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升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探讨

2021-01-31 05:56庄剑平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注射器试管化学

庄剑平

(福建省连江职业中专学校 350500)

一、授课立足中等生,练习体现层次

应对高考这选拔性考试,课堂上授课,多以中等生为基础.所有学生课前需预习,课后必做题;读透教材,随堂练习、作业“培优壮中提后”.出题分层次,如化学键这两道题:

1.MgCl2溶于水的过程中,破坏了( ).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金属键和共价键 D.离子键和共价键

2.下列物质:

①MgCl2②Na2O2③NaOH ④NH4Cl ⑤CO2⑥H2O2⑦N2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②③④ B.②④⑤⑦

C.①②③④ D.①③⑤⑥

就呈现了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第一题是基础题,考查离子键的判断,第二题拔高了,考查共价键、离子键,共价化合物及离子化合物等知识的整合.

这种题能要帮助中等及以下学生整合知识点,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这样,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果提升.

二、教学需结合社会,落实考纲要求

化学学科具有两种特点,它既有理科学科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同时还具有文科学科的背诵和记忆.全国卷化学高考的试题,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化学理念、思维方式,试题将考题的情景架设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素材来源于学术专著、科技期刊)、生产生活中,考查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思考、发现、分析、解释、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如:2019高考理综Ⅰ卷,第7题以陶瓷为背景,考察陶瓷的制备和硅酸盐的性质,发扬传承我国的科学文化知识,挖掘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求精工匠精神和技术创新思想.第13 题中以《Science》中报道的一种新的化合物为背景,考查了新型反应中间体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教师在进行化学知识的讲授时应该注重将原有化学知识点提升,有机化合物是学生第一次真正去认识研究.乙醇与乙酸是生活的标配,但它们的性质、结构式、相关的化学反应学生并不真正掌握.生活中化学这一部分,可以让学生寻找到相关的生活中化学的内容,激发学习热情和兴趣.授课前,先让学生观察食品外包装上的配料表,看看食品中都含有哪些化合物,去网上搜寻相关化合物的资料.这样,学生便能自主地对化学知识进行预习和探究.

三、实验操作的“四亲”,助于理论理解

化学学科特点:动手实验.授课时不能仅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化学实验的安排.实验不仅有助于验证得出的结论,更有助于验证推测,化学所有的都来自实验.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础知识,还能帮助培养能力,在色、味、声等等的变化学中找到乐趣,提升教学效率.

在讲授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知识时,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总结实验中进行实验现象,学生才能够直观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都有哪些.做对照性实验,第一组,在2支相同的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浓度的双氧水,一支试管正常放置,另外一支试管进行水浴加热,学生可以明显观察到热水中试管的液体率先分解,迅速放出气泡,对比后,学生便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温度可以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第二组,再取2支相同的试管,加入相同体积和浓度的双氧水,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的粉末,另外一支不变,明显地观察到加入二氧化锰的这支试管,迅速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学生观察、复习得出,该催化剂能加速双氧水的分解.

随着新时代教学发展,标准的仪器、规范的操作的实验教学已不合时宜,化学微型实验就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微型实验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源于生活的器具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与技术,体现教师、学生主动探索的具有启发性的实验,实验方案以自拟为主.

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有NO,一氧化氮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NO一接触空气,就迅速与O2反应生成红棕色NO2,造成实验产物无法判断是NO还是NO2;且NO有毒,泄漏会污染空气.对该实验进行如下改进:1.选择仪器:铜片,60mL注射器,凡士林,装满水的立置针帽,密闭盛有空气的小瓶;2.实验操作:把铜片放进注射器内,向注射器内吸满水,再排净,反复多次,排尽注射器中空气;吸取稀硝酸,迅速把针头插入针帽,针帽封一圈凡士林,以隔绝空气,记录稀硝酸的体积;观察注射器内的现象,经过一段时间反应,记录此时生成气体(倒立)、稀硝酸(正放)的体积.把注射器中无色气体注入密闭盛有空气的小瓶内,观察小瓶内气体颜色的变化,这样既可定性、也可定量对实验进行分析.通过该实验可看出,微型化学实验相比常规实验,简单安全、直观环保、易于操作,节省时间,提高教学的效率.微型实验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例如,忽视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定量测定的不够精确,较少考虑规范实验中干扰因素排除方法等等,微型实验与常规实验优势互补,发挥更好的教、学效果.

实验演示、操作过程,学生能亲手、亲见、亲嗅、亲听,对于实验考题处理上有思路、方法,体现做好的得满分,做过的得分,没做过的难得分.但是相比视频讲实验,就是耗时太多.

四、整合新教学手段,助力学生学习

优酷、爱奇艺等上的化学教学视频及实验视频就是微课.微课教学时长较短,几分钟到十几分钟,教学内容精炼、主题突出,一个课程就一个主题,利于重点、难点、疑点的突破,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利于学生及时补缺补漏.来源于平民,内容广泛,切题方式多样;有教学设计,反思,反馈意见,专家点评等等,同样利于教师间的交流、反思.

翻转课堂,基于互联网,颠覆了因文化、文字而衍生的传统知识传递模式.“双基”传授主阵地不再是课堂,学生借助网络,进行师生交流,看视频,听讲座、看微课、听播客等完成学习任务;借助网络,完成知识点的交流、讨论;借助网络,观看导师提供的材料,完成提出的问题;借助网络,听导师指导性解答;借助网络,学生完成导师布置作业,导师完成网阅,个别交流.现在的网课就是基于这种理论,学生接受知识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校园、课堂、教师面授,由此将引发教师课堂模式、课程功能、管理方式等一系列变革,被冠以高效课堂.

以上两种新的学习手段,都是基于互联网.网上信息丰富,各种素材直观.选修三中的3·1金属键、金属晶体这节课中“金属晶体的堆积方式和对应的晶胞”涉及金属原子配位方式多,配位原子数决定金属原子堆积状况,形成原子空间堆积方式多种.堆积方式教材上虽有描述也有图片,但理解需要极为强大的空间想象能力,授课难.为此,就上网搜寻到金属各种堆积方式结构模型的Flash动态图或短视频,这也就是“微课”.直观、清晰、边讲述边播放,可重复播放重复讲解,突破该知识难点.还可以让学生动手,摆出空间结构模型.买一批多种颜色的塑料球(如乒乓球),热熔胶,学生根据课本介绍的结构模型、视频摆出不同原子堆积状态的立体结构,既培养动手能力,也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及理解能力的提高.

高效课堂,在互联网前时代,国内探索过类似的教学模式.如山东的杜郎口中学所尝试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这模式中,课前学生通过导学案、教材进行学习;课堂上教师讲评作业以巩固过往知识、新课程释疑,突破重难点,通过练习以强化知识点,课后完成习题册.整个课堂“讲、析、问、辩”,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的全程、积极参与.

新高考、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高二学生都进行了生涯规划,在“3+1+2”的2中选定了化学参加高考,这肯定是他的优势学科,就确定自己未来的发展和职业方向,选择专业发展路径.此时教学任务一方面垒实基础上提升“两基”,提高解题能力.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依托教材进行选择、优化、整合,教学内容、题型情境贴近考纲、考点要求,借助其他教学资源,帮助建构知识,培养学科素养,形成自己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独立思考,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而服务社会.助力学生未来的发展,帮助每个学生取得长足的进步.

猜你喜欢
注射器试管化学
无土栽培在试管苗移栽中的应用探讨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试管难题
奇妙的化学
评估胰岛素注射笔相对于传统注射器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性
拆除眼科美容缝线中7号注射器针头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