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芦苇花在河滩的北面恣意地飞扬。天高得不可触及,蔚蓝的天空此时没有浮云,宁静得让人舒心。初秋的风还没有把芦苇完全染成黄色,成片如手指粗的芦草茎,淡绿色的纤纤细叶,顶上一簇簇绽放的芦花,如云絮般在半空飘动。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见如此炫丽的芦花,第一次与芦苇荡这么亲近。芦苇荡是小鸟们的游乐天堂。几只不知名的小鸟,啼声圆润甜脆,正结伴一忽儿扑落在草地,一忽儿又倏地腾飞起来,娇小的身影落在芦枝上,把纤细的芦枝弄得晃悠悠的。一对夫妻带着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正在芦苇荡边拍照。在清爽的秋风中,伸手轻轻地抚摸光滑的芦苇茎,闻着淡淡的芦花香,头顶是摇曳的芦苇花,留下诗意的照片,留下永恒的浪漫。
不知道是因为我个子太矮,还是芦苇荡太宽阔,踮着脚尖,双眼还是望不到它的尽头。
過去只在电视、电影里看到过芦苇荡,想不到象州县运江的河滩竟然也有这样神秘绝妙的野性美景。
与芦苇荡连接的是一片宽阔的河滩,河滩由北向南延伸,东连坐落在河滩中间的孤岛,孤岛就是运江古镇的所在地。正午,太阳把银色的光芒撒在空旷平展的河滩上。清爽的秋风温柔地触摸着它所遇到的一切,草尾、树梢以及河滩里每一块表面光滑的小石头。布满小石头的河滩,眼睛无法丈量她的具体面积,因为此时我矮小的身躯,伫立在空旷平坦的河滩里,感觉自己就像一只青蛙跌入了一张大池塘中,小眼睛很难望得见边沿。
没有奔腾的河水,没有浪击岩石如击鼓的声音,但见形状各异的石头此刻就像一群历经磨难、劫后重生的人进入到没有危险的谷地,正安然地仰躺着歇息。这些石头毫无规则地默默躺在平展的河道中,或是在向蔚蓝色的天空倾诉,它们被凶险河水打磨的过程。在长达几个月的雨季里,石头们被从柳江上游一路疯狂南下的恶洪裹挟追击着,这些毫不起眼的石头,受过怎样的肆虐?在滚滚洪流中,它们是如何拼搏抗击才能立足于运江的河滩之上?
河滩遍地奇形怪状的石头中仍留存有几汪很浅的水坑,在正午的光照下,泛着明净的光泽。水坑旁,有年轻的父母带着孩子,仔细地清洗手里本来就被河水冲刷得很干净的石头。还有一些父母和孩子们一起拿开水坑的石块,然后兴致勃勃地低头用双手在水里摸索,估计是在捉小鱼小虾。
那条河滩路上留有不少车轮碾压过的痕迹,让人一看就知道,已经有不少人早就来领略过运江河段的沧桑风韵了。
芦苇荡旁不远处就是运江古街。沿着青石板古街道,从某扇斑驳的木门旁拐个弯,顺着一条更小的巷道走,鞋底敲击着光滑的石板,发出有节奏的“嘚嘚”声,便来到了古街的最南端。这里有一个不算很高的平台,从平台往河滩下望去,大片的青草坪由南铺展向东。风抚着草梢,草梢在阳光下恣意地伸展纤细的叶子。倚高临下望去,远处宽阔的绿草坪上有几处红白花点在移动,那是几个年轻人撑伞在草地上走动,白裙子、红裙子在秋风中飘飞;也有年轻男女在草坪上相依而坐,低头私语。
一头壮硕的水牛结束了辛苦的犁耙劳动,正在低头吃草,还时不时地轻轻甩动尾巴。牛的不远处,玉带一般的柳江河从连绵的群山脚下自北向南蜿蜒而下,很快又隐在崇山峻岭之中……
运江的秋,就像一个少女般恬静、安然而又飘逸。我要离开了,却有各种不舍。如果可以,希望每年的秋天都能来一次,感受运江的美。
作者简介:梁秀团,女,壮族,广西武宣县人,来宾市作家协会会员。在《广西科技报》《来宾日报》《麒麟》等报刊发表多篇杂文、随笔、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