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晗,黄 攀,许 治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640)
我国第一家孵化器“东湖高新技术创业者中心”于1987 年6 月在武汉成立,与成熟经济体中的孵化器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别,国内初期的孵化器重点为政府支持建设,有着非常鲜明的政府元素。在后续的发展进程中,为加快相关技术成果的转化进程,各个区域的大学陆续建设了具备孵化器特征的科技园。近10 年来,民营资本才开始进入孵化器领域,尤其在2014 年之后,受国家“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政策的激励,民营孵化器成为中国孵化器建设的主力军。2017 年是中国孵化器诞生30 周年,中国孵化器发展30 年历程中,政府、大学以及科研机构、民营资本在孵化器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同所有者主体创立了许多功能各异的孵化器,发展到2018 年底的时候,归入到火炬中心整理范畴的孵化器整体数量已经突破了5 000 家,这使得国内的孵化器数目达到了世界榜首之位。但繁荣背后亦有“杂音”,实践之中的孵化器在能力与成果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一些表现优异的孵化器因其强大的孵化能力,备受创业者追捧,孵化器工位也是一卡难求;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孵化器存在缺乏盈利方式、过度同质化等问题,大部分依赖物业、政府补贴等收入来维持自身生存。总的来说,我国孵化器发展已过而立之年后,孵化器的提质增效就成为中国孵化器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
提质增效应当有效认知影响孵化器孵化绩效的各类要素。针对孵化绩效差异因素开展的分析研究,是作为业界探讨的重点课题之一。当前针对该课题的各类分析,重点基于孵化器种类、网络、服务水平、良好的创业氛围和外部环境、入孵企业的产业特征与专注性,再加上入孵企业创业者群体的特性等几方面研究影响孵化绩效的差异因素[1-7]。现实中因价值取向、功能定位的差异,有着多个类别的孵化器,探讨对比不同类别的孵化器在基本功能与绩效等方面存在的区别,辨识多个类别孵化器提供的增值服务与擅长的行业特征也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诸如,Barbero 等[6-7]围绕西班牙开展针对性的实证分析,分析比较和探讨了多个类别的孵化器绩效指标,如成长性、R&D 投入等存在的区别以及在产品创新、工艺改进等方面的不同表现。
美国、欧洲等国的孵化器尽管也存在申办主体不同等方面的问题,但我国孵化器建设与发展正处在重要的转轨阶段,在未来较长时间中,政府依旧是手握大规模资源的机构。我国国有机构、科研院校以及私营企业拥有的资源存在一定的区别,该特征也属于我国孵化器与发达市场经济体系的明显区别。针对多个类别孵化器的绩效区别开展分析的学者,大部分为国外的研究学者,因国情存在的区别,我国围绕所有者不同开展的分析相对偏少。这些申办主体迥异的孵化器孵化绩效是否存在差异?哪些原因造成了绩效差异等问题是中国各地方政府孵化器管理部门关心的重要问题,一方面所有者不同,所设立孵化器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也不同,在当前双创浪潮中,社会更需要哪一类孵化器,或政府应该重点资助哪一类孵化器,是孵化器提质增效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正确认识不同所有者设立孵化器的孵化表现差异,以及产生孵化绩效差异的原因,将为未来中国孵化器提质增效,制定差异化孵化器支持政策奠定坚实的证据基础。2017 年广东省孵化器协会委托相关机构,根据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统计快报数据,对全省465 家国家级、省级孵化器绩效进行测度,分析得出,由政府、高校和民营企业不同背景所主导创立的孵化器在多个维度上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图1 所示)。上述现象也表明,现实中,不同所有制主体建立的孵化器,有着较为显著的绩效区别。
图1 不同创办主体背景孵化器孵化表现差异
在我国的市场环境中,不同背景创立的孵化器所拥有的资源有别于他人,因此,每个所有制主体最终所实现的服务,也会受限于相应的资源。因为所有者的角色存在区别、创办主体的定位有一定区别,都会对于孵化器最终的创办、运行形成显著的影响,进一步造成多个类别的孵化器在功能以及效能等方面有显著的区别,进一步影响孵化器的绩效。为此,论文基于Ketchen 等[8]人提出的资源-行为-绩效分析框架,尝试对现实中不同类型孵化器的绩效表现差异的原因作出解释。本文认为,孵化器通过有效利用和配置其资源,更好地支持并开展具体的孵化战略,才能有效促进其孵化绩效。孵化器设立所有者不同,其掌握的资源也有一定的区别,如人才、资本、关系及声誉等方面,最终的资源结构也会对对外的网络构建和对内的管理参与两个类别的关键战略活动构成影响,进而影响孵化器的绩效,即孵化器在资源方面的供给是通过外在的网络构建以及内在的管理活动两个战略来影响入孵企业,从而进一步影响其后续绩效的表现。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部分在分析不同类型孵化器所拥有资源不同的基础上,阐述孵化器资源结构通过影响孵化行为来影响孵化绩效的路径。第二部分,基于资源-行为-绩效分析框架,论证并提出文中的相关假设。第三部分,基于广东省91 家不同类型孵化器的问卷数据,针对之前介绍的概念模型开展针对性的实证分析。第四部分作为本文取得的分析论点与启示。
纵观国内孵化器的演变进程,政府主导的孵化器是我国孵化器行业成长的关键特征,初期阶段我国的孵化器也以政府为主导者,在当前双创浪潮中,许多地方政府甚至将孵化器数量列入政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考核指标。因为我国优质资源存在失衡的问题,在很多欠发达区域,政府依旧是孵化器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此类政府主持构建的孵化器,一般情况下为各个区域的科技部门、高新开发区管委会等公有制力量参与投资与供应场地资源,并且安排相应数目的事业编人才负责配套的管理任务。这一类别的孵化器,可以看作是政府职能的进一步延展,具备相对偏强的政府特性。此类主体往往孵化空间充裕、配套设施完善。因主体背景的特殊性而使其具备较高的资源整合能力,因为政府为其提供背书,可以更为便捷的和科研力量、中介力量或院校等形成孵化协议,同时也可以较为便捷的得到多级政府对孵化器的资助。例如广东省,2016 年归入到火炬中心数据范围内的孵化器,政府主导的孵化器有相对更大的孵化面积,单个主体得到的财政援助约为500 万元,这一金额要比高校、民营企业建立的孵化器高出2 倍以上。但单纯依靠政府支持建立的孵化器,初期阶段成本偏高,在风险方面有着较为审慎的特征,会通过多种策略避免国资流失问题的出现,整体的运营体系也有着灵活性不足的问题。
高校主导的孵化器核心力量为大学,最开始创设的重要任务为加速技术转化以及产业化进程,其中涵盖了高校产业集团、高校科技园或者是院校等多方主体创立的孵化器,诸如清北科技园等。此类孵化器所具备的资源禀赋,重点为研发人才、创业导师以及科研团队配套资源的显著优势,拥有着相对偏强的公共技术平台,创业导师数目显著大于其他类别的孵化器。这一类别的孵化器,尽管有着较大规模的导师支持,但是市场化认知相对偏差、服务意识相对较差,而且有着经验不足的问题。
民营背景主导的孵化器,由民间力量提供发展的资本,同时基于自愿、自主以及自行承担盈利与亏损的基本准则,进行市场化机制运行的孵化器,包括在龙头企业内建立的孵化器,其他社会资本建立的各种专业型孵化器机构等。民营背景孵化器的优势在于体制灵活,资本所具备的“逐利性”,使得这些孵化器对于进入的在孵企业的筛查更为严格,可以聚焦具备较强潜力的初创公司,同时持续优化自己的服务、管理水准,进而强化自身对潜在优秀公司具备的吸引力。这些孵化器坚持市场化的基本规律,联合运用多种较为灵活的发展模式,助力进入孵化器的公司快速发展,达成预期中的资本增值。在推进培训咨询、提供金融服务等领域,相较于政府主导和高校主导这两类孵化器存在较为明显的优势。但相对政府背景孵化器而言,民营背景孵化器的资金实力较为薄弱,孵化场地较为狭小。除此之外,民营资本建立的孵化器,核心目标为实现拥有资本的增值,对于普通的入孵公司而言,仅有财团支持与投资偏好的情况下,方才可以提供较长时间的孵化发展,若是不满足条件就被看作是无法“造血”,进而陷入到终止或被剔除的境地,这会显著影响孵化器对社会作出的贡献。
由前述分析可知,不同创办主体背景孵化器的价值主张和资源结构存在显著差异。资源基础观认为,异质性资源是导致组织绩效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借鉴资源视角,本文认为创办主体会影响最终的禀赋结构,此类禀赋与渠道等方面存在的优势,会显著影响孵化器在后续成长中的功能调整与相关设施的构建,进一步对整体绩效构成显著的影响。
参考资源理论研究者的论点,影响绩效的简易逻辑很难辨识绩效出现的基础原理。论文参考Slater等[8]提出“资源-行为-绩效”分析框架,尝试从孵化器资源结构维度解释对孵化器绩效影响的机制。Ketchen 等[8]在其代表作中指出,只有企业具备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模仿的以及无法取代的资源,才能助力其更为高效地支持与推进详细战略行动,方才可以协助公司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带动绩效的增长。换而言之,在资源基础理论的解释框架下考虑进行具体的行为过程时,方才可以更为理想的阐述资源对于绩效增长的作用。按照资源-行为-绩效分析逻辑,本文认为,孵化器多种主体会造成最终的资源结构有一定的区别,同时资源结构也会影响到最终孵化器采用的战略行动,这些行为进一步影响孵化器最终的孵化绩效(图2)。
图2 孵化器类型影响孵化绩效的路径机理
根据资源-行为-绩效理论分析框架,由创办主体掌控的资源环境是孵化器获取资源同时开发资源的核心因素,此类资源禀赋以及获取相应资源渠道所具备的优势,会影响孵化器在演变进程中的功能设定与相关设施的构建,进一步对最终的绩效表现构成显著的影响。详细而言,政府建立的科技公司孵化器,一般情况下会和有关部门存在较为紧密的联系,建立的时候会考虑特定区域或行业的发展需求,这使得此类机构在日常运营活动中,更为侧重于实现社会效益的增长,以某些方面来分析,政府设立孵化器是政府推动双创活动功能的延伸,也会为此类孵化器在获取相应的项目与资金援助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除此之外,此类孵化器在场所以及设施等方面有着较强的成本优势,可以通过更为低廉的价格获取大量的场地与设备等资源,这也显著影响了孵化器的综合规模与相关设施的发展状况。高校所建立的孵化器,一般情况下有较大规模的研发力量、技术成果与配套的支援等资源,但是在市场导向方面存在显著的消极影响。民间力量建立的孵化器,其中的配套管理团队,对于市场中的变化与机遇较为敏锐,可以较为迅速的获取市场中的各类信息,助力企业迅速成长,有益于此类孵化器更为快速的协助在孵企业,实现更为理想的创业成功率。可见科技企业孵化器因创办主体的不同而被赋予多种的价值取向与相应的环境,这使得管理团队最终采取的孵化行为有显著的区别,进一步造成孵化器在资金、技术支援,提供岗位、助力商业化与加速区域经济成长等领域的绩效存在明显的区别。
为更好的分析孵化器种类对实际绩效的基本原理,论文的分析过程中,基于资源-行动-绩效的基础架构,着重探讨人才、资本、关系以及声誉等四大维度,对于最终绩效所构成的影响。同时,还考虑孵化器的两类重要战略行动——网络构建、管理参与,对于最终绩效所构成的影响。前者重点为强化创业公司和利益关联主体间的交互,进一步提供配套的资源和外界有关组织构建配套的网络(诸如供应渠道以及用户等),并努力提高创业企业在资源网络中的位置,学术上将此类网络构建行为称为孵化器的“桥接”机制;管理参与战略主要指孵化器为减轻创业企业对外部环境的脆弱性,为在孵企业提供一个相对稳态和充沛的资源空间,并且参与在孵企业人事、技术、生产、营销等方面的日常管理,学术上将此类管理参与行为称为孵化器的“缓冲”机制。在资源行动绩效范式下,不同类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在人才、资本、关系与声誉方面的禀赋有一定的区别,依靠两类战略行为对于公司施加较强的影响,进一步影响后续的绩效状态(图3)。
图3 概念模型
资源对于绩效有相应的增长效应,作为资源基础观的重要着手点,其中的基础论点为强调公司的竞争优势,源自于其所具备的异质性资源。论文在分析中着重探讨了四类资源(人才、资本、关系、声誉)作为主要的资源架构,对于最终孵化行为所构成的影响,这些资源在有关文献中,被看做是实现孵化进程中的核心资源,可以为进入孵化器的创业企业提供更为理想的创业氛围[9-10]。具体而言,具有丰富人才资源的孵化器能够为在孵企业提供更为多元化和专业化的创业支持服务[11]。资金是创业过程中最为稀缺的资源,李九斤等人[12]的研究指出,孵化器和风险资本的有效融合可以促进资源共享,降低信息搜寻成本,进而提升孵化水平;Lee等[13]在自身的分析中提出,和多个类别的外部机构进行对比,对接风投对于绩效所构成的影响非常明显;其他分析成果也认为资本资源,有助于创业公司的迅速成长与成功。关系资源重点为机构的管理主体与外界的重要利益关联主体(涵盖政府、金融机构以及供应渠道等多个类别的主体)构建的优良联系[14]。此类联系会伴随时间的流逝,进一步演变为信任作为核心的关系集合[15],关系资源为企业获取外部信息和资源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孵化器的社会关系资源越多,孵化器就能越快速的获取在孵企业成长与发展所必需的资源[16],进而促进孵化器孵化绩效的提升。企业声誉一直受到大量学者的研究。Fombrun 等[17]在研究中提出,和竞争对手相比,在当下的市场竞争机制中,声誉的问题更为重要,并将其阐述为:一个企业利用过去的行为与未来的愿景对全部利益关联者所形成的吸引力在认知角度上的表达。此次论文研究参考Fombrun 的观点,提出孵化器声誉体现的是相关项目的行为准则与方式所得到的社会的认同感,进而在大社会网络环境下能够形成更为充分的支持,取得不错的社会地位。同时可以以所获得的资源与机会,对外部的各种风险与不确定因素进行抵抗和有效应对。在当下的一些研究中,人们认识到孵化器理想的外部声誉可以让他们更便利地获得创业关联的一些资源,比如知识、资本等[18-19]。创建声誉理想的孵化器,可以在相应的关系网络中获取积极位置,得到其他利益参与者的更多信任与保障。从在孵企业层面来分析,Leung 等[20]提出新创企业在进行人才和技术引进的时候,通常难以通过其自身的信誉来吸引并获得其他所需的资源。而这种情况下假如能够入驻具备不错声誉的孵化器,可以为这些企业在声誉缺陷方面进行积极补充,进而获取一些利益参与者的协助与认可,如供应商、客户等方面的合作更为顺畅。综上所述,提出以下假设:
H1:孵化器资源结构对孵化绩效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
资源缺乏是新创企业发展过程中一个极为显著的特征,孵化器在创业方面所获得的资源保障与支持是新创企业入驻孵化器的主要动机,从而也是为了其自身争取更良好的发展环境,寻求更多的利好政策[21]。相比与孵化资源较少的孵化器,拥有高素质管理人才、充沛的孵化基金、与政府、企业、高校、金融机构建立高质量联系以及具备行业内高声誉的孵化器在开展各类孵化活动,如创业导师培训、政府政策宣传、为在孵企业提供融资等方面更具优势。不仅自身含有较为多样的内部资源,孵化器同样需要借助自身的资源从而创建理想的网络体系,进而更快地整合与运用内外部各种资源,从而在更大的范围中服务相关企业,实现快速成长与发展。随着知识经济与网络经济的流行,孵化器身为一个包含创造与挖掘机制的体系,要求借助自身已掌握的一些资源创建对应的网络体系,便于把各类资源、服务和技能组合在一起,为企业提供各类商业支持和服务。Amezcua 等[22]经过对孵化器内部公司的跟踪调查我们观察到,其相应的资源结构并不会对公司的生存发展产生实际作用,当孵化器可以创建起理想的孵化网络,此时网络资源才可以和相应的需求进行匹配,这样资源才可以推进在孵公司的发展。
通常来说,孵化器网络创建的重点是一种对外的战略决策行为,因为新创企业的管理技能不足,所以无法面对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自身的长远发展也会面临着制约,因此孵化器所提供的管理对在孵公司的成长与绩效因素同样非常关键。资源结构丰富的孵化器可以利用其资源直接为在孵企业注入有形和无形资产,如孵化器高素质管理人员为在孵企业提供商业建议,具有强大关系资源的孵化器可以为在孵企业介绍供应商或客户等。由于孵化器对在孵企业提供管理参与时,要求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等其他资源的投入,因此本文认为孵化器资源结构对孵化器参与在孵企业管理具有正向影响。综上所述,提出如下假设:
H2:孵化器资源结构对孵化器网络构建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
H3:资源结构对孵化器管理参与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
2.3.1 孵化战略行为与孵化绩效
Eveleens 等[23]的研究指出,孵化器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创建合作网络可以提升在孵公司与另外组织方面关系的数目以及整体质量,进而帮助在孵公司社会资本的创建,同时加快不同组织之间资源与信息的交换,而公司的社会资本等获取过程将会对公司的发展带来明显的正面作用。在丰富的孵化网络中,孵化器促进企业间的知识共享,公司利用网络从而获取外部积极资源,实现自身的稳定发展。创建理想的孵化网络,说明网络体系内部存在更多的金融银行、知识产权等中介服务部门,从而让在孵公司得到更多的支持,更多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通过加入孵化器,在孵公司能够提升自身的曝光率,从而按照更小的成本对外部利益相关者传递重要信息,借此来强化外部利益关联者对公司的认知与把握[24]。所以,结合社会资本理论等内容概念以及其中的一些观点,孵化器网络创建可以帮助在孵公司和外部利益相关者结合起来,更快地实现资本的积累过程,同时在在孵公司的信息获取上带来所需要的渠道,最后提升孵化绩效。
资源依赖理论则认为孵化器充当在孵企业和外界环境方面的中介部门,孵化器经过其自身的人才资源、资本资源、关系资源和声誉资源为内部在孵企业提供一个资源充沛的环境,这种与外部威胁的隔离使得在孵企业可以专注于公司的发展,使得在孵企业有时间和精力完善其产品和服务[19]。因此,经过管理参与,相关企业工作人员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可以让入孵企业能够顺利地经营和运作公司,更重要的是能够对在孵企业资金使用的合理性起到一定的建议和监督效果。综上所述,提出如下假设:
H4:孵化器网络构建行为对孵化绩效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
H5:孵化器管理参与行为对孵化绩效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
2.3.2 资源结构、孵化战略行动与孵化绩效
根据资源-行为-绩效逻辑框架,资源自身无法直接形成绩效,要通过一定的战略转变成竞争优势。人才资源、资本资源、关系资源以及声誉资源对孵化器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并不能直接作用于在孵企业,只有当孵化器将其资源转化成具体的孵化行为,如对外与其他创新主体构建合作网络,对内积极为在孵企业的日常管理,将在孵企业嵌入其资源结构之中才能更好地实现孵化器资源结构对在孵企业的成长,进而提升孵化器的孵化绩效。综上所述,提出如下假设:
H6:网络构建行为在资源结构与对应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左小龙虽然在每拧下一次油门的时候都会把大帅的摩托车和自己的西风做比较,然后唏嘘,但是他依然执着的向着……不知道什么地方开去。他只是在想,他热爱自己的家园,但如果每天能做的只是发射鹅卵石,未免太过英雄气短。但他转念一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报仇方式,有些人报仇为了报仇,有些人报仇为了悦己。况且这些不是仇恨,只是恨。
H7:孵化器管理参与行为在孵化器资源结构和孵化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
此次课题研究中运用到的变量,比如网络创建、协同管理等,一般都无法利用公开的资料信息来得到。因为需要保障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和获得的便利性,因此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数据来验证上述概念模型中所提出的研究假设。为了使研究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重点选择高水平期刊公开发表文章的量表设计,采用双向翻译进行量表翻译,最大程度上保障概念、测量等维持一致,努力提升描述以及测量过程中的精确度,基于此得到问卷的最初形式。在此基础上,广泛咨询相关方面的一些研究人员和专业学者,围绕问卷的结构布置、具体内容等寻求建议和看法,从而对设定 的问卷进行一定的调整与情境修改。并通过预调研征求孵化器运营人员对问卷合理性的意见,由此进一步完善问卷中题项的表述,形成问卷终稿。
在关于一些变量的测量分析上,都是运用包含多个题目五点Likert 量表。接受调查的人员对每个问题进行回答,并给出1-5 分的答案,其代表的是从十分不同意到十分同意,分数越低代表同意的程度越低,即为对应着也就是不同的同意程度,进而筛选得到最满足自身实际情况的程度。其中,孵化器资源结构分为人才、资本、关系和声誉方面的四项资源。具体来说,人才方面属于该组织人力资本的最重要体现,其需要运用Yamao 等[25]的5 个题项量表进行测度分析,比如“本孵化器中专家水准优于同行水准”;而孵化器项目所具备的资本量用来体现资本方面,此次课题分析在Dutt 等[26]的成果前提下完成相应的改编。运用的是4 个题项的形式进行测度,比如其中的一个题目为项目创建所需的资金水平超过行业一般水准的情况。而在关系方面,其重点体现的是孵化器项目与外界资源创建者,比如行政部门、市场企业等创建起来的关联,其测度分析重点是来于对Sheng 等[27]量表的修正,运用到5 个题项量进行测定,比如“本孵化器和政府相关机构所创建的丰富关系”等。在声誉方面,具体的测量分析来自Hsu[28],一共含有5 个题项,举例说明我们孵化器项目具备不错的声誉,其体现的是外部利益相关者对项目所进行的评估。孵化器网络构建的度量借鉴据Mu 等[29]的分析成果,运用11 题项对相关孵化器的网络创建状态进行测度分析,比如经过所在地得查找从而明确合理的网络伙伴。在管理层面上,参考Tsang[30]的研究成果,分析孵化器项目对在孵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的实际价值,其相应地含有7 个题项,比如本孵化项目对于公司人事任免情况的影响。本研究的被解释变量是孵化器的孵化绩效,借鉴刘成梅等[31]人的研究,从运作绩效指标、创新指标等三个角度对科技公司的孵化绩效进行评价,如“毕业企业数目获得了大幅增长”等。
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等多方面原因,广东省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经济发展的成果有目共睹,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力也非常巨大,在孵化器创新发展上也走在国内的前列。根据官方部门的统计资料,统计到2017 年,广东省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达634 家,在孵企业数超过26 000 家,广东省孵化器发展为区域产业发展与经济大繁荣的关键推动力。此次课题研究广东科技公司孵化器为调查目标,按照其省内专业登记部门所出具的名单信息,设定创建时间不少于1 年,并实现一定收入为指标进行筛选,从而得到150 家多种种类的孵化器公司作为样本,从而开展大范围的调研。通过专业性的调研人员对不同的孵化器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员,展开面对面的交流形式,同时编辑完成本次的调研问卷。
在当地孵化器组织的协助下,在2017 年11 月到12 月份,同时在调查工作人员的充分投入和努力下,一共下发了问卷150 份,顺利地收回了95 份,对应的成功率为62.333%。对于遗漏、错误、不满足条件等情况进行剔除,从而删除了4 份问卷,最后的有效部分为91 份,此时有效率指标是79.58%。孵化器的平均成立时间为5 年,95%以上的被访者都接受过本科以及研究生教育,将近90%的受访者为孵化器管理部门的高层管理者,参与调查人员在相应孵化器的工作时间约为4 年,这样可以保障其对于孵化器的发展与变化状况有一个深度的了解与把握。在所回收的样本中,政府创建、高校创建与私营公司所创建的孵化器比重相应为17.6%、4.4%与58.2%,平均员工数为19.03 人,在孵企业的均值达到66.81 家,专利数的均值是48.15 件。
进行模型回归分析之前,需要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对收集的问卷数据用SPSS 进行信度分析,表1 可以看出,Cronbach’s 系数值均在0.7以上,可见问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水平较高。
本文所运用到的量表都是来源于著名的期刊资料中,同时在实际场合中获得了充分的证明。另外按照实践界以及学术界专家学者的参考性建议,围绕量表完成了情境修正调整的过程,从而更加满足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这也有利于保障量表的效度。通过验证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检验问卷的构念效度,由表1 可知,量表中42 个题项的因子载荷全部在0.70~0.95 之间,因子载荷值越大,说明指标变异能被构念解释的变异越大,指标变量能够有效地反映测量内容,即问卷量表中的42 个题项均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另一方面,全部变量的AVE 值均超过规定的0.500 所以此次课题研究中涉及到的变量都符合不错的聚合效度。在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检验量表的区分效度,所有变量AVE 的平方根大于相关系数,说明变量之间具有良好的区分效度。
表1 问卷量表信度、聚合效度检验结果
表1 (续)
3.3.1 直接效应检验
此次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层次回归方法对孵化器的资源结构进行研究,从而明确其对绩效因素所形成的作用。按照层次回归的标准,首先将孵化绩效设定成被解释变量,并将控制变量孵化器投资主体、成立年限、在孵企业规模添入模型1 中。分析结果表示,行政部门主导下的孵化器与民营企业主导下的孵化器绩效状态并不理想。这意味着行政部门、高等院校与公司主导下的孵化器在绩效表现上差别不大。而在孵企业规模对整体的绩效存在积极正面影响β=0.172(P<0.05)。模型2 基于控制变量的前提下,加入人才、资金、关系和声誉四个资源结构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人才资源β=0.244(P<0.01)、资金资源β=0.306(P<0.01)、关系资源β=0.482(P<0.001)和声誉资源β=0.207(P<0.05)对孵化绩效都有积极的正面影响,另外模型的R2浮动状况同样在P<0.001 水平标准下实现了0.546。所以,假设1 得到验证。
表2 孵化器资源结构对孵化绩效的回归分析
3.3.2 中介效应检验
中介效应检验是基于Baron 等[32]所提出的三步检验法进行分析。首先将孵化器资源结构与孵化绩效进行回归,模型2 意味着人才、资金、关系及声誉资源对绩效存在积极的正面影响。其次,将四类资源分别与中介变量,即网络构建和管理参与展开回归,模型7 与9 的研究结果显示网络创建与管理参与的影响作用均显著,这告诉我们通过资源结构可以对孵化器在运行环节中的网络创建与管理过程形成很大的改变作用,论文假设2,3 获得了验证。最后,在初始模型的前提下分别添加了2 个中介变量,也就是网络创建与管理参与,通过模型3 和4我们能够观察到,两个中介变量对绩效的影响作用均实现了显著程度,(相应为β=0.453,P<0.01和β=0.298,P<0.01),假设4,5 得到验证。其中网络构建的β 系数大于管理参与的β 系数,说明孵化器更多通过网络构建的方式为在孵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综合考虑两种作用机制,模型5 表明孵化器两种作用模式是共同发挥影响的。在4 个解释变量中,声誉资源以外的其他三个资源都对绩效的影响作用比较小,且表现为下降趋势。人才资源对应指标从β=0.244(P<0.01)减少至β=0.153(P<0.05),资本资源对应指标从β=0.306(P<0.01)减少至β=0.205(P<0.1),关系资源的对应指标从β=0.482(P<0.001)减少至β=0.312(P<0.01)。更深入地经过Sobel 中介效应测试,此时网络创建与管理参与在人才、资金等几个资源方面发挥中介作用。所以,假设6,7 获得一定程度的支持。网络创建与管理参与在作为声誉资源对孵化绩效的中介变量,并未获得支持,本人认为可能是因为孵化网络内在孵企业的行为受到了孵化器声誉资源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其孵化绩效,又或者受到除网络构建和管理参与行为以外的孵化支持行为间接影响孵化绩效,具体情况还需在以后进行深入探索分析。
表3 孵化器资源结构与网络构建和管理参与行为的回归分析
通过上面的研究过程和设计案例,取得了积极的研究成果。此次课题研究中,从资源基础理论出发,结合“资源-行为-绩效”研究框架,在理论层面对不同种类孵化器对孵化绩效的作用机理进行阐述分析,同时对网络创建与管理参与所发挥的中介作用进行研究。经过部署规范、可信的量表,在广东范围内进行问卷测试,最后形成了91 份满足条件的样本信息从而完成测试的过程。所创建的7 个假设中有5 条获得了实际的证明,网络构建和管理参与的中介机制被部分验证,基本上证明了本章提出概念模型及其理论假设。本文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首先,不同创办主体孵化器绩效的差异性源自于各类型孵化器自身资源结构禀赋存在差异。孵化器的资源结构,含有人才、资本、关系和声誉几个方面的资源,明确了其对于绩效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而这一结论观点,对之前发现的结论观点给与充分支持,也就是孵化器的资源可以对在孵企业的发展与创业周期进行影响。更深入进行研究后,我们发现孵化器不同的资源结构会对孵化绩效产生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资本与关系资源的影响较大,人才与声誉资源的影响相对较小(见表2 和表3)。说明随着孵化器持续发展与演化,资本和关系两个方面的资源将会对孵化绩效形成更大的作用。
其次,研究发现孵化器的网络创建与参与管理两种战略的制定会影响孵化器在获取不同资源同时对其的孵化绩效产生影响。细致而言,两种战略的行动会直接影响人才资源、资本资源和关系资源对孵化绩效的作用,不过两种战略行动在声誉资源对于孵化绩效的影响中是否存在中介效应并未得到充分的证明。这一发现告诉我们孵化器如果希望在孵企业能够更好更快地融入进其所提供的孵化资源支持中来,就需要制定完善的孵化战略行动,进而改善孵化器整体的孵化绩效。Amezcua 等[22]的研究中也发现了孵化器方面的资源对于入孵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并不一定会有影响,同样需要相应的战略实施来保障,合理分配资源,这样才能实现实际的需求,以促在孵企业成长。本文具体说明了网络构建和管理参与行动能够帮助孵化器配置不同类别资源,从而更好、更准确地服务在孵企业,最终获得自身孵化绩效的提升。
本文的研究对孵化器管理有如下启示:
第一,各类型孵化器在组织与管理创业行为时,要做人才组织的创建工作,及时积累资源,这些资源对绩效将会形成明显的正面作用。而陈玉明等人[33]在该领域的研究中认为,发达国家或地区在集聚资源要素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在发展和成长的环节中面对自身各类资源不足等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为实现创新型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要做到资源的集中、共享与合理分配资源等工作。所以,孵化器在合理搭配与划分资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类孵化器在组织和配置资源的同时,需要对先后顺序的问题进行合理设计,如需要优先考虑积累的是资本与关系,在保持孵化器自身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再进行人才的引进,最后是声誉的培育和宣传。再促进在孵企业成长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孵化绩效。
第二,在整理与分配资源的环节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将战略形式落到实处,假如仅仅是提供资源却不重视网络创建等过程,此时资源的价值难以充分体现。所以在运用的环节中,需要结合我国的创业状态和实际社会环境,创建高效合理的孵化网络,全面参与到在孵企业的管理中,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的价值,改善孵化绩效。特别是对当下较为特殊的创业环境而言,我们在提供资源的环节中,需要注意到具体实施的问题,这将直接关系到科技型创业企业的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