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综合性高校学报质量提升的编辑素养维度分析

2021-01-31 02:59任嫦勤
韶关学院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综合性学报期刊

任嫦勤

(南昌工程学院 学报编辑部,江西 南昌 330099)

教育部在《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中明确:“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高校学报被定位为立足本校学科,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展示教学科研成果、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研究平台.其承载着高校学科的发展历程,为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服务,不断探索学术研究和引领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作为学术期刊的一种——地方综合性高校学报,与重点院校相比,既有高校学报同样的使命,又有被处于“综合性”“地缘性”等先天劣势地位的困境.尤其在学术期刊发展日益专业化、数字化的形势下,地方综合性高校学报要赢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应紧跟行业发展步伐,抓优势办特色,追求质量提升,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这是实现其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主线.为此,地方综合性高校学报质量建设并不是一句简单的政治口号,而是由理论的内在规定性、学术的前沿性、编辑能力的复合性3 个维度构成.其中,编辑能力的复合性是编辑人员在政治素养、知识涵养和业务精湛的3 方面的有机结合,也是地方综合高校学报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关键因素.

1 编辑的政治素养:地方高校学报质量提升的信仰供给

作为新闻出版物,地方综合性高校学报不仅是刊载科学研究、学术思想和理论成果的重要阵地,而且还是社会意识的载体,对社会舆论导向有着宣传和引领的作用.因此,提升编辑的政治素养,把好政治关、思想关,做好宣传引导是高校学报编辑应有的社会责任,也是编辑必备的政治素养,能为推进地方高校学报质量提升提供政治信仰供给.

1.1 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政治方向是开展一切思想工作的指南针和根本保证.地方综合性高校学报作为思想型、学术型的新闻出版物,其“综合性”特征呈现出学报文章涉及多个学科和知识领域,刊载的内容包含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哲学、艺术等社会意识范畴的研究成果.因此,学报编辑应具备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在选稿用稿时,严格按照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和出版要求,审查稿件的政治导向,查处政治性差错和错误观点.尤其在媒体融合形势下,人们思想活动呈现独立性和多变性,观点五花八门,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进步观念与落后观念均可能出现在稿件中,学报编辑要勇于把好政治关,不断提升自我的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力,才能保证内容质量,履行好高校学报思想载体功能的社会职能.因此,编辑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抵制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潮,把政治方向维度作为评价地方高校学报质量的首要标尺,必须在这个维度上做到旗帜鲜明,沿着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方向,上“高原”、起“高峰”.

1.2 具有强烈的思想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鲜明指出:“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1].“保证出版物对消费者、对社会产生先进的思想文化影响,避免落后的、甚至腐朽的思想文化影响,就是我国编辑工作的思想性”[2].提升地方高校学报质量不仅要遵循学术期刊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遵循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属性,充分认识到地方高校学报也是意识形态“战斗场”的刊物属性.高校学报是思想、文化和科学传播的一个重要阵在,刊发的学术理论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思想理论价值.作为高校学报编辑,保证高校学报的先进文化、先进思想的更好传播是编辑工作的思想性所在,这就要求编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对立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认真贯彻我国出版工作方针和政策,固牢自身思想根底,才能为高校学报的思想和文化更好地传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1.3 具有强大的引领能力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高校学报是理论和学术的宣传阵地,正面宣传是编辑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应始终“以科学的思想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面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编辑要善于引导人以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为已任,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立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不动摇,自觉做政策主张的传播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使高校学报的思想引领作用得以发挥,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要求,以传播符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学术思想、学术理论、学术主张为根本任务,建构学术期刊受众者的精神世界.因此,增强编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信仰,加固编辑政治素养的“承重墙”,把握期刊的政治方向,发挥期刊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把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代入地方高校学报高质量发展的方程式,更好地推进地方高校学报的学术传播功能与思政教育功能的深度结合,这是评价地方高校学报质量的核心要素.

2 编辑的知识素养:地方高校学报质量提升的学术供给

“内容为王”是编辑进行再创造的不变恪守,地方综合性高校学报由于“地方”特性而缺乏名校的优势,社会资源相对匮乏.“综合”特性决定了学报编辑身兼数个学科的编辑工作,对于编辑自身所学学科的掌握程度都存在一定限度,更何况其他从未涉猎的学科.因此,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成为编辑素养的现实所需,除了自身所学专业外,编辑还需具备多专业知识纳入,树立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理念,不断积累知识、增长知识,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2.1 自主学习理念

高校学报刊载的论文质量直接决定着高校学报建设的质量、发展后劲与发展方向,强化学术含量是高校学报建设的关键要素,推进高校学报高质量发展必须牢固树立以质量为中心、学术为先导的期刊建设指导方针,强化学报的思想性、学术性建设,实现学术性与思想性的互动,为高校学报建设强化学术支撑.地方综合性高校与生俱有“地方”“综合”特征,相比重点高校,地域上和专业性上都存在一定差距.“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与地方高校学报的发展息息相关”[3],地方综合性高校专业设置“大而全”和为之服务的本校学报“散而弱”的现状易造成高校学报的低水平重复,学报刊登的论文涉及的学科专业多,涉猎的知识领域广,学报编辑需编校的文章内容不仅仅是自身所学专业领域范围之内,还需编校其它专业类的文章,这对于编辑人员配置少的地方综合性高校学报要高水平发展无疑是一个挑战.为此,高校学报编辑需具备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才能做好编辑工作,而坚持自主学习是积累专业知识和开拓知识面的必然途径,具备更多更全的专业知识结构不仅是保证做好期刊的源泉,也是提高编辑综合素养的基础性因素.

2.2 全面学习理念

地方综合性高校学报作为一所高校的业务部门,在学校诸多部门当中处于边缘地位,学报配备人员少且编辑大多数并非编辑相关专业出身.为此,作为高校学报编辑,仅有学科专业知识之外,还需学习编辑学知识.一方面要熟悉编辑理论知识.编辑理论知识是开展编辑工作的基础,没有编辑理论知识的支撑,编辑开展工作就会无从下手,力不从心.因此,编辑必须是以相关理论知识为基础,注重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理论的科学性与真理性及其在编辑中指导价值,讲究“理论”含量与“学术”含量.另一方面要熟练编辑实务.编辑实务是进行编辑活动的技能指导,在编辑活动过程当中,实务能够让编辑正确、高效、高质的完成编辑工作,需要编辑站在编辑理论发展的前沿高度去理解它和把握它,使其变成编辑个人的东西,让自己真懂编辑理论,让正确的编辑理论与思想照亮高校学报的高质量发展.因此,编辑既要重视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专业能力的学习.只有涉猎多方面的学问和强化编辑学知识,坚持全面学习,才能拥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知识,以实现专业知识与编辑技能的完美融合,这也是编辑能够高质、高效的完成编辑工作的保障.

2.3 创新学习理念

自教育部开设“名栏”工程以来,为地方综合性高校学报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通过利用地域资源和地方文化特色优势等创新“名栏”而赢得了扩大学术影响力的良好效果,如《滨州学院学报》“孙子研究”栏目、《殷都学刊》“殷商文化研究”栏目.地方高校学报的创新带来了自身学术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而学报的创新依靠的是编辑的创造力,“编辑工作是积累和传播知识文化的工作.对新知识的追求,对新境界的探索,是编辑产生和创造新的出版物的基础”[4].编辑创造力需以多种知识和专业能力为基础,在信息化时代,对资源的深度开发更要求编辑勤学勤思考,特别是通过创新学习来提高自身知识水准和业务技能.因此,“编辑要做学习型编辑,做到不断改革创新”[5].力求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是高校学报编辑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构成部分,编辑面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简单提及或对基本观点的高度浓缩,这需要编辑通过进一步科学研究来加以创新性展开和创造性理解.事实也表明,编辑实务理论中难免也存着某些滞后于形势发展的文本内容或陈旧叙事,这需要编辑通过自己的创造性研究和理解去及时补充它和修正它,使之适合当前形势的发展,进而提升自己的编辑能力,筑牢编辑理论水平的“压舱石”,推进编辑工作中的创造性含量.

3 编辑的业务素养:地方高校学报质量提升的能力供给

“编辑是个特殊的角色,既是学术论文的第一个读者,又是论文学术水平的把关者”[6].确保和提高质量是编辑工作永恒的主题.编辑作为期刊内容的策划者、选择者和加工者,是期刊质量的主要把关人,编辑业务能力大小是体现在稿件能够成为优秀作品的前提,是决定编辑素质的核心要素.如何保证期刊质量,关键在于编辑不断提升选题策划能力、编辑加工能力和数字化工作能力.

3.1 选题策划能力

选题策划是期刊编辑过程的最初阶段,也是优化和彰显期刊质量与特色的前提.编辑办好一种有影响的期刊,稿件资源固然很重要,但编辑主体性策划能力更为关键.当前,地方综合性高校学报“千刊一面”“选题重复”“全、散、小、弱”的同质化局面仍然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受地方经济发展、高校学科设置和管理体制等多种客观因素制约.然而,“刊如其人”“有什么样的编辑,就有什么样的期刊”的说法也凸显了编辑独具慧眼的策划和前瞻能力,这都是靠编辑长久不懈地对期刊定位和宗旨地准确把握.作为地方综合性高校学报,高校学科对学报具有支撑作用,学报为学科服务且对学科的发展又具有推进作用,两者相辅相成.因此,学报编辑应立足本校学科,努力捕捉有利于学校发展的前沿研究和特色资源,充分挖掘本校优势特色学科形成重点栏目,栏目设计得好,往往是刊物的亮点之一,也是搏得“眼球”的重要手段.如《莆田学院学报》开设的“妈祖文化”栏目,《扬州大学学报》开设的“扬州文化研究”栏目,这些“亮点”栏目都是依托地域和地方民族特色而开设的,大大扩大了期刊的影响力.“妈祖文化”栏目虽为地方特色栏目,但在国内也是独一无二的,在做强地方特色的同时其实也就具有全国性意义了.因此,作为地方综合性高校学报编辑,要善于按照本刊宗旨,始终抓住重点栏目,不断提高自身的策划能力,做好选题策划,通过“拳头”产品来提高刊物的整体水平,才能在众多的学术刊物中独树一帜,从而形成期刊良性循环发展.

3.2 编辑加工能力

编辑加工能力是编辑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是基本功.期刊要办出高水平,就要有高水准的稿件,显然,对稿件的编辑加工仍是编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编辑加工的目的不仅是纠正差错,规范格式,更是进一步提高稿件内容质量并使其增值.作为地方综合性高校学报,稿件为学术性居多,作者层次跨度大,稿件质量参差不齐,编辑在加工时既要保证稿件的学术品质,又要注重稿件的学术严谨性,同时还必须适合本刊风格,编辑加工能力的大小显得尤为关键.大凡成功的期刊,内容上都有其他刊物无法替代的独特个性,尤其地方综合性学报,在先天优势缺失的情况下,更要在内容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变”,突出特色,让特色凝聚为风格.因此,编辑加工能力的提升,需要平时不断的实践和积累,具有多学科知识领域,严格执行编辑规范,才能全面地掌握编辑这项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把编辑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做嫁衣的无名英雄”不仅是对编辑的尊敬,更是对编辑工作的认可,也有认为编辑工作不过是“剪刀加糨糊”的误解.但无论如何,编辑加工能力是做好编辑工作的重要前提,“严谨负责的职业素质及精湛的出版专业知识是做好编辑的‘本’”[7],这是高校学报编辑保证期刊质量的基本能力,也是编辑应具有的业务素养和应履行的社会责任.

3.3 数字化工作能力

“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出版业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8].数字化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格局,借以QQ、微博、微信、APP 等新媒体方式扩大传播影响力是地方综合性高校学报保持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地方综合性高校学校形成了纸质期刊、学报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不同形态的媒介传播方式,然而事实是,有的地方综合性高校学报创办的学报网站平台不够完善,缺乏交互性;设置的微博、微信公众号中内容更新慢,甚至几个月无更新、无互动,处于无人问津、无人关注状态,新媒体技术运用的不到位成为高校学报向媒体融合发展的障碍.作为高校学报编辑,熟练运用新媒体是编辑责无旁贷的职责,也是编辑向复合型转型的时代所需.为此,学报编辑需树立起新媒体的编辑意识,主动学习网络技术知识和技能,整合发挥QQ 群、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媒体传播、交流和互动的作用,通过制作图片、视音频传播内容来提高学报影响力.总之,高校学报编辑掌握数字化出版的新技术和新工作方式,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编辑的数字化工作能力,是保证学报在新媒体时代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技能.

著名学者、编辑名家邹韬奋说过,没有个性和特点的刊物,生存还成问题,发展更没希望了.对于地方综合性高校学报,“质量是生存之本,特色是强刊之路”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而学报编辑素养的高低是决定刊物质量和特色的关键,牢固树立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不断学习新知识,努力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是编辑提升自我的核心要素,也是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猜你喜欢
综合性学报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国外舰载直升机助降与牵引装备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致敬学报40年
期刊问答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