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遗产塑造文化恢复力看文化遗产保护

2021-01-31 19:05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恢复力遗产地佛像

卜 诗 洁

(青海民族大学 旅游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7)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见证和民族精神的财富.近年来,由于外界不确定性因素的激增,文化遗产破坏现象层出不穷,文化遗产与恢复力的联系日益密切.不论是在武装冲突中考古遗产被蓄意破坏,还是天灾人祸导致的文化遗产破坏,又或是不当的遗产管理与人类活动造成的文化遗产破坏,都表明文化遗产是极其脆弱的,战争、社会动荡、天灾人祸、不当管理与开发都有可能让一些文化遗产饱受煎熬,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有被毁灭的危险.因此,当文化遗产以不同的方式存在时,它所产生的价值在增强文化恢复力及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从文化遗产角度来理解文化恢复力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增强文化恢复力的一种手段,利用国外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实践,探讨文化遗产与文化恢复力的关系,以期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贡献绵薄之力.

1 文化遗产与文化恢复力

1.1 文化遗产

由于文化在缓解自然灾害影响,调节灾后居民心理创伤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在灾害及心理研究中关注文化要素的功能,并且有部分学者开始关注地方受到外界不利因素冲击后,地方文化对地方社区恢复力的影响[1].更有学者提出,坚定不移地保护地区文化遗产是地区文化具有恢复力的重要保证[2],在这一视角下,文化遗产对于地区文化的维系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增强地区文化恢复力的重要推动力.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国家、民族及地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竞争力,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3-5].所谓的“文化遗产”是指由祖先创造并保留至今的一切文化遗存[6].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需要积极保护并传递给后代,必须认真对待任何对文化遗产造成破坏的行为及文化遗产保护可能面临的威胁.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地区文化的历史和记忆,而且对于确保地区的文化恢复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7].

1.2 文化恢复力

恢复力(Resilience)一词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工程学和生态学[8],是指在经受外界干扰后,系统可以承受冲击和维持临界关系的能力[9].近年来,恢复力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且被应用于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5].恢复力在旅游领域的应用缓慢,较早的应用出现在文献[10-11]中,他们将混沌理论应用到旅游系统的研究里,提出旅游构成的行为要素和驱动要素具有无序性、非线性和无均衡性.在旅游语境中,恢复力可以理解为吸收旅游活动所引起的变化的能力,以及旅游系统或旅游目的地在承受外部冲击后所具有的恢复能力[12].随着人们对恢复力概念研究的不断深入,“恢复力”不再强调“恢复”到先前的状态,而是更多地强调“向前发展”.随着恢复力研究内容的不断深入,研究领域不断扩展,灾害恢复力、创伤恢复力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13-15],但对于文化恢复力(Culture Resilience)的研究涉及较少.

截止于2021年5月29日,笔者以“文化恢复力”“文化弹性”“文化韧性”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发现,以“文化恢复力”为关键词的研究文献1篇[3],它通过梳理乡村旅游地恢复力与文化重构的相关研究,从社会系统、经济系统、治理系统和文化系统4个方面构建了乡村旅游地文化恢复力的模型,认为文化系统恢复力应有4方面构成,即仪式、传统、禁忌及把技能传给下一代.这一研究主要从乡村旅游地文化恢复力的角度,构建了包括文化系统恢复力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强调了文化系统恢复力是指在现代化进程中,本地域文化经过不同类型文化的冲击后,具有的吸收变化并实现文化传承的能力,但未系统和详细地说明文化恢复力的内涵,也未涉及到文化恢复力与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以“文化弹性”为关键词的文献1篇[16],它基于文化半衰期和文化弹性的概念,研究传统文化改造的可行性,以及科学文化与科学精神的关系.以“文化韧性”为关键词的文献有2篇[17-18],文献[17]基于城市韧性的视角,从城市文化空间的构造探索城市危机的应对,提出文化韧性是提升社区韧性,加强凝聚力的关键,也是构建城市文化空间,增强城市韧性的重要工具;文献[18]以皖江书院为例,研究书院文化韧性的表现、原因及对当代的思考,提出文化韧性是一种文化现象,指在时代的发展中,随着文化传承人的涌现,文化内容不断更新,文化薪火接续前行的过程.相比于国内来说,国外学者对于“文化恢复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关注,文献[4]将“文化恢复力”定义为社会生态系统中的行为者在面临重大压力和冲击时,维持生计、满足物质和道德需求的能力.文献[5]则认为,文化恢复力是指一个文化系统具有吸收干扰、应对变化并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一概念主要强调文化恢复力的吸收能力和应对变化的能力.由此,可以将文化恢复力定义为:在现代化背景下,面对不同类型文化的冲击,文化系统能够从外界变化中汲取经验和教训,积极适应外界变化,并保持、传承和发展自身文化特性、文化内涵和展示方式的能力.

1.3 文化遗产与文化恢复力

从文化遗产的角度对文化恢复力的探索为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截止于2021年5月29日,笔者以“文化遗产”和“文化恢复力”为合并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搜索,结果有8篇文章.较早的研究出现在2016年,涉及主题包括恢复力、社会生态系统、乡村遗产旅游、乡村遗产等方面[14-16].大部分研究内容只是从文化恢复力视角出发,研究文化遗产或文化遗产地的恢复力问题.只有极少部分研究涉及到文化遗产与文化恢复力之间的关系,如文献[1]从灾害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文化遗产的恢复力,虽然在研究中涉及到文化遗产的恢复力,但是并未强调文化要素在文化遗产恢复与地区灾后恢复中的关键作用;文献[19]基于社会生态生产景观构建了全球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恢复力评估框架,指出农业文化遗产恢复力是指遗产系统在抵御人类活动的干扰及自然条件变化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维持系统结构、特征与功能等的能力.从文化遗产的视角出发,发现文化遗产保护成效的评估对推进遗产系统的保护与管理具有积极作用,这为国内文化遗产和文化恢复力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国外对于这两个概念的综合研究均有所涉及,但成果有待丰富.如文献[20]遵循以地方为基础的农业社区文化遗产的观点,从文化遗产的角度来理解恢复力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建设社区恢复力的一种手段,该研究将恢复力放在人类机构和社会系统的背景下考虑,为恢复力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而将文化遗产与文化恢复力的研究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促进地区积极应对外界变化,加深对文化遗产的认识,而且有利于缩小地区文化界限,提高文化遗产恢复力,实现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进而促进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国外文化遗产及其恢复力的实践

2.1 阿富汗的巴米扬佛像

2.1.1 巴米扬佛像

巴米扬是阿富汗巴米扬省的首府,是著名的历史和文化重地,在其东北部具有大量的石窟群.石窟群中佛像林立,其中,身着红色袈裟的佛像便是巴米扬佛像,它建造于5世纪,高53 m,是世界上最高的立式石雕佛像.巴米扬是一个饱经战乱的地方,而巴米扬佛像更是饱受摧残,频频面临着被摧毁的威险.2001年3月,阿富汗塔利班组织不顾外界的强烈反对,动用各种战争武器,摧毁了巴米扬的所有佛像,至此拥有1500多年历史的大佛永久消失.2003年,巴米扬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强调对该遗址内的文物、古迹等只能采取“保护、维修”的方法.2015年,张昕宇、梁红夫妇等人,利用先进的建筑投影技术成功地对53 m高的佛像进行了光影还原[21].

2.1.2 巴米扬佛像及其恢复力

巴米扬佛像的修缮工作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随着阿富汗政治力量的日益增强,其他国家和组织等出于各种原因也明确地表达了对佛像进行修缮和重建的支持.巴米扬佛像的残缺是塔利班组织“胜利”的象征,对巴米扬佛像的重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文化恢复力缺失的表现,即就算重建佛像也不能代表塔利班的恶行可以被磨灭,人们也不能假装巴米扬佛像从未被破坏.事实上,如果利用好巴米扬佛像及其历史和故事,即使它们仍然处于残缺状态,也可以增加当地的恢复力,并对巴米扬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可以借助“巴米扬佛像事件”开展特色文化遗产旅游,向世界阐述巴米扬佛像群的过去与现在,将文化遗产旅游融入到当地的发展策略中,以一种创新的方式利用它.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冲突频发,像巴米扬大佛这样濒临灭绝甚至遭到破坏的遗产数不胜数,不少文化遗产正面临着被破坏而失去文化内涵的风险.但是,文化遗产所面临的真正挑战是如何正确对待被破坏的当代文化遗产,如何积极应对外界不利干扰,在接受其消极影响的同时加深对该地区文化遗产的理解.

2.2 印度尼西亚的锡纳朋火山

2.2.1 锡纳朋火山与卡罗文化

锡纳朋火山位于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卡罗地区,是印度尼西亚最活跃的火山之一.锡纳朋火山在沉寂了400年后,于2010年爆发,此后便一直保持高度活跃状态.卡罗地区是受锡纳朋火山喷发影响最大的地区,该地区主要有5个氏族,氏族间通过通婚的形式结合,以父系亲属制为主,男性在重要仪式和事件上具有决定权.大部分卡罗人信仰基督教或穆斯林教,地方文化具有广泛的融合性和包容性.由于该地区具有肥沃的火山土壤及热带气候,生产蔬菜和经济作物的条件较好,因此卡罗人的祖先对农业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该地区所拥有的深厚的历史底蕴、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及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既是锡纳朋火山喷发后地区恢复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地区居民生活、生产活动恢复的阻碍因素.

2.2.2 卡罗文化对地区文化恢复力的影响

锡纳朋火山在2010年以前休眠了400年,这意味着对卡罗地区火山爆发后文化遗产恢复力的研究中,并没有足够的地方历史和技术知识来指导处理灾害恢复事宜.尽管许多房屋被摧毁,数千人被迫撤离家园,但这些损失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愤慨;相反,随着火山喷发活动的频繁化,当地居民已经开始接纳这一事实,甚至一些农民和学生在火山喷发时仍然保持镇定,并继续正在进行的工作,这种积极的态度是卡罗地区独特的文化遗产和文化恢复力的一部分,有利于应对火山喷发等突发性事件.卡罗文化对提高人们的灾害应对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社会对干扰的可接受度、容忍度及灾后恢复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地方的社会文化因素[22],而恢复能力的强弱与人们应对危险和灾害的态度有较强的关联性,因此,提高受灾者的灾害恢复心理对于增强地区文化恢复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2.3 国外文化遗产及其恢复力实践的启示

(1)注重文化遗产的持续性

文化遗产,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是可持续的,因为它有能力通过创造性的转变来适应变化并继续发展[23].自然遗产在不断变化和创造的过程中阐述着世界万物的演化过程,是展示自然界的变化和地球演化的重要载体;而文化遗产也同样如此,也在变革、创造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文献[24]提出应该将人与建筑视为不断重生、不断成长和经历新的创造性转变的过程,文化遗产在被构思和建造时,其文化内涵便已经诞生,而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在它被破坏或消失后仍在继续.例如,中国的圆明园虽然遭英法联军洗劫并烧毁,后又遭八国联军抢掠,但破坏后的圆明园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更加深刻,人们并不会因为他们被破坏而将其从脑海中消除,它的精神内涵和对世界的影响仍在继续.正如学者Cornelius所说:“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文化遗产是持续性的表现”[25].因此,文化遗产不应当被看作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实体,而应该被看作是动态的、持续发展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它会一直存在,并经历着连续的“转变”和“新生”.

(2)正确认识外界干扰和变化

外界干扰会改变和创造遗产,有些对于遗产景观的明显破坏可能也是一种更新的方式[26],即任何对于遗产景观的改变、破坏等行为都可以看作是对遗产的最新解释、使用和改造.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遗产受到灾害破坏的事件时有发生,面对灾后文化遗产的恢复状况和应对方式,有学者提出文化遗产有助于加强社区的风险防范意识[27],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传统的技能、知识可以预防并减轻灾害风险,而传统的技能、知识又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例如,日本的“地震文化”,为应对地震,减少地震损害,采用对地震灾害更具恢复力的建筑和生存战略来预防和减轻灾害.在这一背景下,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增强人们应对灾难的能力,但这一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在部分情况下,文化遗产实际上会增加灾害风险,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也可能会加剧其被破坏的风险[20],尤其是有形的建筑、雕塑、石刻、壁画等遗产在灾难中是极其脆弱的,例如,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因此,在风险防控的背景下,传统知识、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会为地方文化恢复力作出一定的贡献.但在未来的文化遗产保护中,需要正确地认识外界冲突对于文化遗产的作用,意识到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适应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吸收干扰从而提高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进而增强地区的文化恢复力.

(3)关注地区居民的适应能力

提高地区居民应对干扰的能力和增强其适应能力,是增强文化遗产保护信心,减少灾害风险的一个重要战略.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可以通过降低地区居民对过去确定性的依赖心理,促使居民接受变化,并培养居民的创造性、创新性,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外界的不确定性可以增强人们的应对能力,当其以同样的方式发生时,接受其发生的可能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强化社会应对冲击的能力.但是,增强人们适应能力最好的办法并不是一再重申冲突或灾难发生之前人们一直推崇的文化内涵,就像文化遗产所表现的那样.将过去的经验作为适应变化的依托,并不能很好地提高地区文化恢复力.相反地,如果将历史、技术、文化等视为人们应对变化、发展和适应的能力,这样地区的文化恢复力不仅会得到巩固和加强,也会促进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

3 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

(1)转变文化遗产保护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应意识到外界的不利因素对遗产的干扰并不总是消极的,在一定程度上它能改变旧的遗产并创造新的遗产,同样,文化遗产的减少也并不意味着地区文化的消失,遗产的部分外在表现形式的破坏和丧失可能正是一种活化文化的重要方式和实现遗产持续存在的必然结果.因此,在进行遗产保护时要保证遗产管理的可持续性,首先便要转变现有的遗产保护观念,地方政府要意识到没有什么遗产是可以永远延续下去的,不应该过分弘扬遗产过去的固有价值和精神,而应将文化遗产看作是动态的和不断变化的,只有这样,才能使文化遗产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2)提高遗产地居民在遗产保护工作中的参与度与适应能力

遗产地居民是地方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尤其是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遗产地居民可能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者和保护者的双重身份,对于遗产地文化遗产保护及塑造地区文化恢复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外界的变化和冲击时,遗产地居民是最先受到影响的,遗产地居民对于遗产破坏所展现的适应力是塑造地方文化恢复力,促进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在进行文化遗产保护时,一方面,地方政府要给予遗产地先进的技术支持,如建立遗产的数字档案,通过新技术的运用来改进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提高遗产地居民的创新意识,使其将传统遗产保护的知识、观念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转变对于灾害等困境的认知态度,提高应对外界变化的能力;另一方面,增强遗产地居民对地区文化遗产保护的参与度,积极吸纳遗产地居民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志愿者,因为当地居民往往对文化遗产有着深刻的情感及强烈的保护意愿,应增强其应对变化的能力,拓宽其参与遗产保护的途径,这对于加强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地区文化恢复力的塑造.

(3)对遗产地居民进行文化遗产保护教育

通过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对遗产地居民进行教育,不仅有助于遗产地居民深入了解他们的文化,提高对地区文化的认同,还能增强居民的心理恢复能力,避免因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造成的“文化劣势”对遗产地居民的影响,从而保证文化的延续并保护好文化遗产.因此,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要注重对遗产地居民进行遗产教育的策略,一方面,积极鼓励遗产地居民尽可能地使用本地区的文字及文化符号,学习本民族、本地区的相关文化,以提高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以强大的内心接受能力来提高应对外界冲突和干扰的能力;另一方面,设立文化遗产地居民公共关系管理部门,通过专业的管理部门来处理现有的文化遗产和艺术品,做好文化遗产的材料收集和整理工作,对遗产地居民的原始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给予同样的关注,鼓励遗产地居民将两者结合起来实现技术、技艺的转型升级,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地区的文化恢复能力.

4 结语

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怀旧和自我确认的场所,其本身具有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加强地区归属感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强地区文化恢复力,减轻灾害对地区的影响.从旅游学的历史可知,文化遗产为旅游赋予了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在保证共同起源和历史认同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面对不确定的外界环境时,文化遗产不应该被视为过去的象征,所遭受的冲击也不应该看作是简单的威胁,更应该看作是一种促进文化遗产发生变化的方式,是人们适应新形式下生活方式的一种动力,有利于提高文化的持续性和传承性.文化遗产所展现的是某一时期发生的故事和留存的记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仅是一部分遗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还在于有多少文化遗产适应了外界环境并取得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文化遗产通过其适应能力和不同的发展方式,提高了地区或者国家的文化恢复能力,这也是文化遗产的价值之一. 随着新的社会条件和文化形式的出现,文化遗产可能会衰退或改变,这是文化遗产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具有的局限性[28].因此,面对文化遗产展现形式的转变及具体形态的消失,增强文化遗产的适应能力可以帮助提高文化遗产吸收外界干扰并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正如文化遗产见证了过去的人们是如何生存并通过各种方式克服困难一样,它也能激励现在和未来的人们通过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提高文化恢复力以接纳变化和实现转型.在未来的文化遗产管理和保护过程中,人们如何接受文化遗产在社会转型和外界冲击后所展现的变化,继而增强自身的文化恢复力和风险防范能力是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恢复力遗产地佛像
中国七地入选全球首批地质遗产地名录
城市系统灾害恢复力研究综述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进展
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
申遗重要俦;じ重要
珠江三角洲的城市灾害恢复力评估*
佛像面前的 菩萨
尼玛泽仁佛像画欣赏
森林火灾恢复力评价研究
佛像面前的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