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梦超,尔宝库,祝珊珊
2019年2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明确要求“加快构建终身学习制度体系,加强终身学习法律法规建设,搭建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衔接多种学习成果的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1]。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2]在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指引下,作为全面承载终身学习立交桥功能的具体载体,“学分银行”引起了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自2010年浙江省慈溪市成立全国首家学分银行——慈溪市市民学分银行后的10年间,全国各地各机构纷纷建立了学分银行,探索学习成果认证与转换的实践正在积极推进。学界关于学分银行理论研究更是持续深入。据统计,2003年至今,国内共发表学分银行相关论文数量逐年上升,其中高水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3]。
迄今为止,全国已经建立了一批具有实践经验的学分银行。它们在功能定位、服务对象等方面各有侧重,在运行状况和建设现状上各具特点。作为推动终身学习立交桥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学分银行必将成为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之一。因此,及时全面了解我国学分银行的建设现状,并系统梳理与分析其特征,对于我国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学分银行的定义
研究与建设学分银行,首先必须回答“什么是学分银行?”这一根本命题。对此,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通过文献梳理,可以总结出三类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
(1)学分银行是一种“系统”。杨黎明提出,学分银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类似商业银行存储和汇兑的功能,但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学习者通过存储学分来汇兑学历或资格证书。“学分银行系统”应当包含课程标准子系统、学分累积子系统、学分互认子系统、学分兑换子系统和学分诚信子系统等5个子系统。[4]
(2)学分银行是一种“制度”。以郝克明先生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认为,学分银行的本质是模仿或借鉴商业银行的储蓄、汇兑等功能,帮助学习者突破传统学时、学制、专业等的限制,实现学习成果在各种类型教育间进行认定、积累与转换的一种新型学习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5]
(3)学分银行是一种“模式”。持该观点的主要代表有孙冬喆、吴遵民、赵华等学者。他们认为,学分银行是通过对学习者获得的各类学习成果进行认证、转换和积累,来实现对个人“学习财富”进行管理的一种模式。[6]
不难发现,无论哪一类观点,都将“学习成果(学分)的认定(认证)、积累和转换”作为学分银行定义的核心内容,而“学习成果”在应用范围上较“学分”更加广泛,由此可以推断学分银行的基本功能是“各类学习成果的认定(认证)、积累与转换”。随着研究的深入,学分银行在其基本功能之上又出现了其他延展功能,如“实现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沟通与衔接”“促进学习资源的共享”,以及“推动教育教学深层次改革”等。[7]
严格来说,由于“学分银行”与“选修制”“学分制”“弹性学制”“学分互认”“学习成果认证”“资历框架”等众多概念交织在一起,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概念。[8]因此,学术界对其定义还未达成共识,进而导致学分银行的探索实践也各不相同。但可以确定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分银行”应该满足2个要素,一是实现“落地”并产生实际业务,二是具备公共服务属性以保证其自身基本功能的公信力与权威性。
2.学分银行文献回顾
国内对于学分银行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4类领域。一是学分银行理论及应用研究。二是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研究。三是学分银行的制度建设研究。四是学分银行的实践研究。[9]
从总体来看,国内近年来关于学分银行的研究成果颇丰,主要集中于学分银行的内涵理解、机制探究、制度构建(包括资历框架建设),以及面临问题分析,研究基础也主要基于宏观的政策解读、中观的制度论证与微观的问题分析,而建立在全面的学分银行建设实际状况分析基础之上的研究较少。虽然有不少学者关注国内各地学分银行的进展并进行相关研究,但还无法做到全面调查全国学分银行的建设情况,相关研究成果较少,还未形成客观完整的结论与普遍影响力。
3.学分银行在实践层面的建设推进
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外在探索构建终身教育制度与体系的实践中,充分认识到不同学习形式及其成果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形成了学习成果认证和转换的不同模式。一类是以英国、澳大利亚、欧盟、南非等为代表的国家资历框架模式。另一类是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校际学分互认协议模式,以及以韩国为代表的学分银行模式。
我国自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来,明确了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的方向,开始了学分银行建设的探索。[10]近10年来,国家、地方、高校、行业企业等多个层面纷纷建立学分银行,积极尝试探索学分银行的建设路径。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再次重申要建立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11]同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明确提出,要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建立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环境,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工作机制和专业化支持体系,建立健全国家学分银行制度和学习成果认证制度。[12]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在线学习成为主流,学分银行的制度优势凸显。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发挥在线教育优势,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2]。为此,需要打破不同教育类型间的纵横壁垒,打破不同教育机构间的封闭困境,改革单一且排他的教育评价机制和人才评价方式。其重要之举是,各类学习成果和经历能够被连续地记录并得到相对有效的认证与等值转换,学分银行正是并已成为重要的实现载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推动学习成果认证在世界各国的普及与应用,建立了专门的观测项目,通过全面科学地考察各国终身学习发展情况,总结新进展、新成果、新问题和新趋势,为自身政策制定与引导提供决策依据与基础。尽管目前国内开展了不同层面、不同主体的学分银行建设实践探索,但在国家顶层设计和全局谋划方面,依旧缺乏全面的学分银行建设状况调查分析作为研究依据和决策参考。因此,本研究借鉴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做法,对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状况进行全面的观测调查,从而得出相对客观完整的结论。
1.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在研究的前期准备过程中我们发现,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我国学分银行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但同时注意到,一些文献中曾经提及的学分银行案例,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已经失去其原本承载功能或机构消亡,有的仅是“徒有其名”,从未开展实际业务,还有一些新的探索与实践,也尚未得到关注。现实中既存在学分银行建设实际情况的滞后与学术研究蓬勃发展的鲜明对比,也存在最新的学分银行建设实践尚未在研究成果中得到及时充分的反映。因此,本研究力求全面调查国内各地、各机构学分银行的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回答:(1)我国学分银行建设探索的基本进展、主要类型、发展状态和初步经验是什么?(2)我国学分银行建设呈现出哪些主要特征?
2.研究对象
(1)研究对象的搜索方式。前期通过百度搜索引擎,以“学分银行”为关键词进行检索,逐条检查是否有学分银行主题的信息,并进一步“滚雪球”式检索以确认该学分银行主题是否存在,直至检索至信息内容与学分银行不再相关为止,得到相关数据79条。
(2)研究对象的筛选方式。依据学分银行相关的理论研究,我们发现并不是每家学分银行都具有观测价值,按照学分银行双要素(实现“落地”开展实际业务+具备公共服务属性)本研究确立以下标准过滤了38家学分银行。
过滤单纯开展校内免修免考制度的(包括境外修课的学分认可),冠以学分银行名称的高校学分银行。过滤单纯作为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体系内的分行,仅保留了“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青海分中心”作为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体系内的一家分行加以观测研究。过滤以学分银行为名,但实际开展的是在线培训业务的机构。过滤自成立起就没有实际案例记载,目前已经改变承载功能的学分银行。过滤一些仅被作为企业内部培训计分方式的企业学分银行。过滤仅有名称,确实没有发现任何业务发生与进展信息的学分银行。
(3)研究对象的确定。基于信息的搜索与筛选,最终保留的研究对象有41家,以国家级、省级、市级、行业及联盟类服务终身学习与市民学习的学分银行为主,也包括有研究价值的自学考试学分银行、校级学分银行等。
3.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和问卷法。
一是文本分析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选择、归纳与梳理,初步获得研究学分银行建设的理论依据,据此确立本研究的思路与问卷编制基础。
二是问卷法。编制并发放电子问卷,请求各家学分银行负责人协助填写,回收后整理相关数据,发现数据不足之处后,辅以实地访谈调研获取材料,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因为新冠疫情,实地访谈调整为电话联系,调查深度有待后续进一步跟进。本次调查的数据与内容均截至2019年12月31日。
4.调查方式和样本
本研究主要采取在线问卷调查方式,由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向各家学分银行负责人推送《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状况与问题调查》,各家学分银行负责人在线参与填写问卷,在后期研究过程中还对部分学分银行进行了电话访谈和在线咨询,完善调查信息。
本次调查向36家单位发放问卷。总计回收问卷32份,问卷回收率为88.9%,具体样本分布见表1。
表1 调查样本分布表
5.调查内容
问卷调查围绕各家学分银行的基本信息、定位与功能、建设情况及运行状况等4个方面展开,意图相对客观完整地呈现我国学分银行目前的建设状况,具体调查的核心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调查主要内容
1.基本信息
观测学分银行基本信息的意图,是为了准确把握其基本属性。调查发现,学分银行的数量在稳步上升,建设门户网站的速度在加快,但大多数仍处于早期运作阶段。大部分学分银行是基于正式发文成立的,且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管理,而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是学分银行建设的主要依托单位。
(1)成立时间。参加调查的学分银行中,成立时间跨度为2010—2020年。从趋势线可以看出,全国学分银行的数量稳步上升(见图1)。
图1 各年度成立的学分银行数量
(2)成立依据。参加调查的学分银行中,正式发文成立的有22家,占总样本量的68.8%。其中,由教育行政部门发文的有18家(15家省级教育厅、1家教育部、1家市级教育局、1家县级教育局),协会发文1家,自学考试机构1家,高等院校2家。
(3)组织结构。
最高领导机构。参加调查的学分银行中,29家明确有最高领导机构,占总样本量的90.6%,主要以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和教育厅/教委为主,其他包括学分银行管理办公室、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市教育局等。
上级主管部门。参加调查的学分银行中,除北京市自学考试市民成果认证项目以外(属于自考业务范围),31家都明确有上级主管部门,占总样本量的96.9%,主要以教育系统为主,其他包括省职能厅局及市政府。
主办/管理单位。参加调查的学分银行中,除北京市自学考试市民成果认证项目以外(属于自考业务范围),31家都明确有主办/管理单位,占总样本量的96.9%,主要以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为主,其他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社区学院及行业协会。
专家委员会/专家库/专家工作组。参加调查的学分银行中,有17家明确建立有稳定的专家委员会/专家库/专家工作组,占调查样本的53.1%。
(4)日常运行机构。参加调查的学分银行中,日常运行机构是学分银行管理中心/学习成果认证中心/学分银行管理办公室的有20家(其中15家独立设置),其他的日常运行机构均由单位的其他机构承担相关业务,包括教务处、自考办/自考科、信息中心、在线平台、研究院等。
(5)门户网站。参加调查的学分银行中,建立门户网站的有25家,占调查样本的78.1%,其中明确网站上线时间的有22家。2016年以后学分银行建设门户网站的速度加快,从趋势线来看,门户网站稳步增加(见图2)。
图2 各年度建立门户网站的数量
(6)发展阶段。参加调查的学分银行中,自我评定为处于筹备阶段的有4家,处于初步创立阶段的有9家,处于早期运作阶段的有16家,处于成熟运作阶段的有3家。
2.定位与功能
观测学分银行的定位与功能,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将实际情况与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对比,从而更好地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调查发现,参与调查的大多数学分银行明确有建设规划方案,并广泛服务于各类学习者。绝大部分学分银行为多目标定位,具备多项服务功能,且业务范围覆盖广泛,可以存储多项学习成果类型。
(1)建设规划方案。参加调查的学分银行中,明确有建设规划方案的有28家,占调查样本的87.5%。
(2)服务对象。参加调查的学分银行中,有3家明确服务于取得本单位学习身份的成员,其他各家都广泛服务于各类学习者。
(3)建设目标定位。关于建设目标的定位,问卷设计了“学分管理服务机构”“学习成果认证中心”“学习成果认证管理中心”“学习成果转换服务中心”“个人终身学习档案系统”和“其他”等6个选项。参加调查的学分银行中,除1家是单一目标定位外,其他各家均为多目标定位。其中,双目标定位的有2家,三目标定位的有9家,四目标定位的有4家,五目标定位有15家,六目标定位的有1家。
(4)服务功能。问卷对于学分银行的服务功能设计了“学习成果认证”“学习成果证明”“业务咨询”“学习途径推荐”“资源汇聚”和“其他”等6个选项。参加调查的学分银行中,提供单项服务功能的有4家,提供双项服务功能的有3家,提供三项服务功能的有6家,提供四项服务功能的有6家,提供除“其他”外五项服务功能的有12家,提供六项服务功能的有1家。
(5)业务范围。调查各学分银行规划存入的学习成果类型,其目的是了解各家学分银行的业务覆盖范围。问卷设计了“全日制本、专科教育”“高等继续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能力评价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社会考试证书”“行业、企业培训”“社区教育”和“其他”等12个选项。不同业务覆盖范围的学分银行具体数量如图3所示。
图3 不同业务覆盖范围的学分银行数量
3.建设情况
观测学分银行建设情况意在考察其制度保障水平与信息化建设程度。调查发现,参与调查的大多数学分银行制定有相关管理文件,并建有信息管理系统平台且建设步伐逐年加快,只有少部分学分银行制定了统一的信息数据标准。绝大部分学分银行具备两种以上信息服务手段,一半的学分银行已建立或计划建立合作机构联盟。绝大多数学分银行配备有专职工作人员,部分学分银行配备有兼职工作人员。
(1)基本制度。参加调查的学分银行中,制定相关管理文件的有25家,占调查样本的78.1%。其中,制定了管理办法的有20家(8家对外公开),制定了成果认证转换标准的有20家(10家对外公开),制定了工作手册的有15家(8家对外公开),制定了章程的有12家(3家对外公开),制定了其他管理文件的有5家(主要包括分中心管理办法、学分银行实施细则、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工作规程和平台技术方案等)。
(2)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参加调查的学分银行中,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有24家,占调查样本的75.0%,其中22家已上线运行,上线时间跨度为2010—2020年。自2017年开始,各家学分银行建设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步伐加快,从趋势线来看,信息系统管理平台的建设稳步增加(见图4)。
图4 各年度上线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学分银行数量
(3)信息数据标准。参加调查的学分银行中,制定了统一的信息数据标准的有14家,占调查样本的43.8%。
(4)信息服务方式。参加调查的学分银行中,提供日常咨询电话服务的有29家,提供网站留言与提问服务的有20家,提供微信公众号服务的有14家,提供对外电子邮件服务的有12家,提供移动端平台(手机App)服务的有10家,提供微信小程序服务的有6家。
(5)合作机构联盟。参加调查的学分银行中,已经建立或计划建立合作机构联盟的有16家。其中,13家已建有合作联盟机构,机构数量低于20个的有8家,数量在21—40个的有1家,数量在41—60个的有1家,数量在61—80个的有1家,数量在101个以上的有2家。目前,合作联盟机构数量最多的是慈溪市市民学分银行,有165家合作机构。
(6)人员情况。参加调查的学分银行中,日常管理单位/部门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的有26家,占调查样本的81.3%;配备兼职工作人员17家,占53.1%;同时配有专兼职工作人员的有10家,占31.3%。配备不同专兼职人员人数的学分银行具体数量如图5所示。
图5 配备不同专兼职人员人数的学分银行数量
4.运行状况
观测学分银行的运行状况是为了重点考察其“生存”状态。调查发现,参与调查的学分银行之间在注册用户数、学习成果存入数与学习成果转换人数方面相差巨大,但几乎所有的学分银行对于学习成果均规划有2种以上用途。一半的学分银行建有支持服务体系,多数学分银行已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实践工作。建设经验、存在问题与原因及支持需求从一线实践者的角度反映了学分银行建设的真实现状。
(1)用户数量。参加调查的学分银行中,注册用户数相差巨大。5家尚未有注册用户,不足千人的有3家,千人以上不足万人的有3家,万人以上不足100 000的有7家,100 000人以上不足300 000的有3家,300 000人以上不足500 000的有4家,500 000人以上不足百万的有4家,百万人以上的有3家。
(2)学习成果相关情况。
学习成果存入情况。参加调查的学分银行中,尚未存入学习成果的有9家,存入学习成果数量不足10 000条的有7家,10 000以上不足100 000条的有3家,100 000以上不足百万条的有4家,达到百万条级别的有5家,达到千万条级别的有4家。
学习成果用途规划情况。参加调查的学分银行中,有31家对存入的学习成果的用途进行了规划,占总样本量的96.9%。其中,可用于档案记录和成果转化(学分转化)的有28家,可用于学习证明的有26家,可用于积分兑换的有16家,可用于个性化推荐的有13家,可用于其他用途的有3家(包括求职招聘和激励依据)。
学习成果转换情况。参加调查的学分银行中,明确用户通过学分银行完成过成果转换行为的有19家,占本次调查样本的59.4%。在填写实际发生成果转换行为的用户人数时,有3家未填写,有5家选择了“人次”的填法,少则8人次,多则150人次、300人次、近千人次,最多的有91 000人次;还有1家填写的是项目人数的“80%”;其余10家中,通过学分银行发生成果转换行为的用户数在1 000以上2 000人以下的有6家,2 000多人、4 000多人、6 000多人、10 000以上不足20 000人的各有1家。
(3)支持服务体系。学分银行的支持服务体系是指各级学分银行机构及其涵盖的服务内容,例如,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为“省总行—市分行—区县支行—受理点”的四级服务体系结构。调查结果发现,在参加调查的学分银行中,建有支持服务体系的有16家,占调查样本的50.0%。
(4)特色工作开展情况。参加调查的学分银行中,有20家简要介绍了各自开展的特色工作,占调查样本的62.5%。在一定程度上,特色工作的开展情况能够从侧面反映目前各家学分银行探索实践的活跃度。
(5)建设经验。经过梳理归纳后发现,参加调查的学分银行认为建设运行中好的经验分别是:挖掘服务需求(12家)、领导重视上级支持(8家)、建设服务体系和专门机构(6家)、建设标准和制度(6家)、加强质量保证和模式创新(5家)、加强合作与学习(5家)、加强信息化建设(5家)和加强学分银行科学研究(4家)。
(6)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经过梳理归纳后发现,参加调查的学分银行认为存在的问题分别是:法律政策支持薄弱(12家)、政府支持社会协同不够(12家)、用户需求不高(7家)、社会认知度不高(6家)、学习成果认定和转换工作难度大(6家)、壁垒难以打破(5家)、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4家)、缺乏规范性建设指导(4家)、体制机制不完善(4家)、人员不足(4家)、经费不足(4家)、缺乏顶层设计(3家)、标准建设投入大周期长(3家)和业务范围过窄(3家)。
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分别是:国家政策不明晰(11家),主管部门重视不够(11家),宣传力度不够(8家),学分银行理念超前(8家),欠缺法律、制度和组织保障(6家),教育壁垒严重(5家),功能定位不清(4家),影响标准制定的因素过于复杂(4家),激励和共赢机制还未找到(4家),对学分银行未形成共识(3家),科学研究不足(3家),经费人员投入不足(2家)。
(7)支持需求。参加调查的学分银行在建设发展中,最希望得到的支持分别是:政府政策支持(25家)、经费支持(10家)、相关职能部门支持(8家)、规范建设的权威指引(8家)、社会广泛参与(7家)、完善体制机制(5家)、人员支持(4家)、立法支持(3家)、信息技术支持(3家)、成功案例学习借鉴和学术研究(3家)。
综合调查整体情况,可以将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现状概括为“发展与停滞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学分银行建设在成立数量、信息化程度及发展规划上均保持稳步发展,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制度保障缺失、经费投入不足,以及业务增长停滞等问题也阻碍了学分银行的发展。未来学分银行建设可以抓住职业教育改革、国家资历框架和区块链技术等机遇,加快自身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政府、社会、市场及信息技术的巨大压力和挑战。
1.学分银行建设的总体进展特征
我国学分银行建设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呈现出持续扩张的态势,但总体建设进展相对缓慢;随着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深入,学分银行组织架构会愈发完整,但同时研究与探索水平的差异导致了学分银行建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学分银行建设者在某些领域达成了共识,建设过程显示出部分共性特征。
(1)机构与业务持续扩张,但总体进展缓慢
综合学分银行成立的年度趋势、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上线时间及各家学分银行的具体信息可以发现,在政府的政策指导下开展学分银行建设的机构不断增加,业务平台不断上线。然而,绝大多数学分银行仍处于初步创立或早期运作状态,即便有3家自我评定为“成熟运作阶段”,但结合问卷中关于制度建设、用户人数、成果与应用状况、信息化建设程度等相关信息的综合衡量,仍然存在制度建设还不够完整或尚未公开,权威性没有得到认可,社会认知度低,学习者参与积极性不高,应用场景有限,以及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等问题。因此可以推断,我国学分银行建设整体发展仍处于早期探索与寻求突破阶段,尚未形成系统性的制度框架与共同的知识体系,学分银行的效用还未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总体建设进展比较缓慢。
(2)学分银行组织架构完整,但区域发展不均
从组织架构的角度来看,参与调查的绝大多数学分银行都明确设有最高领导机构、上级主管部门、主办/管理单位,并且一半以上的学分银行建立有稳定的专家委员会/专家库/专家工作组。完整的学分银行组织架构可以为其建设发展提供科学的政策指引与专业指导,并保障了建设所需的人财物等基本要素。从区域分布来看,参与调查的学分银行中地处东部地区的有14家,处于中部地区的有5家,处于西部地区的有10家,处于东北地区的有3家(地区划分按照国家统计局对于我国经济区域划分的方式)。显然,各地区学分银行数量相差较大,其中东部地区的建设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特征。
(3)学分银行在建设主体、功能和方向上呈现部分共性特征
首先,国家及区域学分银行建设主要依托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系统。调查结果显示,除江苏住建领域从业人员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是由江苏省建设教育协会负责日常管理外,其他国家及区域学分银行均由国家、省(自治区)、市和县级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承担具体建设事宜,至少也是和当地广播电视大学合署办公的机构。而之所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托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建设学分银行,是因为其建设的目标与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所承担的“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并举”“领军社会教育发展”,以及“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等使命密切相关。
其次,区域学分银行的成立文件核心内容基本相同。虽然各家学分银行发文成立或得到批复成立的时间跨度长达7年之久,且文件内容的文字表达有差异,但核心内容基本相似。一是明确学分银行的职责是服务所在区域所有学习者的学习成果认证与管理;二是依托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建设和管理学分银行;三是上级主管部门针对学分银行建设的创新性与探索性,留有建设指导空间。
再次,区域学分银行的自我目标定位与服务功能设计基本一致。在建设目标定位上,除1家学分银行是单一目标定位外,其他31家均为多目标定位;在服务功能上,除4家学分银行仅提供单项服务功能外,其他28家均提供学习成果认证与证明、业务咨询、学习途径推荐、资源汇聚等多项服务功能。
最后,办学主体学分银行和“学分银行项目”的本质属于免修免考制度。无论是自学考试还是高等院校,认定外来学习成果是自身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具体业务。这类学分银行通过依据办学主体发布的学分认定和转换文件,审核学习者提交的成果证明和转换申请,判断是否允许其学分替代或冲抵,本质上提供的是免修免考服务。
2.学分银行的分类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国家、地方、院校、行业企业等多个层面均积极开展了学分银行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参与调查的学分银行名称、成立文件、主管/主办单位及服务对象与功能来看,学分银行可以依据不同的分类维度,划分为不同类型。
(1)学分银行的名称类型
参与调查的学分银行绝大多数称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学分银行”,也有学分银行以“地名+学分银行”的形式命名,还有“高等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市民学分银行”,以及“院校/自学考试学分银行”或“学分银行项目”。不同的名称类型体现了学分银行在服务对象、覆盖范围及业务功能上的差异。
(2)学分银行的层级类型
从调查过程和结果可以发现,学分银行有国家层面的,如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有区域层面的,如各省市的终身教育或市民学分银行;有地方行业与联盟层面的,如陕西省高等继续教育学分银行;有办学主体层面的,如江苏理工学院拓展创新学分项目和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等。
(3)学分银行的服务对象类型
一是服务本单位学习成员。这类单位以上述办学主体层面的学分银行为主,其重点关注的是弹性学习及免修免考的教学管理改革,本质上并不是现代意义的学分银行。二是服务广泛的各类学习者。这类学分银行主要服务于区域内、区域内行业或全国职业教育范围内的所有学习者,目标是实现区域内或全国范围内不同类型教育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构建纵向衔接、横向融通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3.学分银行的“生存”状态特征
就调查结果而言,各家学分银行的“生存”状态参差不齐,实践探索结果喜忧参半。
(1)学分银行的“生存”活跃度不同
从学分银行的信息平台建设来看,有的平台功能较为丰富,新闻发布与信息更新较为频繁及时,登录界面醒目,导航栏目功能完备;有的平台界面简单,信息更新较少,不少栏目还在建设中。从用户及成果存入情况来看,各家数量相差悬殊,有的尚未有注册用户和成果存入,有的仅有少量用户与成果存入,但也有少数学分银行的用户数已达数百万以上、存入成果数千万以上。从学习成果转换情况来看,有19家学分银行的用户发生了成果转换行为,数量从8人次到9.1万人次的跨度,显示了各学分银行间业务量的巨大差别,从侧面反映了各家学分银行的“生存”活跃度的差异。
(2)学分银行的建设实施路径不同
部分学分银行积极探索有自身特色的建设实施路径。以广东、重庆、江苏等省级学分银行及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为代表的一批学分银行,通过开发资历框架或成果框架,实施“框架+标准”的建设路径;上海通过建立专业课程标准体系来推进成果互认;安徽积极探索省内高校继续教育学分的互认与转换;浙江依托学分银行管理全省成人学校社会培训成果;湖南探索“多元复合”的制度模式;云南试点关注非正规非正式学习成果的认证;北京探索开展个人经历的学分认定工作;慈溪将学分银行建设纳入市民生活管理体系。
(3)政策支持的方向与力度不同
从调查结果显示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合作联盟及业务开展情况来看,各家学分银行获得的政策支持方向不同,支持力度也极不均衡。浙江、上海及重庆等区域的学分银行从不同业务方向获得了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职能部门的政策支持。相对而言,地处东部地区的学分银行获得的政策支持多于中西部地区,这得益于东部地区发达的经济活跃度、频繁的地区人口流动,以及政府部门更加开放的管理意识。
大变革时代的来临,毫无疑问地将会赋予学分银行建设以新的挑战、机遇和变化,可以预见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需求”“行动”“支持”将会是学分银行建设的核心关键词。大部分学分银行已经意识到推动自身建设的真正动力来自“需求”,只有积极挖掘并响应社会需求,学分银行才能得以生存并正向发展。而各家学分银行的探索实践本质上都是“试错行动”,但只有“行动”起来才能使政策落地,并及时发现问题,提供对策基础。政策“支持”则保证了学分银行建设的合法性与权威性,为达成“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宏大目标提供先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