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少珍 丘会英 黄仲文 何华丽
随着我国城市化社会进程加速,人们生活压力增大,临床患有精神病类疾病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成为危害人们机体健康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受到临床学者高度重视。精神分裂症作为临床精神类疾病常见病理类型,其临床发病年龄广泛,临床病理表现特异性较高,于患者身心健康具有严重影响;同时于疾病发病期间伴有明显躯体障碍情况,严重危害患者机体功能及社会功能,成为阻碍社会发展主要精神类疾病之一[1]。考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长环境、应激因素的差异,决定疾病治疗的差异性;因临床医学发展限制,临床针对精神分裂症病因、临床治疗均处于探索阶段,尚无有效的特效药物治疗,临床疗效呈现较大的个体依赖性,于患者药物治疗、自我管理能力、外界环境均具有较高要求,于精神分裂症治疗期间开展有效的护理对策,具有重要课题研究价值。本院为提高临床护理竞争性,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需求,引入优质护理方案,特针对优质护理方案临床康复应用有效性进行客观比对,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本院精神科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0 例,依据患者住院部序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1 例,女14 例;年龄20~60 岁,平均年龄(35.02±8.33)岁。研究组患者中,男12 例,女13 例;年龄19~58 岁,平均年龄(34.96±7.9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对精神分裂症的评估依据[2],患者均具有自理能力及认知功能,可进行问卷填写;②患者于入组前均签署研究授权书,对本研究项目知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精神类疾病、自杀倾向患者;②治疗及护理依从性较差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于治疗期间辅以传统护理服务,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监管,遵医嘱给予患者用药,考虑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需针对其药物使用剂量、使用方式等进行详细记录,最大程度确保药物使用安全性,避免因患者因素导致药物使用错误情况的发生;开展有效的生活管理,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就诊环境进行管理,为患者康复提供一个舒适、温馨、安静的环境,并定期叮嘱患者进行复查。
研究组患者于治疗期间辅以优质护理服务。①舒适护理:考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况不佳,情绪较为敏感,于临床治疗期间需给予患者有效的舒适护理对策,针对患者外界环境进行系统化管理,予以患者有效的舒适环境,依据患者个人喜好布置生活环境,避免因环境因素导致患者出现心理应激状况;加强风险因素排查,考虑部分危重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有自残倾向,针对室内存在的危险物品进行排查,治疗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2];②予以社会支持:考虑精神分裂症临床发病与患者周围因素具有高度关联性,需针对患者家属及其周围亲近人开展有效的健康宣教,针对精神分裂症临床发病因素、临床治疗注意事项、预见性并发症等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化讲解,提高患者家属及其周围亲近人对疾病的科学认知,帮助其纠正有色眼镜,以正常的眼光看待疾病,避免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并针对患者家属开展有效的情感沟通,针对患者心理状况对家属进行讲解,告知家属情感支持对患者疾病治疗及预后转归的影响,鼓励家属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予以患者家庭支持,于患者身心愉悦有显著帮助,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3];③开展有效的心理指导:因精神分裂症为临床常见身心疾病,患者精神状况对疾病治疗及预后具有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期间,需针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系统化评估,了解患者情绪波动情况,并帮助患者进行情感的宣泄,护理人员需坚持人文关怀理念,于临床护理期间充当宣泄角色,鼓励患者进行情感的抒发,可通过给予患者绘画、听音乐等艺术方式,进行不良情绪的疏解,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可采用机体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借助共情疗法以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同时,护理人员需针对患者心理状况对疾病影响的重要性,对患者进行讲解,帮助患者提高疾病治疗依从性的同时,指导患者如何自我调节心理状况,在自觉心理状况不佳时,如何进行深呼吸、情感调控等,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帮助患者身心放松[4];④开展有效的生活指导:精神分裂症患者因原发疾病的影响,导致患者人际交流障碍情况,于患者生活期间,极易导致社会功能降低,护理人员需坚持人文关怀理念,于患者治疗期间开展有效的生活护理对策。针对患者居家治疗开展有效的延续性护理指导,帮助患者尽早融入社会生活;针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行管理,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参与社会组织的活动,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并考虑精神分裂症为慢性疾病,疾病治疗周期较长,于长时间发病期间患者机体状况处于高凝状况,机体代谢障碍受损,极易导致营养不良等情况的发生,护理人员于生活护理期间需给予患者有效的饮食指导,依据患者机体状况、体重、饮食习惯、个人喜好等相关因素,为患者制定针对性饮食指导,以确保患者疾病治疗期间营养均衡,避免继发性功能损伤,为疾病治疗保驾护航[5]。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MMSE 评分,借助MMSE 对患者护理前后精神状况进行评估,共包括语言功能、注意力、回忆力等7 个维度,分为5 个小条目,分数与精神状况呈正相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MMSE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MMSE 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MMSE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MMSE 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MMSE 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bP<0.05
现代医学针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尚处于探究阶段,临床尚无特效治疗手段,临床治疗对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药物使用情况均具有较高要求,并于临床病理研究中发现,精神分裂症有极高的复发几率,合并躯体病理改变几率较高,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于疾病治疗后期,极易导致患者消极、抑郁、自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精神分裂症治愈难度较高,疾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于疾病治疗期间需开展有效的护理指导,针对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临床治疗注意事项、药物使用、生活饮食等相关知识对患者进行系统性讲解,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科学认知[6]。以起到提高治疗配合度的效果;并充分重视患者心理状况对疾病进展及预后转归的影响,积极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开展有效的心理指导,给予患者有效的社会支持及家庭支持,针对临床诱发精神分裂症相关因素给予规避性指导,避免外界因素对患者机体状况的影响,避免激发心理应激反应,为患者疾病治疗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以确保患者全身心投入到疾病治疗中;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组织活动,帮助患者融入社会生活,借助有效的共情疗法,显著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况,以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7]。本研究数据反馈,护理后,两组患者的MMSE 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MMSE 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优质护理临床反馈更佳。
综上所述,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显著增益患者精神状况的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