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国亮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文件检验技术系 辽宁沈阳 110035)
民国时期,特别是在1932-1949年间,东北军、伪满政府、侵华日军、国民政府、人民解放军、电影公司等摄录了若干关于东北地区时事、政治、军事、文化、风土人情等方面的有声影音资料[1]。不少资料都大量地使用东北方言的人物对话、人物演讲、电影配音、旁白,因此记录了较为丰富的当时东北地区方言有声口语语料。这些有声影像资料目前主要保存在中国国家电影档案馆、东北地区历史文化研究机构和档案管理部门。随着网络和多媒体的发达,很多资料已经从档案馆走上网络,让今天的人们能够穿越时空的屏障,切身感受民国那个年代东北地区的方言口语,也让语言研究者能够从中窥探那个年代东北方言口语的概貌。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这些资料是一类珍贵的语言档案和数字遗产,其价值已经超越了“电影”本身的范畴。
(一)纪录片类。这些纪录片基本上都没有片名,而且受当时条件限制,拍摄的时长都很短,最长的不超过10分钟,短的则数秒到几分钟不等。都是当时记录的一些关于社会生活、时事政治、军事训练方面的片段。为了便于标记,我们以其中的人物、事件及出现的大致时间对其进行命名:
《东北军沈阳军事训练》,东北军1931年左右拍摄。
《张学良九一八事变后在北平欢迎国际联调查团的宴会上的演说》,1932年拍摄。
《张学良打网球》,东北军1932年拍摄。
《民国时期长春游乐园场景》,伪满政府1932年拍摄。
《建国之春》,伪满政府在日本指导下于1934年左右拍摄。
《溥仪阅兵视频》,伪满政府1934年拍摄。
《日本介绍新京、奉天、哈尔滨系列纪录片》,日军1932-1936年间拍摄。
《民主东北》,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东北电影制片厂1946-1948年间拍摄。
《富饶的东北》,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摄录。
上述纪录片记录有当时东北籍军政人物、东北地区群众说话的原声口语,这类口语基本上属于没有经过雕饰过的自然口语语料,充分反映那个年代东北地区的方言原貌,其语料价值很高。
(二)故事电影类。民国时期特别是伪满时期的东北,拍摄的有声故事片非常多。1937年,日本在长春成立了当时亚洲最大的电影公司“满洲映画协会”,从成立之年至1945年八年间,该公司拍摄了近百部美化日本侵略、美化伪满政权、宣传殖民主义的“国策电影”[1](P25-26)。由于伪满政权以“新京”即今天的长春为政治中心,因此这类电影多以“新京话”作为“普通话”进行配音,这就保留了较多的当时长春方言。这类故事电影主要有:
《东游记》,“满洲映画协会”1939年拍摄
《铁血慧心》,“满洲映画协会”1941年拍摄
《迎春花》,“满洲映画协会”1942年拍摄
《皆大欢喜》,“满洲映画协会”1942年拍摄
《碧血艳影》,“满洲映画协会”1943年拍摄
《银翼恋歌》,“满洲映画协会”1943年拍摄
《大地逢春》,“满洲映画协会”1945年拍摄
值得一提的是,194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北组建了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系列反映东北新生活的电影,这些电影大多是东北籍的演员参演配音,因此包含有较多的东北方言口语。代表性作品有:
《留下他打老蒋》,东北电影制片厂1948年拍摄。
《瓮中捉鳖》,东北电影厂1948年拍摄。
上述故事类电影,部分台词经过了一定的“国语”化设计,导致方言色彩有所弱化。从方言口语语料角度来说,这些故事电影中的东北方言口语语料,其价值要低于纪录片中的口语语料。
(一)具有自然口语语料属性。口语语料可以分为自然口语语料和非自然口语语料。非自然口语语料就是指发音人根据调查者的要求而说出来的语料,例如根据词汇调查表读出每个词条的方言形式。而自然口语语料,则是说话人自然状态下说出来的语料,不是为了专门调查而说。民国时期一些有声影像资料特别是纪录片中的东北方言口语,就具备自然口语语料的基本属性。例如1932年拍摄的长春游乐园中大人和小孩游乐时的场景中的对话,表达的口语就非常自然。还有那些东北地区军政要员开会时的纪录片中的对话,也都十分自然。它们能更加原生态地呈现当时东北地区的方言口语,因此这种自然口语语料的价值是弥足珍贵的。
(二)为研究东北方言提供活态语料参照。民国至今,东北方言必然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现代人去研究那个年代的东北方言,只能透过一些文本资料去研究,其中很多观点多处于类推或假设状态,缺乏活态有声语料的印证。而民国时期有声影像资料中的东北方言口语语料,就弥补了这种缺憾。它们为研究那个年代东北方言的特点提供了活生生的语言材料,使我们去研究方言不再仅凭文献资料,而是可以去倾听历史的声音,进而发现其中的特点。例如我们可以依据有声语料,从比较的视角去探寻民国时期东北方言与现代东北方言字音、词汇、话语韵律乃至语法上的异同,考察音系上的继承关系等等。
(三)为东北方言数据库(博物馆)建设提供历史语料。自2015年以来,在国家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统筹规划下,东北三省已经完成了40多个方言点的语料采集任务,并且完成了语料的筛选和标注工作,下一步就是建立大型的方言数据库。这样不但能使数据库的语料得到扩充、博物馆的展品得到丰富,而且还实现了现代语料与历史语料的交汇,其价值不言而喻。
语料的覆盖面主要是指某种方言口语语料包含有多少单字和词汇,其中单字能占常用字多少比例,词汇又占常用词汇多少比例[2]。就民国时期记录有东北方言口语的资料而言,由于这类资料比较丰富,因此语料的覆盖面也很广。我们以张学良1932年在“九一八事件”发生约半年后在北平发表的演说为例,分析其中语料的覆盖面情况。演讲中文部分总字数为271个(标点符号不予计算),重复使用的字只按照1个字计算,以上内容共用了123个字,全部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字。用同样的方法统计上述内容的词汇使用量为90个词语,全部都是基本词汇。由此可见,一段3分钟左右的内容,就覆盖了123个常用字和90个基本词汇。我们将张学良在上世纪30年代的演讲、开会等视频原声内容都进行了上述统计分析(所有视频加起来20分钟左右),结果表明他的有声语料一共覆盖了1021个常用字和255条词语。
此外,我们还把1948年拍摄的用东北方言配音的电影《留下他打老蒋》中的语料也进行了统计分析,该电影中的语料一共用到了1825个字,655条词语。仅这部电影中的语料和张学良原声影像资料中的语料加起来就覆盖了约2000个单字和约700条词语。如果将民国时期那些包含有的东北方言口语的电影资料中的有声语料都进行统计,单字覆盖3000个、词汇覆盖1200条完全没有问题,这已经能够满足研究当时东北方言口语的需要。因为根据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有关规范,调查记录一种方言,只需1000个单字和1200条词语就能满足基本需要,如果单字和词汇量都能超过2000就已经达到了“语料丰富”的等级了[3](P5)。所以说,民国时期有声影像资料中的东北方言口语语料,能覆盖绝大多数常用字词。
首先,应该通过网络调查和实地调查两种方式,收集包含有东北方言口语的有声影像资料(主要是当时的纪录片和电影),获得研究的基本素材。目前网络上发布有此类视频,例如张学良演讲视频、东北军训话视频、伪满训话视频以及民国时期反映东北的电影等。但大部分此类资料主要保存在档案馆和电影资料馆,因此需要调查收集。然后,对运用音频工具对其中的方言语料进行数字化处理,提取东北方言口语音频,将句子和语篇进行标注处理,建立“民国时期东北方言口语有声语料库”。最后,基于上述语料库,运用比较研究法,将民国时期东北方言口语同现代东北方言口语进行语音和词汇方面的比较,揭示当时东北方言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演变的若干痕迹。对这类语料的整理,应当坚持三个基本原则:
(一)跨部门与跨地区合作整理。记录有民国时期东北方言口语的有声电影资料,现如今保存在不同的地区和部门:解放前在东北拍摄的故事片大部分都保存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博物馆,而伪满时期拍摄的很多纪录片则大多保存在伪满皇宫博物馆、吉林省档案馆等机构。此外还有很多资料保存在国家电影艺术馆、辽宁省档案馆、张氏帅府博物馆、黑龙江省档案馆以及东北地区的一些图书馆、历史文化研究部门。我们在上述部门已经寻找到了很多记录有民国时期东北方言的电影资料,但还有很多有待进一步去发掘整理。这客观上表明,要整理这类语料,绝不是凭一己之力、一个团队整理就可以完成的。而是要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的合作,特别是语言研究工作者、历史文化研究工作者、博物馆及档案馆工作者,要起到桥梁纽带的作用,建立好相关的工作机制,将这类资料进行整理汇编,然后对其中的语料进行提取。
(二)分类整理与转写标注相继。对记录有东北方言口语的有声影像资料,首先要进行分类整理。分类应该从两方面予以考虑:一是根据电影资料所记录的地区或人物的籍贯进行分类,例如民国时期有关东北军的纪录片,主要是记录当时辽宁和热河一带士兵的军训或会议内容,说话人以上述两地为主;二是根据电影资料所摄制的年代进行分类,例如30年代影片、40年代影片。分类的目的是为研究当时东北各地或某个时段方言口语的基本情况奠定基础。在完成分类以后,就需要对其中的语料进行转写标注。所谓转写,就是把有声口语语料转写成文本话语语料,实现语料的文本化,便于后期语料的深加工。所谓标注,就是对语料用国际音标进行必要的描写和标示,这样便于同现代东北方言进行比较。
(三)服务学界和服务社会并举。民国时期的东北方言有声口语语料,作为一种难得的素材,它既应该为学术研究服务,同时也应该为社会公众服务[4]。一方面,这类语料是一种将近有百年历史的口语语料,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它们以方言“活化石”的身份而存在,可以揭示民国时期东北方言的语音、词汇乃至语法上的一些特点,进而我们可以用现代东北方言同它进行比较,梳理百年来东北方言的若干变化,探索东北方言演变的基本轨迹和历史变容。另一方面,民国时期的这些语料,具有可供人们观赏的历史文化价值。那个年代,能进入录音机中的声音,大多不是一般人的声音,这些人要么是社会显贵,要么是各界名流。把这些声音整理出来,不但可以让社会大众感受那个年代方言口语,而且还可以倾听这些人物的真声,进而置身于特定历史背景去学习背后的历史故事。如此一来,这些具有历史年头的东北方言口语就不仅仅是学术界研究的对象,同时还是公众倾听历史的对象,其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相得益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民国时期有声电影资料得以修复并再次和世人见面。而那些包含有各地方言的有声电影资料,也从尘封的历史档案中走向现代社会,它们以“有声语言”的形式使今天的人们能够听到历史的声音,去感知时代之声。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理应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对这些珍贵的有声语料进行数字化整理和研究,特别是在国家提倡方言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大背景下,应当把记录在民国有声影像中的方言口语,做成语料库,建立民国时期方言档案供后人倾听、研究,让这些珍贵的语言遗产在现代技术的照耀下发挥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