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推进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化转型的路径研究

2021-01-30 08:02
山东纺织经济 2021年8期
关键词:服务化纺织服装

李 俊

(青岛农业大学,山东 青岛 266109)

当前,全球的制造业服务化、智能化趋势日趋明显,全球制造业产品贸易中约1/3的价值增值来源于服务业。基于此,《中国制造 2025》明确提出把发展服务型制造作为战略任务之一。2018年山东省发布《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把跨界融合化定为主攻方向之一,提出要顺应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加快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产业行业交叉渗透提档升级。纺织服装产业是山东省重要的制造业产业,产业规模巨大,在推动我省经济增长,促进劳动力就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根据国内外的经验,纺织服装产业的服务化转型可以有效改善纺织服装产品的供给质量,促进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随着信息、通信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已经从消费领域迅速扩展到生产制造领域,为传统产业服务化转型提供了新机遇。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不断加速的背景下,纺织服装产业依靠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的产品生产和企业经营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市场的快速发展变化,迫切需要通过数字化推动服务化转型,实现新动能的培育,提高产业发展质量。

1 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化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技术进步和国际分工的持续深化,一些制造业跨国公司在提供物质产品时开始附加提供售后服务,从提供单一的物质产品到提供“产品-服务包”转变。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学者提出了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认为企业在提供“产品-服务包”的过程中,服务的含量会不断增加,乃至成为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Szalavetz(2003)进一步把制造业服务化区分为投入的服务化和产出的服务化。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很多学者通过观察和测算,发现制造业服务化的新趋势,一些大型企业集团的服务收入已经超出物质产品销售收入,服务带来的利润成为其主要利润来源,甚至有的企业已经将物质产品的生产外包给其他企业,自身转变成为主要从事研发、设计、流程管理、市场营销、品牌管理等服务活动的“无工厂”制造业企业。

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化经过了一段较为曲折的过程。在计划经济体制时,受传统思想观点的束缚,认为服务是不能带来价值的,因此相当长一段时间不重视服务业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纺织服装产业主要是按照计划生产足额的产品为主,服务投入和产出主要是在企业配合完成物质产品生产计划。改革开放到入世以前,纺织服装产业逐渐成长为重要的出口创汇产业,开始注重国际客户的需求,服务投入和产出有一定的增加。但这一时期的贸易主要是加工贸易为主,国内市场增长缓慢,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服务化还是处在一个被动尝试的阶段。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随着出口市场的迅速扩大,国内外纺织服装企业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国内市场蓬勃发展,涌现出了很多知名的纺织服装企业。纺织服装企业开始大量尝试服务化转型,一是增加了产品的研发、设计等服务要素,从生产的上游增加服务要素投入;二是扩大了营销、广告等服务投入,极大地提升了下游环节的服务价值增值。

2 服务化转型是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途径

山东省是纺织服装产业大省,行业规模大、带动就业人数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2019年,山东省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2186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为8%,就业人数约为54.66万人,占工业就业人数比重为9.9%。但与企业数量和就业人数不相称的是,2019年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营业收入2836.7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仅为3.4%,利润总额76.64亿元,占比更是少于2.1%。这说明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依然是以资源和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式发展为主,新旧动能转换滞后,没有将产业规模优势转化为盈利能力。

纺织服装产业盈利能力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服务化转型不足。一是从服务投入角度看,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还是以粗放式发展为主,主要依靠的是密集投入劳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服务要素投入低,产品更新慢,市场竞争力不高。二是产出服务化程度低,纺织服装产业主要依靠批量生产物质产品,而在营销、售后等环节服务产出少,品牌竞争力弱,服务增加值低。三是从价值链角度看,山东省大多数纺织服装企业主要从事生产制造,研发设计、营销售后等价值增值率高的环节发展不足,导致企业被锁定在价值链曲线低端,难以分享更多的价值链增值。四是从整个产业角度看,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虽有一些规模较大的纺织服装企业,但缺乏能够贯通全产业链条的领军企业,五是缺乏纺织服装产业公共协作服务平台,凝聚力不强,协作程度较弱,虽有规模,却难以实现规模经济。

服务化转型有助于细化纺织服装企业内部分工和外部协作,一方面可以细化分工,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扩大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产业链创新,推动组织创新、流程创新,并提高产品更新速度,迅速扩大市场。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化转型还可以从整体上延伸和提升价值链,一方面可以推动纺织服装企业向全球价值链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突破全球价值链锁定效应,增强我省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抬升国内纺织服装价值链位置,增强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价值增值。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还可以将分散的不同环节、不同地区的纺织服装企业构建成一个互联互通的产业协作网络,降低企业外部交易成本,实现产业规模经济。

3 数字化推动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化转型的机制

数字经济发展为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化转型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数字经济的定义较为宽泛,G20 杭州峰会主要是从投入要素的角度定义数字经济,认为数字经济是将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投入生产,实现效率提升和结构优化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经合组织则是从经济系统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数字经济系统至少要包括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区块链四大组成部分。基于以上关于数字经济的定义和分析,纺织服装企业的数字化应该包括数字信息和数字技术的投入和使用、纺织服装的智能制造、纺织服装行业大数据分析、纺织服装工业互联网四个逐级递进的过程。

首先,数字信息和数字技术的投入和使用为纺织服装企业服务化转型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大量的数字化纺织设备、互联网、时尚社交网络产生海量数据,数字化的信息和知识不断生产和积累。纺织服装企业能否识别和处理大量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使之转化为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知识,决定了纺织服装企业能否合理配置服务要素,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数字信息和数字技术的使用还可以直接扩展纺织服装企业的服务业务,如在生产制造环节,大量数字化智能设备的使用在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同时,还会帮助企业迅速响应市场反馈,实现产品的按需求定制,提高研发设计效率,助力产品的市场营销服务。

其次,智能制造是纺织服装企业服务化转型的基础。智能制造不仅仅是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投入,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与客户的数据互动,衍生出更多的定制化服务化需求,实现产品的价值链延长和服务价值增值,从而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通过智能制造必然会进一步细分市场,进一步的提高企业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从而增加产品研发设计和营销售后服务,增强企业的定价能力。

再次,大数据技术有助于纺织服装产业服务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互联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使得企业得以直接面对消费者,极大的破除了消费的时空限制,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加速形成。大数据技术加快了企业积累和处理信息资源的能力,加速了资源的流动,有利于纺织服装企业之间,以及和其他行业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同时使得研发设计、生产管理、人员服务、物流运输、金融服务等服务要素配置效率提高。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优化纺织服装产业链,密切企业间关系,共同为客户提供全产业链集成服务,实现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变。

最后,成熟的工业互联网还可以在纺织服装产业、其他相关产业、消费互联网、用户社群之间搭建起共享网络服务平台,真正将消费者的需求和企业的生产、乃至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企业之间构建起一个信息流通网络,大大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和应变速度。通过与消费互联网和用户社群的互联互通,企业经营可以真正实现从“以产品为中心”的产品销售业务模式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整体服务方案模式转变,将物质产品的提供弱化为整体服务方案的一环。通过定制服务、移动互联、社交平台等数字经济新业态和新模式,根据客户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提升服务效率。

4 数字化推动服务化转型的主要尝试

近年来,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不断进行数字化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服务化转型。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是山东康平纳集团的“共享工厂”模式、韩都衣舍电子商务集团“智慧蓝海”互联网品牌孵化模式和山东华兴纺织集团“小微再造”模式。

4.1 以智能工厂为依托的“共享工厂”模式

康平纳集团利用自身研发成果、数字化、智能化的染色工艺与装备,构建了筒子纱染色智能工厂,生产效率提高28%,用工节约80%以上,综合能耗降低了45%。康平纳集团将这一智能工厂转变为“共享工厂”服务型制造,通过建立全流程的标准化服务体系,在需求集中地区建立集中物流配送中心,提供生产指导和快速配送服务。色纱需求企业可以依托康平纳的共享工厂灵活生产自己所需的色纱产品。同时,康平纳集团还依托“共享工厂”建立集智能印染技术协同创新、定制交易、创意设计、远程管理、人力资源培训和市场营销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共享云平台,汇聚上下游和相关企业资源,实现印染行业协同共享发展模式。

4.2 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的互联网品牌孵化模式

韩都衣舍电子商务集团的“智汇蓝海”主要是致力于为处在各发展阶段的互联网品牌创业团队提供量身定制、全覆盖式的综合创业服务,通过全方位的创业投资等服务支持打造互联网品牌生态孵化体系。韩都衣舍的供应商和生产商都拥有韩都衣舍的智能系统终端,利用一整套完整的算法,可以随时查看相关产品的销售情况,以大数据分析为指导精准匹配产能,选择最佳生产方案。“智汇蓝海”通过与政府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共同创建和管理互联网品牌生态孵化基地,向中小企业提供创业和品牌孵化服务,扩大政府的社会收益,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4.3 依托数字技术和信息投入的小微再造模式

山东华兴纺织集团的“小微再造”模式主要是利用集团数字化技术和管理对小微企业进行适度数字化改造的模式。华兴纺织集团在对小微企业进行数字化诊断的基础上,利用智慧工厂管理系统、供应链金融平台、细纱动态管理系统等为各小微企业的旧设备换上智能纺织的“芯片”,进行定制式数字化改造。这一模式主要是在原有基础上对小微企业进行适度改造,减轻小微企业资金和管理负担的基础上,最终通过创新融合,虚拟集群最终形成一个稳定的数字化产业企业梯队和数字产业生态系统。

山东纺织服装企业的数字化探索总体上是积极的有益的,为进一步实现整个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奠定了基础。但总体上来看,数字化水平依然较低,对服务化转型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弱。主要体现在:总体上看纺织服装产业数字化环节主要在营销领域,研发设计和生产制造环节较为薄弱;数字化主要以龙头企业为主,大量中小企业踟蹰不前;数字化主要以企业内部零散的数字技术应用为主,缺少整体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以企业自主分散化探索为主,没有贯通整个纺织服装产业链的数字化服务平台,更没有与其他制造业行业相联系的工业互联网。

5 数字化推动山东纺织服装产业服务化转型的对策

5.1 推进智能工厂建设,提高龙头企业数字服务投入水平

我省纺织服装龙头企业已经开始大量的采用数字化生产技术,积累了一定的数字化生产经验。但当前的数字技术采用主要是分散在不同环节的、非连续的,整体的智能工厂建设不足。数字化智能制造工厂建设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才、技术和设备,因此只能由龙头企业率先建设,同时探索形成一些针对不同类型企业的智能工厂建设方案,为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工厂建设和使用提供示范和运营服务。

5.2 政企合作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带动中小企业服务化转型

由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帮助产业链龙头企业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数字化转型方案。例如,康平纳集团作为印染龙头企业,可以凭借其共享工厂和积累的数字化经验及技术为其他中小印染企业以及上下游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在实现自身服务化转型的同时,提升产业效率。韩都衣舍的“智汇蓝海”则可以为中小服装企业制定企业网络营销的整体解决方案。华兴纺织集团则可以充分发挥其“小微再造”模式的优点,加快推进小微企业的数字化改造。数字化改造是一个资金、技术和人才十分密集的过程,必须有政府相关部门统筹协调,从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资金、人才等政策支持。

5.3 构建纺织服装产业链数字平台,提高产业链整体服务投入

引导和支持原材料、纺织、印染、服装设计、服装制造、服装营销等环节的产业链龙头企业共同组建纺织服装数字公共服务平台。为更好的打通产业链条,实现资源共享,提升产业链价值,鼓励和推动相关省属国有企业合并,组建大型纺织服装企业集团。推动纺织服装企业与数字服务商和互联网企业对接,借助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有的数字资源和技术,为纺织服装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和数字服务保障。

5.4 协调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建立集中统一的跨行业服务市场

在形成纺织服装产业链数字服务平台,实现纵向融通的同时,注重与其他制造业产业的横向融通发展,最终形成各行业相互交融,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的工业互联网,实现基于数据驱动的数字化转型融通发展。受制于技术基础不同,各个制造业行业的数字化程度和工业互联网发展程度参差不齐,纺织服装产业的数字化主要集中在营销环节,构建工业互联网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等尚比较缺乏,因此应主动与互联网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等龙头企业协作,共同构建行业内上下游融通、行业间相互协作的工业互联网。

猜你喜欢
服务化纺织服装
制造企业服务化程度、服务化模式和服务化收益研究
澳洋纺织
让人心碎的服装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制造业服务化发展战略研究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制造服务化发展战略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