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
【摘要】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村金融在体系、服务、产品、生态、风险等方面存在著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对乡村振兴产生了负面影响,有效发挥金融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针对当前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应通过扩大服务、开发产品、激发活力、优化环境等措施,多管齐下,综合推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关键词】财经;金融;乡村振兴;农村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2.7
一、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体系不完善
完善的金融体系是发挥农村金融积极作用前提。长期以来,农村金融机构仍然是传统银行一家独大,证券、基金、资产管理以及会计、评估、保险等其他金融机构发展十分缓慢,银行体系中,作为服务主体之一农村商业银行,其体制比较普遍存在行政干涉过多、公司运作困难、缺乏激励机制、监督约束失范等问题,难以发挥服务乡村振兴主力军作用。如何完善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形成多种主体、不同层次、众多服务、风险可控的农村金融体系,不断发挥各级各类金融机构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作用,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金融产品不丰富
金融产品是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直接体现和重要载体,但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投资风险高等影响,许多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乡村的金融产品种类少,层次低,同质化明显,多数地方金融产品基本还是传统存款、贷款和支付等常规业务,难以满足乡村振兴金融需要,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农村信贷数量少、门槛高,农民很难申请到贷款围绕整个现代农业产业链种养、加工、仓储、运输、营销等金融贷款不多,以农村土地、宅基地和林地使用权、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更少,农村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晚,普惠制金融缺乏普及,尤其是面向乡村振兴的金融服务产品比较滞后,不能满足农村年轻人需求。
(三)金融服务不到位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对金融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现阶段许多农村金融的定位与农业农村的需要不完全相符,传统涉农金融业务仍然以个人储蓄、限额信用贷款为主,金融机构为了避免风险,往往设置较高的门槛,普通农民难以获得有效的金融服务;贷款成本居高不下,普通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均面临无力偿还贷款本金及利率的情况;农村小微企业因还款能力低,难以从银行获得融资;由于信息不对称,缺乏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了解,金融机构难以对信贷风险进行科学评估,不敢贸然发放贷款,新型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缓慢;虽然移动金融在乡村地区得到了发展,但是数字金融在农村覆盖面还十分有限。由于农村金融服务三农的水平和层次较低,无力或不愿为农村发展提供贴心的服务,金融与乡村发展之间呈现出“两张皮”状况。
(四)金融信贷风险大
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农业生产受季节、天气等因素影响大,经营风险大、成本高。而与此相对应的是,高风险低收益成为制约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瓶颈。农业生产自身特点决定的高风险低收益使农村金融机构不愿意,也不敢贸然投放贷款。同时,由于缺乏政府和政策性担保和风险分担机制,一家一户农民还款能力和担保能力十分有限,再加上农业保险的商业保险机构少,参保率不高,以及农村缺乏完善的诚信体系约束等,金融机构风险和收益严重不对称,涉农金融机构发放贷款面临巨大风险压力,使许多农村金融机构投放贷款时十分慎重,缺乏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
(五)金融活力不充足
由于金融投资“三农”周期长、风险大,再加上农村地域广,农户居住分散,各金融机构在向农户和农村经济组织发放信贷前,对农户的信用状况不了解,需要投放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调研、考察、分析,结果还有可能收效甚微,再加上农村担保体系不完善,缺乏制度性的风险分担机制,一旦投资出现风险,金融机构将面临巨大损失,这就使农村商业性银行不敢投放也不愿投放贷款,甚至引起地方的农信社至今无针对农村企业和企业主的信用贷款,导致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有一定资金需要投放贷款,但没有合适的项目,再一方面大量农村中小企业因为急需资金但却无法从银行争取贷款,客观上也导致“三农”领域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尤其一些农村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贷款难问题,这些问题综合外在表现就是农村金融缺乏活力。
(六)金融生态不健康
当前,由于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农村金融生态出现了许多问题,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不规范,违规违法操作屡禁不止;农村金融与农业脱节,一些金融机构目光短视,急功近利,甚至不务正业;金融消费主体诚信意识差,金融违约屡屡发生;法制环境缺失,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打击违法金融现象困难重重;征信体系建设滞后,导致农村金融的监管难以深入;地方政府对农村金融的行政干预过多,甚至人为操纵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化程度低,金融机构运行扭曲;违法民间借贷猖獗,借贷诈骗犯罪时有发生。如此等等农村金融生态方面出现的“病态”,既制约了农村金融自身的发展,也阻碍了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推进。
二、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思路与对策
(一)完善金融体系
从主体上,应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在保持和发挥主流银行主体作用的同时,加快乡村的村镇银行、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建设,不断扩大证券、保险、基金、担保、信托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规模,并允许投资投保公司等类型的主体适当发展,形成众多金融类主体共同服务乡村振兴的格局;从业务上,农村基层银行应贴近实际,围绕乡村振兴,聚焦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创新,提供周到服务,促进资金回流,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支持,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乡村发展水平;从服务上,要加强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协调,结合乡村振兴要求及农村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机械、水利设施、县域医院设备租赁、农地担保、农林抵押、秸秆利用、饮水安全、小水电以及与农村居民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掌上银行业务,切实抓住农村金融提供贷款和降低风险两个关键,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金融支持。
(二)明确金融定位
一要提供充足资金。由于农业风险大,周期长,许多农村金融机构不愿为农村发放贷款,再加上1993年开始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导致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逐年减少,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制定政策,鼓励农村金融机构为农村发放充足的贷款资金,保障资金供应问题;二要加快服务转型。要围绕乡村振兴基本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始终贴近农业农村和农民,在支持农业龙头发展、特色农产品、粮食生产、农民消费等方面提供富有特色金融服务;三要降低金融成本。要加强农村金融的管理监督,规范金融机构经营活动,同时,加快农村征信体系建设,降低金融机构发放信贷的成本;四要加强监督管理。要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日常经营、风险防范、失信追责等监督检查,同时,还要着力加快诚信体系建设。如此,最终真正实现农村金融的定位回归本土市场,回归信贷主业,回归中小客户,回归差异化服务。
(三)提升金融服务
针对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要求,应紧紧围绕农业发展,大力支持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做好特色产业,做强特色产业,为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提供金融服务;针对乡村振兴生态宜居的要求,金融机构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提供绿色服务,帮助旅游观光等绿色产业做强做大,要为农村的生态修复、国土整治等绿色项目提供支持,要重点扶持农产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要通过金融服务,建设美丽乡村,留住青山碧水;针对乡村振兴乡风文明的要求,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乡村文化建设,帮助建设农家书屋、文化大院、农村阅览室、农村文化站等文化载体,扶助如古村落、文化遗址、历史名胜古迹等文化项目,从硬件上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支持,不断提高乡村文明程度;针对乡村振兴生活富裕的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应大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农民收入,金融机构应当为农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保持传统金融服务的同时,加快普及掌上银行和手机银行,发展普惠制金融,为农民提供安全、高效、快捷、优质金融服务。
(四)激发金融活力
当前,“三农”领域融资难、融资贵和融资慢的问题比较突出,直接表现为资金供给缺口大,供需矛盾突出,农村金融缺乏活力。为此,要制定优惠政策,调动各级金融机构积极性,发挥股权、债券、期货、保险等功能,建立健全多渠道资金供给体系,拓宽乡村振兴融资来源,加大三农资金投入,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资金供给,保障乡村振兴的资金支持;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适应新业态、新消费需求,发展绿色金融、智慧金融,支持农村文化旅游、养老休闲、农地担保、电子商务等领域,优化农村生产要素,打造符合农村消费实际的金融产品;要适应新形势,为农村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扶持乡村中小企业创业,结合实际创建线上线下的便利金融服务,从根本上改变传统金融坐等上门的服务模式,解决金融服务不均衡问题;要倡导乡村银行普惠经营理念,抑制传统金融经营中“嫌贫爱富”“帮优弃劣”,积极推进农村普惠制金融,让人人都能享有金融服务,不断激发农村金融活力。
(五)降低金融风险
首先,从内部要完善农村金融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规范农村金融机构规范运行,完善金融机构内容风险管控机制,加强内容风险监督管理,尤其要重视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监管机制、报告机制、责任追究机制,从制度上加强对金融风险的控制,力争把金融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其次,从外部要完善农村金融担保制度,建立农户之间、农户与企业之间、政府与农村经营主体之间以及担保机构之间的多层次担保体系,实施“集中担保,分散使用”“限额担保,周转使用”等模式,地方政府要建立风险保障基金,对乡村振兴中一些重大金融贷款项目进行担保,建立和完善风险共担及补偿机制,加强金融诚信体系建设,最终降低金融风险,解除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后顾之忧。
(六)优化金融环境
要制定和完善优惠政策,通过优惠政策、利率补贴、涉农金融补偿等从政策上扶持农村金融机构,帮助农村金融机构开拓农村金融市场,为农村金融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要不断完善农村征信体系,加强农村地区征信管理、信贷政策、财务制度等的落实,指导小微企业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提升自身融资能力,引导农民提高信用意识,珍爱信用记录,健全各项法律法规,依法惩戒失信行为,为农村金融创造诚信环境。同时,还要通过构建合理的农业农村保险体系、完善农村金融法规等,建立农村金融保障体系,增强农村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此基础上,大力金融机构助力乡村发展,为优化农村金融环境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总之,发挥农村金融作用,助力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农村金融的体系、产品、服务、风险、环境、基础等方面多管齐下,综合推进,不断提升农村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早日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 1]吴盛光.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借鉴与启示[ J].青海金融,2018(7):37-41.
[ 2]刘相兵.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国际经验及其借鉴[ J].海南金融,2018(7):78-82.
[ 3]王迅.金融支持黑龍江省乡村振兴战略的探索与思考[ J].黑龙江金融,2018(6):8-11.
[ 4]王怡婷.山东省普惠金融发展程度评价研究[ D].青岛: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