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必须”“一个设计”
——关于“概论”课第八章教学设计的方法论

2021-01-31 18:34何建宁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特色时代思想

何建宁

(西安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最鲜活的马克思主义,是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准确把脉“世界怎么了,应该怎么办”和在“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历史追问中坚定四个自信的“国之利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第八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概论”课教学中的开篇总论,对于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整体中构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知识轮廓和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主旨体系意义重大。2019年,习近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用“八个统一”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设计等方面的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兰州大学教师李东坡概括总结的新时代教育对象的网络化、个性化和开放性特征为思政课教学设计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他认为:“今天的大学生是最网络化的一代、第一代互联网原住民、多元文化的吸收者、开放包容的倡导者;是特立独行的践行者、猎奇心重的代表者、注意力稀缺的表征者;是最爱表达的一代、思想活跃的体现者、个性张扬的标签者、渴望认同的追求者”。基于“八个统一”和大学生认知、心理和时代特征,本文认为,“概论”课第八章作为总论,涉及重点难点的内容较多,且学时有限,需要立足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遵循“三个必须”和“一个设计”,在有限的学时内以新成就、新矛盾和新时代为关键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引导学生准确认识这一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核心要义和主要内容及其理论意义、政治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必须坚持“大道至简”,为教学内容“塑形瘦身”

韩庆祥教授在兰州大学第102、103期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会上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时强调,《纲要》实际上就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的瘦身,因为真正的大道理往往也是最简单的。“概论”课第八章作为总论,其所涉及的重点难点问题较多,如,“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乃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等等。这些重点难点,知识庞杂却又关系重大,必须帮助学生澄清各知识点中的困惑,同时,讲明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脉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例,我们除了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从何时算起、如何定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是什么关系、它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什么关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还需要讲清楚它和“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什么,以便于学生整体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理论观点,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自信。这就要求我们梳理知识脉络,坚持“大道至简”,为教学内容“塑形瘦身”,重点讲清三个问题。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同时,划定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坐标和历史方位。第二,结合“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主要内容。第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关于第一个问题,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前所述,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却又不能单纯作为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来讲,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之中。讲授该知识点重点在于“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前者需要从我们今天的发展已经站到新的历史起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的变化、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有了新的要求和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四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后者需要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以及人民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视角来理解新时代新在它续写了新篇章、新在了战略新安排、新在了生活新向往、新在了梦想新征程、新在了国际新地位,从而把握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同时,用三个意味着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而关于本章第二个要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需要提纲挈领地点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紧紧围绕“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以及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说明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由此讲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其他理论成果之间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第三个大问题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旨在通过帮助学生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意义、政治意义和实践意义,增强大学生对这一思想的自觉自信。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本章主题,而“新时代”是帮助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因素,是本章的重点、难点,更是关键点。必须向学生讲清新时代和新成就、新矛盾之间的关系。这既是帮助学生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背景,也是讲新时代的提出依据。讲新成就旨在说明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推动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所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带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对发展水平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的发展新成就让整个世界看待中国的眼光变得复杂,而这种国际环境和局势必将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讲新矛盾则是基于新成就来说明当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呈现新的特点,影响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诸多因素在悄然改变,同样对我们的阶段性目标任务提出新的要求,这一判断将成为我们党制定未来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基于这样的一些变化,我们党充分发挥自己预设预想预判的领导才能,对未来三十年规划了两步走的战略目标,更是对我们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挑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二、必须坚持“骨感”还要“丰满”,打通教学内容的“层次肌理”,延伸教学深度。

2018年5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版教材使用培训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概论”课题组首席专家秦宣教授按照中央领导人的要求曾提出:“应努力把理论背后的思想性、思想之中的战略性以及战略蕴含的智慧性尽可能地呈现出来,使学生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过程中,既能掌握理论,又能得到许多思想的启迪,战略的启蒙和智慧的启示,达到入脑入心的效果”。2019年6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培训会上,秦宣教授再次提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要讲清政治性背后的理论性,理论性背后的思想性,思想性背后的战略性,以及战略性背后的智慧性。

“概论”第八章的教学中心就是概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曾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80年法文版中,用“科学社会主义”表达他们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在《哥达纲领批判》和《反杜林论》等著作中,阐释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用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他们反复强调“要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预测未来社会,反对教条式预测未来和规定未来社会的具体细节,强调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具体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21。列宁也曾指出“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2]。所以,我们今天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首先要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实践和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绝非是从他国模式“克隆”出来的社会主义。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同时,又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符合中国国情和发展要求,是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1]60。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充分说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繁荣中国。

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根基,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依据,结合中国新的具体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于中国的发展现实,用我国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实事求是地反映十八大以来的发展实际,不盲目自夸,也不罔顾成绩,用十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和全方位的历史性变革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发展新道路,总结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过程中的智慧。一方面,增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拥护者对中国共产党的温情与敬意以及对党所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纲领的高度认同,坚定在一系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中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用这些历史性成就和变革定位未来发展的新起点和新坐标,凝心聚力,激发全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彰显了新的一代领导集体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自觉自省和智慧。

“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不是别的什么新时代”,这一判断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认识,体现了我们党思想认识的时代性,带给全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新的节奏和韵律。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们党提出两步走的战略规划。一方面,清晰勾勒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另一方面,展示了我们党预设预想预判的领导艺术和经验智慧。由此,我们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循序渐进的、是有条不紊的,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就如同是沿着既定的轨道驶向终点的高铁,方向坚定,路径清晰,每经过一站就会离终点离目标更近一步,但是,驶向终点的高铁走过的每一站都是反复行驶的熟悉路况,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梦,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都会面临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同时,叠加交织的还有长期努力解决但还没有解决好的老问题,这就意味着离目标越近,“风险和挑战越来越多,阻力和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3]。

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全新判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善于审时度势,善于因势而为顺时而动的领导智慧。伴随我们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接续在理论和实践上澄清并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在不断推动生产力的大力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得到满足。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目的是要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有发展的条件”[4]。我们现在正处在这样一个为实现这个理想境界而奋斗的历史过程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羁绊。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适时判断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不变的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矛盾已经发生阶段性的变化。这意味着我们对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对我们的发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在“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目标下,我们对社会的发展要求不可逆转甚至只会越来越高,而社会要求我们“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便成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唯一选择。这是新时代的主旋律,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任务。只有紧紧抓住事物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准确认识和把握“现阶段影响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期盼和需要的主要因素”,与党同行,与时俱进,才能更加“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三、必须坚持在整体脉络中把握重点,“秀出”教学内容的“肌肉”和“质感”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共同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们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科学理论为理论渊源,以近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为实践基础,以指导党和人民在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理论使命[5]。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性目标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特征,用“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高度概括了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后几代领导集体相继提出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6],用新思想、新成就、新时代、新矛盾和新战略强大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生命力,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篇章。

“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它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方法论用整体、全面、辩证和系统的观点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动态演进中不断深化对实现现代化建设总目标、总任务的认识,在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疆土”中创新发展理念,在总体规划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牢牢扭住治国理政的“牛鼻子”,制定一系列发展战略看待、研究和谋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清醒地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由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多个因素和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实践构成的有机统一体,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在人的实践推动下,动态地实现自我更新与发展,并最终朝着我们所预定的完整全面的目标和方向进化。

“概论”课第八章说到底是一章承上启下的内容,它在续写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在概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章节。在教学中务必紧紧把握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他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强调彼此之间的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相互关系。重点要把“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和“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放在改革开放40年和2008年后的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去认识,要把新时代放在中国社会的大变迁和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社会的大变革中去展现,诠释它的历史地位,“要结合当代中国的现实国情,在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中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转化”,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提出并逐渐成熟的各项理论路线政策纲领和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条件和发展背景、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以及各理论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理解这一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史上的历史地位[7],增强对党的理论路线政策纲领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自信。讲清“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并不意味着精讲“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对后面各章节内容的高度凝练和概括,其具体内容在后面章节都有详细的展开和论述,因此,在整体脉络中把握重点、突出“质感”,同时,也要求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述和具体内容之间的关系,避免在有限的学时内对后面章节内容的具体展开,打乱教学计划,影响教学效果。

四、立足“八个统一”,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设计

除了必须坚持在教学内容上“大道至简”,内容深度要“延伸丰满”以及整体把握中突出“质感”,本文认为围绕“八个统一”和兰州大学李东坡教师对学生特征的概括,还需要在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上做必要的设计。

一方面,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相结合,实践服务于课堂,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围绕“概论”第八章的新成就、新矛盾和新时代,可以设计两个实践选题,一是鼓励学生在现实中收集我们党“解决了哪些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哪些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用所拍摄的照片和权威性的一手资料,利用相关技术制作微电影等视频资料,或者用电子书等新技术展示给大家。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主要的是在亲力亲为中用自己的成果让大家也让自己明白长期以来想弄明白而没有明白的问题。在学生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引用学生收集的实际资料来讲清道理,帮助学生理解成就不是凭空而来的,是干出来的,是正确的理念思想和战略带来的变革,进而再深入到理论背后的思想性和战略性乃至智慧性。另一个可供学生选择的选题是鼓励学生组建3~5人的调研小组,或依据组员家乡发展背景、或依据相关统计网站资料,利用相关统计软件,比较分析我国不同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等,以此让广大学生更加充分地认识我国今天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再是绝对的落后,而是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会因地区不同而有所不同,我们党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彰显了我们党的担当与作为。由此,让学生明白和理解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依据,并进一步帮助广大学生认识到这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所带给我们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大学生所需要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另一方面,案例与问题式教学相结合,开展互动教学,充分体现灌输和启发、主导和主体的统一。实践教学和信息技术说到底是一种教学模式和手段,课堂始终是教育的主战场,正如陈宝生部长在2017年提出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时所言:“不能离开课堂谈素质教育,离开课堂搞素质教育,其实就是把掌握知识与能力提高、品质培养、健全人格的构架割裂开来”。但是“填鸭式的满堂灌的教法已经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大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王学利教授提出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探究“以案例为导引,以问题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让课堂有家常话,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秦宣教授在对思政骨干教师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提到:今天的中国模式和中国速度在很大程度上从实践层面证明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中国的一举一动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2014年英国最早成立机构研究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坦桑尼亚和埃塞俄比亚表示过去读毛泽东思想要实现站起来,现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实现富起来。南非希望中国能够组团去给他们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8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文章说《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这本书全世界都在学习,从政要、学者、到普通民众,该书在全球范围“圈粉”无数,成为一部“现象级”著作。“概论”第八章在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时,可以以此作为案例以增加授课内容的亲和力,同时,结合案例导入问题:为什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能够引起如此反响?它具有怎样的指导意义?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以此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并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延伸,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一部分国家一部分人希望通过学习研究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了解“中国领导遵循什么样的哲学,中国发展方向依据和战略方针”“有助于外国读者客观、历史、多角度地观察中国,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更全面地认识中国”(德国前总理施密特),但,也有一小部分国家一小部分人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是基于社会主义的发展而是要对抗中国。一方面,增强教学的思想性和学理性,另一方面,告诫学生要认清形势,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坚定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用先进的科学文化和技术强大自己,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力量,增强教学中的智慧性。

总之,“概论”第八章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开篇章节,该章所占课时虽然不多,但是,不论是对于学习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非常必要。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内容的引导性、学生的主体性、教学的互动性和问题的导向性,用丰富的理论语言、实践语言、生活语言和网络语言让教学既有“颜值”,又有“言值”。

猜你喜欢
特色时代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特色种植促增收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