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重庆方言的语音特点开展幼儿语言实践

2021-02-04 07:52万莉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1期

万莉

内容摘要:重庆方言属于北方语系,也是四川西南官话中最具影响力的方言之一。重庆方言的发音与普通话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市民在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时仍然带有严重的方言语音,这对幼儿的语言表达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更应该提升自己的语言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要从幼儿期间抓起,从小培养讲好普通话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重庆方言 语音特点 幼儿语言实践

重庆方言属于北方语系,也是四川西南官话中最具影响力的方言之一。重庆方言的发音与普通话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市民在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时仍然带有严重的方言语音,这对幼儿的语言表达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更应该提升自己的语言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要从幼儿期间抓起,从小培养讲好普通话的行为习惯。

一.重庆方言语音与普通话的特点和差异

重庆人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时,常常会在发音中保留一些方言中读音,重庆方言虽然属于北方语系,但是在语音上与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重庆方言对市民学习普通话有一定的影响。

(一)声母

1.平舌音和翘舌音不分

重庆话的声母发音中最常见的错误是平翘舌不分,在方言的发音中,大多地区只有平舌音,没有翘舌音,或者是有平翘舌音的概念,但是不能区分哪些字应该读平舌音,哪些字应该读着翘舌音,有些人会读翘舌音,但是发音不太规范,发音部位的把握不太到位,也仍然存在一定的语音缺陷。实际上,平翘两组声母的发音方法是相同的,都属于塞擦音,其区别只是在于发音的部位不同。 发翘舌音时,要训练学习者将舌尖上翘,抵住硬腭前部,然后由气流冲开舌尖与硬腭形成的障碍,摩擦成声。

2.鼻音和边音不分

重庆方言鼻边音不分,重庆人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鼻音很弱,带有很强的边音色彩,传统观念认为,重庆方言中只有边音而没有鼻音。实际上,重庆方言中鼻音边音都是存在的,只是大家很容易将两者混淆,在讲普通话的过程中,读作鼻音或是边音对听者的影响不大,发音的和倾听的也不会有任何不适感,所以会产生边音鼻音化。发边音时,要训练学习者将软腭和小舌上升,堵住气流通过鼻腔的通路,使其进入口腔后从舌两边的间隙流出。 同时,要提示学习者,发边音时应尽量将嘴角向后拉,使软腭上抬,避免气流进入鼻腔。在进行边音训练的早期阶段,学习者可以将手轻触在鼻翼旁,以测试气流是否进入鼻腔:如果感觉鼻翼震动,则说明边音发音没有到位;如果感觉鼻翼没有震动,则说明边音发音已经基本到位。

3.h和f不分

重庆大部分地区h和f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地区的分会有h和f不分的情況出现,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重庆北部及东北地区。这就更需要对轻擦音具体了解,才能及时纠正发音,建立良好的发音系统。

(二)韵母

在重庆方言中,没有eng和ing韵母,因此很容易将其发错为en、in,因此发音时,要先准确地发e或i,再发ng,韵腹到韵尾的过渡要迅速准确。同时要注意发音时双唇展开,开口度不能太大,并且发音过程中只有舌位前后的变化,开口度大小,唇形的圆展几乎不发生变化,发音过程较短。此外,在重庆方言中,ong韵母不仅包活里普通话中的ong,还包括了普通话中的ueng和一部分eng韵母。

(三)声调

在方言的大环境下,重庆人学习普通话时,对阴平调的把握不太准确,一般容易出现调值与普通话的区别,产生调值不够高,音高不够稳的情况,所以重庆人更应该注意保持阴平调的平稳发音,适当的调高调值,对自己的声带进行反复练习,是声带能够崩得更紧。重庆人学习阳平调,通常会有起点低的问题,通常从1度2度音高便开始起调,上升的高度还不够,因此重庆人发二声的时候要注意音调要一直向上扬,学会控制声带的松紧,中间不要拐弯,避免重庆方言中阳平调下降的习惯性影响。重庆人在发上声调的问题上容易与阳平调相互影响,容易将上声调的起点读的略高或者略低,没有曲折的调子,或者是没有突出上声调的基本特点,没有将音调先降到底就直接上扬,或者是声带还没有收紧,把上声读成半上等问题。重庆方言的去声调起点比较低,末尾又降不下去,因此需要把去声的坡度降到最低,不要收音太快。

在语调方面,不少重庆人在发普通话的上声调时存在明显的语音缺陷。普通话的上声是 214,而重庆方言的上声是42。 实际上,不少重庆人在说普通话的时候还是习惯于将本来的 214调发成21调,听感上整个音调的屈折度不够。因此,教师在指导学习者发上声调时,应提醒其把调尾稍稍提高,注意音调下降之后的上升。

二.开展幼儿语言实践的方式方法

(一)提高教师语言实践能力

1.掌握基本的语音知识

学习讲好普通话的重要前提是掌握基本的语音知识,做到正确有效的方言语音矫正,可以从普通话的语音、词汇、语法这些方面学习,对方言进行矫正规范。通过学习基础的语音学知识,学习者明白标准发音的原理,纠正正确的发音部位,重视口语的训练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广普通话的标准音。针对重庆方言和普通话的特点和差异,教育者更应该清楚语音四要素的相关知识,语音的生理性质,声母韵母的相关知识,声调和韵调的相关知识,以便顺利的对幼儿开展实践教学和良性的模范指导。

2.掌握辨别和记忆的方法

重庆方言跟普通话的明显区别便是需要分清哪些字是翘舌音,哪些字是平舌音,哪些字是前鼻音,哪些字是后鼻音,又或者哪些字边音,哪些字是鼻音等。通常可以遵循一些记忆的小方法,一方面是“记少不记多”的原则,记住大部分的平舌音就可以推断大多数的翘舌音。另一方面是根据偏旁部首进行记忆,记住主体字来推断形似的字体,例如“兰”字是边音,可以记住“烂”、“拦”等字也是边音;例如“令”是后鼻音,可以记住“领”、“岭”等字也是后鼻音。

3.加强综合发音训练

重庆人发音的声调普遍偏低,声音偏向往下走,所以可以通过朗读训练,练习声音一直往上走。在朗读教学与训练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规范学习者的发音,帮助其克服语音缺陷,摆脱方言语音的影响;二是进行吐字归音训练,帮助学习者进一步提高普通话发音水平;三是指导学习者模仿标准的普通话语音材料,逐步优化其语音面貌,提高使用普通话的熟练度。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对学习者进行绕口令训练,通过对绕口令的记忆和练习,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发音能力,提高说话的流畅性和稳定性。

(二)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进行语言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最具特色的环节。它既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手段,又是检验学生职业能力的途径。实践教学是与理论教学密切联系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践操作为主,获得感性认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组合。从课程结构来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使用应该越早安排越好,幼儿早期发展对于掌握和学习语言非常关键。根据研究指出,2~3岁是幼儿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需要从幼儿园开始就将语言实践教学进行严格要求。因此,通过对语言关键期的重视,更需要普及幼儿园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育,从小对幼儿进行普通话教学,让幼儿在幼儿园阶段就发展好通用语言文字的基本技能技巧,讲好标准规范的普通话,避免受到方言的影响。在规划教学上,教师需要加强对幼儿各年龄阶段的重视和了解,这样更能结合幼儿年龄阶段进行语言的实践教学。针对幼儿阶段的孩童,幼儿园可以整合地区教育资源,学习优秀专家学者的理论和方法,充分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结合重庆地区的特有文化和语言表达编写相应的教学資料,对幼儿进行专项教学实践。

(三)促进国家通用语言的社会性发展

通过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性发展,更能良好的开展幼儿的语言实践教学。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可以促进语言文字应用的规范化,这是保证社会高效发展和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的必要条件,这更是符合国家先进化生产的重要发展要求,更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作目标。普及普通话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需要充分发挥教育教学实践,使学习者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促进普通话的社会性发展,不仅要符合国家的政策法规,更要结合地区的区域性影响,对于重庆地区的普通话推广,更需要全社会养成良好的普通话行为规范,推广全市人民讲好普通话,营造规范用语的社会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的语言表达产生积极的影响。除此之外,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更具重要性,这就需要父母学习规范的普通话用语,在幼儿语言不当的过程中及时纠正和指导,是幼儿的语言实践教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廉平.普通话训练与测试教程[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祁海芹.关于师范高职学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7):120.

[3]王云霞.关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问题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127-128.

[4]周骥,高廉平.重庆方言中的例外字探究[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5).

[5]周骥,陈萍.普通话学习:重庆方言语音的影响及矫正策略.[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69-72.

[6]杨阳.浅析北方方言量词的语法特点——以重庆方言为例[J].北方文学,2016(9).

[7]文洋.近20年重庆方言研究综述[J].安徽文学,2018(12).

(作者单位: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