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融入乡村振兴管理的法律依据探究

2021-01-30 03:10李永超
上海商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主体管理工作过程

李永超

一、引言

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管理能够为乡村提供资金与人才支持,但由于在社会组织实际融入乡村管理的过程中,受我国对社会组织管理参与定位较为模糊、法律规范不够完善等问题的影响,管理工作的融合效率低下。现阶段,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探究社会组织融入乡村振兴管理的法律依据成了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二、当前社会组织融入乡村振兴管理的法律依据

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多元化主体参与乡村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并且随着政策、法制空间的不断放松,诸如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部分乡村成立的农村综合服务社,以及部分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成立的党群理事会、老年人协会等社会组织参与到乡村的管理工作当中,弥补了基层乡村自治、农民自治的不足,并且在管理工作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1.法理学依据

从法理学的角度讲,首先,宪法赋予了社会组织融入乡村振兴管理的基本权利,并且规定了社会组织有着参与乡村管理的义务;其次,2018年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了法制可以保障当前乡村治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在当前的乡村发展过程中,社会组织融入乡村振兴管理有助于提升乡村管理工作的公平性,在此过程中,依照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可以切实维护乡村社会的发展秩序;再次,农民是农村的主体,社会组织在参与乡村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代替农民“发声”,切实保障农民发展的生存权与发展权;最后,社会组织是主要由农民构成的组织,与广大农民群众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在与农民沟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收集社会组织的意见与建议,可以更好地掌握农民群众的意见与建议,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管理,可以有效维护农民的主体权益。

2.现实法律依据

为保障国家的现代化发展,加快乡村的现代化发展步伐成了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为切实提升乡村的现代化发展步伐,国家从法律层面上制定了诸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法》等一系列与乡村振兴相关的法律规范。在此基础上,各地区各部门也依据当地乡村的发展情况,制定了一些具备引导性的乡村振兴规范文件,以期切实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整体性提升提供助力。但由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备一定的复杂性,单一依靠政府引导的管理模式无法加快乡村振兴工作的落实速度。因此,丰富基层社会治理形式,扩大社会管理民主范围成了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过程中的必然选择。社会组织作为当前参与乡村振兴管理的重要主体,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关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质量,并且由于社会组织更多地是由农民自发组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农民的发展意愿,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社会组织在参与乡村振兴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提升管理工作的民主性与公正性,进而提升乡村资源分配的合理性,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效率。

三、完善社会组织融入乡村振兴管理法律依据的方法

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组织可以有效推动乡村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但在社会组织参与乡村管理的过程中,受法律规范不够完善的影响,社会组织在乡村管理时往往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这种情况的存在会对乡村振兴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现阶段,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发挥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管理工作的作用,相关工作人员在管理过程中,首先,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融入乡村振兴管理的法律依据,为社会组织的后续工作提供指引,提升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严肃性;其次,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融入乡村振兴管理的制度机制,强化监督、指导及联动等机制的建设,为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最后,需要加大对社会组织的培育力度,进一步提升社会组织的管理能力与管理质量,为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提供动力。

1.以现实为依据完善法律法规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了推进基层法治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工作的开展基础与重点,法律法规作为社会组织活动的基本依据,尽管当前人们已经注意到了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但相较于城市地区,乡村地区法制化工作的开展仍然较为落后,并且现阶段国家方面并没有针对社会组织融入乡村振兴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这种情况的存在必然会降低农村方面对社会组织的信任度,使社会组织在参与乡村振兴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面临更多的困难。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依据乡村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社会组织融入乡村振兴管理的保证成了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具体来说,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的背景下,仍有几亿人生活在乡村地区是我国未来几十年面临的特殊国情。现阶段,在制定法律法规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工作人员需要明确当前乡村振兴工作的目标、乡村管理工作的具体任务以及社会组织具体形式,以便为社会组织赋予合理的法律地位,使社会组织在融入乡村振兴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明确自身知情权、表决权等权责的范围;第二,为使社会组织能够更好地为当地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提供助力,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在法律法规中添加对社会组织行为描述的方式,使社会组织在参与乡村振兴管理工作时能明确自身的工作范围与行为规范,以便在后续工作过程中,能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总之,现阶段为充分发挥这些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国家方面需要发布一些与社会组织发展管理相关的政策意见、法律规范,使社会组织方面能够明确自身在乡村振兴管理工作的权责,对其行为予以规范与保障,为乡村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助力。

2.形成多方联动机制

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乡村发展情况有着极大的差别,在进行乡村振兴管理的过程中,依照乡村原有的制度机制进行管理成了一项极为必要的工作。但现阶段,在社会组织将自身融入乡村振兴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受监督机制不够健全、欠缺外部指导机制以及多部门协同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的影响,导致社会组织在开展乡村振兴管理工作时,无法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进而对其工作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对我国社会组织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前部分地区的社会组织往往是在接受当地政府部门的委托后,才会参与到具体工作中,在开展当地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往往是以社会主体的形式参与,但由于乡村振兴战略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较为复杂的外界环境,这种以社会主体参与的方式无法使社会组织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现阶段,为使乡村社会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时代发展,十九大与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的发展构建了新的框架,在乡村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乡村管理机制已经成为多元主体在法制内参照多样化的规范开展治理活动,发挥自身功效的“共治机制”,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工作过程中,从以下两方面入手:第一,政府部门需要提升自身对于社会组织的重视程度,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可以通过制定管理监督机制的方式,提升社会组织融入乡村振兴管理工作的可靠性;第二,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受乡村社会客观复杂性的影响,乡村振兴的落实往往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参与,社会组织仅仅是乡村振兴工作实施中的一个主体,若社会组织未能与其他主体建立可靠的联系,其工作效率也不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对此,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构建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社会组织与其他部门共同参与联动合作机制的方式,使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各个主体有着明确的分工,并且通过加强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与其他部门之间交流沟通的方式,保证在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过程中,各主体能够相互配合,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3.强化社会组织的自身建设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大部分的社会组织由当地农民自发构成,受管理层水平不够高、外部发展环境较差、基层干部对其重视度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大部分社会组织无法承担参与乡村振兴管理工作的重任。面对这一情况,为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在制定完善法律法规与政策制度的基础上,社会组织需要不断完善自身建设,确保在后续管理工作过程中,社会组织能够有效履行自身的管理责任,为当地社会活力的提升提供助力。具体来说,首先,面对一些乡村社会组织建设时间较短、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不足的情况,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不断吸收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的方式,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为社会组织融入乡村振兴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其次,面对部分地区社会组织发展环境较差的情况,当地政府部门可以从社会组织融入乡村振兴管理工作的角度出发,营造稳定积极的社会氛围,不断提升社会组织的权威性,保证社会组织能够真正成为乡村振兴工作开展的主体之一,提高群众对社会组织工作的认可度;最后,面对部分地区社会组织良莠不齐、难以承担当地社会发展重任的情况,政府部门不仅需要通过为社会组织提供业务培训,引导当地社会组织的建设完善,还需要提升参与乡村振兴管理的社会组织准入门槛,以便保障当地乡村振兴管理工作的可靠性与合理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结构转型、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各类社会组织不断涌现,并且在当前乡村管理的过程中,社会组织作为新时代农村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组织的管理工作提供法治保障,已经成为落实振兴战略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工作的关键点之一。

猜你喜欢
主体管理工作过程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何谓“主体间性”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