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满天,实在瑰异奇妙。尽管我们知道天上有亿万颗星星,但总是忘记一顾。我们也想观星,但也许一年中凝望头顶这块暗夜苍穹的次数不过寥寥。
凝望星空时,我们内心安逸,感到自己在这片浩繁之下渺若尘埃。我们重新感悟广袤,心怀谦卑但并不羞愧。不仅仅是我们自身,就连困顿、窘迫,也在星空的衬托下变得微小了。
也许是加班晚归途中在城郊火车站匆匆一瞥,也许是在无眠的夜里透过窗户偶然瞧见,无论身在何处,观星时宇宙之浩瀚都会直抵心扉。不需要更多细节,我们也能清晰地意识到,星光自有史以来就一成不变地照向大地,我们的祖先一定也曾时不时地望向这片星海。繁星看似紧挨在一起,但我们知道,它们相隔甚远,两颗星星间是大片的虚无。尽管千万年后我们的子孙或许会在那里定居,但对现在的我们来说,那里仍是未知的世界,或许了无生机,又或许充满异域情趣,蕴藏着不可思议的瑰丽场景以及我们一无所知的悲情故事。观星使我们进入崇高之境,让我们完全从日常生活中抽离,思绪也指向与个人利益无关之处,个人生活成为背景,我们得以从随时随地的焦虑中解脱。
我们总被教育说对星星的兴趣出于对自然科学的痴迷,但其实更该给这种兴趣带上人文色彩。如果孩子表现出对星星的兴奋之情,父母会认为应该带他去天文馆,并试图解释热核聚变、重力、光速、红巨星、白矮星和黑洞。在他们的主观臆断中,对星星的兴趣一定出自对天文知识的渴望。
然而我们中很少有人会最终成为科学工作者。我们感到的震撼,与我们能否记下众多天文细节毫无关系,我们只是业余爱好者,我们另有所需。繁星之所以在生活中大为可观,在于与恢宏夜空的相遇令人心感寬慰,还在于它鼓励我们正视自己——短暂而微小的存在。
(江一城摘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人生学校:微小的幸福》一书,视觉中国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