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迁儿童在城市受教育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来自苏格兰额外支持需求的启示

2021-02-01 17:27钱静华
绥化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全纳苏格兰农民工

钱静华

(爱丁堡大学莫雷教育学院 英国爱丁堡 EH88AQ)

一、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中国农民开始离开家乡,涌入城市寻找工作。户籍在农村,在城市工作半年以上的人被称为农民工。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把他们的家庭带到城市,他们的子女在城市生活和学习,人们把这一群体称为农民工随迁儿童。根据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50.9%的农民工反映随迁子女在城市上学面临一些问题。[1]事实上,大部分随迁儿童年龄在6岁到14岁之间,处于义务教育阶段。他们中的一些人由于父母的原因,不得不从农村地区的学校转学到城市,或者在城市的不同地区转学。农民工随迁子女作为城市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正面临着被排斥和歧视的潜在危害。我们迫切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帮助随迁儿童融入城市,让他们被学校和同龄人所接受。

二、随迁儿童全纳教育面临的问题

中国学者致力于发展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土化全纳教育,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尝试运用全纳教育的理念来解决现有的社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在目前的研究中,部分研究者从身份、心理、教育、文化等角度对儿童融入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2]

(一)户籍制度的制约导致教育不平等。义务教育的平等,不仅是机会的平等,还是教育质量的平等。中国的户籍制度是一项控制人口流动和保护经济的特殊政策。由于实行户籍制度,子女必须在其户籍所在地的学校就读,如果没有城市户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享受免费公共教育的机会比较有限。[3]即使被公立学校录取,他们也可能被收取额外的费用,这对低收入家庭来说是潜在的经济负担。一些农民工子女不得不上私立学校。然而,这些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教师资源质量相对较低,这可能会影响随迁儿童的学业成绩。因此,他们更有可能在义务教育结束后辍学进入社会。[2]

(二)应试教育制度与社会等级刻板印象。除了户籍制度,应试教育制度和城市家长对外来务工人群的刻板印象也导致了学校的不接受态度,农民工随迁子女往往被学校忽视或拒绝。[4]一方面,在高考的压力下,中国的学校一直致力于应试教育。全纳教育不是教学目标的主要焦点。此外,农民工的流动性导致其子女的教育不稳定、不系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工子女学籍管理的难度。[5]另一方面,城市孩子的父母对随迁子女的消极态度可能会使学校陷入困境。一些家长认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会降低教学质量,因为存在着对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地位低下的成见。[6]他们可能会拒绝送孩子去那个学校,或者把孩子转到其他学校去。学校因此可能不愿意冒着声誉下降和生源减少的风险接收过多的农民工子女。[7]

(三)随迁儿童分班。农民工随迁子女入校后,班级的分配又是另一个问题,有一个争议是把所有农民工子女放在一个班还是分散放在普通班。支持分班教学的人认为随着城乡教育差距的拉大,农民工子女很难跟上城市学生的学习步伐。从一开始就跟随城市儿童学习可能会造成心理上的差距,导致自卑等不良心理状况。反对者则批评了这种将所有随迁儿童放在一个班级的做法,认为这是群体孤立。[7]农民工子女的标签似乎是一个象征,表明他们的能力不如其他同龄人。[8]

(四)全纳教育师资质量不足。由于缺乏系统的全纳教师培训课程,普通的教师经常错误地对待有特殊需要的学生,主要反映在老师的消极态度和支持不足。[9]首先,中国对全纳教师没有具体的标准。在招聘教师时,只需要具备全纳和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识即可。[10]在师范教育课程中,全纳和特殊教育的知识不受重视,只是零散出现在整个课程中。此外,理论知识远比教学实践更受重视。师范学生参与长期全纳教学的机会比较有限。[11]

(五)随迁儿童与城市儿童的交往障碍。家庭条件、口音、学业成绩可能会潜在地造成随迁儿童和城市儿童之间的隔阂。低收入农民工主要从事建筑工作,其社会经济地位可能会造成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子女之间的物质差距。在学习方面,城乡之间的教材和资源的差异可能会导致流动儿童学习成绩不佳。此外,在中国的一些农村地区,教师使用他们的方言教学仍然是很常见的,其中一些方言与普通话有很大的不同,使随迁儿童在听课和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过程中可能有些困难。而且由于口音明显,他们可能害怕被人嘲笑,因此不愿意与同龄人交谈。沟通的缺乏会进一步增加很多方面的偏见,这些都导致了农民工子女自卑,不愿与城市子女交朋友或学习。

总体而言,与全纳教育中的残疾儿童不同,农民工儿童主要受到的是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学校不公平待遇、全纳教师素质不高以及与同龄人之间的障碍。随着流动儿童数量的快速增长,解决这些问题,尽快创造良好的环境已刻不容缓。

三、苏格兰额外支持法案实践分析

近年来,大多数发达国家将残疾儿童以及有特殊或额外支持需求的儿童纳入主流学校。2004年,苏格兰颁布了《学习的额外支持(苏格兰)法案 2004》((Additional Support for Learning(Scotland)Act 2004),将“额外支持需求”(Additional Support Needs,简称ASN)的定义扩大到社会因素。从2004年到2013年,额外支持需求的类别从12个增加到24个,除了身体和学习障碍外,越来越多的社会因素也被纳入考虑范围,例如学习和照顾中断。毫无疑问,类别变得更加多样化,并与更多的社会环境有关。

然而,不可避免的是额外支持需要学生类别的扩大和人数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全纳教育的资源分配问题。社会、文化和经济资源较少的父母,特别是那些被边缘化的工人阶级,可能难以追求自己的权利。相对而言,中高阶层父母更倾向于通过法律手段来行使自己的权利。[12]为了顺利推行额外支持需要法案,苏格兰政府采取了以下手段。

(一)为额外支持需要的儿童提供平等的学习环境。立法之后,从2005年到2013年,额外支持需要在苏格兰的整体比率从5%持续增长到25%,但苏格兰仍然保持着很高的融合性,只有1%的额外支持需要学生在特殊学校,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在主流学校和正规教室上学,确保所有学生的受教育权。[12]对于无法在主流学校上学的儿童,特殊学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具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制定个性化的课程方案,有利于儿童进入主流学校和更广泛的社区。

(二)加强机构间的相互联系。2014年苏格兰的《儿童和青少年》法案要求地方当局提高公众对儿童权利的认识,并鼓励不同的组织相互合作,通过额外支持需要为儿童提供更多的服务。[13]比如当一个学生转学时,环境的改变会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产生影响。此刻,教育局、学校和社会服务机构都需要密切联系,比如教育局需要提前了解学生的额外支持需要,不仅要与原来的学校联系,还需要跟入学学校联系,还要将相关需要反映给对应的社会服务机构。同时,当以上机构产生分歧时,苏格兰政府也制定了一套分歧解决程序,从学校到相关机构再到教育当局调节,确保各单位意见统一、合作顺利。[14]

(三)全纳教育教师职前培养计划。苏格兰政府采取多种途径培养专业的全纳教育教师。政府资助了一项名为全纳实践项目(IPP)的教师发展研究,旨在将就读于教育硕士专业的新老师培养成全纳教育教师。培训项目针对全纳教育的不同方面,开设了大量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强调教师信念的转变,要求教师对所有学生负责。与此同时,多家组织将相互合作,为未来的全纳性教师创造更多的机会。大学提供课程培训,保证了新老师的理论基础;中小学校提供实习机会,让教师能够把理论知识运用在真实课堂;教师协会全程监督。[10]每一个组织都将在未来包容性教师的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

四、针对随迁儿童全纳教育的启示和建议

基于上述讨论可以发现,与身体残疾学生不同,随迁儿童全纳教育更应该从社会因素的角度考虑,这也是国内随迁儿童与苏格兰额外支持需求儿童具有可比性的原因。虽然中国和苏格兰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解决随迁儿童教育问题上,中国可以借鉴苏格兰额外支持需求的一些经验。

(一)保证随迁儿童平等入学权利。首先,从苏格兰全纳教育的历史来看,它是一个从分隔到融合的过程。在户籍制度下,中国政府也应该重视城市公立学校从隔离向融合过渡。以上海为例,作为最受农民工欢迎的城市之一,上海在农民工子女全纳教育方面表现突出。[15]自2004年以来,上海一直致力于绕过户籍制度,让更多的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小学和初中,鼓励城市公立学校提高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率,提高教育质量,为其他城市入学率提供了有说服力的例证。

(二)加快农民工子弟学校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农民工子女入学应坚持就近招生政策或高考导向。然而,由于流动儿童数量庞大,让每一个流动儿童都进入城市公立学校是不现实的。即使在苏格兰,也有专门为有特殊需要儿童开设的私立学校。中国需要农民工子弟学校来减轻城市公立学校的负担,农民工子弟学校可以填补入学机会的缺口,提供负担得起的教育,防止儿童文盲。[16]农民工子弟学校存在着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等诸多问题,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和资金保障是地方政府的责任。

(三)随迁儿童过渡到混合班教学前先分班教学。在我国,流动儿童数量众多,水平参差不齐,建议在过渡到混合班之前,低年级学生可以安排在一个班以适应城市的学习和生活,这是一种可以接受的帮助随迁儿童适应城市学习和生活的方法。[7]因此,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应该发挥更负责任的作用,运用不同策略协调学校、家长和学生的利益,特别是为随迁儿童平等教育权的支持和保护提供制度保障。

(四)加快培养全纳教育教师,提高教师素质。教师专业素质在农民工子女融入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苏格兰全纳性教师培养策略如提供特殊课程、组织培训和实习项目等对中国包容性教师培养具有指导作用。[10]本科师范院校应开设特殊教育和全纳教育的通识系统课程,学生在本科阶段应该对特殊教育和全纳教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硕士学位应开设更具体的全纳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深入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此外,苏格兰的包容性教师培训要求本科生要有30周以上的实习时间,而硕士生至少要有18周的实习时间。[17]中国的大学也应该给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体验真正的包容性教学。从基础课堂教学、教材设计到家长交流,使学生有可能积累足够的教学经验。

(五)建立流动儿童专门部门。该部门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流动儿童的权利,拉近随迁儿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距离。额外支持需求的局限性表明,低收入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父母不太可能追求自己的权利。在中国,农民工也普遍被视为弱势群体。专门部门应向农民工介绍相关政策,并对农民工争取子女受教育权利给予充分指导。此外,专门部门应引导公众对农民工及其子女持有积极的态度。必要时,可以组织随迁儿童和城市居民之间的互动活动,消除偏见,加深相互理解。

猜你喜欢
全纳苏格兰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全纳教育视角下提高教学秘书管理水平的研究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特拉维夫首个全纳学校
公平高效:冰岛全纳教育模式及启示
苏格兰
凯蒂游苏格兰
苏格兰高地求生记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