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隃麋墨

2021-02-02 22:50付蔷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23期
关键词:汉代

付蔷

摘 要:隃麋是汉代最著名的书画墨,也是中国制墨史上久负盛名的墨名之一,其得名源于盛产松烟墨的陕西关中地区的隃麋地。本文通过分析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材料,对汉代隃麋墨的材质、特点进行了探究。明清两代徽州诸墨家大量推出以“古隃麋”为名的新墨品,正是对汉代隃麋墨质量的推崇,也是我国墨文化源远流长的表现。

关键词:隃麋;汉代;徽墨;古隃麋

墨作为我国传统文房四宝之一,先后经历先秦的萌芽、两汉的初成、魏晋的完善、唐宋的飞跃,最终达到明清的鼎盛。乌丸、乌金、龙宾、陈玄、松滋侯、玄香太守以及乌玉块、龙香剂等都曾是墨的雅称,不过最负盛名的,还是隃麋。

1 古老的汉代隃麋墨

1.1 得名

隃麋,亦作“隃糜”,本为地名,治今陕西省千阳县东,两汉时为隃麋县地。①而隃麋是因其县境内有隃麋泽、隃麋原两种特有地貌而命名的。“汧(千)阳县,本汉隃麋县地,因今县东八里隃麋泽为名。”②商代在当地有麋国存在,故名。汉唐之际,中国的产墨区主要集中于关中扶风(今陕西凤翔)、隃麋(今陕西千阳)、延州(今陕西延安)等地。当时,关中地区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地处关中的隃麋地区又有大片松林。《墨经》记载“汉贵扶风隃麋终南山之松”③,这便为烧烟制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汉代宫廷中设守宫令,是掌管笔、墨、纸以及封泥的专职官员。《汉官仪》记载“尚书令、仆、丞、郎,月赐隃麋大墨一枚,小墨一枚”④,说明当时已经把隃麋墨作为朝廷的官方用墨。

隋唐时期,岐州、陇州等地仍是关中最重要的制墨产地。当时岐州的眉县地处终南山区,而终南山多松,宜于制墨。张说《夏州都督太原王公神道碑》记载:王方翼“宇仲翔,太原祁人”“幼随母徙居岐州眉墅”,时“储无斗粟,庇无尺橡”,而方翼能“垦山出田,燎松瞥墨”,所以很快致富。“一年而良畴千亩,二年而厦屋百间。”⑤又陇州汧阳县,“本汉隃麋县地”,出产佳墨。《通典·职官四·尚书上·历代郎官》曾追忆汉代“丞、郎月赐赤管大笔一双,隃麋墨一丸”。杜佑注云:“隃麋,今汧阳县,出墨。”⑥由此可见,在古人诗文中多有将墨称为“隃麋”者。后世制墨,亦用“古隃麋”作墨名,以表示其所制之墨历史悠久、质地精良。

1.2 材质

自我国开始人工制墨以来,使用最多的原材料便是松烟。三国时期,曹植的乐府诗中便已经出现“墨出青松烟,笔出狡兔翰”这样的描述,证明在东汉时便已经采用松烟制墨。隃麋墨的原料亦是如此。

松木在我国地域分布上十分广阔,从南至北均有分布,加之松木含有松脂,燃烧时可产生大量烟炱,故松烟便顺理成章登上制墨舞台。据考古资料不完全统计,现今陕西、甘肃、河南、山西、山东、湖北、湖南、广东等地均出土过墨,而且这些墨文物很有可能便产自当地。以松烟墨为代表的人工造墨技术的出现,是中国制墨史上一次质的飞跃,这次飞跃使人们开始告别使用天然墨的时代。

松烟墨的制作工序较为复杂,主要是利用松枝燃烧未尽时而生成的烟炱进行筛烟、熔胶、和制、捣杵、锤炼、入灰、出灰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许慎的《说文解字》記载墨者:“书墨也,从土从黑。”⑦松烟墨具备色重、质轻、易磨的特点,且颜色乌黑,渗透力强。1930年在额济纳旗河流域和甘肃嘉峪关一带出土的居延汉简、1973年江陵凤凰山168号汉墓出土的竹质简牍,虽经历2000余年,字迹依然乌黑如新、清晰可辨,可见汉墨品质之高。

1.3 形制

至少在东汉时期,我国已进入以胶和松烟墨时期了,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内,墨的形状并不固定。东汉末年应邵记载尚书令等官“月赐隃麋大墨一枚,小墨一枚”①,可见墨在东汉时期已经有了大小规格之分。宋以前的砚台多有砚足,尤其是魏晋以前的砚台多配有砚杵,说明当时墨的使用需要用研石研磨后使用。如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古墓中出土的墨块伴有以菱形鹅卵石加工制成的石砚,并附研石一件,石砚和研石均有墨迹和使用痕迹。1978年山东临沂金雀山一座西汉墓中出土的漆盒石砚盒盖与底的同一端各凿一个方形的小槽,其内盛放着研磨石。这些考古资料都表明了同一个事实:早期的墨块体积均较小,且容易碎裂。《墨经》记载:“凡墨,胶为大,有上等媒(煤)而胶不如法,墨亦不佳。如得胶法,虽次媒(煤)能得善墨。”汉代韦诞墨虽有“一点如漆”的美誉,但他不得不表示墨块应该“宁小不大。”之所以如此,根本的原因在于当时的用胶之法尚未成熟,无法保证墨品能够持久胶结,因而不宜制成稍大的墨块。

1.4 影响

由于汉时以隃麋所制墨为贵为精,故后世以“隃麋”“麋丸”“麋煤”作为墨的雅称,以表示墨质的精良。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则有诗赞曰:“符彩添隃墨,波澜起剡藤”②。《山西通志·物产》记载:“拾遗<四谱>上党松心为墨曰‘隃麋’,极佳。”③说明早在宋代,时人便把产自山西地区的墨品也称为“隃麋”,由此可见关中隃麋墨影响之深远。

不过可惜的是,制造松烟墨要取肥腻、粗壮的老松枝作原料。长期以来,随着人们对当地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许多古松被砍伐殆尽,自然生态遭到了极大破坏。有资料记载当时的情况:唐德宗“欲修神龙寺,须五十尺松,不可得,延龄曰:‘臣近见同州一谷,木数千株,皆可八十尺。’上曰:‘开元、天宝间求美材于近京畿犹不可得,今安得有之?”④关中鸡头山,在户县东南三十一里(15.5千米)⑤,此处多松,然而至唐代中期,此地松林己枯竭。故而段成式在《与温飞卿书八首》中提道:“但所恨鸡山松节,绝已多时。”⑥由此可见,由于森林资源短期内的不可再生加上后来经济中心的南移,汉代隃糜墨随之凋敝没落。尽管如此,隃糜墨在我国制墨史上的地位仍不可否认。

2 清代仿汉古隃糜墨

纵观我国制墨业的时间和空间脉络,不难发现,制墨业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南移是几乎一致的,这种变迁与政治因素和自然环境密不可分。南方气候、水土、森林植被等自然资源条件较北方优越,且长期以来较为安定,所受战争破坏相对较小,这便为我国制墨业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源源不断的原料供应和安定平稳的政治条件。宋以后,墨的配方逐渐定型,墨工在制墨过程中开始有意识地融入书法、绘画、雕刻等元素。加之这一时期统治阶级和文人士大夫的推崇,最初仅仅只是书写材料的墨变成了一种文化符号。明清以后,尤其在乾隆时期,复古成了一种流行风尚自上而下地蔓延开来。人们在对传统汉文化的追溯中发现了厚重质朴的古典之美,这种复古之风在各手工业不断兴起,其中也包括制墨业。

故宫博物院现藏有清代诸多制墨家族所造的仿汉古隃麋墨,其中不乏清代徽墨“四大名家”及其家族传人所造的精品。由于古隃麋墨为仿汉代书画墨,造型上遵汉遗风体现厚重古朴之美,故而墨品在外观形制上较为统一,视觉上均为长条形。从现存的墨品来看,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2.1 竹策

蔡邕《独断》曰:“策者,简也。”策是古代君主自上而下颁布教令,以驱策臣下的工具。《周禮》记载:“凡明诸侯及公卿大夫,则策命之。”古时用木简写,所以称为“策”,今同“册”。故宫博物院藏诸多古隃麋墨均为竹策形,纵向平直,顶端、低端略有弧度,似一页竹简(图1)。

2.2 长方形

清代汪近圣造古隃麋墨,面印“古隃麋”三字楷书,背面特别注明制作时间“道光乙巳年制”行书,两皆阴识填金。曹素功六世孙德酬造隃麋墨(图2)面印填蓝“古隃麋”三字,另填金“徽歙曹素功六世孙德酬造”,皆阴识楷书。背面阴刻填金银龙纹,笔触细腻,栩栩如生。

2.3 舟形

《说文》:“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古人名)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因形似一叶小舟,故名“舟形”。舟形为长方形的变形,四个直角都变委角,视觉上显得窄而修长。清代制墨名家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所造舟形古隃麋墨故宫博物院均有藏(图3)。皆面印“古隃麋”阴识填金字,背额间作一圆,圆中填金篆书一字“香”。周绍良先生认为,“此隃麋墨之标准形式也”①。

2.4 珪形

“珪”同“圭”,本为古玉器名,上端作三角形,下端方形。《说文》:“圭,瑞玉也。”故宫博物院藏曹尧千造隃麋墨,面有填蓝隶书“隃麋墨”三字,另“徽歙曹素功来孙尧千造”;背填金银双龙戏珠图案,双龙以墨中轴为对称轴绘制。这种墨品顶端略带变化的造型,不仅较长方形横平竖直的刻板视觉效果有了突破,更取“珪”之祥瑞寓意。

2.5 碑形

圆首碑为“琬圭”之形,此种类型多见于汉碑,取“天圆地方”之意,带有哲学色彩。故宫博物院藏经义堂古隃麋墨(图4),长条形,上圆下方,正面有“古隃麋”三字,背面“新安经义堂造”,两面均为阴识填金字。

故宫博物院现藏的清代仿汉古隃麋墨材质均为松烟,体量和形制均不大,这都符合汉墨的特点。然而优于汉墨的是,随着制墨技术的成熟,墨品的大小、形制、装饰、雕刻工艺均非常精湛,已经可以批量生产、个性化定制。墨工们为古隃麋墨锦上添花,增添了符合时代特色的新元素,这也印证了墨从书写工具演变为艺术品的发展轨迹。

3 结语

时至今日,真正的汉代隃麋墨仍无从考证,具体原料配方亦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汉墨在当时已经具有相当高的制作水平,有大小、形制、产地之分。但受胶法配比尚不成熟,汉墨体量相对较小,且形制尚不统一。

在我国民众的意识形态领域,一直有重经验、重历史的传统,读古书、思古人、慕古风均鲜明地反映在艺术文化领域以及人们的生活中,形成了一种复古心理。以古人、古事、古物为灵感进行各类创作和生产,这种“鉴古”的行为便是对“古”的肯定和认同。从后世各制墨家族皆遵循故名、争相效仿古隃麋之风来看,隃麋墨或为汉墨中的佳品,在我国制墨史上应有浓墨重彩的一笔,故而经久不衰、享誉千年。

清代文人自制墨生产制作时往往为按需定制、小批量生产,其工料、图案、形式根据委托人的要求专门刻模制作,这种墨所用烟料讲究,装饰图案精致,做工周到细腻,并由委托者亲自审定,其外形根据收藏者的个人喜好和审美而定,这点具有时代特征。反言之,在墨文化高度繁荣的清朝,早已脱离了书写工具这一实际意义而已演变为文化符号的墨,在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刺激之下成为商品乃至艺术品,大大地提高了我国墨文化的内涵品位和艺术魅力,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猜你喜欢
汉代
汉代陶塑的时代风格与艺术精神探析
合肥出土的汉代熊形铜器足小考
汉代岭南的贡纳情况述略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敦煌汉简字体特点研究
论汉代女乐繁荣的原因
汉代石刻造型艺术特征浅析
汉代儒学独尊地位探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汉代官吏考课制度研究述评
汉代独角镇墓兽造型中的民族文化元素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