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福寿,张立志
(安徽外国语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1201)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博士说过:“我得到一个恐怖的结论,发觉我是教学成败的决定因素。我可以用个人的方法去营造学习的环境,也能用每天的心情去决定学习的气氛。身为老师,我掌握无比的权力,使学生过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作为折磨人的工具或激发灵感的媒介。我能侮辱人或使人开心,也能伤人或救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的反应决定了危机是扩大或是缩小,是教化还是兽化学生。”[1]
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是大学生政治思想领航者、学习成才指导者、人生发展引导者、事务工作管理者。辅导员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影响深远,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学生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教育过程中辅导员稍有不慎,就会对学生造成心理伤害。因此,探究如何规避、干预辅导员工作中的“师源性心理伤害”问题十分必要。
心理伤害是指外部因素对人的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它会阻碍一个人的心理和情感成长,远远超过身体上的伤害。性格内向的学生,在受到心理伤害时,往往会选择默默承受,这会让他们情绪低落、郁闷不安,久而久之或可患上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对于外向型的学生,心理伤害积累到一定的量时,可能会发泄内心的不满,产生攻击、报复、破坏、恶作剧等行为。心理学研究发现,受过心理伤害的人在很多方面都异于普通人。
学者们对师源性心理伤害概念的认定有不同的看法。李有华认为是教师不当的教育教学行为给学生带来心理伤害[2];李峰认为是教师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对学生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而导致的心理伤害[3]82;杨忠健和张桂荣把由于教师的原因对学生心理造成的伤害称为师源性心理伤害[4];阮海洋认为是教师的某些行为或心理健康问题有意或无意、或隐或显地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5]。综述之,师源性心理伤害是指教师由于自身的心理、情绪或不当的言行等问题对学生有意或无意造成的心理伤害。高校辅导员是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给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是典型的师源性心理伤害。
从主体和客体来看,师源性心理伤害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教师危害学生心理健康的行为;另一方面是指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来自教师的伤害。
从教师主观意愿来看,师源性心理伤害可分为无意伤害和有意伤害。前者是指教师在不经意间的言行、情绪表达等让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后者是指一些教师有目的、有意地对学生进行言行惩罚,给学生所造成的心理伤害。
从伤害的表现方式来看,师源性伤害有显性伤害和隐形伤害。显性伤害是指教育者利用体罚或变相体罚等暴力行为对学生产生伤害;隐性伤害是指教育者在言语和态度上有意或无意地对学生采取非暴力的行为,从而对学生造成情感和心理上的伤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制的健全,显性伤害已逐渐消失,而隐形伤害依然存在。
不同的学者对师源性心理伤害特点的认识虽有不同,但整体上相一致。李有华认为其特点是易感性、突发性、隐蔽性、社会性和危害性;李峰认为其特点是必然性和偶然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发展性和隐蔽性、长期性和消除危害性的难度。综述之,师源性心理伤害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复杂性、深刻性、危害性、传染性、伤害的延迟表现性等特点,消去其给学生带来的危害难度较大。
师源性心理伤害这些特点使其对学生的伤害往往容易被忽视,但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有调查研究表明,有经历过教师心理惩罚的学生在半年后仍然有负面情绪的占2.24%,心理仍不舒服的占12.69%。师源性心理伤害会导致学生对外界的认识与评价产生偏差,心理健康指数下降,甚至会造成学生出现重大心理疾病。辅导员需要经常性面对学生,他们一旦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其危害程度远远超过普通的教师和管理者。
(1)认知观念偏差。健康的心灵才会有健康的行为。辅导员工作中的行为,会影响学生的“三观”,对其心理素质养成也至关重要。辅导员错误的心态、观念和认知偏差往往会导致辅导员在工作中做出错误甚至是严重伤害学生的行为。比如,持有“师尊生卑”“不打不成才”等认知偏差的辅导员就会出现辱骂或体罚学生的行为,忽视学生的人格和自尊。调查中发现,有2.14%的学生受到过辅导员的语言威胁,1.01%的学生受到辅导员变相体罚。这种错误的认知观念本身,容易让学生产生自卑感、焦虑恐惧情绪,表现出退缩、攻击行为。
(2)工作情绪不良。教师的情绪状态既会影响教师自身的认知、动机和行为系统,也会对学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系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一,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一旦管理的期望落空,产生挫败感,就会“不自觉地变得沮丧、退缩、易怒或产生自我放弃行为。其二,辅导员作为社会成员,也会因学习、生活和情感等各种原因产生愤怒、抑郁、伤心等不良情绪,容易不自觉地把不良情绪带入工作中,使得学生成为情绪宣泄的受害对象。
(3)工作方法不当。美国心理学家斯波尔丁研究发现,教师采用惩罚手段会增加学生的焦虑感。华尔伯格和安德森在研究中发现,专断型教师会使学生产生较严重的挫折,学生对教师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反感,学习情绪低落,学习绩效明显下降。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处理问题简单化、情绪化等不当方法,会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生活的乐趣,造成不良的人际关系。有调查显示,有81.45%的被访学生认为,校园“语言伤害”是最需解决的问题,23.67%的学生认为受过不公正待遇。
(4)学生问题较多。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整体上偏属于积极正向范畴,但是总体水平亟待提高[6]。受到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和国际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自我意识强,思想不成熟,可塑性强但教育难度很大,易受外界影响。他们会在生活、学习、人际、情感、择业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容易引发心理问题。笔者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普查系统,连续三年对2018 级、2019级和2020级入学的新生进行心理普测,参与人数10 218 人,心理普测指数超标学生数分别达38.31%、44.92%、36.46%,平均39.90%;一级心理问题学生分别达8.68%、12.21%、8.89%,平均9.27%。
学生的心理问题会在自身内部次生新的心理问题并引发相应的行为,同时也会影响到周边同学的心理和行为。这既增加了辅导员的工作难度,也会影响辅导员工作的情绪和应对行为,甚至会诱发辅导员不良心理或不当言行的产生。
(1)影响学生身心健康。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培养人,首先要了解其心灵,看到并感觉其个人的世界。[7]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具有心理发育滞后于身体发育、个性趋向定型但可塑性强、认知不够全面但富有主见、自尊心较强且较为脆弱等特点,容易受到各类伤害。辅导员给学生造成的心理伤害是持久性的,会使受伤学生对他人、社会及世界乃至自己产生错误的认知,形成消极错误的“三观”;挫伤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偏离正确的人生目标;制约其人格健康成长,影响其未来的人生。
(2)影响学生学业发展。辅导员一般关注两类学生:一类是各方面比较优秀的学生,如学生干部、党员或成绩突出者等;另一类是心理异常、人际关系差、学业不认真等所谓的“问题学生”。对待前者,辅导员常常会给予更多的关爱;对待后者,个别辅导员往往会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并伴以讥讽的言语或冷漠的行为。这些做法不仅背离了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原则,也违背了以人为本、诲人不倦等教师之德,这种教育行为会产生负面效应,不仅仅是对所谓“问题学生”造成心理伤害,打击其学习积极性,使其学习和生活出现紊乱和无序,对其他同学也会带来不良的反应,导致学生不仅厌师,而且厌学。
(3)影响师生正常关系。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彼此尊重、平等信任和相互支持的关系;是一种和谐友善、亦师亦友的关系;是一种在情感上有一种特殊的相互依托的关系。“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教”,辅导员和学生关系的亲疏度,决定了彼此言语的深浅和轻重,也决定彼此行为的方式和后果。如果辅导员在工作中给学生带来心理伤害,师生间应有的正常关系就会失衡,引起双方情感上的抵触、猜疑,甚至是行为上的对立。两者关系对立,辅导员将难以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学生也不会接受其引导和帮助,影响育人的质量。
(4)造成消极情绪传染。“踢猫效应”显示不良情绪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辅导员对学生的伤害,无论是出于好心还是恶意,抑或源于客观上的“无能无力”,都会造成消极情绪传染。一方面,辅导员可能会自觉不自觉地把不良情绪带到班级传染给学生;另一方面,受伤害学生会把这种消极情绪传染或迁怒给别人,进而影响学生的人际氛围。同时,学生还可能把这些不良情绪反馈给辅导员,形成伤害的恶性循环。
规避辅导员工作中师源性心理伤害,需多措并举帮助辅导员减压、加大辅导员培训和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对已经发生的师源性心理伤害的事实,辅导员自身和学校要积极做好干预工作,把学生的伤害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危害降低。
(1)构建队伍建设科学发展体系,帮助辅导员减压。其一,要关注辅导员队伍建设。落实国家政策,关心辅导员的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解决其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上的压力,让其轻装上阵。其二,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体系。关心辅导员职业发展,畅通辅导员职务晋升渠道,帮助辅导员解决后顾之忧。其三,建立完善辅导员岗位选聘和淘汰机制。让适合的人做适合的事,才能减少其工作的压力和产生的问题。其四,构建完善的辅导员激励机制。坚持以人为本,以激励为导向,通过工作评优、奖励、职称晋升等手段促进辅导员爱岗敬业,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自信心。对辅导员存在的问题,要善意指出,用心帮扶,避免使辅导员有思想包袱,带着情绪工作。
(2)形成学生工作齐抓共管的格局,帮助辅导员解难。在教育工作生态系统中,管理者、行政教辅人员、辅导员及任课教师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协同配合,使教育力量最大化和有效化。[8]学校要建立有效机制,切实落实“三全育人”,发挥协同育人的功能,让育人工作形成合力,让辅导员不再孤军奋战。另外,做好特殊人群心理健康工作,要健全政府、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帮扶体系,不断推动形成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单位家庭个人尽力尽责的工作格局。
(1)重视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建设。教师心理健康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身心造成的伤害,从一定意义上讲远远超过教学能力低下对学生的影响,因为教师的问题会源源不断地“制造出”心理不健全的学生。[3]84学校要重视辅导员的心理健康问题,要给辅导员以充分的理解和关心,为养成辅导员的良好心理品质提供有利的客观条件,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辅导员只有对从事的职业感到幸福,才能够身心愉悦,更加积极努力地开展各项工作,在工作中成长和进步。[9]高校要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要做好必要的工作:一是要做好辅导员的心理疏导,帮助其释放压力;二是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养成自我心理疏导能力,提升心理承受力;三是要开展辅导员工作交流,提升职业认同感和幸福力。
(2)加大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素质直接决定着大学办学能力和水平。”[10]辅导员要把提高政治能力、业务素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表达沟通能力、突发事件应对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心理抗挫能力等方面作为自己的必修课,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人格魅力,使学生对辅导员高度认同。同时,高校要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及相关文件要求,完善培训体系,提高辅导员的教育水平、管理能力,从源头上规避和减少辅导员工作中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发生。
(1)养成正确的教育理念。做好学生工作首先要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要把培养学生有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有正确的“三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辅导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接纳学生,走进学生内心。
(2)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前提,是大学期间正常学习、交往、生活、发展的基本特征。[11]高校需要多渠道多途径去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一要做好心理健康普测和心理档案建设工作,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对重点学生做好心理跟踪;二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让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升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处理心理伤害的能力;三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其积极的抗挫心理;四要充分运用新媒体,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积极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学生自我规避心理伤害,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对已经产生的心理伤害,可以从两方面进行积极干预:一是辅导员要积极主动与学生交流,做到真诚平等、用心用情。同时,辅导员要积极寻求领导、同事、学生家长的帮助,消除对学生的伤害。二是高校要建立学生工作督导和心理干预机制。如建立学生工作督查队伍、心理健康队伍和心理健康四级工作体系等,发挥学校班主任、心理咨询师和学生干部的作用,畅通学生诉讼和心理倾诉渠道,及时发现并对受伤害学生进行干预。
辅导员作为一线管理者和直接面对者,工作中稍有不慎,就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在学生教育管理过程中,辅导员要时刻注意避免伤害到学生。在工作中,一是要找到契合点,适当方式,换位思考;二是要找到关键点,深入探究,不断取得突破;三是要找到着眼点,与时俱进,循循善诱;四是要找到落脚点,结合实际,进行生活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