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党建引领 发挥审计机关在社区治理改革中的作用

2021-01-29 11:13:07杨华襄阳市审计局
审计月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居民党组织群众

◆杨华/襄阳市审计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要着力完善城乡社会治理体系,夯实社会治理基层基础。审计机关要在深化城市社区治理改革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上下功夫、求实效,充分发挥审计力量。

一、提升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城市社区治理改革的重大意义

深化城市社区治理改革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湖北的“必答题”。深化城市社区治理改革是提升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迫切需要。社区是社会治理体系格局中,最基层最基础的一级,是社会治理的基本支点。只有切实提升社区治理能力,才能更好地倾听居民群众的呼声,更好地回应居民群众的诉求,更好地解决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通过疫情防控,我们发现,从县(市)区到镇办、从镇办到社区层面,体系是健全的、政令是畅通的,但从社区到小区、从小区到居民这“两个最后一百米”还没有完全打通,社区的治理能力、管理效能、服务水平都还有待提升,居民群众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可以说,深化城市社区治理改革是提升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一次难得机遇。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持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切实提高城市社区治理系统化、社会化、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努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层治理体系不够完善,服务力量和资源严重不足等短板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部分社区管辖规模过大、社区人员力量有限,难以实现精细化管理,社区工作者报酬待遇偏低、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难以调动,很多老旧小区基础设施亟待改造,只能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物业管理服务等等。深化社区治理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手段和创新的办法,加快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建强社会化、职业化、专业化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健全完善社区物业管理、公共文化等服务体系,切实提升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强化党建引领,主动深入社区参与基层治理改革

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在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上下功夫、求实效。深化社区治理改革,必须把加强党建引领这条主线贯穿社区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把支部建在小区、将党小组设在楼栋,让党旗插满每个小区、每个楼栋、每个单元,充分发挥审计机关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合力作用,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坚持和完善“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教育群众、指导工作。着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社区、进小区、进家庭,通过百姓宣讲团、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等载体,进一步弘扬抗疫精神,讲好抗疫故事,引领各类组织和居民群众在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行动,使基层治理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二是强化组织引领。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主心骨。只要党组织引领好了,各类组织都会成为党的左膀右臂,为基层治理增添力量。要全面规范社区党组织设置,把党的组织和工作嵌入各类社会组织,覆盖到物业服务企业,深入到楼宇、商圈、园区、市场和互联网行业等新兴领域。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和号召力,把党组织的意图变成各类组织参与治理的举措,把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一定程序明确为各类组织的负责人,引领各类组织做好服务群众工作并在服务中凸显党组织的地位,把党组织的主张转化为居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三是强化能力引领。做好群众工作,化解各类矛盾,促进和谐稳定,加强社会治理,这是党组织的独特优势,也是看家本领。要充分发挥这种能力优势,引领各类组织在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中掌握协商方法,在处理复杂问题中抓住主要矛盾,在调处各种纠纷中学会依法办事,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临危不乱、专业规范、稳妥处置。

审计机关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积极开展“双报到”活动,亮身份、认岗位、访民情、办实事,与社区干部共同构建党建引领、互联互动、共建共治的社区治理新格局。要求下沉审计干部转作风、接地气、夯基础、作表率,从严要求、从细着眼、从实入手,主动融入社区,助力社区治理上水平。一方面,以丰富小区党建活动为载体,激发审计创新内生动力。依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每月的支部党建活动与小区志愿服务有机结合,号召审计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小区党员志愿服务队”,并带头宣传政策法规、带头收集居民意见、带头调处矛盾纠纷、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地把小区变成党宣传政策方针、审计工作的新阵地。另一方面,以党建引领推动小区治理,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关键”的政治意识,切实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立足审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审计”的工作思路,组织审计干部积极参与党建引领小区治理工作,实现党建与审计业务的有机结合、同频共振,将城市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结合,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为基层党建、治理注入新的“审计”活力。

三、加强审计监督,在社区治理改革中发挥审计职能作用

近年来,通过社区财务收支、社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发现,社区财务管理问题始终是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社区财务管理问题突出,直接影响到社区班子的团结,影响到党群、干群关系的融洽和社区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影响了社区治理改革有序开展。解决社区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审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督促社区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包括:财务审批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票据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执行过程中应严格审批、公开、监督程序,切实从业务办理、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等各个环节上进行约束,使社区财务、票据的管理、资产资源的管理等都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是督促社区制定规范的财务活动流程并严格执行。用规范的业务流程明确社区各干部成员的职责,社区书记、主任一律不得直接经手现金及存款业务,设立专人管理财务、专人审批,坚持“一签、一批、三审”制度即业务经手人签字,经社区主任审批和专职会计审核、居民理财小组审核、大笔支出由乡镇(街道办)财政和“三资”管理中心审核报销的制度。乡镇(街道办)财政、“三资”管理中心要依照有关制度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规定的开支有权拒绝报账;对于合理的开支要在票据和现金支票或转帐支票上加盖审核章后,村居会计方可到金融机构支取现金或转账。

三是督促街道、社区建立严格的财务监督机制并落实到位。选举党员、居民代表建立社区事务管理小组、民主理财小组对重大财务活动和财务事项进行监督。如集体土地征用、变卖、出租,集体企业改制,干部报酬,大额举债,大、中型固定资产的变卖和报废处理,“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必须经过社区事务管理小组讨论决定。发挥民主理财小组作用,定期召开民主理财会议,规范实行财务公开,对公开中群众提出的问题,村居干部、民主理财小组要及时给予解决和解答。

四是加强财会人员业务培训并达标上岗。社区财务人员要实行培训上岗制度。乡镇(街道办)财政、经管部门应加强对社区财务人员和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定期培训,特别是财务会计、承包合同管理、土地流转、惠民政策等业务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有条件实行会计电算化的村居财务人员还应经过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培训合格后上岗。

五是加大强社区财务收支审计力度,规范社区财务管理。对社区财务管理进行全履盖审计监督,促进提高财务制度在基层的执行力度,切实加强社区公共财务资金的有效管理,服务社区治理改革。

猜你喜欢
居民党组织群众
清华党组织公开
石器时代的居民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石器时代的居民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6:42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3:56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2018年1期)2018-04-18 11:29:59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你睡得香吗?
民生周刊(2014年7期)2014-03-28 01:3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