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璐
上个世纪,许多理论学家开始重视空间研究,随着时间长河的洗涤,留下了许许多多璀璨的空间理论。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把空间分为空间实践、空间再现和再现空间,这三种空间是叠涵着社会性、历史性和空间性的“三元辩证法”,同时他提出的“他者化——第三化”的空间概念打破了二元对立的简单化、封闭化,拓宽了空间认知上的开放性和包容性。爱德华·索亚在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基础上提出了第三空间理论,即感知空间、构想空间和实际空间。第三空间理论本质上与过往的单一化“空间”理论有着实质区别,索亚致力于将“空间”从本体论中解放出来,除去形而上的宏大叙事,以列斐伏尔的三元辩证法为基础,消解福柯空间理论中权力统治的痕迹,只是对生活世界无限构成的认识进行陈述,赋予空间开放和多元的“活”文化,显露空间的真实含义。
微电影是连接城市与外界的传播渠道,是构建城市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索亚的空间理论为基础,分析城市微电影中的影像特质,将意象构建分为异托邦的精神外化、物质空间的时空感知以及虚幻与现实交织混合的第三空间,展现城市意象中更加深层的精神意蕴以及独特的美学表达。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提到:“城市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故事,一个反映人群关系的图,一个整体分散并存的空间,一个物质作用的领域,一个相关决策的系列,或者一个充满矛盾的领域”。在城市微电影的创作中,主人公所处的领域里,人与城市是间接、突发的关系,分散的空间融缩在微电影的影像中,画面里流动着方言、叙事和意识的特质,构成了作品中独特的城市意象。
方言是一扇大门,里面是中国广袤大地上的历史地貌,是群体聚集的异域回音,是中华土地滋润的文化之声。诗人余秀华在诗歌中对于方言是这样形容的:“祖国啊,就是方言散落在风里,有人听见落泪”。凯文·林奇认为城市意象的构成主要原因在于城市的可识别性,方言是城市微电影中情感的凝聚,是一座城市听觉上的最佳辨识。它不仅对画面进行补充说明,同时还对城市空间的外在形象起到了塑造作用。在城市微电影《南京1314》中,南京话的简洁明快,反映了城市形象上的利落风格。同样,微电影《火锅》中四川话的爽利泼辣扑面而来,城市的形象跟热腾腾的火锅一样,让人感受到四川人的滚烫炙热、情感浓郁。方言让远在他乡的游子升起思念,瞬间拉近了受众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感。
在叙事特征上,城市微电影多数有自下而上的叙事特征,以主观镜头为叙事点,逐渐介入影片视角和叙事,合体展现出流动的城市图景。比如《苏州情书》以新加坡女孩梅梅的视角来领略苏州风光;《印象太原》中,华裔女孩返回祖籍太原,看望爷爷的家乡;张艺谋拍摄的《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同样也是以第三者视角来拍摄成都故事。这些影片的叙事人物均非本土居民,而是拥有各种情况的外来游客,突入城市空间,借由他们的视角,以主观镜头拍摄。主人公与观看者都对城市有陌生感,因此更能让受众在情绪上与其共情,一同间接体验城市风光。但是这种他者化叙事,在城市意象的传递上过于单一化,流于城市空间的表面,无法真实感悟城市深层之美。久居城市的本土人,更能展现这座城市的多姿多貌,让观众欣赏他乡之美,而不只是浮记于流动的风景印象。
城市意象是意识的归结,是形而上的文化聚焦。生活在一座城市中的人很容易接受这座城市所凝聚的意识文化。区域、道路、霓虹灯、建筑等都是建构城市的符号,当符号具有了意义,制约着人们的日常行为时,这座城市就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规则”。城市微电影《与城共舞》中创作者巧妙地把城市意识与舞者相结合,随着舞者的翩翩起舞,切换城市中不同的风景,在人与城市和谐共舞中展现出城市刚柔并济之美。
随着经济体系的变革,工业化进程加剧,城市成为时代变化的缩影,城市的文明代表着整个社会的繁荣。福柯曾说过:“不管在哪种形式的公共生活里,空间都是根本性的东西;不管在哪种形式的权力运作中,空间都是根本性的东西”。空间作为最根本性的物质,空间理论对城市意象的研究有着重要价值。城市微电影创作是对现实空间性质进行转移,凝聚成镜语,展示想象、阐释、批判的隐喻性城市意象。
如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在大规模的投入和建设中步入现代化、都市化。城市中的高楼大厦、川流不息的车流,夜晚的霓虹灯闪烁,整个城市营造出的美好愿景,是观赏者眼中的乌托邦。但是乌托邦化是建设者想要营造的虚拟现实境况,并不是人类真实生存的空间。那些隐晦、不安、遗憾、颠簸的情绪都藏在城市背后,那些不属于平常生活的行为,不存于日常空间的情绪,通过城市微电影来外化异托邦精神。
异托邦是乌托邦的对立面。乌托邦是空想、虚构、童话,异托邦则是颠倒、倾覆、无秩序的可怕之地。城市中的众多高楼大厦,让空间产生被挤压的窒息感。消费主义、娱乐至死的文化在城市蔓延,冷漠的人群在城市里游荡,旁观着他人生生死死的故事。在爱奇艺打造的首部以城市为主题的微电影集《火锅》中,女主人公谭维维是酒吧驻唱,影片中多次出现谭维维在酒吧唱歌的段落,展示成都年轻人热爱、聚集的“酒吧文化”。《旁边的陌生人》的导演通过男女主人公真假自杀的故事,展现北京这种看似繁华的锦城背后的异托邦精神,冷漠、压抑、消极和颓废等等负面情绪,传递出北京的症候式问题,城市、空间和人都在异化。导演以影像为创作手段,展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罗德威在《感官地理》中将认识空间的方式分为两种:认知绘图和感官地理。“感官地理是个人色彩的随心游走,是包含游者记忆和情感的感官经验,是感性的漫游”。感官地理通过游者的漫步,展现出城市的交通空间、公共空间和自然空间,这些空间的联动形成影像空间,使城市微电影具有流动的空间感。因此城市微电影不再以叙事为核心,而是以描绘城市景观为主,通过这些景观来展现背后更深层的意蕴,传递着社会、人文、历史和地理的变迁,标志着独特的城市意象。《苏州情书》中的女主人公从新加坡出差到苏州,只身游荡在苏州这座古典美型城市,身经金鸡湖音乐喷泉、苏州园林,品尝松鼠桂鱼、腌笃鲜等地道美食,与戏剧演员一起演绎戏剧。这样一场触觉、味觉以及听觉的影像空间盛宴,是通过一个人对苏州感到好奇,随后被城市吸引住,在这里感受到归属感,最后辞掉工作,留在苏州来呈现的。微电影中传递出的苏州意象是此时此刻的“存在”,脱离哲学上宏大的存在主义,仅是在这座城市感受到的此时此刻。
城市微电影会勾勒出不同于现实的虚幻空间,随后通过营销和传播存在于网络空间,形成虚幻和现实交织的第三空间。学者范琳琳在《空间研究方法在新时期中国电影文本批评中的运用》中认为,此空间是“有别于传统非此即彼二元空间的一个亦此亦彼的多元化第三空间”。南京大学教授唐正东在《苏贾的“第三空间”理论:一种批判性的解读》中认为,此空间“超越了原有的二元思维模式,从一种他者化的空间模式出发,即把真实空间和想象空间都包括在内,又不停留在把这两种空间简单混合起来,而是明确地指出它在亦此亦彼的层面上既是真实的又是想象的”。同时唐正东认为在空间中“本来就没有秩序,没有稳定的结构形态,只有不断的变化和演进”,所以说这种亦此亦彼,既真实又想象,既现实又虚幻的元素构成了多元化的第三空间。当城市微电影处在网络空间时,会形成一种开放式的第三空间,观看的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更具复杂性和开放性。这里的虚拟城市是一个活的空间,受众可以与城市建立联系,同时观众也可以通过微电影给城市下“定义”。多元化的线交织在一起形成网络,而在网络中的核心交织点就是城市意象。由于定义的人群不同,第三空间的城市意象区别于前两者,它是开放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同时,这种城市意象也区别于本地人的深度了解,一方面是影片提炼的精神外化,而另一方面的决定权在观看者。如果说城市微电影的创作是对城市意象的二次加工,那么处于第三空间的城市意象就是在二次加工的基础上,建立个体对于二次加工后的城市意象的意象。例如,城市微电影《天台》以豆瓣上出名的天台兴趣小组为背景,把天台作为影片的拍摄对象,展示上海独特的天台文化,带领观众走进这座让人陶醉的城市。影片在传播过程中本身自带真实与幻想,当观看影片时,受众会根据自身经历、阅历等,将脑海中对这座城市的想象与观看的真实体验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第三空间城市意象。
在今天媒介发达、科技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们对城市的印象很容易发生转变,但是根植在内心深处的城市意象却很难变动。那些具有强烈突出印象的标志和文化,不仅仅是通过城市微电影去被看见,还通过人们的观看产生了清晰强烈的感知。正如林奇所认为的:“有形物体中蕴含着对于任何观察者都有可能唤起强烈意向的可读性”。人们对于可读性的潜意识联想,也就是对城市印象的提炼,城市微电影在创作的过程中注重对于空间的构建,联系实际加深受众对城市本质的认知。区域、道路、霓虹灯、建筑、文化等都是建构城市的符号,对符号进行赋义就是对城市意象的认知,长此以往会构成城市意象的系统性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