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晴
电视纪录片是“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直接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图像和音响素材,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创作者对这一事物的认识与评价的纪实性电视片。”①纪实性是电视纪录片的核心特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以及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和审美水平的提升,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更加注重叙事性的深化和艺术性的呈现,而音乐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符号和所具有的抽象的解读能力,在电视纪录片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1958年,我国第一部在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北京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到农村去》,就运用了民族乐器演奏而成的背景音乐。改革开放后,以《话说长江》为代表的人文风光纪录片对音乐元素的运用更加成熟,民族音乐、西方音乐、人声合唱等各种音乐类型在电视纪录片中出现。当下,不论是以《东方主战场》为代表的文献纪录片,还是以《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为代表的人文纪录片,这些电视纪录片中的音乐元素不再是画面和解说词的简单的附属品,而是成为了片子深层意蕴表达的助推器,能够在与画面、解说、音效的协同互动中,形成电视纪录片独特的叙事魅力和纪实美学。
电视纪录片的音乐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围绕纪录片核心内容和主题思想进行阐释性表达。纪录片音乐的来源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从音乐资料库中选取合适的音乐段落贴合画面;二是请作曲家专门谱写和录制音乐。”②作曲家将现实对象中的某些外在的形态概括、提炼为具体的概念,再对这些概念进行音乐再现,从而达到与电视纪录片主体对象与主题思想的一致性。《东方主战场》是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而创作的文献纪录片,这部纪录片阐述了中国军民为战胜日本法西斯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彰显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英勇抗战的精神,展现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东方主战场》的主题曲《民族辉煌》是由宋小明填词、董乐弦作曲,由伦敦交响乐团的90位乐手演奏,武警文工团合唱团合唱。这首主题曲气势磅礴,节奏激昂,充满了凝聚力和力量感,和纪录片所表达的中华民族奋起反抗的精神高度契合。这首主题曲成为《东方主战场》的核心内容和典型故事发展的音乐语言符号,除了在片头出现,还以变奏、改编等形式在片中多次使用,将纪录片中的情节、情境和情感进行高度概括,最大化地表达纪录片主题内容和情感走向,从而使观众获得与情节、主题相一致的视听感受。相较于原创音乐,电视纪录片也可以通过购买版权音乐的方式凸显纪录片的创作主题。如大型地理人文纪录片《走遍中国》就以歌曲《爱在山川》为主题曲,反映祖国山河的秀美瑰丽,展现中国人对祖国河山的精神依恋,展现《走遍中国》节目本身的文化底蕴和爱国情感。
“叙事”作为文学研究的概念,主要是指对人物、环境以及时间等要素进行的概括说明。电视记录片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在叙事结构上强调以客观真实为素材,通过画面与声音的呈现进行故事化的表达。在电视叙事中,故事情节一方面通过画面主体、镜头的运动以及画面组接反映出来,另一方面通过音乐的不同风格、不同意涵、轻重缓急、音响的强弱交替等声音节奏助推剧情发展。在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画面叙事与音乐叙事是平行的,当叙事主体希望通过音乐推动剧情发展时,音乐就会脱离原本的叙事轨道,与画面叙事相交融,共同对故事情节进行建构。如在电视纪录片《风味人间》第一集末尾就运用背景音乐来推动主人公卢旻易镖鱼的情节发展。镖鱼之路一波三折,在反复的失败中,背景音乐的节奏逐渐缓慢低沉,让观众不由自主地为主人公担心起来,进而为情节发展设置悬念。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卢旻易终于捕到了旗鱼,此时的音乐的旋律逐渐欢快,观众也从担心紧张的情绪中逐渐放松下来。在这一片段中,背景音乐控制着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与画面和解说词一起保证了叙事情节的完整。因此,电视纪录片中音乐元素的旋律、节奏与故事主体、画面的运动相结合,推进了故事情节的连贯,丰富了电视纪录片的可看性。
观众对电视纪录片的认知有一定程度上的理性和感性之分。理性认知是对纪录片事实要素的认识和理解,而感性认知则是观众对纪录片所传达出的理念与情感上的共鸣。音乐元素与人们的审美感知相关联,可以调动观众情绪,烘托画面意境和情节想象,表现人物心理活动,同时搭配同期声、解说词和画面元素,从而让观众在沉浸式的视听感受中产生情感共鸣。如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讲述藏族女孩无法将辛苦捡来的鹿茸买一个好价格时,脸上露出了无奈而烦闷的表情,此时背景音乐出现了一段舒缓悠然的旋律,就像是在安慰女孩失落的心情,也抚慰着观众的内心。还有在介绍73岁的程进顺如何酿造糯米酒时,采用了吉他演奏的弦乐旋律,节奏跳跃流畅,带给人温暖幸福的感觉。又如电视纪录片《东方主战场》在讲述到左权将军为了指挥部队转移,在战场上英勇牺牲时,细腻悲情的旋律(《辛酸的回忆》)在观众耳边响起,这段配乐展现出八路军将士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形象,让观众感受到中国军人虽然拥有不怕牺牲的勇气,但也有无法割舍的情感。而《走遍中国-湿地行》的片尾曲《水美图》,其旋律悠扬婉转,温润动人,描绘了水天一色的秀美景色,通过细腻的音乐表达潜移默化地引导和暗示观众心理构建,从而激发观众美好的情感共鸣。
画面风格和音乐风格是电视纪录片整体风格的两个部分,其中,画面风格集中在视觉效果,例如纪录片画面的色彩、构图、线条以及画面组接等;而音乐风格则是指音响效果,包含纪录片中音乐的旋律、节奏、音色等要素。画面风格和声音风格之间既独立又统一。如《东方主战场》在音乐制作过程中非常注重声音风格与画面风格的统一性,尤其是在呈现战车轰鸣、枪弹四射、队伍行进等战争场面时,为了避免音效和环境音响的音量过大导致声场失衡和听感的断裂,对环绕声左后、右后进行适当调控,从而稳定住观众声场感知,强化了观众对战争场面的听觉体验。而《风味人间》呈现中国的饮食文化,大量采用了中国民族风格的配乐,例如将《春节序曲》作为展现北京人在春节期间吃焖面时的背景音乐;在讲述藏族的饮食习惯时,则采用了藏族原生态的民歌配乐,展现了少数民族音乐的风格与魅力。《风味人间》在画面风格与音乐风格的互补与统一下了很大功夫。在画面摄制上,《风味人间》首次采用微距镜头和3D建模展示食物制作过程中的点滴变化,而这种极致的视觉体验完全超出了观众日常的感官体验,给观众带来陌生的新鲜感,此时,与情景融合的配乐会强化观众的生理感知。如在呈现一颗松花蛋是如何制作而成时,音乐编辑为微距画面配上了电子风格的音乐《宇宙与变蛋》,以其空灵的旋律和鲜明的个性塑造了这一片段独特的现代美学风格。
一般来讲,电视纪录片通过画面这种过于具象的表达方式有时可能会限制观众的想象,但通过恰当的音乐表达则可以对画面内容和风格进行挖掘和深化,进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电视纪录片中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具有地域属性与文化属性,因此在国际传播中需要被转译成与传播对象的文化背景相一致的表达符号,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被曲解和误读的风险。而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既能够参与叙事,也能够表达情感,反映现实生活,还能够打破地域和文化的区隔,用流动的旋律传递情感、表达意义。如纪录片《走遍中国》在央视国际频道和多个外语频道播出,面向国际传播中国的历史、人文、和当下的发展,其配乐既注重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兼顾民族与自然、传统与流行的多元的曲风,节目散发出的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为世界展现了一个质朴真实、生机勃勃的大国形象。又如电视纪录片《风味人间》并未局限于国内的美食,而是将视线转向国外,拍摄了亚洲、美洲、欧洲、非洲等世界不同地区的美食。为了凸显全球化的制作思想,《风味人间》在配乐上也注重展现世界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如在展示西班牙人制作火腿的烹饪方法时,采用了西班牙响板演奏的音乐,在介绍伊朗的饮食文化时,相关的宗教歌曲则作为背景音乐使用。与此同时,《风味人间》的配乐在音乐的使用上也呈现出融合趋势,注重不同国家、民族音乐的混搭。如采用起源于黑人的爵士乐作为法国人制作面包的段落中的背景音乐。这种跨越文化区隔的配乐方式为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提供了一个共通的意义空间,在音乐的流动中实现对纪录片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的认同。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视听艺术的结合体,电视纪录片如果能在恰当位置合理运用音乐元素,使其与纪录片主题、故事与风格相协调,就可以有效丰富纪录片的叙事张力,激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构建独特的纪实美学,推动文化传播。因此,电视纪录片在使用音乐元素时,一方面应把握整体定位,注重画面风格与音乐风格的相统一,避免隔靴搔痒、画蛇添足或乐不达意,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音乐在深化作品主题、激发情感上的叠加作用,以增强电视纪录片的纪实性和思想性。只要准确认识音乐元素在电纪录片中的功能,融合处理纪录片的画音关系,创造性地将视觉传播符号与听觉传播符号有机结合,将会对深化和解读优秀电视纪录片的内涵起到知音顿悟的作用。
注释:
①赵玉明,王福顺.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145.
②罗薇.论音乐在当代纪录片中的多元化运用[J].当代电影,2020(07):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