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宪超
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监测与发展中心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50
《典籍里的中国》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联合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于 2021 年 2 月 12 日首播。节目播出后,赢得受众广泛赞誉,引发强烈社会反响,掀起研读典籍的热潮,树立起文化类节目的新标杆。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尚书》一经播出,就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创新性的戏剧演绎、震撼的视听体验、炉火纯青的演技,引起热烈讨论。仅仅一期节目网络视频播放量就已超上亿人次,微博相关话题量超7 亿。《典籍里的中国》将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最为精华的地方挑出来,让陈放在书架上的典籍以新颖的方式打开,带领广大受众品读体会文字中蕴含的先贤思想、前人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告知我们,我们的生命缘起何处,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而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为中华儿女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中华典籍浩如烟海,且每一部典籍蕴含的思想文化、人生哲理、历史故事都非常丰厚深邃,将其中的精粹进行提炼并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同时能引起观众的广泛关注与共鸣并非易事。《典籍里的中国》 节目组做了大量的工作,每期节目有600 左右的工作人员参与,查阅相关论文千余篇,整理资料数百万字,剧本打磨50 余版,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提炼所选每一部典籍中的思想精粹,以求呈现震撼观众的节目效果。
《典籍里的中国》选取《尚书》《论语》《天工开物》《史记》《本草纲目》等国宝级的典籍,通过具象化演绎、通俗化解读、情感化带动,使典籍中的故事和人物“活起来”,精选蕴藏在字里行间的先贤智慧、精神思想,并传达给观众。第一期《尚书》,选取大禹治水、武王伐纣的故事,传递统一与民本思想;第二期《天工开物》,着重演绎《乃粒》故事,展现宋应星的“贵五谷而贱金玉”与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跨越三百年的时空相遇,传递专一事以求利国利民的精神;第三期《史记》,选取轩辕黄帝、越王勾践、孔子、屈原、项羽等经典人物故事进行演绎,传递勤政爱民、英勇无畏、舍身就义等传统美德。节目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每期选取一部经典古籍、一个关键人物、一条故事线索,带领观众跨越时空,进入并参与到典籍背后的人物故事中,体味中华文化的璀璨与浩瀚。
《典籍里的中国》每期90分钟左右,进行节目议程设置的时候并未采取单一模式,而是设置多维叙事空间,即专家访谈+剧本围读会+演员采访间+戏剧舞台+角色服装间,多个叙事空间交替呈现,充分考虑到了当代社会年轻群体时间碎片化的观看需求,避免观众由于长时间观看产生审美疲劳。节目组在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上,对节目进行二次剪辑,将精彩瞬间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引起网络的好评和点赞,帮助受众以最少的时间成本获得最精彩的节目瞬间。同时,专家团队的专业化解读、演员访谈的个体性感悟、角色服装间的仪式化传播、戏剧舞台的生动性演绎,多个叙事空间完美衔接、环环相扣。《史记》一期中,当舞台上演到李陵出征,司马迁与他拜别之时,节目切换到专家访谈间,专家们讲述李陵寡不敌众、战败被俘,司马迁为其求情、遭受牵连,但为完成《太史公书》而忍辱负重的故事,将“李陵之祸”完整通俗的解读给观众。紧接着节目再次切换到戏剧舞台,由演员独白展现司马迁遭受腐刑后的身心剧痛、负重前行。多维空间的无缝衔接,完整呈现司马迁的遭遇,而由此产生“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的人生格言。
《典籍里的中国》中选取的每一部典籍都内容丰富、博大精深,节目组提炼每期主题,围绕一本典籍、一个人物、一条故事线索的原则,采用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多角度、立体化、多环节的展现典籍的思想精髓。如果说戏剧演绎发挥合理想象,生动化、形象化的呈现精彩故事,带领观众进入到历史古籍中,那么专家访谈则是对戏剧演绎故事的现实支撑,将观众从历史故事中拉回,并以更加权威的立场为观众通俗化的介绍典籍、讲述历史。剧本围读会展现了导演、编剧、演员等全体主创人员对先贤的尊敬、对历史的敬畏,增加节目的仪式感。戏剧、访谈、采访等每一种表现方式都是从不同角度对典籍的全方位阐释。
寻求感官刺激、追求热闹喧嚣是很多综艺节目常用的呈现方式,这样的综艺形式虽然轻松活泼,吸人眼球,但是难免缺乏文化深度,难以给人以精神的启迪。《典籍里的中国》充分运用仪式感,以较为严肃认真的艺术表现形式完成对传统文化的传播。
在仪式观视角下,传播被认为是一种神圣的仪式,受众被传播内容所营造的共同身份聚合在一起,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仪式传播并不是为了传递信息,而是要传递一种特定的情感,从而构建一个想象的共同体。《典籍里的中国》作为一个文化类电视节目,是媒介仪式的一种,在其中加入仪式化的表达方式,可以更好的凝聚情感、增进文化认同。每一期节目都会重复诵读典籍中浓缩先贤思想与智慧的经典语句,如《尚书》中的“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天工开物》中的“此书与功名进取毫不相关也”;《史记》 中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本草纲目》中的“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些原著语句是全书的精华所在,在节目中被反复诵读,剧本围读会上以及戏剧演绎舞台上,核心角色扮演者带领全体演员甚至所有观众一起诵读,饱含了演员对于典籍与人物故事的理解,其真挚的情感、恰当的语速、洪亮的声音打动现场所有观众,浓浓的仪式感营造了庄重严肃的舞台氛围。除此之外,在戏剧演绎正式开始前,演员进入服装间观看橱窗里的角色服饰,在古今同框的特效中对所扮演的历史人物鞠躬,传达了他们对先贤的深深敬畏之情;每一次“送书入阁”时,选用镜头跟拍的形式,配以激昂的音乐,场面庄严、隆重、神圣;最后通过戏剧舞台上的深情独白与演绎将仪式感、神圣感推向高潮。气势磅礴的背景音乐、时聚时散的灯光效果,也强化了节目追求的仪式感,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
将沉寂在书架上的厚重典籍搬上电视荧屏,抓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条主线,通过创新性的舞台演绎、多元化的表现形式,让原本晦涩难懂的古籍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无疑是央视的又一次有益尝试。《典籍里的中国》引起的反响十分强烈,用“舆论炸裂”“春雷乍响”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并不夸张,这些享誉中外、流传千年的古老典籍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十分宝贵,需要以这样创新的表现方式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