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大昕
永乐五年(1407),明朝政府设立“四夷馆”,旨在培养译字生并翻译外民族文字。次年(1408)增设“会同馆”,负责朝贡使团接待事宜。清顺治改“四夷馆”为“四译馆”,乾隆十三年(1748)合并会同、四译馆作“会同四译馆”。为与少数民族地区、邻国、贸易国在政治、文化、经贸等方面更好地沟通,以上各馆曾奉旨编写过一批官方的汉语和少数民族语、汉语和外国语对照的辞书,统称为“华夷译语”。按冯蒸的统计,存世“华夷译语”共计57 种,收词71 条到2103 条不等,①冯蒸:《“华夷译语”调查记》,《文物》1981 年第2 期,第66—67 页。每种“译语”依汉语所对译的不同“夷语”分别命名。词目的翻译工作主要由在朝的译字生和通事负责,《明史·职官三》载:
提督四夷馆。少卿一人,掌译书之事。自永乐五年,外国朝贡特设蒙古、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缅甸八馆,置译字生、通事,通译语言文字。②《明史》(第六册),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第1795 页。
除朝中的通事,明清时期广东沿海地区还活跃着另一类通事,他们主要在中外贸易往来及地方政府的涉外接洽中负责翻译工作。受限于特定的交际目的和特殊的社会环境,他们所使用的交际语言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规范外语,而是一种汉语方言和外语杂糅的“古怪方言”③[美]马士著,区宗华译:《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一、二卷)(The Chronicles of the East India Company Trading to China),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年,第66 页。,按历史分期以及主要外语语种的不同分为“广东葡语”和“广东英语”。④目前所见材料中,“广东葡语”“广东英语”最早称为“澳门番语”(见五桂堂藏版省城第七甫《澳门番语杂字全本》)和“广东番话”(见唐廷枢1862 年编《英语集全》)。
这些通事的社会地位普遍不高,通常不会被调派到京城从事翻译工作,因此作为官方编纂的“华夷译语”似乎很难与广东通事产生关联。故宫博物院现存“华夷译语”中收录的《咭唎国译语》,共两册凡734 词、分“天文门”“地理门”等20 个门类,每半叶分两栏共四词,汉语词居中、外语释义居上、相应的汉语译音居下,所收