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教材语言的使用误区与编写建议

2021-01-30 18:09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邱丽芳
师道(教研)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误区教材语言

文/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邱丽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可以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打造学校办学理念,在乡土资源运用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独特教育。因此,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各地市甚至中小学校经常会编写与其课程相配套的地方课程教材、乡土教材或是校本教材。

一、教材语言与教学语言

1.教 材语言

教材语言是指教科书中的语言,具有严密的完整体系。教材语言要求用语准确、科学、逻辑严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掌握,势必需要对教材语言进行加工和整理。

2.教 学语言

教学语言是指教师用以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符号系统。特点是把自己能明白的意思转化为展开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能为学生理解的语言形式。为此要求教师善于选择最适合的词、词组、句法结构,确切地表达他的思想内容。教学语言虽不独立存在于教学之中,却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最基本的教学行为,在教学中占重要地位。

教学语言一方面要求语言准确、科学,以及语意的连贯性、逻辑性;另一方面要求语调富有情感感染力和语音吐字清晰。

二、教材语言与教学语言中存在的误区

教材语言注重严密的逻辑完整性,讲究用词严谨、内容科学,往往对情感感染力要求较弱,与语调、语音吐字相关性不大。有些编写老师是长期在一线工作的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与学生的交流时讲究语义清晰、情感到位。因此当身份转变为教材的编写人员时,往往会陷入误用教学语言等误区。

1.教 案语言、教材语言和教学语言混淆使用

在教学中,教师以教材语言为基础,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把教材语言的系统性转化成教案语言的系统性,并以教学语言输出给学生。

有的教材编写者把教案语言、教材语言和教学语言混淆使用。如某地方课程教材导语“同学们,你们都已经累积了一定的知识,也拥有浓厚的好奇心,那么现在我们一起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创想未来世界吧”,可以看出编者想从学生阅读者的立场编写教材,但出现了前后主语不一致,以教学用语替代了教材用语的问题。

2.教 材语言过于学术化

教材语言就是要处理好“给谁看”的问题,应始终站在读者即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和表达。教材语言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越是教育的低级阶段,教材语言的作用就越重要。

第一个常见误区是直接引用百度百科、维基百科等知识点,或是直接“拿来”专业学术论文上的论述,结果导致了这些教材语言过于学术化,脱离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第二个常见误区是毫不修改直接引用字典的定义,但是字典上的定义常常包含了同义替换、举例说明或是使用规则的不完全说明,直接套用这些定义在具体文章中常常难以确切地界定术语。以上两者既不利于学生理解,更破坏了教材的整体性。

2.谨慎使用饱含感情色彩的词

“教材无非是例子。”(叶圣陶语)对于年龄小的读者,教材编写者往往会踏入过度使用饱含感情色彩的词语的误区,殊不知一方面阅读对象对选用词语的不同情感反应反而会影响对教材的评价,另一方面过度使用附加感情色彩的术语容易给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带来阻碍。

三、教材语言的使用建议

1.科 学严谨

编写教材时须严格把握教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如教材导语的作用是创设语境,启发思考;正文是教材的躯干和精华;辅文的作用是辅助理解主题文意,拓展思维;教学反馈、教学评价环节旨在反思与总结。各环节互为补充,教材语言表达方式略有不同,导语、辅文等环节的教学语言表达宜适当轻松,正文须更严谨、科学、准确,避免使用过于学术化或口语化的表达,切记所有语言文字都是为主题中心服务,不可跑题。

2.反 复论证

在中小学教材中,要避免使用有歧义、意思不明确的词或短语,避免教材的使用者(授课教师与学生)的理解与作者的表达有偏差。要有效避免歧义,最好采用反串的方法,编写过程中请专家、同行、使用对象(教师和学生)从不同视角来探究你的论证,鼓励他们多提意见。

猜你喜欢
误区教材语言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语言是刀
冬季洗澡的误区
三角恒等变换中的误区警示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