的浆糊粘起来并且晾干。晾干后就要根据尺寸,剪出适合的轮廓,一般有经验的手艺人都会将鞋垫剪大一到两个码数,防止后续由于绣线的松紧导致的变形。第二步选取内割层,在以前物质匮乏的年代,通常选用麻袋片、尼龙片或者玉米皮等。在绣制的过程中,手工艺人通常采用八到十股的棉线来绣制,注重用力均匀,松紧适度。最后一步,绣制完成就可以进行分割了。在分割过程中,需要两人分工合作,一人拽住鞋垫,一人拿刀片进行分割。这一过程既考验二人的耐心,又考验相互之间的契合度。割开鞋垫之后,为了使得图案更加工整,花色更加饱满,一般会用刀背把绒线刮开,这样一双割绒鞋垫便就此诞生。

丰富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赋予了割绒鞋垫旺盛的生命力,割绒鞋垫样式新奇,颜色丰富。按照不同的时代背景,可有不同的图案形式。闫秀荣说道:“改革开放之前,大多继承传统图案,以植物类动物类图案为主,多绣制花花草草,小鸡小鸟。”植物类图案中,多带有婚庆祝福寓意,像百年好合、连生贵子、榴开百子等。动物类图案也是如此,常见的有鸳鸯戏水、喜鹊报喜、鱼戏莲叶以祝福夫妻恩爱、白头到老。当然其中也有一些直接表现百姓美好愿望的文字类图案,如平安吉祥、花开富贵、龙凤呈祥等。在当今时代背景下,鞋垫的样式与时俱进。

在闫秀荣的家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精心缝制的割绒鞋垫,除了传统造型图案,还有她创新的具有浓浓时代气息的QQ企鹅、奥运五环、奥运福娃等图案。时至今日,随着网络的普及,鞋垫图案更是有了很大的不同,一些可爱的动画形象、动漫人物也走进了手工艺人的视野,花样也更加繁多。

割绒鞋垫的制作十分耗费时间和精力,而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下,人们难觅闲暇时光,因此,割花一类的手工艺品逐渐减少。为了挽救濒临失传的割花工艺,山东当地文化部门积极寻找割花手艺传承人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运用现代技术手法,搜集传统图案,利用电脑进行绘制;举办割花培训班,鼓励妇女从事割绒鞋垫的加工。在2009年,割绒鞋垫工艺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近些年来,山东各地市更是加大扶持力度,极力探索和实践“非遗+扶贫”工作,割绒鞋垫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以前的割绒鞋垫都被垫在脚底下,现在人们都不舍得了,拿它当做欣赏品”。诚如闫秀荣所说,目前,除了舒适耐磨、工艺精美的割绒鞋垫,工艺品厂还开发了割花屏风、割花装饰画等手工产品,这些精美的割绒工艺品被推向国际市场并远销海外。在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6位割花手艺人表现了传统割花技艺,引得观众驻足观看,专家评审团更是给予高度评价。

“秀女拈针锦线长,纤纤玉指领馨香”。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割绒鞋垫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与关注。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传承几代的割绒鞋垫虽然用料普通,但制作精细,是齐鲁地区普通劳动妇女们智慧的结晶。在这个继往开来、欣欣向荣的年代里,割花手工艺人用指尖翻飞的棉线,绣出了属于她们的篇章。

The “flower-shaped cutting craft” is a traditional folk embroidery in Shandong, attached with the desires and aspirations of ordinary people for a better life. The velvet pile insole hand-made in Wulian county, Shandong province distinguish itself from those made in other regions in terms of colour, design and artistic arrangement, which reflects the unique aesthetic taste and way of creation of the craftsmen in Wulian.

Also known as “velvet pile embroidery”, the “flower-shaped cutting craft” is a traditional handicraft widespread around Wulian county and the surround areas. It belonged to a category of Lu Embroidery and has become the most iconic traditional fold handcraft in the local area.

猜你喜欢
鞋垫手工艺手工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红色鞋垫铺就小康路
农业知识(2021年5期)2021-04-06 12:34:10
做手工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快乐语文(2018年12期)2018-06-15 09:11:10
我为亲人绣鞋垫
手工
儿童绘本(2017年10期)2017-07-05 18:44:29
手工艺·温州发绣
艺术评论(2017年12期)2017-03-25 13:47:52
走近手工艺人
中国三峡(2016年10期)2017-01-15 13:59:47
神奇鞋垫
传统手工艺融注到灯上,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工业设计(2016年9期)2016-04-12 12:5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