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志诚
(商丘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社会进步、国强民富、人的发展具有筑基固本的作用。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建设要立足国情、放眼世界,将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与科学研判时局紧密结合,围绕着教育事业的理论遵循、领导核心、战略意蕴、根本任务、关键所在和科学体系来锻造教育初心、彰显教育功能、培养时代新人、服务国家建设、服务民生改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通过自身有目的有意识的劳动去实现对自身来说利益最大化的那个目标,与此同时,伴随着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实践过程,人们不断探寻着一种以期实现利益目标的效率最大化手段,在这个循序渐进式的进程中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在此过程中,由前人建立在实践中形成的理性成果不断累积,并被保留和延续下来成为指导和教育后代人从事劳动实践的重要理性资源。马克思认为,教育的意义就是帮助人们通过学习去实现对前人理性资源的把握,这是实现人自身发展完善最直接且效率最高的方式。而教育的使命就是要“教育人民确立明确的道德感,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权利和自己的自由,激发他们的勇气,唤起他们对祖国的热爱”[1]2。发展教育事业就是帮助人获得自身生命进化的重要渠道,是服务于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关于人类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阐释,其基本观点是建立在人的劳动实践基础上的。由于人的智识水平或理性能力随着劳动实践的深化而不断提高,理性能力的作用也在改造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作用不断得到凸显,理性能力及成果被不断地运用到生产实践领域,推动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仪器设备换代更新、管理模式普及应用等,促进了劳动资料的丰富和革新,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劳动工具的换代升级,在社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推动作用。人类精神的“一般劳动是一切科学劳动,一切发现,一切发明”[2]585,在现实生产关系中的作用不断凸显,人们越来越多的使用脑力劳动来取代物质生产活动中的体力劳动,势必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一部分人不断被脑力劳动的产物——先进的技术、智能化设备——所取代。而此时,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人的智识水平提高、生产工具革新、科学技术升级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意味着教育对于人类精神的一般劳动来说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不仅体现了教育对于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上的价值,还体现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够通过学习、传播的方式不断地将世代累积的理性成果“变现”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工具。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马克思教育思想不论在过去还是当下,都有着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作为一种与时俱进发展着的思想,必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在适应时代的新发展新要求中发挥着作用。同时,立足时代特点继承与发展马克思教育思想,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宏阔的理论与实践空间,还对于理解习近平新时代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价值意蕴,增进价值认同,努力奋斗实现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实现教育强国有着重要意义。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应当立足国情、新形势及对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廓清发展的方向和道路,通过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推动教育事业朝着更加科学、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科学高效的现代化教育事业具有时代性和全局性,是传播人类理性成果的重要渠道、是改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保障、是提高社会成员生存技能的重要手段、是创造美好生活目标的重要基石,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新时代教育事业具有人民性和前瞻性,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为人们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服务,不断创新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帮助受教育者认识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重要途径,进而实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以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落脚点和归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3],就是要坚持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建设的生动实践中保持领导核心地位。深刻体悟这个根本保证的精神实质,就要旗帜鲜明、毫不含糊地在教育工作的开展中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在发展教育事业上找准方向、行稳致远,并形成清醒且深刻的认识,明晰责任担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邓小平同志指出,“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4]121。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国家建设所需的时代新人,一个先决条件就是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
伴随着国家间交往的频度和程度在不断加深,复杂多变的主客观环境造成新时代教育事业的育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为育人实践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险阻。诸如,国外别有用心者对于中国蓬勃发展发出异样的声音,“中国威胁论”“中国强国战略”“中国推行新殖民主义”等西方舆论甚嚣尘上,歪曲事实的国际舆论以损害中国的形象来对青少年进行错误引导;在国内,受到西方价值观念的冲击,存在着一些人信仰不坚定、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扭曲,推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在不同程度上对青少年学生造成负面影响。这就需要在育人实践中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事业改革创新发展,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办好教育事业的重要担当和使命。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就要抓住教育事业的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广阔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3]。实现新时代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在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就强调发展教育事业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在多个场合强调教育的重要、知识和人才的重要,强调了我们要想实现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就是知识和人才,当“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4]120。努力发展好教育,培养出人才,就是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培养阵容庞大的生力军。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教育事业的发展之于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伴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到信息化时代,人的智力因素在推动社会演变进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它能够打破时空的界限,高效地推动理性能力的创新成果全世界范围内互联互通。唯有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理性资源,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尽显人才优势,实现以脑力劳动的生产方式去完成时代发展所需要的物质生产任务来满足人的发展的消费需求,这是社会进步中人才优势的重要体现。新时代,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在以震撼世界的姿态稳步走向世界舞台的正中央,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日可待,我们比近代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奋斗目标,对于堪当时代大任的人才需求则更加旺盛。此时,教育在育人上展现的作用则尤为重要,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成为提升人的思想和素质、助力人才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将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途径,不断提升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不断将教育培养的时代新人转化为时代发展的人才优势,能够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早日实现。
在中华民族的教育史上,始终重视德行建设。儒家经典《礼记·乐记》提出,“德者,得也”,既要内得于己,又要外得与人;既实现自己身心自得,又要惠泽他人且有所得,是发自内心的或由衷向别人传达幸福的行为。《礼记·大学》认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先贤圣哲孔子和弟子们在施教过程中坚持传播“道”是为了实现“明德”,是符合“大学之道”的“德”、是实施“大学之道”所建树的“德”。其中“在明明德”的育人实践中,教育者始终坚守的是自明而弘扬,是实现自身自明,以及实现自明之后的弘扬传播,让更多的人都能够受到教育进而达到“明德”,最终“在止于至善”。
立德树人是发展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各个环节。发展教育事业需要教育工作者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修身立德、传道解惑是习近平总书记向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担当与使命,教育工作者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教学实践,“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3]。在育人育心的生动实践中,要注重“道德建设,重要的是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5]137。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坚定信仰信念,亲近真善美、抵制假丑恶,使善行和美德不断的巩固强化并凝结成为规范学生行为的道德力量,在道德修养中激发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时代新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6]158,一个国家没有德不会兴旺发达、一个人没有好的德行不能够在社会中立足,行无依归。新时代教育事业建设必须重视育人以德,课堂、校园是学生高尚道德品格养成的重要场所,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结合教育规律、课程特色和学生认知特点,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德育环境,让学校德育工作动起来、亮起来、活起来;使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做好结合和转化的文章来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教师是学生高尚道德品格养成的重要领路人,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既要做好学问之师,又要做好品行之师,帮助大学生在知情意信行等方面加强道德修养,在感悟道德的愉悦和追求高尚的快乐中去实现人生价值。
培养时代发展所必需人才的关键在教育,而教育事业良性发展和效能转化的关键在教师,是必须筑牢的关键之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3]因此,要发挥好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的关键性作用。随着国家发展,办学条件改善、教育投入增加、教师待遇提升、教师职业认同度提高,都在不断地激发着教育工作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之重教尊教的社会现象蔚然成风,教师的社会地位、幸福感和获得感也在与日俱增,使得广大教师能够安心、舒心、热心地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教师要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担负为国育才的使命,做好培养时代所需人才的重要保障,做到潜心育人、以德化人,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新时代教育事业的生动实践中。在教学实践中,强化德育作用,以达到突出价值认同的重要性,使青少年学生在思想观念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可和共享,在自身存在和自我价值实现中找到目标和方向,在学习生活及至未来的工作中不惧风雨、勇担重担,助力广大青少年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添彩。作为教育者应当增强对教师职业的价值认同,坚守教书育人的理念,要有热爱教育的定力和淡泊名利的坚守,坚定做好教育育人工作决心;要肩负起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神圣职责,践行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坚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这正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意义所在。每一位教育者都应该是传递正能量、弘扬中国精神的践行者、引领者,用美的语言、美的行动、美的心灵来影响受教育者,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服务学生、成就学生。
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历史潮流奔腾向前,新时代是理解社会主义中国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是新形势下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必须正视的客观环境。构建人才培养的科学体系,必然是建立在时代发展的现实之基上,必然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需要,帮助青少年学生成长为国家建设、社会进步需要的时代新人,是为了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培养所必需的人才。
新时代教育事业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需站在新时代的发展潮流中不断地去观察、思索、选择、实践,与时代发展主客观环境紧密结合,善用新媒介技术和现实资源。遵循教育规律,尊重学生主体性,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发挥个体特长优势,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助力青少年学生多元化、多路径发展,在不同的人生路上去实现人生价值。其中,始终贯穿于教育事业之中的是帮助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育人实践中必须将爱党爱国、扎根人民作为科学构建人才培养体系的前提和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开大学考察时,向青年学子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7]在新时代新的历史起点,每一位青年学生都应当理想坚定、信念执着,脚踏实地、不怕困难,勇做时代弄潮儿,建功立业新时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社会主义中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新时代的教育,新时代的教师,要帮助新时代的青年“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8],使之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建设有着科学的理论指导,关键是在于积极践行,唯有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扎实开展教育工作,才能真正担负起教育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