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
血栓性脑梗死是一种以反应迟钝、感觉障碍等为其典型症状表现的常见脑血管疾病。形成原因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导致患者脑动脉主干或皮质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出现血管内膜增厚、官腔狭窄闭塞现象,形成血栓,使得患者脑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导致软化坏死,并出现一系列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1]。在人口老龄化情况的影响下,使得该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并逐年提升,增加了致残率,影响人群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质量的同时,亦给患者家庭带来不小的经济负担。此病病情急、临床症状较重,必须采取及时且高效的治疗手段以控制病情进展,促进患者恢复[2-4]。为进一步探究此类患者高效治疗方案,本院以分组对比的方式,选取2018年5月~2019年6月收治的80 例血栓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实施不同治疗方案,旨在研究分析血栓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80 例血栓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序号不同分为对比组(单号)和研究组(双号),各40 例。对比组患者年龄45~70 岁,平均年龄(51.31±2.42)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4.65±0.15)年;男女比例为21 ∶19。研究组患者年龄47~72 岁,平均年龄(52.38±2.51)岁;病程1~8年,平均病程(5.12±0.12)年;男女比例为23 ∶17。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参与研究患者经过相关检查均确诊为血栓性脑梗死;②所有患者首次发病,未接受其他相关治疗。③不存在药物过敏史以及相关禁忌证。④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且自愿参与者。排除标准:①精神类疾病患者、重大器官损伤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②拒绝配合此次治疗者。
1.2 方法 对比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取40 ml 丹参注射液(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3020177,规格:10 ml×6 支)+500 ml 右旋糖酐(上海长征富民金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116,规格:500 ml ∶30 g)予以1 次/d 静脉滴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研究组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山西兰花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3980,规格:100 mg×48 片)口服治疗,使用剂量为100 mg/次,3 次/d,饭后服用。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30 d。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作为评分参照标准进行评分,评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将其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并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评定:经过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得以消除,神经功能有显著改善,改善程度>90%,为显效;经过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神经功能有一定程度缓解,且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在45%~90%,为有效;经过有效治疗后未达到上述标准者,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5%高于对比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1.22±1.63)分低于对比组的(18.35±2.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s,分)
注:与对比组治疗后对比,aP<0.05;与本组治疗前对比,bP<0.05
血栓性脑梗死好发于中老年群体,在临床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此类患者通常伴随高血压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经过影像学检查难以找到确切病因,提高了临床治疗工作开展的难度[5]。目前,临床针对急性期血栓性脑梗死患者多使用丹参注射液和右旋糖酐静脉滴注进行治疗,旨在于脑组织出现缺血坏死前,通过药物治疗以快速溶解血栓,疏通、降低患者脑部血管和脑代谢,达到有效控制脑水肿,保护脑细胞的目的。当患者脑部组织恢复供血状态后,就可降低其发生坏死的几率。此种常规治疗方案虽有些许疗效,但亦存在不足,有待优化[6]。伴随医疗水平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临床针对急性期血栓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手段亦有所增加,据相关研究报道,急性期血栓性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阿司匹林进行联合治疗,可有效增强临床疗效[7]。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具有解热作用,镇痛和抗炎效果亦较为显著,还可以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有效阻断血小板汇聚,帮助患者提升血流量,从而能够有效的治疗以及预防血栓,使患者脑部血管得到疏通,同时药物口服后具有吸收作用效果强以及分布广泛等特点[8]。此外,该药物亦是乙酰水杨酸药物的一种,可有效缓解患者精神症状,并促进其神经功能不断提升。加之药物价格低廉、疗效显著,获得广大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9,10]。此次研究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高于接受常规治疗的对比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明,阿司匹林药物可有效提升血栓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患者恢复更快。此观点亦与陈加平[11]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在血栓性脑梗死患者常规治疗过程中加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更高,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更好,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