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世红 韩柱
(1.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4;2.南昌航空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63)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探索的历史。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2回望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探索历程,可以看到:没有党的领导和不断推进,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认识不可能深化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也不可能取得辉煌成就。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中华儿女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历史,也是无数仁人志士接力探索现代化的历史。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刺激,旧中国为了求生存开始被动地向现代化迈进。如洋务运动积极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但这种工业化的实践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甲午战争战败,中国开始意识到制度变革的重要性,而戊戌变法进行单纯的工业化且不彻底推翻封建制度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也以失败而告终。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袁世凯、张勋的复辟引发了知识分子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和批判。在思想文化领域开启的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虽然启发了民众的民主觉悟、推动了现代科学的发展,但是仍旧没能改变旧中国。透过近代中国实业救国、改良运动、教育救国等探索可以看到,虽然夹杂着进步与局限的种种探索最终都宣告了“此路不通”,但中国人对现代化的认识绝非停滞不前,而是逐步深化的。事实证明:中国社会无法通过单一变革走向现代化,中国要想进行真正的现代化就必须进行全盘改造,也即思想文化、政治制度、经济技术等所有方面都进行改造。换言之,不普及新思想就不能塑造新人,就不能建立现代化的制度,就难以发展经济科技。
马克思主义是正确而科学的真理,也是全面现代化的理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全套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这个方案既要全面推进又要分阶段开展,既要中国共产党义无反顾地肩负起民族复兴大任,又要让人们相信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逐步求得解放、走向富强、实现幸福。毛泽东曾鲜明地指出,中华民族“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2]161。事实证明,“中国产生了共产党……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3]1514,而在面对困难艰险时,中华民族就是有必胜决心和强大能力。
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逐步发展的过程。严格来讲,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最初表达是工业化。这一时期,发展工业、进行工业化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求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如1944年5月,毛泽东就明确指出:“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须有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须工业化。”[4]146与此同时,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之所以落后,是因为没有新式工业;帝国主义接连不断地欺负我们,是因为我们没有强大的工业。所以我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解决经济问题、建立新式工业,同时号召大家学习各种技术知识以促使中国工业化。同年9月,在答路透社记者甘贝尔问时,毛泽东谈到中国实行经济及文化建设纲领的主要目的是减轻人民负担,改善人民生活,实行改革与工业化。次年,在《论联合政府》报告中,毛泽东不仅提出“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更明确提出“为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也是工人阶级的一个重要任务。这一时期,现代化之于中国是一个引人为之奋斗的目标追求,其前提是中国必须是独立自主的国家。而要想独立自主就要进行彻底的革命,可以说通过革命建立现代国家制度是核心。总之,工业化的目的是为革命,而均衡发展工业的方案不仅为干革命、促民生、得解放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工业化发展、现代化起步提供了良好准备。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局面,党领导人民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土地革命、三大改造,其目的是要解决经济问题。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认识是由“社会主义工业化”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样一个过程。
1953年,党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这既是党的理论创新,也是党的实践创造。这一决策在推动国家工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国家全面推进现代化作了重要准备。与此同时,毛泽东也明确指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可以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就可以建设和巩固现代化的国防。”[5]705由此看出,党非常重视工业化的重要作用,实践的延展必定会深化理论认识。于是,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时,毛泽东在开幕词中提出,打算在几个五年计划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6]350。这里的“文化程度”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社会成员的受教育程度”,而是和经济相对应的、广义的文化程度,可以认为是文明程度。而提出有高度文明的现代化是我们党对现代化理论探索的一大进步。与此同时,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并列提出“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以期通过完成这些任务使我国逐步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进而达到革命化之目的。将这四方面纳入现代化中恰恰说明我们的现代化是在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中逐步深化的。后来,毛泽东在国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指出,我们要共同努力“建设一支现代化的革命军队”,以应对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进而战胜帝国主义、解放台湾。建设现代化的军队是现代化的重中之重,现代化的军队将会构筑起保卫人民、保护胜利果实、御辱于外的“钢铁长城”。把军队作为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对现代化理论的持续探索。1955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我们的任务是“钻社会主义工业化、钻社会主义改造,钻现代化的国防”[6]395。1957年3月,毛泽东又将现代科学文化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后来,他在阅读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又将国防现代化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四个现代化”的最初表达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探索的结果。1964年12月,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首次将“四个现代化”作为战略任务提出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由此拉开帷幕。次年的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再次重申了“四个现代化”这一国家的重要任务。这一阶段,从单纯的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可以看出党对现代化的理论认识在量变的同时,也实现了质变,变得更全面、更完备了。总之,“四个现代化”的提出和逐步展开是党根据我国发展实际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良好开端。它不仅为我国今后进行现代化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丰富的理论准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面拨乱反正,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我国由此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邓小平多次谈到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的政治路线。1979年3月30日,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不仅明确提出我们当前和今后的主要任务是搞现代化建设,同时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动摇其中的任何一项,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现代化事业都会葬送。这是我们党对现代化的重要理论认识。同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大平正芳问邓小平:“中国提出的现代化是什么样的现代化?”邓小平沉思后说道:“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是‘小康之家’。”[7]237具体而言,“中国式的现代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主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条件,以自力更生为主”这样的现代化[8]29。至此,邓小平又进一步深化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认识。1980年1月,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邓小平提出20世纪80年代主要做三件事,而“加紧经济建设就是加紧四个现代化建设”不仅是三件事之一,而且还是三件事的核心。同时,邓小平还把政治路线、政治局面、创业精神和干部队伍等作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前提或务必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我们的现代化理论内容不断地扩充。此外,邓小平尤其重视科技和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如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邓小平就鲜明地提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7]86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新时期的总任务。从这时开始,“四个现代化”由战略目标转变为战略步骤,这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的再认识再深化。正如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所强调的那样:“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8]3这就界定了我国的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性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这一概念,初步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内涵,而经济、政治、文化则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至此,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探索有了更加明晰的布局框架、重要内容,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意义重大。
正因为邓小平深刻地认识到政治社会稳定对国家发展的重大作用,所以要求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科学技术、坚持改革开放,党和人民才经受住了国内国外险恶风浪的重重考验,把稳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航向。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久以来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很多重大认识问题,深化了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判断事业得失成败的标准,进而提出“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为评判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提供了正确的衡量标准。总之,正因为我们党不断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我国各方面才能稳步发展,我们才能迎来光明前景。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概念,并阐述了其主要特征。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客观规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上,江泽民提出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十二个重大关系。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不仅明确指出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同时也展望了下世纪我国各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这一时期,江泽民尤其重视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过程中的作用。2000年5月,在上海主持党建工作座谈会时,江泽民明确要求“三个代表”要落实到从严治党中去,强调:“把党员、干部队伍教育管理好了……才能执好政、治好国,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9]28同时,江泽民也提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人才,尤其是知识分子,“他们的作用发挥得好不好,直接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9]148。后来,江泽民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进一步强调,“我们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也必须符合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本身也应现代化”[9]263,也即按照科学精神来观察、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总之,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探索是随着我国实际情况不断深化发展的,理论上有坚守也有创新,实践上有推进也有跨越,但目的都是为了把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更高阶段,逐步实现人民的美好愿望。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面对新情况新问题,胡锦涛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10]589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经济建设必须依靠发展,而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所以胡锦涛再次强调:“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11]123所以要在不断提高人才素质、改善人才结构、优化人才环境的同时,充分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作用,努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以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证。2003年8月底至9月初,胡锦涛在江西考察工作时首次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概念。2007年6月,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上,胡锦涛进一步阐释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对新世纪新形势下集中精力探索“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时代课题进行科学回答。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总任务[12]13。可见,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探索是持续推进、不断发展的。这一时期,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探索始终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坚持物质和精神并重,凸显了全面性、协调性和科学性,其目的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依据变化的实际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政策,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更具生机活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3]3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认识的深化和拓展,标志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更高阶段。改革是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解决发展过程中所凸显出来的顽瘴痼疾、体制机制弊端,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行稳致远。从2014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江苏调研时首次并列提出“四个全面”,到2015年2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进一步明确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及其相互关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拓宽了我国发展战略的新视野,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新探索。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14]12把“美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之中,不仅深化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也彰显了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创新。此外,习近平同志在多个场合多次强调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同时也提出要统筹推进现代化建设,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并对二○三五年国家各方面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全会提出将“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平安中国”等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再次彰显了共产党作决策定政策始终以人民最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新时代中国的伟大变革绝不是西方国家现代化的翻版,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绝不是空洞的口号、虚幻的概念。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既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推进的现代化,又是以人民为中心、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在理论创新、实践创造基础上不断发展的,是物质上强、精神上更强的现代化,更是党和人民同创造、共享有的现代化。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探索过程,总结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探索的经验,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探索是在坚持立足中国国情、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的。具体而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认识到要想打倒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必须有工业,以工业化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要,促进革命发展,这符合我国国情。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政策,不仅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也为社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正因为中国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际保持国内稳定。这一时期,国家各方面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起步之年,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一方面,我们一如既往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继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加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探索,同时也不断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另一方面,我们仍要认清国情,保持清醒,辩证认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及国际上错综复杂的形势和风险挑战,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相结合,力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再上新台阶。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探索过程就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过程。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认识到只有进行全盘改造才有可能为实现现代化提供良好环境。于是,党领导人民进行工业化,以工业化的实践推动理论认识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不仅认识到经济对于现代化的重要作用,还进一步提出国家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可以同时进行。正确的理论认识对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所以“一化三改”在全国稳步推进,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在发展,理论认识也在不断地深化。由农业扩展到运输业,扩展到国防,再扩展到高度现代文化程度是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认识深化。“文革”之后,中国共产党看到中国与世界的巨大差距,便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逐步实行改革开放。随着国内国际重大事件爆发,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家稳定对于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于是,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条件。进入新时代,面对“两个大局”,面对我国发展过程中突出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党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认识更深刻、更全面,逐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并以刀刃向内的勇气解决顽瘴痼疾,这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实践价值。
时代不断变化发展,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探索就是一个基于时代变幻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如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境况,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追赶,努力发展经济、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这一时期,正赶上科技革命第三次浪潮,西方国家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面临封锁,我们只能自力更生。透过历史可以看到那时全国人民都憋着一口气、干劲十足,所以祖国大地树立起一个个精神坐标。“文革”后,党认识到必须进行改革开放,尽快融入世界发展大潮。于是,中央领导纷纷去国外考察,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不仅认识到稳定对于发展的重要作用,更认识到保持国家独立的重要性。进入新时代,面临“两个大局”,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回答了发展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问题,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而新发展格局又明确了我们进行经济现代化的路径。总之,无论是新发展理念还是新发展格局,都是立足于我们正处的新发展阶段,都是为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回望来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探索是逐步深化发展的,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远眺未来,我们仍需爬坡赶路、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探索不停息,实践创造不停步,我们也一定能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如期实现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