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丽
(辽宁省丹东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辽宁 丹东 118000)
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坠落、交通事故等不良事件的增长,颅脑外伤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其高致残率和病死率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成为临床中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1]。多年来,随着生物学、代谢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重症颅脑外伤领域,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2]。目前,亚低温护理正被广泛用于临床中重症颅脑外伤的护理中,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认可[3]。为进一步了解亚低温护理的可行性,本试验选取6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亚低温护理在重度颅脑外伤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6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所纳入的60例研究对象格拉斯哥昏迷计分在3~8分、受伤前均无其他严重原发疾病且对亚低温护理耐受。所有研究对象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本试验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30~63岁,平均年龄为(42.72±2.24)岁;格拉斯哥计分在3~7分,平均计分为(5.31±1.12)分。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为(41.35±2.15)岁;格拉斯哥计分在4~8分,平均计分为(5.27±1.15)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护理:①保持创面清洁,及时更换敷料,避免伤口感染而使伤情加重;②责任护士严密监测患者的呼吸、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③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整洁、卫生的治疗环境,保证患者的治疗不受外界环境干扰;④提醒患者及家属住院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饮食及合理用药等。
1.2.2 观察组 亚低温护理干预:①物理降温:以患者的具体情况及体征为依据,用医用冰袋或冰毯以每1 h下降1 ℃左右的降温速度将患者的肛温控制在33~35 ℃,将患者的护理期控制在2 d~1周,具体护理时间需参考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②维持患者的亚低温:密切关注患者的肛温,使之维持在计划范围内,除此之外,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其降温情况进行严密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目标温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避免不合理的亚低温护理措施造成患者伤情加重;③为患者进行自然复温:在患者的亚低温护理期完成后,让患者自然恢复体温,速度以每4 h上升1 ℃左右为宜,不能升温过快,患者体温上升至37.5 ℃左右的时间应>12 h,避免升温过快或过慢加重患者的伤情;④责任护士定期组织患者或患者家属对亚低温护理的相关知识进行集中学习,耐心回答他们的疑问,使之对亚低温护理措施有更全面的了解,以提高其依从性;⑤责任护士需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做好患者的伤情评估,避免护理过程中意外事件的发生,确保亚低温护理安全有效的进行。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的昏迷时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颅内压变化及两组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程度。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包括外伤性脑积水、外伤性癫痫、颅内感染、肢体功能障碍、昏迷以及智能障碍等。护理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该表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对患者的关注、护理服务可及性、护理质量保证性、护理人员的亲和性、专业能力等19个条目,总计95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满意度越高。内部一致性信度检验Cronbach's α系数为0.91,各条目间相关性0.53~0.82,信度良好。总项最低得分5分,最高得分95分。
1.4 统计学方法 文中所有资料均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患者的病死率、患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用[n(%)]表示,用χ2检验,患者的平均年龄及平均格拉斯哥计分、及患者对本次护理的满意程度用()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昏迷时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比较 观察组的昏迷时间更短、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病死率更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颅内压变化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颅内压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颅内压更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昏迷时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比较
表2 两组颅内压变化比较(mm Hg,)
表2 两组颅内压变化比较(mm Hg,)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前,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颅脑外伤一般是由外部的暴力直接作用引起。颅脑外伤的受伤部位及严重程度不同,其伤情的进展过程和病理生理变化也大不相同,伤情的分类方法也多种多样,就目前而言,依据格拉斯哥昏迷计分所作的伤情分类方法是国际上比较通用的。计分在3~8分,昏迷时间>6 h,24 h内意识恶化且昏迷时间>6 h,为重型颅脑外伤;计分在9~12分,昏迷时间在20 min~6 h者,为中型颅脑外伤;计分13~15分,昏迷时间<20 min者,为轻型颅脑损伤[4]。重型脑外伤根据不同的损伤部位临床表现不一,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目前,研究结果表明[5],对于重型颅脑外伤,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有一定程度的帮助。低温是颅脑外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显示[6],亚低温护理正被广泛用于临床重症颅脑外伤的护理中,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认可。其实,在19世纪30年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将亚低温护理应用于临床,经试验证明,亚低温对保护脑神经功能方面有一定的作用。机体温度33~35 ℃即为亚低温。它可使脑细胞的耗氧量减少,进而平衡脑氧供需,促进脑细胞的功能恢复。有研究显示[7],体温每降低1 ℃,脑的代谢率、脑血流量及颅内压分别可降低约5.50%、6.50%及5.50%。脑组织的耗氧量和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增加、代谢率加快是脑损伤后的重要表现,可造成颅内压的进一步增高,而试验证明,亚低温可有效缓解颅脑损伤后机体代谢变化[8]。
本试验结果显示,观察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病死率更低(P<0.05),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患者昏迷事件更短,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亚低温护理在重症颅脑外伤的护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防止脑损伤的进一步发生与发展,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明显的改善,与此同时,本次试验还证明了亚低温护理对医患关系的改善方面也有一定程度的帮助,它可以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进而使患者及患者家属可以更加融洽地与医护人员相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使医护人员和患者双方都得到了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