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开之,屠炳江,吴建良,单慧丽,郭良勇,殷雨洋,褚旭峰,蒋永清*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1;2.湖州市吴兴区农林发展局,浙江 湖州 313000;3.湖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湖州 313000;4.湖州市绿洲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浙江 湖州 313000)
加强非常规资源的饲料化利用是增加饲料供给,降低饲养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推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1]。毛豆,又称菜用大豆,是专门鲜食嫩荚的蔬菜用大豆,深受消费者喜爱,在浙江省内种植广泛。毛豆与秸秆比例约1∶1,在生产食用毛豆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毛豆秸秆。鲜毛豆秸秆适口性好,蛋白质含量10%以上,营养价值较高,是草食家畜的良好粗饲料。但鲜毛豆收获时间集中,秸秆含水量高达60%~70%,不易保存,常常来不及饲用而腐烂变质。青贮是保存青绿多汁饲料的常用方式之一,但鲜毛豆秸秆中糖含量相对较低,导致其单独青贮效果较差,因而需要与其他秸秆进行混合青贮[2]。鲜毛豆秸秆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未见报道。本试验将鲜毛豆秸秆和玉米秸秆按照不同比例混合青贮,对其进行感官评价及营养成分分析,探索鲜毛豆秸秆资源饲料化利用的方法。
本试验于2019年8月1日在湖州市怡辉牧场进行。试验原料是鲜毛豆秸秆、玉米秸秆。两者的营养成分如表1。
表1 鲜毛豆秸秆与玉米秸秆营养成分
将当天收割的鲜毛豆秸秆与玉米秸秆切碎,鲜毛豆秸秆与玉米秸秆按照1∶0、7∶3、1∶1及3∶7的比例混合裹包青贮。室温条件下贮藏60 d后进行开包取样,对不同混合比例的青贮饲料进行感官评价。将样品送至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检测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钙、磷和灰分的含量。样品中的乙酸、丙酸、丁酸、乳酸、氨态氮和pH在浙江国正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检测。
不同处理的青贮裹包打开后,在外侧均有少量霉菌斑,但内部没有。可能是塑料薄膜与秸秆没有紧密黏贴,在空隙中有空气而产生霉菌。不同处理的青贮料感官评定结果如表2,各处理青贮料皆叶脉清晰、质地柔软,随着玉米秸秆比例的增加,青贮料颜色逐渐加深、芳香味减少、pH降低。综合感官评定,玉米秸秆比例50%和70%的2个处理较好。
表2 鲜毛豆秸秆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后感官评价及pH表现
表3表明,青贮料的乳酸含量随着玉米秸秆比例的增加先增高后下降,其中1∶1处理最高,达3.83 g·kg-1,3∶7 处理次之;乙酸含量鲜毛豆秸秆与玉米秸秆按照3∶7的比例混合青贮后的最高;丙酸和丁酸在各处理中均未检出。氨态氮鲜毛豆秸秆单独处理为2.89 g·kg-1,随着玉米秸秆含量的提高而降低,3∶7 处理为1.56 g·kg-1。
表3 鲜毛豆秸秆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后挥发性脂肪酸及氨态氮含量表现
表4表明,各处理干物质含量相近;鲜毛豆秸秆单独处理粗蛋白、钙和磷的含量较高;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后,粗蛋白和钙的水平下降,磷的水平也降低。各处理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差异不大,但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着玉米秸秆的添加而下降。
表4 鲜毛豆秸秆与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后营养成分含量
一种原料是否能成功青贮,其含糖量是一个重要指标[3]。毛豆属豆科植物,鲜秸秆糖含量低,单独青贮难以成功。本试验结果表明,鲜毛豆秸秆单独青贮时,pH 5.36,离优质青贮的pH 4相差较大;乳酸含量3.15 g·kg-1,难以抑制腐败菌、酪酸菌等,青贮质量差;氨态氮为2.89 g·kg-1,营养损失大。玉米秸秆的含糖量4.35%[4],是所有青贮原料中最容易青贮的。鲜毛豆秸秆添加玉米秸秆混合青贮,青贮料的感官指标,特别是发酵品质得到明显改善,但要制成优良青贮,玉米秸秆的比例必须在50%及以上。鲜毛豆秸秆中粗蛋白含量较高,添加玉米秸秆后粗蛋白有一定下降,但仍达到10%左右,是一种不错的粗饲料[5]。综上所述,鲜毛豆秸秆单独青贮品质较差,添加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后可提升青贮品质。鲜毛豆秸秆与玉米秸秆混合比例以3∶7为最好,1∶1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