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商丘市中心医院口腔科(河南 商丘 476000)
2.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医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3.河南省口腔医院口腔种植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经海永1,* 何 平2 高健文1周 弘3
颧牙槽嵴区支抗种植是口腔正畸治疗常用的治疗方式,在各类错牙合畸形矫治方面具有良好疗效[1]。研究发现,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由种植过程决定,上颌窦作为颧牙槽嵴区的临近组织,在种植过程中极易受到损伤,影响种植体的稳定性[2]。因此,如何避免手术操作对上颌窦的侵犯,已成为临床的研究热点之一[3]。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是口腔专业领域常用的检查手段,具有操作简便、图像精确度高等优点,是评估口腔颌面部复杂解剖结构的有效工具[4]。针对性了解上颌窦底与支抗种植体植入的位置关系,能为颧牙槽嵴区支抗种植体的植入位点提供参考,从而降低手术损伤[5]。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52例接受颧牙槽嵴区支抗种植体植入治疗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CBCT影像学资料,旨在通过观测支抗种植体实际植入位置周围的软硬组织结构,以期为临床颧牙槽嵴区支抗种植治疗的应用提供依据。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口腔科就诊并接受颧牙槽嵴区支抗种植体植入治疗的52例正畸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CBCT影像学资料。其中,男21例,女31例,年龄19~35岁,平均年龄(27.25±7.48)岁。
纳入标准:患者均接受颧牙槽嵴区支抗种植体植入治疗;患者性别不限,年龄≥18岁;支抗种植体植入手术结束后均接受CBCT检查;影像学资料清晰、完整。
排除标准:上颌后牙区牙齿缺失患者;牙周病患者;既往存在正畸治疗史患者。
1.2 方法
1.2.1 CBCT检查 采用锥形束平板扫描仪(NewTom 5G Version FP型,意大利QR s.r.l.公司)对患者进行扫描。患者取仰卧位,扫描参数:管电流5mA,管电压110kV,扫描时间3.6s,扫描层厚0.3mm,扫描范围18cm×16cm。扫描过程中嘱咐患者不要随意移动头部,平静呼吸,避免做张嘴、吞咽等动作。
1.2.2 图像处理 所有图像均由一名放射科医师应用NNT Viewer 2.19软件处理,以平分患者颅面部的平面为正中矢状面,与上颌牙横断面作连续切面,层厚0.3mm,获得CBCT图像。
1.2.3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颧牙槽嵴区支抗种植体植入手术治疗,所有手术均由同一个手术小组进行。术前局部麻醉,根据术前CBCT检查情况确定患者的置入位点;于角化牙龈表面作一1mm切口,将支抗种植体垂直置入骨皮质,旋转其方向与牙合平面呈60°夹角,并平行于上颌第一磨牙冠状面。手术结束后给予患者常规止痛护理。本研究共植入支抗种植体94枚,包括左侧45枚,右侧49枚;男42枚,女性52枚。
1.3 测量指标 1)支抗种植体植入角度:测量支抗种植体长轴与矢状面所成的夹角。2)颊侧及腭侧骨厚度:于支抗种植体的冠状层面上测量颧牙槽嵴区颊侧及腭侧的骨厚度,计算骨皮质厚度。以种植体颊侧及腭侧穿入骨皮质的点为起点,以穿出上颌窦底骨皮质的点为终点,两平行线间的距离为骨厚度;骨松质厚度为进入骨松质点至进入上颌窦底骨皮质点间的距离;骨皮质厚度=骨厚度-骨松质厚度。3)上颌窦底角度:以双侧上颌第一磨牙近中最凸点和远中最凸点连线的中点确定正中冠状面,以正中冠状面为参考平面,分别选取3个冠状测量面,包括:(1)平分第一磨牙牙根与第二前磨牙间距、与牙根长轴平行的层面;(2)平分第一磨牙根分叉间距的层面;(3)平分第一、第二磨牙牙根间距、与牙根长轴平行的层面。分别记为层面1、层面2和层面3,上颌窦底角度为各平面上平行于上颌窦底内壁直线与外侧壁直线的夹角(图1)。
图1 不同冠状层面示意图。1A:3个冠状层面图示;1B:上颌窦底角度测量图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两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支抗种植体植入角度分析 由表1可知,94枚支抗种植体的平均植入角度为(28.41±8.67)°,其中,左右两侧的抗种植体植入角度、不同性别患者的支抗种植体植入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支抗种植体颊侧及腭侧骨厚度、骨皮质厚度分析 由表2可知,支抗种植体的颊侧骨厚度为(2.53±0.86)mm,骨皮质厚度为(2.33±0.71)mm;支抗种植体的腭侧骨厚度为(5.41±1.48)mm,骨皮质厚度为(1.51±0.43)mm。颊侧与腭侧的骨厚度、骨皮质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骨厚度:t=16.313,P<0.001;骨皮质厚度:t=9.578,P<0.001)。其中,左右两侧、不同性别患者的支抗种植体颊侧及腭侧骨厚度、骨皮质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不同性别、植入位置的支抗种植体植入角度比较
表1 不同性别、植入位置的支抗种植体植入角度比较
分类 支抗种植体植入角度(°) t P左右侧 左侧(n=45) 27.94±6.24 0.769 0.444右侧(n=49) 28.87±5.48性别 男(n=42) 27.44±7.82 0.624 0.534女(n=52) 28.36±6.48
表2 不同性别、植入位置的支抗种植体颊侧及腭侧骨厚度、骨皮质厚度比较
表2 不同性别、植入位置的支抗种植体颊侧及腭侧骨厚度、骨皮质厚度比较
项目 左右侧 t P 性别 t P左侧(n=45) 右侧(n=49) 男(n=42) 女(n=52)颊侧 骨厚度 2.48±0.77 2.61±0.31 1.090 0.279 2.56±0.62 2.51±0.81 0.339 0.735骨皮质厚度 2.26±0.58 2.34±0.67 0.616 0.539 2.42±0.63 2.21±0.52 1.734 0.086腭侧 骨厚度 5.53±0.87 5.31±0.92 1.181 0.241 5.57±0.96 5.27±0.78 1.672 0.098骨皮质厚度 1.56±0.32 1.44±0.48 1.413 0.616 1.53±0.47 1.48±0.36 0.584 0.561
表3 不同性别、植入位置的支抗种植体上颌窦底角度比较
表3 不同性别、植入位置的支抗种植体上颌窦底角度比较
冠状测量面 左右侧 t P 性别 t P左侧(n=45) 右侧(n=49) 男(n=42) 女(n=52)层面1 45.78±16.33 46.17±17.31 0.112 0.911 44.87±16.22 46.17±17.36 0.372 0.711层面2 63.25±14.67 70.81±15.74 2.403 0.018 54.68±17.83 55.44±18.26 0.203 0.840层面3 61.53±17.24 61.78±16.38 0.072 0.943 56.37±18.17 57.03±19.62 0.168 0.867
2.3 不同冠状测量层面上颌窦底角度比较 由表3可知,层面1、2、3测量的上颌窦底角度分别为(45.98±18.25)°、(67.03±17.31)°和(61.66±16.35)°,不同层面测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14,P<0.001)。除层面2测量的左上颌窦底角度明显大于右侧(P<0.05)外,其余层面上不同同性别、植入位置的上颌窦底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颧牙槽嵴位于上颌第一恒磨牙上方,具有双层骨皮质,可为种植体提供更好的稳定性。此外,颧牙槽嵴解剖位置较高且远离牙根,在该区域进行种植治疗不仅能降低种植体与牙根的接触风险,还能为种植体提供较大的垂直分力,提高正畸治疗有效性[6-7]。因此,颧牙槽嵴区已成为支抗种植体植入治疗的常用位点。上颌窦底与颧牙槽嵴区的解剖关系密切,其位置决定了颧牙槽嵴的宽度,也影响着种植植入位点及角度的选择[8]。但目前有关颧牙槽嵴与上颌窦底的关系研究较少。
本研究分析了52例接受颧牙槽嵴区支抗种植体植入治疗患者的CBCT影像学资料,结果显示,94枚支抗种植体的平均植入角度为(28.41±8.67)°,与以往研究存在差异[9],这主要与测量方式不同有关。以往研究多根据支抗种植体中心轴与上颌平面的夹角反映种植体的植入方向,但颧牙槽嵴不同位置的骨量存在明显差异,且支抗种植体为柱状结构,仅根据其中心轴的位置难以真实反映种植体的植入方向[10]。本研究以支抗种植体长轴与矢状面所成的夹角描述种植体的植入角度,可靠性更高。颊侧与上颌窦底骨皮质形成的双层骨皮质是支抗种植体获得初期稳定性的基础,当骨皮质厚度大于1mm时,即可提高种植体的稳定度[11]。本研究结果显示,种植体植入后,其颊侧骨厚度明显小于腭侧,骨皮质厚度明显大于腭侧,且厚度均大于1mm,提示双层骨皮质可为支抗种植体的植入提供良好的支持骨量。进一步分析不同植入侧、不同性别患者的颊侧及腭侧骨厚度、骨皮质厚度发现,颧牙槽嵴区骨厚度、骨皮质厚度在植入侧、性别间均无明显差异。Farnswortn等[12]认为,由于男女的饮食类型存在差别,男性咬合力较女性来说更大,因此二者的颧牙槽嵴区骨厚度也存在不同。本研究中,男性与女性的骨厚度、骨皮质厚度无明显差异,可能与样本量不同、测量方法差异等有关。
上颌窦底形态会影响颧牙槽嵴区种植体植入治疗的效果。一项有关84枚支抗种植体周围颧牙槽嵴区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分析研究发现,患者接受支抗种植体植入治疗后,约有45%的患者出现上颌窦底反折,上颌第一磨牙正中及远中5mm层面的上颌窦底角度较大[13]。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层面测量的上颌窦底角度值有明显差异,且层面2测量的左上颌窦底角度明显大于右侧,表明平分第一磨牙根分叉间距的层面上,上颌窦最宽平,更易发生骨分隔、上颌窦底反折等现象。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术前未发现患者上颌窦已突入牙根,接受植入治疗时种植体植入角度及高度选择有误而导致其穿透上颌窦底有关[14]。
综上所述,支抗种植体周围的骨皮质量是保障术后初期稳定性的关键,不同层面上颌窦底的角度可反映上颌窦底形态,临床应根据患者的上颌窦底形态差异决定支抗种植体的植入角度与深度,以降低上颌窦穿透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