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瑾
(邵阳学院 政法学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近年来,国家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对于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也不断加大,几乎所有贫困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物质上的资助。从物质层面来讲高校资助工作开展得比较顺利,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奖、助、贷、勤、补、减、偿、免”的八位一体资助政策体系,有效保证了贫困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但是受到资助的贫困生对国家、社会以及学校的资助却表现出不同的情感态度,大部分贫困生心怀感激之情,但也有部分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对待资助的心态消极,甚至出现偏差[1]。
从相关政策上看,国家目前更侧重于物质上的资助,对于精神方面关注较少。贫困生感恩教育工作开展时间相对较少,整体处于精神资助落后于物质资助的状态。精神资助的相对滞后也就导致了部分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对于所获得的资助产生一种理所应当的错误想法。
从感恩教育的内容上看,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家庭、学校、国家、社会等方面。对国家感恩意识的培养是高校感恩教育相对做得比较好的地方,高校平时通过主题团课、班会等方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受资助贫困生对国家的感恩之情。但即便如此,每年还是会出现很多毕业生拒还助学贷款的情况,部分受资助贫困生并不感念国家的资助之恩、学校的培育之情。由此可见,高校感恩教育做得还远远不够。
从历史发展上看,我国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相对于西方国家起步较晚,近几年才逐渐开始研究贫困生感恩意识教育的相关内容,正处于探索阶段,取得的成果大部分存在于理论层面,实践较少。对于高校资助工作者来说,资助感恩工作的开展还需要不断摸索、实践。
从教育方式上看,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采取的教育方式比较传统,通常采取主题课堂的方式进行线下授课。传统线下授课因为受场地、时间限制较大,容易流于形式。集体性的主题课堂容易忽视受资助贫困生个体特殊性,很难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而且一堂课的时间过短,无法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对贫困生的影响有限。
以上是我国高校感恩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不足,下面笔者将从高校资助工作视角探讨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其意义。
感恩教育, 指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 通过相应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关怀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以德报德的品行教育、以灵魂唤醒灵魂的人性教育[2]。感恩并非与生俱来,需要通过教育引导,先形成感恩意识,使学生在内心对自身所获得的恩惠产生认可,进而衍生出感恩情感,外化为感恩行动,而高校资助工作是开展感恩教育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高校具有教书育人的责任,立德树人是根本,感恩教育又属于德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高校贫困生的感恩教育应该是高校资助工作者的重要任务。高校资助工作,不仅要从经济上帮助贫困大学生克服困难,更要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使他们具备强烈的自立、自尊及责任意识,正确看待资助工作传递的关怀和情谊。
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主要是在认知方面出现错误。有些贫困生不能正确对待自己贫困的现实,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有可能不会正确理解对自己的资助行为,容易走入别人是出于同情和怜悯才给予自己帮助的认识误区,因而内心很难产生回报的想法。任由贫困生自卑心理发展,可能出现两个极端现象:一种是其无法建立自信,无法与别人正常交往;另一种是其陷入物质上的攀比,把资助款用于购买名牌商品等奢侈消费。因此,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的教育,有利于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贫困的现实。
有些贫困生长期享受国家、学校的资助,可能会产生一种惰性思维,享受着资助却不努力学习,拿着资助在学校得过且过,没有想着通过努力来回报国家、社会和学校。加强贫困生感恩意识教育,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自强意识,使其认识到资助是为让其顺利完成学业,并努力提升自己,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同时,加强对贫困生的感恩教育,有利于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增强学校整体的感恩文化,让贫困生这一群体给学校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
辅导员作为平时与学生接触较多的老师,能够较为准确地掌握学生的状况。辅导员应该深入贫困生群体,多了解和关心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及时掌握他们的内心动态,多倾听他们的观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对待自己家庭状况的思想价值观念,让他们不要因此自卑。对于贫困生不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予以及时的教育纠正,加强对他们感恩意识的培养,使其保持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者有了更为丰富的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可以采用,高校贫困生感恩意识的培养应该做到与时俱进。例如,可以利用短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来进行感恩教育,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对感恩教育不应该仅仅拘泥于理论上的灌输,更应该在实践中让受资助的学生感受到回馈国家、回馈社会的幸福感和责任感。所以在感恩教育过程中我们可以多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社区服务活动等,使学生通过参与活动来感受回馈社会的快乐。丰富的现代化教育手段更贴近年轻人群体,是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国家设立贫困助学金的初衷是为了让高校学子不因贫辍学,让其毕业之后建设祖国和回报社会。如果我们仅考虑家庭经济状况而不考虑贫困生个人品行是否端正,是有悖于国家进行资助的初衷的。首先,在贫困生资助第一次评定时,就应该对申请资助的贫困生进行多方位的评估,通过与老师、同学沟通等方法进行调查,最后评判其是否达标,对不达标者要进行教育之后再决定是否发放补助。对于已经获得资助的贫困生,也要定期评估其感恩意识是否符合标准,对不符合者进行批评教育,对偏离资助初衷者可考虑停止发放补助。一个合理的感恩意识评定体系能够有效筛选出合适的资助对象,使资助对象了解并不是家庭经济贫困就可以获得资助,个人的品行、感恩意识这些都是考量标准。
一是加强“三观”教育,教育学生正确看待资助行为。大学阶段是青年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潮的影响,大学生在面对利益诱惑时容易迷失自我,缺乏理性看待利益的能力。学校应发挥思想政治课的思想引领作用,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上加强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做出理性、正确、合适的抉择[3]。
二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学校的微信公众号、易班、微信群、QQ群等为载体开展感恩教育,宣传普及相关知识、典故,坚持正面的、积极向上的价值导向。鼓励学生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并可通过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劳模“五老”讲故事的方式,用老同志的人格魅力、精神魅力去感染学生、感动学生,产生思想引领的作用,营造健康向上、正能量满满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是要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介入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不断拓展贫困生资助筹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还款方式和代偿机制;要加大高校贫困生资助项目的投入,提高奖助比例,增加奖助额度,扩大帮扶济困覆盖面,推进教育公平[4]。
四是在资助资金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勤工俭学岗位,合理减少无偿性的资助,使贫困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资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部分贫困生产生不劳而获的心理。同时,这样也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为其将来融入社会、回馈社会打下基础。对于一些感恩意识较强、品学兼优的学生,可以依据现实情况酌情给予无偿性补助。资助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有利于资助资金的合理分配,提高受资助贫困生的感恩回馈意识,是加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手段。
五是学校、家庭、社会在感恩教育方面相互配合,形成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体系,让贫困大学生在这个体系中感受学校的栽培之恩、家庭的养育之恩、社会和他人的关爱之恩,强力促进贫困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形成[5]。
感恩教育对于做好贫困生的资助工作、促进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感恩教育任重而道远,高校应在方式、方法上进一步积极探索和创新,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感恩观,使其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