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罗县龙溪球岗小学 刘汉旭
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在课堂上进行相关德育教学,要求教师除了讲授相关学科知识,也应当把德育作为教学内容。因此在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在小学课堂中进行对德育的落实,是对落实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必要手段,也是充分实现数学教学的整体目标的必要手段。当前,小学数学中德育的安排并不是独立出现的内容。德育内容往往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例如题目、课本内容中出现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渗透德育内容的过程中,不应直接脱离学科知识教学而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若直接在教学过程中两部分内容进行脱离,容易造成本末倒置。在教学过程中,德育与学科教育的渗透程度越高越容易被学生接受,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中的学科内容,另一方面可以使德育更加深入学生内心,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当重视对德育教育的相应渗透。
1.挖掘教材,融合德育主题教学。 例如,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毫米、分米的认识”时,设计情景活动让学生动手测量,然后以实际测量结果为依据,让工厂生产课桌。那么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应当灌输科学的数理精神,以实际出发告诉学生数学中发生的误差可能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同时强调浪费资源是错误的。在这类案例中教师寻找测量、精确数据在德育教育中如何立意,并且寻找数理精神与德育相连结的内容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注重时机,生动渗透德育教育。例如,目前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算盘”教学,在实际生活中算盘已渐渐没有影子,学生对于这个事物是陌生的,教师可以以算盘的发展历史为引导,普及算盘在我国数学史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补充关于使用算盘的老口诀,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并且理解珠算存在的价值。在这样生动的引导中,让学生对古代数学的发展产生敬佩之情,加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无形中实现爱国主义的渗透教育。
3.教学反馈,构建有效评价体系。教学者应当关注在教学中反馈,对于反馈信息进行及时记录。端正对待教学工作中德育教育的相关工作,由此为契机逐步对教学目标、内容、评价等方面做出积极调整。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高度关注评价的基础上,注重过程性评价,使用积极评语、实行激励式教学,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对学生道德素养给予一定关注后,学生也会对教师进行一定反馈,在教学中教学相长。努力使小学数学德育步入常态化的方向。
在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将数学的思维与理论融合,将德育“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实践中,结合实际例子对德育的教学任务融入日常教学中,促成学科教学与德育的良性循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笔者认为有以下教学策略可以帮助教师对教学中数学知识和德育进行融合。
1.结合情境,融合数学文化。德育不应当高高在上,更多应从生活出发挖掘,以小见大。这就要求教师应当充分理解数学教学内容,有一定见解。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对中国数学历史的不断普及、对数学家生平进行介绍,让学生对数学文化产生一定崇拜感、认同感。教师也应当注意对教学内容的拓展,让学生在扩展中对数学更加了解认同,实现教师对自我效能感的不断提升,最终达到对德育的成果渗透。
2.小组合作,增强集体意识。在数学课堂中小组活动目前只停留在相互批改作业,组内互助。但对于德育教育小组合作可以从课内转移到课外,在课外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立任务型活动,对学生的集体合作能力提升,并且通过自行探究。让教师设计完备的活动规则,学生注重竞争意识,规则意识。学生在小组合作和竞争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学生潜力,以德育教育为支撑全面客观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