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修改的建议

2021-02-01 15:56杨志银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教材思想教育

李 刚,杨志银

(1.青岛黄海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青岛 266431;2.云南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的第一本教材。该教材自2006年首次出版至2018年最新修订,目前已历经7次修改,在学科发展、教材建设、体系完善、内容丰富、观点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效能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和历史成就。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形成新思想、新观点,《基础》教材面临新的修订。本文主要针对教育教学中发现的2018年版本中存在的体系、内容和观点方面的问题,结合新时代新要求和教育教学工作实际需要提出修改完善教材的对策建议。

一、解决教材中存在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教材研究和发展述评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展中,《基础》教材的编写修订日渐完善。1984年,我国高校开始设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开启了教材编写的科学化进程。以学科为理论依托和学术支撑,教材须及时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新成果和实践经验,因此《基础》教材的不断修订完善是必然的。“05方案”颁布实施后,《基础》教材于2005年进行编写,把原“98方案”的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合并成一门课程,于2006年首次出版。这是贯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治国方略的时代需要,同时体现了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要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素质两者整体性融合的要求。教材发展经历了教材内容从“油水混合”拼盘到探索耦合,再到一体化三个时期[1]。经过多次修订,教材模块化内容的逻辑线条越来越清晰,教材质量明显提升,深受广大师生的认可与好评。

目前,学术界对《基础》教材既从宏观层面就一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共性问题进行有效研究,又于微观层面就教材自身进行专门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关于历次教材编写修订的特色。教材编写由最初的高校各自为营,发展到择优推荐,最后确定为全国统编和使用。历次教材的编写修订都集结了方方面面的智慧,编写组成员都是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著名专家和权威学者。教材紧扣时代和社会发展脉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及时编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现行教材充分展示出“立足新时代、贯穿新思想、着眼新要求、运用新话语”[2]四个方面的特点。

二是关于历次教材编写修订的原则和依据。《基础》教材修订以中央会议精神和主要领导人的讲话为依据,不随意加入个人学术见解,高度体现权威性、科学性和专业性。每一次修订,编写组都充分搜集高校一线教师在教材使用中的合理意见,紧贴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成长成才需要。现行教材内容初步实现了认知﹑接受﹑表达和转化的逻辑要求[1],更加符合大学生阅读习惯,有助于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

三是关于教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对教材本身和使用中发现问题的深入研究,既反映了广大一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术担当,又彰显了《基础》教材更臻成熟和完善的必然性。“目前教材编写还存在时效性科学性针对性可读性的问题”[3];不同程度地存在教材内容的重复性问题;在推进学科建设中,逐渐认识到教材知识学科归属性不强;同时,一线教师深感教材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和法律基础部分的深度融合还不够。

(二)解决存在问题,推动教材高质量修订完善

作为“马工程”的全国统编教材,《基础》教材在高校使用人数最多,其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可读性应高于并严于一般教材。教材编写修订应坚持高等教育教材一般建设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特殊规律的统一,缺失任何一方面都不能保证教材的质量。《基础》教材的示范性要求教材要尽可能减少纰漏。《基础》教材承担培养时代新人的使命,教材体系、内容和观点要能够达成课程的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4]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要求,教材要着眼于在未来5—15年服务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中长期目标任务。目前的2018年修订版还存在教材体系科学性逻辑强化不够、部分内容理论性逻辑提升不足、个别观点有歧义等问题。2020年12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指出,优化课程教材内容,加强课程教材建设。贯彻落实方案要求,需要充实完善相关内容,解决存在问题,才能够有效提升教材质量。

(三)解决存在问题,促进学科高质量建设

学科建设以教材建设为重要考核指标,两者相互促进。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过程中,不断解决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是提高学科建设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效手段。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愈加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的教材发展。《基础》教材的出版水准,一定意义上标志着学科建设的发展层次。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对《基础》教材的编写修订要把政治性放在首位,强化学科建设意识,以学科为支撑,体现学科元素,强化教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述意识。

(四)解决存在问题,为提高课堂教学效能提供重要保障

教材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教材体系是教学体系实施和教师课堂教学创造性转化的依据。教材建设关系课堂教学质量效果。近年来,各高校相继引进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切实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不可否认,新入职教师由于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对《基础》教材的逻辑体系、重难点内容、重要概念等掌握程度各异,对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更不易察觉。尤其是初次授课,对教材的依赖程度相对较高。虽然一些高校编写了辅助用书,但教材中各章节的具体内容设计、主要观点的准确性和表述的逻辑性仍然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学生对相关章节内容的理解。同时,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资料,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编写理念。教材的可读性、通俗性、知识性等均会影响学生对基本观点和重要内容的自学、理解及掌握。因此,要针对教材中的不足,通过完善相关内容、优化逻辑,满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备课需要和学生自学、阅读需求,进而不断增强课堂授课的实效性。

二、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材体系存在学科性和科学性强化不够的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内涵广泛,不仅要强调政治思想道德修养,还要注重科学思想道德修养、学术思想道德修养等,坚持思想道德修养的全面性。仅仅追求政治性是不够的,还要提升教材的学科性、专业性和科学性;如果忽视或淡化教材的学科性、专业性和科学性,反而会在学理上降低教材的权威性和可信度。现行教材体系虽以政治思想为主导,但未兼顾科学技术思想道德、大学生学术规范道德等方面。

教材里还存在有标题论点、但缺失相关具体论述的问题。例如,第五章第二节“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5]105-106部分,由2015版的教材中的一段话扩充为独立的一部分,与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中国革命道德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该部分并没有论述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是什么、有哪些值得吸收的内容。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要求,该部分可以借鉴人类历史上的崇德尚善、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道德和学术道德规范等具体内容。比如,近年来我国多篇学术论文被权威杂志撤稿,这说明从教师、研究团队到大学生培养方面还存在学风不端正、学术不规范问题,反映出当下对科学技术道德修养重视、认识、宣传、训练、培养等不够。要阻断这样的思想道德观念传递,需要培养青年大学生重树严谨学风。因此,在“基础”课中要重视思想道德科学技术修养。同时,还要重视市场经济道德修养、文化道德修养,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道德修养。

(二)部分内容存在完整性和逻辑性提升不足的问题

第一章第三节“辩证对待人生矛盾”[5]20-23部分,在2015版的基础上增加了苦乐观、顺逆观、荣辱观,2018版的排序为幸福观、得失观、苦乐观、顺逆观、生死观和荣辱观。这部分增加的内容本来可以让教材变得更鲜活,但由于缺乏逻辑性,并没有起到引领的作用。这“六观”的排序没有把轻重缓急区分出来。笔者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死观,生死观里面重点强调或突出生命观。要把生命观讲透彻、讲到学生心坎,就要讲清唯心主义的生命观,宗教的生命观,唯物主义的生命观,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的生命观。不同生命观,建立起来的幸福观、人生观就不一样,若没有生命观的先行理解就很难讲清楚幸福观。只有讲清楚生命观,才能讲清楚科学人生观的塑造规律及其存在的矛盾,在此基础上才有助于引导学生辩证对待和处理人生矛盾。

第三章第二节从四个方面讲了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爱祖国的灿烂文化”“爱自己的国家”[5]55-56。这四个方面的标题概述及其逻辑排序欠佳,给人分类不清的感觉,容易造成对爱国主义内容和爱国主义教育规律的误解。前三个观点主要讲的是感知祖国。爱国首先要感知祖国,了解祖国的自然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民族分布、祖国的灿烂文化和骨肉同胞等,这三个方面是爱国主义的前提基础。但缺失热爱家乡相关内容。热爱家乡,是爱国主义情感的一种表达,也是爱国主义的具体体现。如果连养育自己的家乡都不爱,何能爱国?爱国主义就是空洞的。热爱家乡就是要关心家乡发展,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增强服务家乡的责任感。缺失了热爱家乡这部分内容的专题论述,就如同失去自我生命的摇篮。此外,世界各国通行的“爱国者治理”原则也值得借鉴[6]。

与2015版教材相比,2018版教材还补充了“道德的起源”。第五章第一节“道德的起源”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天意神启论”“先天人性论”“情感欲望论”“动物本能论”[5]89-90四种道德起源理论。这样写层次不分明,不如将该段概括为一个标题,即传统文化道德观,将后面的部分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文化道德观。如此就不会引起理解上的混乱。

(三)部分观点存在用语容易产生歧义和合法性嫌疑问题

教材中,对于存在褒贬矛盾用意的语言,应当慎用或避用,否则难免产生歧义和争议。是否能够使用的基本原则是不能与法律规定相冲突。现行教材中存在此类问题。

例如,“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实际上是庸碌无为的人生观的表现”[5]11。这句话存在于2015版教材中,同样存在于2018版第一章第一节,用来讲庸碌无为的人生观。这句惯用语在教材中作为贬义使用,以说明消极的人生态度。事实上,“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兼有贬义和褒义,以此为关键词在知网“主题”检索,有19篇文章分别从贬义与褒义对立的两个角度使用,该惯用语使用涉及世俗界、宗教界、法律界不同领域。

在世俗界,用作贬义,比喻遇事敷衍,干一天算一天,得过且过,表示对事情满不在乎的心态,形容混日子的处世态度。例如,见于明代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六回、清代吴承恩的《西游记》第十六回、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五回和《文明小史》第四十四回、茅盾的《子夜》等小说。毛泽东在1937年发表的《反对自由主义》一文中论述第九种自由主义表现时就用了“办事不认真……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7]。但是,在《吉林教育》《中学生阅读(高中版)》等公开发行刊物里把“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8-9]作为一种职业精神,表现其忠于职守、尽心尽职的一面。

在宗教领域,“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用作褒义。“钟”在佛教界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史,是寺院具有标志性的法器,不是谁都有资格随心所欲乱敲的,用途不同,敲钟的快慢频率、节奏方法、重复次数也不同,大有讲究,也很有庄严感。撞钟的和尚,同时口中还会对佛教偈语念念有词,实际上是非常积极的一种工作态度。胡适先生1935年登临浙江西天目山游江南名刹“开山老殿”时,应寺僧之请撰写了一副对联:“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副对联后来成为寺中的著名联语。在昆明市西山华亭寺藏经楼里有一副对联“古寺换新颜种十年树木结十年果,老僧无甚事当一日和尚撞一日钟”。以上将“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作为一种职业精神推崇。

“和尚”是佛教“三宝”之一,是受法律保护的宗教从业人员,深受信教群众尊敬。我国现有佛教教职人员约22.2万人[10]。在《基础》教材第六章第六节“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5]189部分,介绍了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因此,教材中“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实际上是庸碌无为的人生观的表现”的论述,一方面,与宗教领域的推崇之意相冲突;另一方面,如此表述也没有考虑大学生群体中信教学生,佛学院、寺院和佛教教职人员的实际和内心感受,易出现“宗教知识上出错,误伤信教群众的宗教情感”[11]问题。教材用语不当且不切实际,这与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相矛盾,这样论述忽视了部分学生的情感体验,不能起到说明观点和教育人的作用。

教材应该体现对法律的遵守,培育学生法治思维的前提条件是合法,教材内容和观点必须具有合法性,立足事实,讲求法理依据。再如,教材第六章第一节立法方面的表述:“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根据当地民族的具体情况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5]143这样的表述漏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法理依据。教材仅根据“当地民族的具体情况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明显法理依据不够,需要规范语言表述,务求准确,防止出现理解上的歧义。

(四)部分概念存在定义不够精练和阐述不够明了的问题

如关于理想的概念,教材中是这样表述的:“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5]29教材没有把理想的定义说清楚,描述性的东西过多,没有抓住理想的本质。而且,没有讲清唯心主义的理想、唯物主义的理想、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的区别。

教材在同一内容的叙述上有重复啰嗦之嫌。如“中华民族能够在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5]45,“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5]48,“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绵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5]55。教材中引用的传统文化内容与教材里要说明的相关问题、观点结合不够紧密,针对性不够强。如果能集中起来,讲清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概念,效果可能会更好。

三、修改完善教材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修订教材高质量高效能服务教育教学的自觉意识

概念定义精练精准,语言文字生动精辟,知识要点简练易记、易于全面理解把握的高质量教材,是高质量教育教学的基础、条件和保障。因此要增强修订高质量教材的责任意识,从而高质量高效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可以采用设置专栏的方式,把重要概念、原理和知识点放入其中,以示突出。当前的教材,有些概念教师也难以发现,浪费了师生不少时间精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2],并进一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要求之中”[13]。“建设什么样的教材体系,核心教材传授什么内容、倡导什么价值,体现国家意志,是国家事权。”[14]在教学实践中,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教材的体系、内容和观点有自己的实践感悟,修改完善教材离不开一线教师的集体智慧,建议将教材修订稿发放至一线教师,公开征求意见。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强化培育时代新人的使命担当,真正做到爱岗敬业、乐教研教,把党的领导、党的主张和满足学生成长需要落实到教材修订的各个方面,积极参与教材修订讨论,建言献策。要加强教材修订的科学筹划,以铸魂育人为思想遵循,始终围绕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个根本价值指向,在科学严谨、精益求精、解决问题、力求实效、提高质量方面下功夫,以高质量高效能服务教育教学的成效为直接检验标准。

(二)提升教材体系的科学性逻辑

《基础》教材重在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等, 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现课程目标,要科学构建和优化教材编排体系,保证完整性,将教材的重点有机联系起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化和高效化。现行教材提出培养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时代新人,围绕育人目标,以人生选择为起点,进行理想信念、价值观的思想教育,再进行道德观和法治观的素质教育,从人生观、价值观到道德观再到法治观,勾勒出内容体系的整体逻辑。教材的修订要在此基础上,根据大学生认知特点、接受规律和学以致用规律,完善健全、优化创新教材内容编排体系,使教材体系的逻辑结构、章节布局更加符合规律。

针对教材体系不完善的问题,要在“大思政”观视域下,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和发展愿景,根据德智体美劳育人的全面性、全程性和协同性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大中小学教材一体化建设中突出融通性、完整性、可持续性,构建更加完备更加充实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治素养逻辑体系和学科体系。

(三)提升教材内容的理论性逻辑

第一章第三节“辩证对待人生矛盾”应该按照重要地位、关键作用、发展逻辑和学习规律的次序把生命观放在第一,结合大学生自杀的相关案例,强调生命的唯一性、不可中断性。目前全国失独家庭超过一千万户,所以生命要受到保护、得到尊重,要倍加珍惜。要引领大学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和担当家庭责任的伟大实践中成就出彩人生,凸显生命观的重要地位,实现人的自然生命向社会责任、历史使命的升华。

教材中爱国主义的内涵可以从感知祖国、热爱家乡、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统一这三方面逻辑来论述大学生的法定权利义务。这样的内容安排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理解爱国主义的本质内涵和爱国的责任意识、法律意识。由此,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的认知和认同,特别是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戍边守边责任。此外,教材中指出爱国主义是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应适当补充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思想发展的相关内容,让新时代大学生理解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结合及近代爱国主义的历史必然和现实逻辑,掌握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的精髓。可以结合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进一步充实教材中新时代爱国主义这一部分的内容,凸显其对教材编写的法规指导性。

(四)拓展教材观点的全球化视野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让整个世界交融在一体,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都不能置身其外。坚持立德树人,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方针,培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不能缺失国际视野、前瞻思维,离不开人类文明成果的共享。当前,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加强、人类共同利益的增多,必然要求强化大学生的国际意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15]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一带一路”倡议,需要引导大学生树立国际化思维,提升从全球化视野思考、分析和解决人类社会以及国内生活中出现问题的综合能力。加强国际意识教育,突出时代新人国际思维的培养,凸显教材中的道德教育、生活教育的国际意识元素,在全球化视野中丰富完善教材中的相关观点。立足新发展阶段,我们要以开放的国际视野、全球化治理和人类道德发展规律,构建体现中国发展、中国风格、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全球化治理需要的思想道德话语权威体系。尤其是站在世界文明的更高平台阐述正确的、全面的人生观,不能关起门来讲人生观、道德观和法治观。在全球化视野中建构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民族化和国际主义教育的全球化内容体系,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全球观,教育大学生克服激进的爱国主义、狭隘的民族主义,拥有开放情怀和国际主义精神。

(五)提升概念的定义精练和观点使用的合法性

教材中的概念、范畴范式、重要观点等相关表述,是教材具体理论阐释、学生情感体验、思想价值引导的结合部和融合点,应确保准确、严谨、合法。“理想是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向往追求的美好目标。”这样定义便于与“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概念相衔接。按现行教材中“理想是……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指的是理想的实现,而不是向往追求的目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是在世俗界、宗教界、法律界不同领域具有贬义与褒义对立性的观点内容,应该删除,写入教材有弊无利。特别是2018年以来,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各地蔓延,一些重要会议相继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发表系列重要论述,都与教材的主体内容紧密相关。教材要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要求,通过完善最新内容确保相关阐述的精准精练。要将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等充实到整个教材体系,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实完善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具体内容中。“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加强对青少年民法典教育。”[16]民法典教育是一种公民法治素养教育,可以结合教材最后一章的具体内容,将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基本要求等知识点融入教材中,强化民法观念的引导和民法精神的陶冶,坚持高等教育阶段的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提升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契约精神和守法自觉。教材“宜规定民法典各编的重要制度,让学生理解私权神圣、私法自治、权利救济等原理”[17]。应在人生观部分增加劳动观内容,反对不劳而获的享乐主义。劳动创造了人,对劳动的本质的理解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可或缺的。应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崇尚劳动的文化元素并将之融入教材。此外,还应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通过中外疫情防控的比较,将伟大抗疫精神充实到中国精神中,引导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强化大学生在新时代社会突发事件中的责任担当。

猜你喜欢
教材思想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思想与“剑”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