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建藤
2013年6月28日,厦门高崎国际机场。
大学刚毕业的我拖着那时的所有“家当”,独自走进候机厅,只身飞往一个只听过名字却知之甚少的地方教中文。
在万米高空中,我的脑海里闪过无数随意剪辑而又彼此相关的画面:满街的尘土飞扬,来来往往的人力三轮车和破旧的二手日本汽车;鸽子盘旋在一个世纪前英国人建的老旧建筑上;满地的鸽子粪和一大片一大片摊在地面上的槟榔水;穿裙子的男人和一张张涂满“特纳卡”的脸……
缅甸仰光——一个常年40度,却又常常在40度的时候 “免电”的城市,我来了。
一出机场,便看到了来接我们的孔子课堂老师。几句寒暄之后,热情的老师便带领我们坐上一辆拉货的敞篷车,我们一颠一颠地前往即将要工作的地方——缅甸仰光福星孔子课堂。
车子停在了一栋历经半个世纪之久的老破建筑前,四层楼高,门口是一道重重的卷拉门,一把车锁挂在了上面,卷拉门的上面挂着一块匾,上书“福建同乡会馆”。
老师告诉我们到了。
什么?这就是孔子课堂?孔子课堂不是应该设在有着现代化办公设备和宽敞明亮教室的高楼里吗?尽管此前在飞机上对缅甸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已经有所预设,然而此刻我心底仍旧一阵发慌。
原来,由于缅甸政策及多方面的原因,当局一直在打压华校,甚至一度禁止仰光当地的华人学习中文,以至于仰光的第二代、第三代华人很多已经不会说汉语了。当地的华人华侨仍心系中国,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的脚步从未停止过。爱国的华侨们为下一代华人学习中文捐办了一些华校,而这些华校基本上只能以补习机构的形式低调存在,甚至藏在各个会馆之中,福星孔子课堂就是其中的一个。
一个星期的听课、学习之后,我被派到与孔子课堂合作的一所国际学校教中学生中文,教学对象并非只有缅甸的中学生,而是各个国家的孩子。此前我从未教过其他国家的学生,得知消息后,内心激动不已。
在国际学校,汉语只是他们的一门“副科”,并不列入他们结业考试的科目,学习汉语可谓毫无考试压力。和国内动不动就用“同学们注意听啊,这是考点!” “你要是不学,考试怎么办?”来 “提醒”学生学习相比,在国际学校想要让学生乖乖听你的,愿意跟着学,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苦恼的事马上就发生了。
我带的是一个汉语中级班,15个中学生里有的来自缅甸,有的来自美国,有的来自欧洲,还有的来自泰国等其他东南亚国家。多元文化、青春飞扬、彬彬有礼,我开始喜欢上这些孩子了。
给他们上的第一堂课和中秋节有关。为了吸引学生,我可是下了些功夫:准备了嫦娥奔月的故事、有奖竞猜、小礼品、月饼,甚至我还穿上了唐装……为的就是吸引学生,让学生喜欢上我,喜欢上中国文化,喜欢上学中文。
我一进门,孩子们便热情地鼓起掌来,这让我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看来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孩子,都喜欢新老师嘛!
“来,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中秋节》这一课。关于中秋节呢,有这样一个传说……”
还没等我说完一句话,一个美国小孩便打断了我: “老师,盒子里是什么?”我想,这下正好教教“月饼”这个词!于是我一边拿着月饼,一边放慢语速,字正腔圆地说: “月——饼——,来跟老师读,月——饼——”孩子们开心极了,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月饼,似乎说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只要能尝尝月饼就好。
我这头话音一落,四五个学生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上前来把月饼抢走了!我背后直冒冷汗。我并没有让他们上来啊!上课可以这样随意的吗?
接下来,整个课堂乱得像炸开了锅一样,他们压根不理我在说什么,三五个围成一圈或大声说笑,或自顾自地吃起月饼来了!
难道第一堂课就这样草率结束了?难道我这个中国老师对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我不甘心。
我扯着嗓子,试着盖过下面一片乱糟糟的声音,想通过“嫦娥奔月”的故事来吸引这帮孩子。果不其然,在我绘声绘色的讲演中,孩子们开始回过头来望着我,慢慢安静下来了。我内心长舒一口气,讲得更起劲了,就怕课堂再次陷入混乱无序中。他们安静地听我讲了大概5分钟。
突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句小声的英文: “Who cares what the story about?” (谁在意这故事在说什么?)
这话像一盆冷水, “哗啦”一声泼在我脸上。
为何我这么用心地准备你们却不以为然?为何你们这帮学生上课是这样乱糟糟的?不想学为什么要选中文课呢?!面对班上肤色各异的十四五岁少年,我霎时间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真想一拍桌子甩头就走。
空气似乎凝固了……
“铃铃铃……”下课铃声如嘲笑声般响了起来,是那般刺耳。我拿起书本,低着头说了声: “同学们下课。”便灰溜溜地走出了教室。内心一片苦涩。
这样无序、不听讲的情况持续了将近一周,我也为此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在多少个“免电”的深夜,窗外是高高低低的蝉鸣,内心里是起起伏伏的困苦和自责。
我并没有就此一蹶不振,而是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不断地和国际学校其他科目的老师交流,也去他们的课堂观摩学习。
在其他课堂上我观察到这帮孩子并不像中文课上那样混乱、无序。相反,他们能够在老师布置的任务和问题驱动下进行有序的讨论和学习,而学习的内容绝不是简单重复一遍课本上的内容,而是结合书本的知识去解决和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课堂也绝不是授课老师一个人的表演,有时老师甚至会坐在同学中间,组织、帮助孩子们进行自主发言和讨论。整个课堂有序、有趣,真的是 “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也发生了真正的学习。
在国际学校, “以学生为中心”真不能只是一句口号,看来,我得想办法将其落到实处。
备课的时候,我开始留意素材和话题的选择,我提的问题是否和学生的生活相关,我讨论的内容是否是学生所了解而且愿意多说的,我设计的话题是否是学生觉得有趣的……我开始更多地去了解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都喜欢些什么。
运用之妙,功在设计。一个礼拜的观课之后,我越发感觉到想要在课堂上游刃有余,课前的功夫可少不了。
我决定开始写“逐字稿”。
慢慢地我发现写逐字稿是一个理清思路的过程。虽然有时候嫌烦,但只有在写逐字稿的时候,才会字斟句酌,而教师的每一句话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次输入,抑或是指令,都是极其重要的。同时,在写逐字稿的时候,我也试着把学生的答案写一写。我不断地问自己:我提出的这个问题,学生可能会说些什么?学生说出一个回答后,这个回答是否可以接着问?如何让问题与问题之间环环相扣?
那天,我再次走进了这个班,那是一节词汇学习课。我们要学习“公开、露面、秘密、支持、反对”等几个词语。
经过几天的观课学习和课前逐字稿的打磨,此刻,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节课上好!
我带着同学们把“公开”读了几次,读完之后马上带着他们读词语搭配“公开露面”。这样就把书上这几个看似随意和无序的词语联系在一起了。纠音之后便带着学生读词语搭配,是给学生做示范,进行正确的第二语言输入。
孩子们依旧张着嘴、两眼无神地跟我读着,似乎这样已经很给我面子了。
随后我在PPT上出示了一张美国演员小李子戴着口罩挡着脸的图片问学生: “他喜欢公开露面吗?”课前我得知这帮孩子特别喜欢美国的电影明星,所以选了小李子来做素材,我留意到孩子们的眼神开始发生变化了。
这一问是把 “公开”和 “露面”从单个词变成了词组“公开露面”,又从词组进入到一个疑问句——“他喜欢公开露面吗?”这不仅是给学生做造句示范,还提出了一个需要学生回答的问题。
这会儿,平时都不怎么听课的美国男孩听到问题后马上喊道:“他不喜欢公开露面!”我立即追问:“你怎么知道他不喜欢公开露面?”
男孩似乎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其他同学也面面相觑。
我笑了笑,对同学们说: “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李子的新闻吧!”于是在PPT上呈现了小李子去酒吧的图片和“新闻”这个词及其英文释义。
这些中学生看到偶像的花边新闻,顿时就来劲了,在底下开始讨论起来。于是我顺势提问: “那么谁会公开小李子的秘密?”这个提问是把要学习的第三个词语也囊括进来,学生在这个语境中也习得了“秘密”这个新词语。其实前面那一问是为了把学生引进下一个设置好的情境中。如此一来便铺设好了一个完整的语境,把所要学习的生词都囊括进来了。
孩子们不自觉地开始谈论明星和狗仔队的问题,我顺势引入了生词 “支持”和 “反对”,笑着问道:“那么大家是支持还是反对公开明星的秘密呢?”这下,面对这个带点高阶思维的问题,学生用今天学到的生词热烈地讨论了起来……
此刻,我的心情一如窗外旱季的阳光一般灿烂而热烈。
这堂课扭转了这帮孩子对学中文的看法,也给我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和情境铺设有了新的认识。
任何学科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和情境铺设都要“引之有道,问之有方”。有时候我们的课堂提问是不是太过随意?所谓 “引之有道”,指教师在提问之前要有一定的铺垫,问题与问题之间也需要衔接与过渡。铺垫又要讲究一定的度。铺垫得多,则学生开口的机会少了;铺垫得少,往往学生对教师突如其来的提问不知所云。而“问之有方”则是指教师抛出的问题能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内容,具有一定思维含量。
旱季的阳光依旧肆无忌惮地烘烤着大地。仰光的街头数不清的人力车、公交车、私家车在马路上奔驰着;一群群鸽子扑扇着翅膀向天空飞去,路边的奶茶摊坐着三三两两的客人,几个光脚和尚在路旁拿着装水的陶罐驻足喝水……男男女女都踩着人字拖,系着隆基筒裙,每一个不期相视的人,都自然地送上一个浅浅的微笑。大金塔里,一位袒露上身的黝黑男子大约是干活累了,侧卧在柚木地板上,在佛的目光下酣睡。日落时分,佛堂的光阴静谧而安详。
与阳光作伴的那些日子,有过犹豫与迷茫,有过孤静和失落,而所有的犹豫、迟疑都可以被仰光那迷人的落日与晚霞所带走。而我对教育的热情和思考也随着尘土一起在阳光下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