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蕙质
同七彩云南和多彩贵州一样,青岛也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地方。青岛人喜欢用“红瓦黄墙、青山绿树、碧海蓝天”等颜色来形容自己的城市,其中尤以“红瓦绿树”广为世人所知,以至于“红瓦绿树”俨然成为青岛城市风貌的代名词,而青岛人也在很长时期内被人诟病患上了“红瓦绿树综合征”。
“红瓦绿树”中的“绿树”无疑指的是青岛令人称道的绿化工作。然而关于青岛的绿化,长期以来存在两个误解。一是误以为青岛自古就是绿树成荫;一是误以为青岛立市以后,绿化工作一直可圈可点。事实并非如此,青岛的绿化其实历经了“三生三世”的变化。今年是青岛建置130周年,不妨通过百余年来的档案看一看青岛的绿化之路。
第一世 青岛建置至抗战爆发
1891年6月,清政府鉴于海防危机,在胶澳设防,此为青岛建置之始。根据史料记载,青岛设防期间在总兵衙门(现人民会堂处)和各兵营周圍大量栽植国槐、杨树、银杏等乔木树种,与此同时,将天后宫门前的小花园扩展到总兵衙门附近。这是近代青岛地区在建筑群周围进行绿化配置的开端。
青岛建置仅仅六年后的1897年11月,德国借口“巨野教案”发动了“胶州湾事件”,并迅速以武力侵占了青岛。根据德占青岛时期胶澳总督府的《胶澳发展备忘录》记载,德占初期青岛的绿化相当糟糕,德国人看到的只是“那些因中国人乱砍滥伐而变得光秃秃的青岛周围的山岭”。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德国人在青岛开始了大规模造林运动。后人常常会说,德国人开展造林是因为他们在欧洲本土的时候就喜欢林木。但事实上,胶澳总督府开展造林运动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即“进行造林,是一项对整个城市和港口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在德国人看来植树造林既可防止水土流失,从而防止对未来的海港和泊地造成淤积;也可提升青岛市郊的风景特色;更主要的,也是为了改善城市的供水情况。可见植树造林是件一举多得的事儿。为此,胶澳总督府专门设有林务局,并配有相当数量的林业人员。
事实上,德国人在青岛植树造林的目的不仅以上三点。1899年,胶澳总督府曾坦言,造林还出于经济原因。因为“通过提高地下水水位,可增加沿河流广大地带的农田收获,为山区村庄贫苦的老百姓创造新的工作机会”。此外,鉴于山东邻近各省当时都是一种木材奇缺的状态,甚至整个太平洋地区的木材贸易都非常紧俏。如果总督府的植树能满足其在殖民地青岛对木材的需求,无疑也是一项有利可图的事。除此之外,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即军事目的。众所周知,德占青岛时,将青岛定性为军港,因此在青岛建设了众多军事设施,其中很多要塞就隐藏在密密麻麻的的绿树之中。只是,当年的这一军事目的,在当时只可意会不便言传。
德国人在青岛的植树造林无疑是成功的,短短十几年后,到1912年孙中山访问青岛时,这里已俨然是花园式城市,甚至被称赞为东方瑞士。正如德占青岛时的下水系统被后人较好地延续下来,以至于青岛有了“下雨不怕水淹的城市”的美誉一样,德国人的“绿化习惯”也被此后的日占政府、北京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较好地延续了下来。笔者曾做过胶澳商埠时期(1922-1929)档案史料汇编,其中林业方面的史料多得不胜枚举,让人眼花缭乱。如果不是亲眼看见这些史料,我无法相信当年的林警是可以持枪巡山的,且当年即便在树林中捕抓野狗也得事先征求林务部门同意。
从建置之初的荒山秃岭到1930年代中期的“园林化”城市,此为青岛绿化的第一世。
第二世 抗战爆发至改革开放前
青岛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发生过亚洲战场上最早空战的日德战争,还是抗日战争(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期间)及国共之间的解放战争(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青岛),都曾经让这个城市历经了惨烈战事,也让城市的绿化饱受摧残。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青岛的绿化曾经遭受了毁灭性破坏。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期间,侵华日军在青岛大量砍伐山林中的成材树用于战争。南京国民政府第二次统治青岛期间,从1947年秋开始,因胶济铁路中断运输,市区燃料紧缺,国民党军队和市民砍树为炊屡禁不止。至1949年,郊区山林残存不足2000亩,市区行道树所剩仅7000余株;市内的风景山,如伏龙山、信号山等,原有树木被砍伐一空,完全变成了秃山。所有公园,除了中山公园、鲁迅公园、市府门前小游园尚存一部分残缺不全的树木外,其他公园完全遭受破坏。城市绿地总面积仅剩642亩。青岛竟全然不再有“红瓦绿树”的城市风貌。
解放后,青岛市依靠和发动群众,逐步恢复整顿原有公园,大力发展绿化工作。1949年6月,青岛解放。当年冬季,即发动群众在海泊河植树300余亩。1950-1951年青岛市连续两次开展大规模的群众义务植树,发动机关、部队、学校等单位,在当年的市区内各山植树70余万株,约2000余亩,并育有幼林2000余亩。在崂山营造风景林和共青团林;在市区内的太平山、伏龙山、信号山、观象山、贮水山和团岛等山头植树绿化。同时大量栽植、补植行道树,鼓励城市居民栽植庭院树木和花卉。这时期栽植的树种以乡土、速生树种为主,多为黑松、赤松、刺槐、悬铃木、杨树、银杏等。1950年改海滨公园为“鲁迅公园”。建国初期恢复的公共绿地有:安徽路街心花园;火车站前游园;栈桥两侧、兰山路、青岛路南端、常州路、天后宫前、云南路、辽宁路、江苏路等绿地;改造了大港纬一路明沟,建成街心花园,新建了天桥游园,将海泊河林地初步改建为公园。
1954年起,青岛市在八大关疗养区内新辟3处较大的游园绿地,总面积为21989平方米。1956年,开始建设贮水山公园,山上栽植了黑松、刺槐、杨树;山下整修了荷花池,池边植垂柳等树。修成了公园的主干道,并在道两侧栽植雪松。同年,在沧口区划地6.1万平方米辟建沧口公园。1957年,在原阳本公园的基础上建成海泊河公园。1950年代后期,新辟建一批街头公共绿地,使市区公共游园面积增加70832平方米。从1950年起,每年植树节,青岛都会发动群众植树造林,十年间,共植树455万余株。至1950年代末期,青岛已基本上实现了绿化。青岛市再次成为了那个处处有树、山山有树的“红瓦绿树”的城市。
此后,青岛继续加大绿化力度。至1964年,全市累计植树1200万株,成林面积8000余亩。绿色再次成为青岛人生活的组成部分。
从抗战时期的荒山秃岭至1960年代中期的郁郁葱葱,此为青岛绿化的第二世。
第三世 十年动乱至今
遗憾的是,十年动乱期间,青岛的绿化工作也未能幸免。稀有、珍贵的花卉品种被毁,试验引种的外地树木相继死亡;公共绿地被占用和破坏的有10.3萬平方米,专用绿地和生产绿地被占用430万平方米。公园、游园和风景点被任意侵占,中山公园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树木被严重破坏,山林被逐渐毁掉,致使山林大幅减少至五千亩左右。相应的,城市的水土流失严重,荒山秃岭再次出现。
改革开放以后,青岛市再次深入发动群众,打响了一场植树绿化的人民战争。青岛市又逐渐呈现出“红瓦绿树”的城市风貌。
做为典型的丘陵地形,青岛市区内有青岛山、观象山、小鱼山等一众遍植花草树木的山头公园,这些山头公园无疑是青岛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然而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这些山头却是鲜见绿色。1984年3月12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封山植树建园的通告》,决定对市区内观海山、信号山、太平山等10处山头进行封山三年植树建园。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共植树36.6万株。1986年7月,10个山头公园对外开放,逛山头公园也成为了青岛人的日常。其中,小鱼山公园于1985年3月建成并对外开放,成为青岛市建国以来第一座古典园林艺术风格的公园,为青岛海滨风景区增添了一处新景点。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青岛人从未停下绿化的脚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之后,青岛更是加大了城市绿化的力度。2004年,青岛市曾推出“家门口绿化不达标可举报”的措施,可见,搞绿化,青岛人是认真的。无怪乎2003年9月的首届中国国际绿化博览会选择了在青岛召开。
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2008年,青岛的城市绿化覆盖率已达42%,人均公共绿地15平方米。十二五期间,青岛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和“国家森林城市”称号。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在青岛成功召开。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是对青岛绿化工作的肯定。
如今的青岛,绿色随处可见。除了市区内的诸多小山头,还有被称为青岛之肺的浮山以及位于青岛市郊、蜚声海内外的“海上第一山”——崂山,都是青岛的绿色“聚宝盆”。事实上,青岛的大街小巷和各个小区亦都是满眼的绿色。无绿色,不青岛,成为了所有青岛人的共识。总之,绿色已成为青岛当仁不让的城市底色。
从十年动乱的荒山秃岭至如今的满眼绿色,此为青岛绿化的第三世。
一次次从荒山秃岭变成“红瓦绿树”,青岛的绿化工作可谓经历了“三生三世”的变化。值得一提的是,从1891年6月青岛建置至1949年6月青岛解放,这58年中青岛有32年为外族侵占。由此看来,解放前青岛的“红瓦绿树”虽美,却因其殖民地性质和军事目的,给这份美丽涂抹上了阴暗的色彩。而如今的青岛,没有了殖民统治背景,没有了军事味道,青岛的绿化工作终于得以真真正正造福于百姓。今天的青岛,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可以尽享“和平”的绿色和“幸福”的绿色。有了和平与幸福味道的青岛城市底色——绿色,不仅养眼更加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