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结硕果 道德风尚美名扬

2021-02-07 03:49:48魏浩浩
走向世界 2021年50期
关键词:模范婆婆青岛

魏浩浩

时光总无情,岁月亦无心。时间带走生活的忙碌与繁杂,虽不轻易留下印记,但仍延续着好人的故事,传递着城市的真情。

今年,是温暖的一年。越来越多的人被青岛感动,我们也听到了那些赞美的声音。来青岛旅游的杭州姑娘,发来明信片,感谢帮她找回单反相机的民警。她在信中不吝对青岛的赞美:“你们的真诚与效率,我会一直记得。千言万语,感谢有你。”无独有偶,今年中秋假期,来自北京的游客王岩,将在青岛的切身经历发布到网络平台,让青岛这座城市的“温暖”再上热搜。对此,王岩感慨:“青岛人说最猛的话,做最暖心的事,好暖心!”从杭州姑娘的明信片表白到北京游客王岩的长视频告白,“我爱青岛”不仅是她们的肺腑之词,也映射出青岛这座“向往之城”最真实和暖心的底色。

近期,青岛再次传来捷报,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表彰会在济南召开。会上,山东省文明委表彰了60名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及126名全省道德模范提名奖,青岛5人荣获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8人获提名奖,再次收获了青岛温暖的城市氛围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

在此次全省道德模范表彰会上,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别专家张连钢、大众报业集团半岛都市报时政新闻中心记者徐杰、市南区八大湖街道高邮湖路社区居民栾德鑫、城阳区城阳街道城阳村社区居民徐秀玉、平度市朝阳中学退休教师吕文强5人荣获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高级技师尹星、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横河川村村民刘法强、城阳区棘洪滩街道中华埠社区居民李林娜、即墨区潮海街道考院村村民蔡诚忠、即墨区北安街道泥洼村村民胡秀珍、青岛城运控股交运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胶州分公司温馨校车驾驶员张启栋、青岛百胜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邵泽川、青岛金莱热电有限公司汽机专工兼检修班班长胡克涛8人获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提名奖。

他们当中,有爱国敬业、勇于担当的中国智慧港口“推门人”,有从教40余年执着追求、用爱和担当温暖寒门学子的最美园丁,有临危不惧勇闯火海救人的平民英雄,有带着一颗诚心和满满爱心坚守11年公益路的媒体记者,有尊老爱老、悉心照顾百岁婆婆的好儿媳……他们热爱祖国、奉献人民的家国情怀,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积极进取、崇德向善的高尚情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典型性、示范性,成为引领全社会向上向善的精神旗帜。会上,张连钢作为全国道德模范代表作了“传承中国精神铸就大国重器,勇当‘科技创新’排头兵 ”的发言。

据悉,截至目前,青岛共有8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称号,99人荣登中国好人榜,86人荣获全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称号,414人入选山东好人榜,评出 “感动青岛”道德模范199名、青岛市文明市民1150名,形成群星灿烂和七星共明的道德典型格局,打造了“德耀青岛”好人群体,为青岛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了丰润的道德滋养。

吕文强是青岛平度市朝阳中学退休教师(现被该校聘用在岗),他出身贫寒,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庭的不幸让他早早饱尝了生活的艰难。一路走来,目睹了太多像他一样的孩子求学的艰难,强烈的责任心让他毫不犹豫地帮他们战胜困难。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帮助100多位濒临辍学的特困生完成了学业,资助金额40多万元。

有两种学生一生感念吕文强,一种是贫困生,一种是所谓“差等生”,从教40余年来,吕文强不知道帮助了多少学生。

在他的教育理念里,要让每一名学生都成人、成才、成功!在他看来,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座不可估量的宝藏,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颗博爱的心,用欣赏的眼光去开启每一个学生的心门。优秀学生在谁手里都能成才,对那些问题学生,应该倾注更多的耐心和爱心。粗略统计,从教以来,吕文强家访学生上千人(次),足迹踏遍平度的每个角落。而至今,陪伴他的仍是一辆破旧的自行车。

作为一名老师,吕文强也深知光有崇高的人格魅力是不够的,必须要有渊博的学识魅力。他每天找时间查阅有关书籍,学习教育理论,不断补充学科前沿的新知識,并且撰写教育随笔。他的“读、议、导、练、用”5步教学法,以知导行,知行统一,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也学会了做人,被评为青岛市绝活;他作为山东省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在淄博、济南、烟台、聊城等地多次举行全省公开课;有30多篇论文在国家获奖或在刊物上发表,他撰写的《我最见不得你轻易放弃》的论文,在《人民教育》上发表。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国培计划委员会多次邀请吕文强参加新时期教育问题研讨会,并在会上作典型发言。

2020年9月1日凌晨4时许,青岛市市北区宁夏路201号1号楼405户燃气爆燃,顷刻间现场一片火海,浓烟滚滚,一对母女被困屋内,情况十分危急。这时,同住该单元的401户居民栾德鑫被爆炸声惊醒,他简单嘱咐了妻子几句就迅速冲出了房间,发现楼道里的火势已经很大,于是赶紧拨打了119、120电话。为了争取救人时间,栾德鑫不顾个人安危,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冲进火海,他先是用楼道里的两个灭火器将电箱上的火扑灭,随后开始疏散同楼层的邻居。一想到3楼住户多为老年人,栾德鑫又马上冲下3楼,挨家挨户敲门疏散。在栾德鑫的帮助下,单元楼里大多数居民安全撤离。但由于火势太大,405户和406户的门迟迟未能打开,栾德鑫临危不惧,深吸一口气,再次冲进火海,用灭火器砸开了406户的大门,让命悬一线的406户一家四口安全逃生。此时,405户的防盗门已经被火烧得严重变形,且现场浓烟密布。时间就是生命,来不及多想,栾德鑫强忍着刺鼻的气味再次砸开405户的大门,匍匐前进来到室内窗边,徒手将窗户砸开,并用灭火器扑灭了向外伸展的火苗,救出已经受伤的母女。由于栾德鑫扑救及时,火势迅速得到控制,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邻居们对栾德鑫勇闯火海救人的事迹赞不绝口。

遇难就帮,该伸手时就伸手!这是栾德鑫日常工作生活的信条。他的壮举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工作生活点滴积累的结果。栾德鑫2008年开始在青岛奥帆中心从事安保工作,无论刮风下雨,白天黑夜,栾德鑫用自己的满腔热血和专业技能守护着一方安全。

作为一名普通的青岛市民,栾德鑫在工作和生活中几十年如一日,弘扬见义勇为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成为群众身边的英雄榜样。

徐杰是大众报业集团半岛都市报时政新闻中心记者,也是青岛情牵雪域公益慈善服务中心的志愿者。2011年秋,青岛市即墨区的男童小亮亮碰倒灶台上的暖瓶,造成颈部严重烫伤,徐杰被孩子泪汪汪的眼睛触动,他向孩子承诺:叔叔会帮你抬起头来。他践行诺言,募集了十几万元善款,两年帮孩子做了4次手术,让孩子再次拥有自信。这些年来,每一次面对求助者,徐杰都以诚待人、以信取人、履约践诺,仅在社会救助领域已为困难群体募集救助款超过100万元,让数百人在绝望中看到希望。

2014年开始,徐杰把“有爱有信”公益理念带到了雪域高原,作为青岛情牵日喀则教育基金的发起人之一,他和团队志愿者7年开展了9次西藏公益行,为西藏日喀则等地输送爱心物资和善款800余万元,并与青岛市第七、八、九批援藏干部组合作开展助学、扶贫等,成为政府援藏的有力补充。

10年来,徐杰树立了良好社会信誉和守信形象,他建立了“大爱青岛”公益群,汇聚了百余个公益团队,紧紧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开展公益活动,目前已策划执行的大型公益活动超过100场次,带动投入公益金超百万元。

张连钢是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别专家。多年来,他坚持自主创新、科技报国,带领团队锐意进取、集智攻关,破解技术难题,构建技术标准,建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码头、全球首个5G智慧码头。

敢于担当,立志科技报国。38年来,张连钢扎根港口一线,刻苦钻研、专注创新,立志改变技术落后旧面貌。2013年,青岛港决定筹建全自动化码头。当时,虽然正处在肺癌术后康复期,张连钢毅然挑起重担,紧紧抓住这个科技报国机会,并且向公司表达决心:依靠自主创新,建设中国人自己的自动化码头!

面对无经验、无资料、无外援的“三无”境况,张连钢带着重病之躯,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使命感,带领团队迅速展开科研攻关,全力推进自动化码头建设工程。他白天奔走在土建、供电、信息系统等施工部位查看进度、解决问题,晚上牵头搞科研。其间,无数难题接踵而至。特别是自动导引车控制系统,数月攻坚不下。张连钢激励团队,不能退缩、坚决拿下!经过不懈努力,研发出无限续航、一键锚定等世界领先技术成果,成功攻克难关,为自动化码头自主创新迈出关键一步。2017年5月,码头一期投产,创下世界自动化码头开港作业效率最高纪录。他带领团队,用3年半时间就完成国外常规8到10年建设任务,助力创建智慧港口建设运营“中国方案”。

自动化码头二期工程建设中,张连钢没有简单复制一期方案,而是选择精益求精、另辟蹊径。他组建9个突击队,带领团队夜以继日、连轴奋战,升级核心系统190多次,优化功能2200多项,确保二期工程顺利投产运营。随后,他又主持推出“氢+5G”等多项科技创新成果,为全球港航业打造中国样本。

自动化码头投产运营以来,张连钢带领团队6次打破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平均作业效率超过全球同类码头。他还主持完成科技攻关项目20余项、多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授权专利40项,参与制定行业、团体标准3项,“连钢创新团队”荣获“时代楷模”称号。张连钢也荣获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山东省道德模范、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城阳村社区居民徐秀玉,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悉心照顾年迈婆婆,是远近称赞的好儿媳。

1975年,徐秀玉嫁给丈夫袁以松。结婚时,两位大姑姐早已嫁人,丈夫又常年务工,她为打消丈夫一家后顾之忧,主动承担起照顾婆婆的重任。46年间,她悉心照料婆婆,体贴入微、无怨无悔,从没和老人家红过脸。几十年如一日,徐秀玉每天早早起床,帮婆婆洗脸梳头、整理衣服;照顾老人口味,变着花样做可口饭菜;每个天气晴好的日子,社区居民都能看到一对幸福的身影,那是徐秀玉陪伴婆婆在楼下晒太阳;婆婆因为严重驼背,经常腰酸背疼,她常备热水袋和抱枕,侍奉左右、按摩理疗,随时缓解婆婆的病痛……

2019年,103岁的婆婆生病住院,病情一度恶化。医院下达病危通知,建议保守治疗。婆婆住院期间,她寸步不离、精心陪护。在医院无法继续治疗的情况下,徐秀玉没有放弃希望,与家人慎重商议后,带婆婆回家休养。为更好加以照顾,她跟婆婆同睡一张床,24小时随时看护,常常忙碌一整天,睡不上个囫囵觉。3个月后,婆婆奇迹般恢复健康。从不能翻身到下床如厕,再到与全家围桌吃饭,老人家的精气神越来越好。

徐秀玉的孝心孝行带动一家、示范一方。儿女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养成孝老敬亲、和善为人的优良品行。街坊四邻都以徐秀玉和她的家庭为榜样,传递着孝老爱亲的良好家风。

徐秀玉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山东省道德模范等称号。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令人神往。我们聆听着身边人带来的“感动”,感慨他们平凡故事中的“不平凡”,感染、传播、成就更好的自己仿佛就在这一个个的瞬间,恰如佛学中一典故所言: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破坏这个世界的力量,而是成就这个世界的力量、挽救这个世界的力量、救护这个世界的力量、重新生发这个世界的力量。感动过后是行动,这样的带动效应不可限量,这样良好的城市氛围也始终持续。

Time is always relentless while the years are heartless. Time takes away the busyness and chaos of life. It doesn’t leave any mark, but continues the stories of good people and passes the city’s true feelings.

Recently, the 8th Provincial Moral Model Award Conference was held in Jinan. At the conference, Shandong Provincial Civilization Committee commended 60 moral models and 126 provincial moral models nominations. Five people from Qingdao, including Lyu Wenqiang, Luan Dexin, Zhang Liangang, Xu Jie and Xu Xiuyu, won the honorary title of moral models at the conference, and other 8 people were nominated for the award, once again reaping Qingdao’s warm atmosphere and the fruitful results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猜你喜欢
模范婆婆青岛
从平江起义走来的模范红十二团
别把婆婆当成妈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26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金桥(2018年7期)2018-09-25 02:28:14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10
青岛明月申牌?
模范邨
——给祖母
诗选刊(2015年6期)2015-10-26 09:47:13
模范护工
献给婆婆
小说月刊(2014年5期)2014-04-19 02:36:46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Electroacoustic Music Is a "Subversion" to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Music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
大众文艺(2014年4期)2014-01-28 14:52:00
道德模范自有后来人
中国火炬(2010年9期)2010-07-25 11:4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