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善,李伟峰
大学生体质已经持续20多年的下滑,反映的是学校体育仍然是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校长是所在学校体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大学校长可谓任重道远。校长是学校的旗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言,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校长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体育工作能否顺利地、正常地开展,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校长(校领导)对体育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力度,因此,校长(校领导)对体育的认识和支持力度,事关学校体育工作成败的关键。如何让大学校长重视、支持体育?——这或许是改变中国学生体质持续多年下滑现实的一剂良方。
众所周知,近代中国风雨飘摇、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在那种社会条件下成长了一批百年名校,一批著名校长,至今成为教育界长盛不衰的话题;在那种社会条件下,有一批大学校长不仅深谙体育的育人优势,也深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学校体育的消极影响,他们在治校过程中重视体育的育人优势,为培养健康身体、健全人格的合格人才矢志不移,为中国学校体育发展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令人欣慰的是他们其中的许多大学校长在不同时期把对体育的认识和感悟通过笔尖化成文字留存下来,至今已成为学校教育、学校体育研究的宝贵文献资料。整理研究近代大学校长的体育论述文献,总结归纳近代大学校长体育思想与实践,将会对当前学校体育的改革以有益启迪。
近代大学校长体育论述主要存在于相关史料、文集、影音等文献资料。本研究体育论述文献主要是由大学校长撰写并公开发表以体育为主题的文章(散文、诗歌、杂文等体裁,非体育专著),包括自述或公开场合的演讲报告;部分文献虽不是以体育为主题,但内容涉及体育且有一定篇幅,此类也归纳为体育论述文献。
近年来由于 “民国热” ,近代大学校长的研究长盛不衰。许多校长的文献都得到比较全面的整理。通过超星数字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搜索并查阅有关大学校长的体育论述文献可知,近代大学校长体育论述主要收录其相关的教育文集中,如《蔡元培全集》收录了《怎样才配做一个现代学生》、《学校应提倡体育》等文章;《罗家伦先生文存》收录了《在运动场上训练国民的政治道德》、《注重科学、劳作体育及人格训练》;《梅贻琦自述》收录了《关于体育比赛》、《体育之重要》的等文章。通过cnki检索近20年 “校长、体育” 的关键词,共获得与近代校长相关论文共42篇,在这些论文的参考文献中,部分作者引用了近代校长的体育论述文献。通过认真梳理和思考可以发现,现阶段近代大学校长体育论述文献零散地分布于各种文集中,并不容易查阅,当前国内还没有系统专门就近代大学校长体育论述文献进行整理与研究的相关著作出版,国内对近代大学校长体育论述与实践的研究也相当匮乏。
近代大学校长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可谓世人皆知,但近代大学校长对中国体育发展乃至学校体育发展的巨大贡献却鲜有人关注。搜集整理近代大学校长体育论述文献,并对文献及其作者进行解读,总结近代大学校长体育思想以及治校的体育成就,重温近代大学校长不平凡的体育育人理念,对促进当代人们全面认识近代大学校长具有积极意义。
根据文献资料,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前,清末和民国期间近代曾出任过国立大学、私立大学、教会大学、国立独立学院、私立独立学院校长总共有536位,通过国家图书馆检索近代536位大学校长的著作文献,搜集到著有体育论述的校长共12位,相关体育论述文章25篇(见表1)。通过对12位校长分析研究,总结他们的共同点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教育职业的成就方面。通过百度、搜狗搜索12位校长的介绍,12位校长大部分被尊称为教育家,这不仅反映了他们在教育界的地位,也反映了社会对他们在教育事业所作贡献的认可。其二、12位校长都有海外学习经历。近代学校开设体育课是中国对西方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优势的认可,但近代国人风化未开,崇尚文弱之美,羞谈尚武雄健,许多学校师生对体育消极对待甚至反对体育。大学校长作为开民智的先锋,他们在考察学习西方教育的过程中,高度认同了体育在西方教育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其三,教育救国是这些校长的共同愿望。教育救国是清末朝廷腐朽无能,经数次割地赔款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一批民族爱国人士深感国家人才缺乏、民智未开,逐渐兴起 “启民智,兴学堂” ,希望通过发展教育,培育人才以保国救国。教育救国发展教育以救国自强,从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近代大学校长首先都是爱国者,是教育救国思潮的拥趸者,这其中也包括了这12位大学校长。
表1 近代大学校长体育论述简况
本研究搜集到12位近代大学校长体育论述共26篇中,涵盖了散文、杂文、诗歌与演说稿等各种体裁。在内容的主题方面,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从教育角度解析体育;其二,从救国角度倡导体育;其三,以上两个主题的融合。
清朝末期,特别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国门被迫打开,西方教育开始进入国内。西方教育模式经过与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交汇与融合,逐渐被近代中国学校教育接受。体育是西方教育模式的重要内容,但在中国近代学校却普遍忽视体育的作用。近代大学校长大都具有留洋背景,留洋经历锻造了他们开阔的视界,对体育在教育的作用有充分的认识,促使他们承担了体育的科普任务。近代中国迅速由强转弱,面对亡国亡种的危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渐渐受到许多精英的认可,教育救国成为时代的共识。由此也促进了二十世纪初军国民教育兴起。 “军国民教育就是培养国民的尚武精神和军事素养,旨在反抗外来的军事侵略和国内的武力压迫,以后发展为学校军事训练、学校体育。简言之,军国民教育是指文武合一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培养国民的军事技能和尚武精神。” 军国民教育强调尚武、卫国,受到了蔡锷、蒋百里、蔡元培、蒋介石等军事、教育、政治名流的推崇。近代中国救亡图强,军国民教育需要体育训练与军事训练相结合,体育的角色尤其受到重视,由此也促使近代大学校长重视学校体育的作用。
近代大学校长不仅学识渊博,大都具有留学背景,对近代西方教育有较深的认识。他们撰写的这些体育论述文献至今已成为学校教育、学校体育研究的宝贵资料。整理研究近代大学校长的体育论述文献,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近代体育曾经的脉搏,对当前学校体育改革而言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近代大学校长的体育论述是近代大学校长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在救国、强种的时代责任推动下对体育认识的感悟、升华。研读近代大学校长的体育论述,不仅能够给当前大学校长、学校体育管理者以及体育工作者提供认识体育、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有益启迪,同时也为确立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提供理论依据,对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精神、十九大体育强国战略精神、推动学校体育工作以及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无疑是具有非常现实的积极意义。
教育家办学是近年来教育界的热门话题,也是温家宝总理回答钱学森六问 “新中国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的答案之一。大学校长有成为教育家的必然条件,大学校长也最有可能成为教育家。体育是人才最基本、最自然的素质,校长应该怎样看待体育是一个校长的基本素质问题,也是关系到大学校长能否成为社会主义教育家的前提条件。 “当前学校体育的薄弱本质上是体育并没有被摆在与德育、智育同等的位置上,究其原因,在于没有端正教育的目标” 。[3]与此相反,在积弱积贫的旧中国,重视体育却是近代中国著名大学校长群体的一种普遍现象,最具代表的是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他的名言是 “不懂得体育的人,不应该当校长” ,时至今天,我们品读这句话时仍觉震耳发聩、令人深思。近代大学校长关于体育的论述,反映了他们的体育素质与风采,折射出来的是近代大学校长的教育家精神,值得当代校长借鉴。
近代中国山河破碎、民不聊生,近代中国的一大批著名校长在办学过程中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为中国现代大学的奠基与成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西迁的诸多高校,为了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即使困难重重,但仍然坚持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为中国的人才培养书写了不平凡的历史篇章。近代大学校长在治校过程中体育实践上的身体力行,不仅为合格人才的培养做出了贡献,也为学校体育的发展书写了历史。近代大学处在中国风雨飘摇的背景中,经费问题始终困扰着大学的发展,但近代大学却有一批校长却为了学校体育的发展殚精竭虑,在师资聘任、场地建设方面给予特别支持,如清华大学、圣约翰大学以及私立南开学校(大学)等体育场馆生均拥有率,至今仍令当代各级大学望其项背。以古鉴今,近代大学校长体育实践的历史经验值得当前学校体育改革者借鉴学习。
为什么中国近代一些大学校长之办学会被后世津津乐道?为什么中国近代一些大学校长能够呕心沥血终身为大学奋斗?为什么一所大学在几十年上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只有一位或几位校长于学校融为一体,受人景仰?文如其人,研究解读近代大学校长体育论述文献及作者,可以获得对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类型、特点与个性新认识,丰富近代大学校长的教育思想、体育思想研究;可以获得对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群体的新认识,丰富和充实中国教育史、学校体育史对近代大学校长这个特殊群体研究的不足,对当代大学教育改革和推动教育家办学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代学校体育的科普与推广中,近代大学校长的角色不容忽视。近代大学校长体育论述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能够丰富近代大学校长研究内容,有助于强化校长作为学校体育第一责任人的使命,对提高当代(大学)校长对体育的认识、促进学校体育改革具有积极意义。整理并研究近代大学校长体育论述,考证分析近代大学校长治校方略中的体育实践(含学校体育制度建设、体育课程建设、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体育场馆建设、体育文化建设等)的成绩与历史经验,可以为我国现阶段大学体育改革提供思路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