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再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文学作品阅读评价”部分提到四个阶段的考察评价。在第四学段也就是初中阶段的评价标准为:凭借学生对诗歌形象的把握、情感赏析、语言的领悟,以及自己的深刻体验,以此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中也提到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强调了学生在鉴赏活动中既要能阐述作品情感、形象主题思想内涵,也要能对作品的表现手法、作品风格等做出评论,更要求学生能有自己质疑和看法。更重要的是,这当中也要求学生要尝试用不同的的语言表现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要求学生对作品有独到的感悟和理解。
因此,中学阶段(初、高)课程标准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要求是一致的,同样强调学生在阅读鉴赏中能有自己带入的情感体验,都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都鼓励和提倡学生能有个性化的解读。本文就以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浅谈在古诗鉴赏教学中的个性化解读。
对这首诗的鉴赏,老师们的常规教学如下:首先知人论世,简介杜甫极其作品,然后再朗读梳理内容,接着具体去品析字词句,最后悟出主旨,水到渠成。特别是在品析的字词句的过程中,老师教授的鉴赏模式都是固化的。如“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一句,很多学生一般会这样赏析:“这一句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细节描写,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尴尬处境和无奈之情。”这样的鉴赏,赏析角度单一,思维模式固化,长此以往,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渐趋模式化,缺乏创造性的解读,赏析永远只能停留在这个层次。实际上这句诗的留白艺术也是很好的探究点,杜甫叹息的是什么呢?作者没写,我们可以去合理地想象。也许杜甫是叹风卷屋残,也许杜甫是叹顽童幼稚,也许杜甫是叹人情冷暖,也许杜甫是叹乱世难安......这样个性化的解读,一来拓宽了这句诗的鉴赏角度,改变了赏析诗句的固有模式;二来学生的思维也得到发散,更能体会古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甚至学生对那无穷的意也会有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那么像这样个性化的解读方式运用到古诗鉴赏教学中,应该如何去实践呢?
一、淡化知人论世环节,减少学生因先入为主而产生的固化理解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者是杜甫,讲到他的诗风大家自然就想到“沉郁顿挫”,讲到诗的情感自然就想到“忧国忧民”,而实际上在这首诗中杜甫的情感是发生变化的:狂风卷茅他焦急;群童盗茅他无奈;秋雨漏屋他凄苦;期盼广厦他内心又变得无比的坚定。如果学生总是以“忧国忧民”来总结杜甫诗的主旨,不仅千篇一律,毫无新意,而且有时有也不够准确。这首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侧重体现在他虽穷困潦倒、处境凄苦,却仍有舍己为人、广济苍生的大爱情怀上。我想,这样具体的阐述,绝对比“忧国忧民”要准确得多。知人论世,的确是我们阅读诗歌,理解诗意的好方法,但不可否认,它有时会削弱学生的文本意识,走入赏析误区。所以笔者认为,个性化的解读,可以淡化知人论世环节,让文本去吸引学生,让文本去启悟学生。
二、淡化阅读鉴赏的固化模式,提倡自由表达
上文中已经例举“唇焦口燥呼不得”,《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也同样有趣。宝黛初见,因黛玉没玉,宝玉则发疯式地摔玉,此时,“贾母急的搂了宝玉道:孽障!你生气,要打骂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我们的学生读到这里,很多都会按照套路去赏析:“这句话运用了语言和动作描写,急、搂等词表现出了贾母对宝玉的挚爱之情。”而实际这样评价,语言的味道品出来了吗?当然没有!你看她喊宝玉“孽障”,说宝玉摔的是“命根子”。脂砚斋的评语是这样的:如闻其声,恨极语却是疼极语,一字一千斤重。在阅读鉴赏教学中,的确可以让学生有更自由的表达,过于强调回答的规范性、模式性,我们的学生永远只会都做粗浅又单一的鉴赏评价。当然,我们也不得不考虑考试的问题。诗歌鉴赏的标准答案该如何设置?如果学生写出自由和个性的答案该如何评分?这些问题一线教师要考虑,命题阅卷老师更要考虑。
三、鼓励思考与质疑
《茅屋为秋枫所破歌》中有一句“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在以往授课过程中,有学生就提到了“老无力”这个词用得不当,因为当时杜甫写作此诗时才49岁,不老,也不会无力;也有学生提到既然冷为什不写“冷似冰”,而要写“冷似铁”。这样的问题提出来,无疑是极佳的问题,也是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绝对值得我们鼓励提倡。至于回答,见仁见智,不要求统一。
四、可让名家的品论做阅读鉴赏的引领
《唐诗镜》中写道:子美七言古诗气大力厚,故多局面可观。力厚,澄之使清;气大,束之使峻:斯尽善矣。
《唐宋诗醇》写道:极无聊事,以直写见笔力,入后大波轩然而起,叠笔作收,如龙掉尾,非仅见此老胸怀。若无此意,则诗亦可不作。
这样的评价我们的孩子写不出来,可这样的鉴赏文字可以作为我们教学的指导,让老师的讲评也更加个性化,颇具个性的讲评引导学生个性的解读,能让诗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让孩子们生出想象的翅膀,孩子们也因此体会到学习诗歌的乐趣。
当然,个性化的解读也需要把握度,如果过度地去解读,过度强调一定要学生个性化的解读,那最终嚼出来的文字,也不过就是换种形式在故作高深,走到最后,也必然会失去语文的本味。朱光潜曾说“言有限,而意无限”。我们应敢于去打破常规,尊重每一个生命的独特思考,让学生表达出自己獨具个性的思考,让他们用自己的理解拓展作品的艺术空间,把书本文字读活,让思想变得更深邃。
湖南省“十三五规划”科协课题 之教学论文,编号XJKX20B309,标题名《培育初中语文核心素养从自发到自觉的教学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