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以血糖代谢失衡为表现的糖尿病,是各种心血管病诱发的重要原因,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慢性病之一。目前,糖尿病防治仍然值得关注,但作为一种不可治愈的慢性疾病,且病患群体如此庞大,以有限的二级以上医院根本不可能完成,因此急需推行“社区防治”理念,“社区防治”理念健康管理模式对于糖尿病临床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社区服务中心推行签约式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干预,在患者健康知识认知度提升及血糖控制率方面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以2020年1月至7月期间我社区服务中心自愿参与研究的糖尿病患者(共214 例)为研究病例,病例入选需符合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1],且对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精神疾病者、恶性肿瘤者予以排除,同时排除不能配合或不愿意问卷调查或拒绝临床试验体检项目者。随机将214 例患者等分为社区签约组(107 例)和日常管理组(107 例)。社区签约组和日常管理组在一般资料上具有可比性(P>0.05)。
日常管理组予以常规服务模式,干预时长为6 个月,以诊疗服务、健康教育、疾病注意事项告知等为主要干预内容。社区签约组运用签约式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为期6 个月的社区医疗服务干预,即由社区医院选派组织能力强的临床医师、热心公益志愿者组成糖尿病健康管理小组。由市卫生培训定期培训上岗,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西医糖尿病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方法和中西医糖尿病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方法。社区签约式是指在常规服务模式内容基础上,为患者动态健康管理档案,并根据档案制定临床方案,每月至少2 次对患者病情进行随访,监督患者病情状况。
以健康知识认知度及血糖控制率为观察指标。健康知识认知度运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评估量表》[2]测评,改量表具有较高信效度(内容效度值为0.84,α 系数值为0.83),量表涉及治疗相关、饮食相关、运动相关、监测相关等糖尿病管理内容。血糖水平控制达标率判定标准,空腹血糖在3.89~6.1mmol/L。
以spss19.0 中文版作为统计分析工具。血糖水平控制达标率以例数和率描述;健康知识认知度评分以(±s)描述;统计分析:t 检验或χ2检验。显著性标准:P<0.05。
如表1 所示:干预前,日常管理组的糖尿病知识了解度评分与社区签约组比较(P>0.05),干预后日常管理组和社区签约组的糖尿病知识了解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社区签约组的糖尿病知识了解度评分高于日常管理组(P<0.05)。
表1:日常管理组和社区签约组的糖尿病知识了解度比较表
社区签约组患者干预后的血糖控制达标率(91.59%)高于日常管理组(82.24%)(χ2=3.328,P=0.038<0.05),见表2。
表2:日常管理组和社区签约组的血糖控制达标率情况[n(%)]
社区糖尿病主要以中老年患者常见,由于中老年人群的接受能力和记性较差,在社区医疗服务中心为其就诊时难以完全接受医生所传达的所有信息,这需要特殊的健康教育干预才可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签约式社区管理模式可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医患关系,利于健康教育实施,也利于社区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掌握疾病相关的知识,并可及时对患者病情进行干预[3]。相对于社区常规医疗服务模式,签约式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健康教育、起居干预、体育锻炼、用药指导、饮食干预、心理支持等多方面的针对性管理,已经在国外发达国家的社区医疗服务中得到广泛应用[4]。
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已成为糖尿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然而不管是西医模式,还是中医模式,并没有规范化、系统化的干预模式报道,如何在众多干预方法中找到适合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简便有效的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将签约式社区健康管理模式运用于2 型糖尿病防治,无疑会是一种方法创新与尝试。本研究将签约式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应用于社区糖尿病患者,结果表明: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日常管理组和社区签约组的糖尿病知识了解度评分均提升(P<0.05),且干预后社区签约组的糖尿病知识了解度评分高于日常管理组(P<0.05),同时社区签约组患者干预后的血糖控制达标率(91.59%)高于日常管理组(82.24%)(χ2=3.328,P=0.038<0.05)。提示,签约式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对于社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提升和病情控制均可起到较佳的效果。
总之,签约式社区管理模式的实施不仅可提升糖尿病患者对健康知识认知度,且在血糖控制率方面也具有较佳的效果。将签约式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应用于社区糖尿病患者,无疑会是一种方法创新与尝试,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