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云琼,陈湘满
(湘潭大学 商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普惠金融进一步被提升为国家战略。发展普惠金融成为深化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创新的重点[1],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提出要“稳妥扩大农村普惠金融改革试点,加快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银保担’风险共担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推出更多免抵押、免担保、低利率、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产品”。普惠金融在拓展农村金融服务进而推动农村精准扶贫[2]与乡村振兴发展[3]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越发突出。同时我国正在大力推动数字乡村战略,这为农村普惠金融的数字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数字普惠金融为进一步赋能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全新的路径和技术支撑。
目前对农村普惠金融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从供给方面来说,集中在普惠金融机构的产品、服务模式、运营方式、金融成本、风险管理等在农村的发展情况及问题分析,基于这些问题进一步从供给角度分析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问题,如贾晋等[4]认为农村普惠金融主要存在 “普”的广度不够与“惠”的深度不足两个问题,然后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角度提出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对策[5],其重点在于扩大有效供给[6]。从供给角度的分析将有效供给不足视为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不充分的主要原因,但缺乏对当前农村普惠金融需求的充分分析。第二,主要集中在对农村普惠金融需求主体的研究,结合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国家重大政策背景下农村新的发展趋势,重点分析农村产业发展、脱贫、三农问题中的金融需求,认为农村分散且多样的需求、农户金融使用能力不足等阻碍了农村普惠金融的充分发展,这类研究主要关注农户的生产生活中的收支状况。[7]第三,对农村普惠金融的配套服务机制的分析,认为存在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8]、宣传机制不完善等主要问题。其中,有些研究将需求和供给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比如孙同全[9]通过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把金融服务需求方和供给方置于同一个逻辑框架内,以信贷供给方的视角分析需求方的家庭财务状况,此研究主要从农户微观层面进行分析,缺乏对农村普惠金融在宏观层面的供需探讨。
综上可以发现,目前从供需结合的角度分析农村普惠金融的研究相对较少,同时,我国脱贫攻坚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乡村振兴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地区的集聚,普惠金融的发展要适应这些新的变化,同时农村普惠金融领域在服务方式、公共平台搭建等方面的新问题也不断凸显,需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普惠金融创新。因此,本文先分析供需角度下当前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及矛盾,然后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化解农村普惠金融供需矛盾的意义,最后提出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对策建议。
(一)农村普惠金融的供需现状
从供给方面来说,农村普惠金融的供给体系初步形成,主要包括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机构两类。前者是主要供给主体,同时供给主体具有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当前农村地区普惠金融服务主要由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截至2018年末,农户生产经营贷款余额达5.06万亿元,同比增长7.6%[10],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助农取款服务网点86.5万个,银行网点的乡镇覆盖率达到96.3%,助农取款服务点村级行政区覆盖率达98.2%,村镇银行数量1616家[11]。农村普惠金融的信用信息体系建设日趋完备,据《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8》[12],截止2018年底,已为261万户小微企业、1.84亿户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农村地区总体上实现了人人有银行结算账户,乡乡有ATM,村村有POS机,金融服务可得性、使用情况、质量进一步改善,有效缓解了农村地区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从需求方面来说,农村地区的普惠金融需求主体主要包括农户、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低收入群体三类。当前农户的资金需求日益增强,但是也相对分散,地区差异较大,具有多样化特征,同时金融机构出于利润考虑,业务重点长期集中在城市和大型商业企业,分散的农户会受到比较严重的金融排斥,能够获取的金融服务严重不足;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较大、周期较长,尤其在农业产业化背景下,农村地区将会涌现出更多的小微企业,形成更加巨大的融资需求。
(二)农村普惠金融的供需问题分析
受困于相对落后的技术条件环境,基于传统金融服务模式的农村普惠金融运营成本较高、对风险的控制能力不足和服务覆盖范围较小,从农村金融的发展困境来看,金融供给、需求结构不平衡是制约农村金融“普惠化”的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13]这主要体现在金融供需总量和供需结构两个方面。
1.农村普惠金融供需总量不平衡,主要体现为金融需求总量大于供给总量。首先,银行机构对农村的金融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在我国许多农村贫困地区尤其是西部区域,由于地理位置偏僻,金融基础设施落后,加大对这些地区的金融供给可能会导致银行长期处于收益成本倒挂的困境。金融机构出于成本与收益考虑,不愿为农村地区、偏远地区和低收入群体提供充分而全面的金融服务,导致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其次,随着农村地区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型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尤其是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助推下,对金融的需求总量整体上不断增长,但同时由于大量的民间金融对正规金融产生了挤出效应,导致农村地区对专业化金融有效需求相对不足。
2.农村普惠金融供需结构不匹配,主要表现为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类型供给单一发展与需求不匹配[14],并且适农性不强。农村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大多为农户及低收入群体,他们的需求额度较小且分散,部分金融机构的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呈现非农化特征,农村金融排斥问题没有有效化解。同时,随着农村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也在主体结构、用途、周期等方面呈现出相应的多元化发展趋势,这对金融服务的多样化和精准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但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将服务重心聚焦于城市和大型商业企业,对农村地区的信息认知不匹配,无法及时有效地了解农村金融需求,导致现有的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与用户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无法精准有效对接农村区域日益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数字技术与金融业的不断融合发展,数字化、移动化、智能化的普惠金融成为未来发展的大趋势。根据G20普惠金融全球合作伙伴(GPFI)的定义,数字普惠金融(Digital Financial Inclusion,DFI)泛指一切通过使用数字金融服务以促进普惠金融的行动。数字普惠金融旨在利用数字技术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深化金融服务渗透率。数字化为普惠金融发展的共性难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路径[15],为那些被排斥在传统金融服务领域以外的“长尾客户”提供了相对公平的金融服务契机[16],尤其是为普惠金融在农村的创新实践创造了条件。在普惠金融的基础上,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数字技术形成的数字普惠金融可以为解决农村地区普惠金融供需矛盾提供有效的手段。
(一)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改善农村金融供需总量矛盾。传统金融和新兴金融科技的融合发展能够有效拓宽普惠金融的服务半径和覆盖范围,从而扩大对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总量,同时提升了农村需求主体对金融产品的可获得性,可以有效解决农村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的问题。[17]此外,数字化交易简化了柜台式交易程序,从而能够提高金融机构的运营效率,并且减少相应比例的人工投入,能够有效降低新增客户的边际成本和总体运营成本,增强其商业可持续性,能够有效调动农村金融供给主体的积极性并吸引更多的金融供给主体参与到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体系的建设中。
(二)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改善农村金融供需结构矛盾。利用数字技术能够使金融机构提高对农村用户的信息认知、更准确地获取用户的实际需求,通过收集用户日常交易数据,多维度分析和挖掘客户的数据信息,形成精准的用户金融需求画像,形成用户数据集群,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求变化趋势,可以增强广大农民金融服务信息的透明度,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基于此设计开发适合特定群体和特定场景的农村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可以使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发展的具体需求有效结合在一起。
(一)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供给机制
1.补足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短板
目前,我国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整体相对滞后。借我国大力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和大力发展农村数字经济的战略契机,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可以进行先行先试,探索建立标准化、智慧化的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网络。同时不断提高农村地区移动电话、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加快扩大农村互联网的覆盖范围,不断提高农村网络发展水平,不断扫除盲点,持续提升移动网络服务能力和质量,不断扩大移动用户和宽带用户规模,加快打造融合“三农”发展与多场景应用的农村数字化普惠金融信息、资源共享基础平台。
2.建立多元化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供给机制
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需要在多元化服务主体之间形成有效合力,形成动态互补、良性循环的供给生态圈。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支撑作用,全力支持“三农”领域和薄弱环节的发展,发挥大型商业银行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利用数字技术优势探索建立可持续的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完善以数字普惠金融为导向的管理机制和经营模式;同时激发新兴数字金融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积极引导金融科技企业与“三农”发展有效结合,与传统金融优势互补,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提供基础技术支撑和数据服务,鼓励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深入对接农村金融需求,借数字技术之力创新更加贴近农村发展、差异化的金融服务方式。
3.创新适农性强的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
金融机构应明确其对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不断提高为农村用户量身定制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在深入实践中了解农村金融需求的变化,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充分挖掘和分析用户的交易数据。鼓励银行不断下沉服务重心,联合金融科技公司尤其是大型互联网平台开展实地考察,聚焦当地资源禀赋、产业特色,通过数字化技术提升金融资源在农村的利用效率,提供适合当地产业发展、农民生活、农村建设的个性化金融产品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建立服务网点、线上线下、服务场景相结合的网格化精细服务体系,融合线上线下形成系统性的金融服务渠道,使农村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更加精准地对接乡村振兴发展的现实需求。
(二)以需求为导向,推动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产业链深度融合
1.建立针对农村金融需求的动态长效分析机制
鼓励银行同基层政府部门、金融科技企业合作,成立专门的农村金融需求分析研究机构,建立常态化的农村金融需求调研、数据收集机制,完善用户需求反馈渠道,并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定期收集分析农村地区金融交易信息,如信贷使用情况、金融交易类型等。通过不断地跟踪和分析农村的需求信息,定期发布农村金融需求分析报告,建立农村金融需求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作为连接农村金融供需主体的中介,为金融供给主体提供动态精准的农村金融需求信息,同时使农户及时了解最新金融产品,进一步形成精准、动态、高效的金融供需传导机制。
2.推动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产业链的深度融合
鼓励金融机构深入农村发展实际情况,依据地方资源基础、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趋势,通过普惠金融引导优势资源向农村产业流动和集聚。以金融为串联轴线打造跨产业、跨部门、跨地区的农村产业发展平台,进一步推动资源整合,探索与农业全产业链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环节深度融合的特色金融产业链服务模式,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环节设计供应链金融产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客户对接,实现农业产业链的精准“滴灌”,创新与多元化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场景深度契合的个性化解决方案。通过数字普惠金融的准确、有效供给,提升农村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农业产业链的附加价值,进一步赋能农村产业良性发展,形成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3.加强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知识的教育培训
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用户的数字普惠金融知识教育,加强其对于金融风险、金融诈骗的防范意识,实现金融教育宣传在农村地区的全覆盖。地方政府可以和银行合作,采用各种普及金融知识的形式,加大对农村地区金融知识普及的宣传力度,如采用现场操作演示、现场指导的方式,让农村用户掌握网上银行、手机支付的使用方法。金融科技企业可以联合相关金融部门,开展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宣传培训,为农村居民介绍其互联网金融产品,弥补农户对于数字金融产品的认知空白,消除其忧虑,并教授农户正确使用平台借贷,提高农户普惠金融服务的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